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盘,然后再通过坐船的方式直抵婆罗州本岛……
至于对方为何能走通这条路子的主要原因,自然也不单纯只是因为他的野外生存经验丰富。
他的旅游经验虽多,但也更多的只有航海经验。
在陆地旅游的经验方面上,终究没有达到明末著名驴友徐霞客那种为了看风景不要命的夸张地步。
实际上,他能顺利走通的这条偷渡路线,其实早在两三年前就已经被边境偷渡客们悄然打通,并且成为了无数想要下南洋润共和国那边的带清移民必经途径……
正所谓堵不如疏。
而带清的基层控制力,又相当不忍直视。
以至于哪怕收到举报的地方官府再怎么百加阻拦,也不可能干出一天二十四小时派遣专人守在国境线边界不停站岗巡逻,这种连后世的现代军队都难以做到的事情……
于是到了最后,这地方官府以和边境偷渡者的二道贩子们,达成一份无声的‘定时孝敬’默许协议,以换取双方都不计较彼此的这事,就是十分顺理成章的发展了……
而靠着替当地偷渡者打了大半年白工,进而在最后换取了一张前往吉打邦海港的单程船票的谢清高,就正是通过这一熟练偷渡路径抵达此地的受益人之一。
而刚一抵达此地,这与对方曾经在十年前所曾经见到过的【新当国(加里曼丹岛的带清称呼)】城市景象,近乎是天翻地覆的差别,就可谓是令这位带清旅行家好生开了一番眼界。
尽管当地那母系社会……也就是“其男子若出海贸易,必尽载资财而行。妻妾子女在家,止少留粮食而已。船回则使人告其家,必其妻妾亲到船接引,然后回。否则以为妻妾弃之,即复张帆而去,终身不归矣。”的海洋民族特点,以及婚姻主动权在女方那边的奇特习俗,在这会儿仍然能够在那些汉化了的当地原住民身上看到些许。
可和对方在十年前还处于的原始部落城市相比,这座已经完成了初步工业化的城市内景,相比起过去简直就是天差地别般的巨大!
其中最令对方大开眼界的事物,无疑就要数这会儿正被这位旅行家所第一次瞧见的蒸汽火车本身!
作为要到史实上的1817年,才会出现在这个世界上的新式交通工具————目前由南洋共和国政府花费巨资,所专门打造出来的这条仅限于连通坤甸一城之地的铁路,虽然明显还处于‘试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