作为一名平日开小差摸鱼摸习惯了的老兵油子,这还是他第一次当逃兵。
毕竟如今的带清可不是后世晚清那种战乱年代……额,又或者暂时还不是吧。
对逃兵的应对手段与事后惩罚,那可是相当严酷的。
轻则处死悬尸辕门,以敬效尤。
重则连坐,乃至被夷三族的情况都不是不存在。
不过后者他暂时不用担心了。
毕竟那种级别的火力轰炸,除开少数和他一样骑马分散逃亡了的清军军官之外,他应该是唯一一个活着抢到马匹早早润出来的大头兵。
被连坐的这种事情,再怎么算应该也不至于算到他那些不是投降就是被炮弹当场炸死,并且多半成了俘虏或阿飘的弟兄们身上。
就是前者比较麻烦。
一旦被查出自己的逃兵身份,他至少也免不了一根绞索套上脖的待遇。
因此在当对方骑着马匹在一边朝着天津城地位置,不断赶路寻思的同时,一边则也是不断在路上给自己思考着一大堆理由,好幻想着自己接下来应该用什么手段蒙混过关……
【要不……干脆就说自己今天忙里偷闲,没去炮台那站岗巡视好了?这样算下来的话,最多上面也就治我一个只需要打板子的渎职之罪,而不是阵前逃脱需要掉脑袋的死罪……】
【可如果当真这么说了的话,要是待会儿上面在我这板子打了过后,又或者是连打板子都来不及,就把我直接塞进军队里拉到前线那去和洋人拼命该怎么办?】
【那洋人的火炮可甚是犀利的很,我可一点都不想再去前线送死啊……】
每当回忆那逆流而上的突然靠近了大沽口河道内,进行起了持续时间高达一个小时以上的密集舰炮轰击之景,这位浑身都忍不住打了个哆嗦的青年逃兵,如今的面色则显然正呈现出一副不太良好的畏惧模样……
这大概也算是这个时空的南洋共和国自打诞生以来,所随之引发的一个蝴蝶效应吧。
原本名词诞生于万历年间,并且也只是在部分文献或作品中使用,只在书面语中存在,还未在口语中流传的【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