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以一敌二(1 / 2)

龙阙 石头与水 17769 字 11个月前
🎁美女直播

时下宫宴,是在太宁宫举行。但宴未开始时,也得叫参加赴宴的人有个落脚的地方不是,如秦凤仪与愉王这样的身份,便先来偏殿见景安帝。秦凤仪刚行过礼,闽王兜头一句,秦凤仪也是半分不让啊,当下与闽王过了一个回合,而后他便坐到寿王下首了。

按理,现下皇子间排序,秦凤仪应该在二皇子之下、三皇子之上,不过秦凤仪今天就坐寿王下首、平郡王上首。他是藩王,这么坐也不为错。

闽王的心情也不是很好,原本秦凤仪便曾是宗室改制的主力军,当年在京城,闽王硬是被秦凤仪气厥过去了。虽然不知是真厥还是假厥,但由此可见二人的关系了。直至秦凤仪就藩,两人还是邻居,唯一让闽王欣慰的就是,秦凤仪封地乃天下第一穷的。

可结果更倒霉的是,本来闽王的泉州港是天下有名的富庶之地,就凭泉州一港,闽王把个泉州建设得与淮扬有一拼。但秦凤仪就藩南夷后,大开私运之门,这混账东西简直就是直接在截他的生意啊!闽王气得给朝廷上折子参了秦凤仪一本,原本闽王想着,这混账东西哪怕就是皇子出身,但就凭柳王妃一条,这身份就尴尬死了。何况,朝中还有大皇子系,焉能让秦凤仪如意?结果秦凤仪参了他十八本,两人的官司,到现在都没打完。

秦凤仪坐在寿王身畔,隔着愉王还对着闽王露出个灿烂至极的笑来,更让闽王心塞了一把。闽王道:“不见凤仪你参我,我都不知道你胡编乱造的功力这么深哪。”

“哪儿啊,跟闽王一比,差得远了。”秦凤仪接过宫人捧上的香茶,呷一口道,“何况,那也不是我编的,都是我打听出来的,人证物证俱在。哎,闽王你这回来京,不是投案自首来的吧?”

闽王眼神冷了三分:“御前说话,虽则陛下是你父,但陛下也是我侄,镇南王你还是慎重些好!”

“说句实话就不慎重了?这是在京城,若是在闽地,你再说这话吧。”秦凤仪掸掸袍子,一副气死人不偿命的模样。

闽王果然被他气得不轻:“你敢对天发誓,你在南夷没有走私货物?”

“我走私给谁啊!走私给你啊!”秦凤仪道,“你别脑子不清楚,我们南夷的瓷器,苦巴巴地送到你们闽地,不给你一成润手钱,你就要多征一成的商税,以为我不知道啊!”

“胡说八道!”闽王大怒,“分明是你海运走私,令泉州港生意大减,你可真有本事,倒反咬一口。”

“我拿什么走私?我是有船还是有港?朝中出八百万给我建港了吗?你少血口喷人!”秦凤仪道。

“当我不知道,你是用小船驶到海中,再交易货物的!”“亏你闽地也是临海的,海上什么样,你到底见过没?都说无风也有八尺浪,渔船敢到深海吗?我说你是不是上了年纪,脑子也不好使了啊。要是什么船都能到深海,当初你们泉州为什么还要花八百万建港?”秦凤仪忽地一笑,“不过亏得闽王你给我提了醒儿,你不是说我走私吗,我这回来京,就是要朝廷也给我们南夷投几百万的银子,我们也建个港,光明正大地做生意,免得叫你们多想。”

闽王当下脸色都变了,看向景安帝,景安帝道:“倒没见你的奏章。”这话自然是对秦凤仪说的。

秦凤仪道:“我是见着闽王,才有此灵感的。”

闽王只恨自己一见秦凤仪怎么没压住火,这会儿巴不得自己就是个哑巴。秦凤仪大搞走私,虽则令他恨得咬牙切齿,但这也比南夷当真建港要强得多。实在是南夷正在闽地以南,倘南夷建港,如大食、交趾、暹罗等地商船,到南夷比到泉州近得多啊。愉王给两人打圆场:“行了,建港乃国之大事。你们封地原是挨着的,该做好邻居才是,怎么一见面儿还拌起嘴来。”

大皇子温声道:“这其中,怕是有什么误会。”

秦凤仪长眉一挑:“我刚就藩三天半,就有人参我走私海运,这是误会?”闽王赶紧为自己辩一句:“我可没说你走私,是听闻南夷有走私之事。”

“是啊,您没说,只是我没就藩时,也不见有人参南夷。我刚就藩,就有人参了。我便是能掩耳盗铃,可是朝中的人个儿顶个儿地耳聪目明呢。您那跟直接说有甚差别啊!”

