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僚在各种层面上的‘欺上不瞒下’,在乾隆年间可是早有先例了的。
比如所谓的甘肃大旱,包括在甘肃能密折奏事的人,甘肃考上的进士,都说大旱持续了十几年时间,于是朝廷的救济粮在这十几年间也持续不断的像丢进水里一样丢个不停。
可直到某位将军带兵路过,在军报无意中提到一句‘因为雨太大了,所以行军时间耽误了’的说漏嘴话语,这才令乾隆知道原来甘肃官场上下都在串通一气的把他当成二百五来耍,为的就是在骗救济粮假公济私……
更经典的事情还有。
比如涉及到上述甘肃贪污案中的贪官王亶望,曾经上供过几件宝物(很漂亮的玉瓶),乾隆当时要面子,没肯收,退回去了。
但是后来乾隆因为这起贪污案,派陈辉祖去抄家王亶望时想起来了,特意指明要那几件东西,可呈上来的物品全是破旧的,根本没这几件宝物。
然后乾隆气的就又派人把陈辉祖家里也给抄了……
然后更神奇的地方在于……这陈辉祖家里呈上的东西,也仍旧还是没有这几样宝物……
乾隆在事后倒也没敢继续层层套娃的不断抄家查下去,这事也就这么算了。
由此可见这乾隆年间的官僚不靠谱德行,都已经达到了一个什么地步。
也正因为如此,对方此番才指名道姓的要求自己足够信赖,可是这会儿也已经都有78岁的阿桂这么一位老人将领,亲自率领京师八旗这么一支不好说战斗力到底是精锐还是废物点心的嫡系部队,前往天津那边尝试御敌……
像是驻防八旗一类水分多少还是比京师八旗要少上一点的精兵部队,这会儿也都在对方通知使者快马加急的军令之下,试图通知这伙地方部队赶往京师回防。
只不过不论带清援军的回防速度究竟有多快,都终究赶不上即将在数日之后快速沦陷的天津战场就是了。
第一百零三章 逃兵的见闻
“呼,总算逃掉了啊……那些响个不停的可怕炮舰,射程也实在是过于恐怖,这洋人的坚船利炮也实在是吓人,真是差点就把老命都丢在那了……”
在勒住身下的马匹缰绳,回过头去仔细眺望了一会儿已经早已看不到影子大沽口炮台的方向之际。
为自己跑路及时的快速,以及能够在逃亡期间无比幸运的找到了一匹‘没人要的军马(实际上是作为马主人的清军军官不幸被海军炮弹当场炸死)’的柱子,此刻这才总算是自言自语地开始放慢了身下马匹的前进步伐,进而用着劫后余生般地表情,仔细回顾了一会儿刚才的经历……
以前在军中唯一擅长的骑马技术,在这一刻可算是帮了大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