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刑开始了。
两名孔武有力的侍从按定金英,一人在她眼前,伸出手指,不用器械,生生把她的眼珠子给抠出来。金英痛得乱颤,惨叫震天。
所有人都吓坏了。
皇后的目的也达到了。
完全符合她的意愿:——
在严刑逼供下,金英对众人说的那句话,终于变成出诸曹端妃之口。
明,嘉靖二十一年,十月二十一日,禁宫午夜血案,谋杀未遂,录下一份口供,如下:「本月十九日,有王、曹侍长在东稍间点灯时分,商说:『咱们动手吧,强如死在他手里!』」
曹端妃固然是必办之首犯,无辜的王宁嫔亦赔上一命。加上十五名大逆不道的年轻宫女,一名卖友求生的叛徒。——皇后的布局十分完美。没有破绽。
经一夜审讯,口供既得,已成定局。
这批百词莫辩的女子,呼天不应叫地不闻的禁宫粉黛,匆匆就刑。
皆裸裎羞辱凌迟处死。
四肢脸面,被鱼鳞细割千刀,至体无完肤。
之后,再断咽喉,然后把尸身分成两截。还枭首示众。
悬挂在木杆上的人头,血泪滴了七夜……
幽魂徘徊干清宫内,凭吊她们不堪告人的残酷青春。
一切都是天意。
谁还她们一条苦命?
嘉靖二十六年(1548年)十一月,宫变后整整五年了。
大家忘记只死了十多个卑微宫女和无权无势的妃嫔的那桩往事。——因为宫中死人的事是每天都发生的。
这晚,不知何故,坤宁宫突然发生一起大火。
方皇后被困火海,高声哀叫:「来人呀!救命呀!痛死我了……」
宫人正待抢救。
仁宗竟无端下令,只有二字:「不许。」
大家面面相觑。无人胆敢出手。
烈焰冲天。
终于把一切恩怨情仇和冤屈,都吞噬了,化作刺目催泪的乌烟……
血玉
2010年07月08日
「阜才当」开门营业了。
取名「阜才」而非「阜财」,因为总管认为这个「才」字没那么市侩,反正进门的货是珍宝文物,才也即财毋须直言——如此介怀,可见心态欲盖弥彰。典当业是中国除钱庄、银号以外,又一民间金融流通设施,收支主要是钱财实物之交汇,从验物收当、记账、保管、付赎乃至死当处理,各个环节必须井然安全进行,不让赔本。
所以于总管亲兼「头柜」,乃掌柜(朝奉)中最重要的身份。
不愿假手于二柜、三柜等,因他不但富于经验精干老练,心思缜密还带点狡猾。大伙不作明言的,是他刻薄成家。
清代一直至宣统之年,开当铺必须得到官府的批准,持有官发的「当帖」,每年缴交税银。故欲获利不免尽量压低价钱,才是神通妙算。
开门营业时间根据夏、秋两季更换,是老规矩:夏季日照早,约五点就开铺了,一直忙到掌灯。秋季渐冷才改为晨八时开铺。
阿峰投靠这远房亲戚于掌柜已有三年。对这时间更迭已经习惯。
「阜才当」大门是木栅栏,字号当中,两旁有「裕国利民」、「缓急相同」的牌匾。大门之内是二门,高台阶,陈列一巨大屏风,足以遮掩质物之人,不为外面窥见,颜面攸关。
说是维持典当者颜面,但这些经济有困难的来客,还得向高度盈丈的柜台,双手呈上被当之物待估价值。此时,就听得高高在上的朝奉,盛气凌人,以尖酸刻薄字词喊唱:——
新衣是「油旧破补」、皮货是「光板无毛」、书画是「破纸」、金器是「充金」、玉器是「假石」……
物皆遭贱视,令人气短。
阿峰干的什么?他是什么都得干。地位次于「三缺」(外缺内缺中缺的营业职位)却是个「踩八角」的角色,即杂务多面手。凡掌柜、管账、打包……如逢缺勤或一时繁忙,就去顶替协助。
这天朝奉收当时唱述,当面一唱,他提笔就写到当票上去,不管客人认可与否,最终以落笔票据为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