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中的一根铅笔与速写本,开始记录起了自己的所见所闻……
说起来,本来还是一个纯粹文盲的对方,关于这汉字的读写能力,都还是在这南洋共和国的打工期间顺便学会的来着。
毕竟这个已经完成了初步工业化的国家,对文盲可是一点都不友好。
不论从事什么工作,都要求工人必须学会基本的读写汉字,考级获取相应的文书证明。
谢清高也是在硬着头皮的通过成人补习班这一形式,在这吉打邦上了将近大半年的课程过后,才勉强学会读写了五百个左右的常用简体字……
因此这会儿的对方虽然写不出啥像样的文章又或是长篇记录,但像是写小学生日记那样留下几句随笔记录的这种事情,对方还是能够办到的。
【呼,总算可以离开这座城市了啊……这一年多时间的长住生活虽然大体新奇,偶有趣味,但也和在那些西方国家生活的日子没什么两样……】
【真不知道那据说比巴黎和伦敦还要繁华的坤甸市,到底会是一座什么样的大城市呢?】
第八十七章 南洋游记(中)
伴随着汽笛的再次鸣叫,与浓烟在车头烟囱之中的快速飘散。
微微震动起来的列车车厢,与钢铁车轮逐渐发出的刺耳吱嘎声,都接连使得这艘乘客们脚下的蒸汽火车,开始缓缓地在熟铁轨道之上由慢转快的迅速行动了起来……
与后世国内的绿皮火车时速没得比。
当前还很原始的蒸汽机车时速,在运载乘客时的时速,也就只有每小时二十公里左右。
相当于马匹在持续奔跑时的时速下限。
空车时期就快一些,最快时速能够接近每小时五十公里。
这个速度也许看上去不太理想,但是作为第一次投入民用的初号机来说,已经是相当不得了的数据了。
毕竟史实上第一台被发明出来,并且由英国发明家r.斯蒂芬森,在1829年参加蒸汽机车比赛时所设计建造出来的“火箭”号蒸汽机车,最快时速也就47公里而已。
当前南洋共和国蒸汽机技术的原始硬件水平就摆在这里。
在锅炉与蒸汽机引擎技术得到进一步的改进之前,再快也实在是快不到哪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