“你不还参我十八本!”“嘿,只许你参人不许人参你,世上哪有这般道的?!”秦凤仪理直气壮道。

只要南夷不建港,闽王也不想与秦凤仪死磕了。闽王看向愉王,愉王继续做老好人:“既都是误会,如今便讲开了,一会儿陛下赐宴,你俩多喝几杯才好。”

秦凤仪笑而不语,闽王只得先道:“只恐镇南王瞧不上老朽啊。”

“您这都倚老卖老了,我还敢瞧不上您哪。”秦凤仪见闽王先低头,心下颇觉解气,遂一笑道,“一会儿我必多敬伯祖父几杯,您可得给我面子。”

闽王知是秦凤仪递了台阶,倘别人递的台阶,不下也就不下了,但秦凤仪此人,素来是个混账脾气,闽王早有领教的,这会儿也只得接了秦凤仪这台阶,笑道:“早想与你吃酒哪,只是咱们都是藩王,不能擅离封地。今儿借着陛下赐宴,是得多吃几盏。听说你征信州大胜,我做伯祖父的还没恭喜你哪。说来,咱们这些藩王,不要说我这上了年纪的,就是同你年岁相当的,也没有能及上你的。”

秦凤仪笑:“您真是客气,你们谁的封地也不似我们南夷,明着我那封地是又穷又大,结果我也就能做一半儿的主。”

景安帝打趣道:“怎么,还嫌朕给你的封地不好了?”

秦凤仪真不稀罕搭理景安帝,可此人惯会见缝插针,秦凤仪刚想说话,就听大皇子道:“南夷的确是贫瘠了些,若是镇南王不喜,父皇不如另斟酌着给镇南王一块富庶些的封地吧。”

这话说得何其昏头!

虽则说这话时,大皇子一副兄友弟恭的温和模样,仍是令人大吃一惊,便是闽王都未料到大皇子能说出这般话来。平郡王连忙道:“封藩已定,怎好轻改!况,南夷刚有起色,正需镇南王治理。殿下若心疼兄弟,南夷颇有战事,给予兵甲粮械供应及时,也就是殿下身为长兄对镇南王的关爱了。”

景安帝是不会让闽王看笑话的,平郡王圆场圆得及时,景安帝笑道:“是啊,信州战事时,大皇子很是担忧南夷。毕竟山蛮盘踞已久,待信州传来好消息,大皇子还说呢,也就是镇南王了,就藩三载便能平定信州。”

大皇子见父亲、外祖父都这般说,心知自己提的事难成,便一笑道:“我是听闻凤仪你亲自领兵,很是担忧。你是亲王之位,切不可以身犯险。”

秦凤仪一肘搭在座椅的扶手上,侧着身子看大皇子一眼,笑笑:“吓我一跳,我还以为是瘦田无人耕,耕好有人争呢。”

此话之厉害,不说大皇子大是不悦,便是平郡王,亦是掩去眼底一丝怅然。平郡王刚才能及时为大皇子圆场,但此刻听到秦凤仪这话,平郡王却不能替大皇子接了。大皇子强忍着方未动怒,面上却不是很自然地淡淡道:“什么瘦田肥田的,天下都是父皇的,就是藩王,也不过是替父皇镇守一方罢了。”以为自己什么东西哪!

秦凤仪何等人,焉能被这话逼退?秦凤仪道:“自来,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另有一说,叫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江山自然是陛下的,可这江山,也曾是前朝皇族的。我等藩王自然是要听陛下的吩咐,易封地算什么,先帝时,还险把江山易了呢!”

“你大胆,敢对先帝不敬!”大皇子厉声喝道。“这算什么不敬!陕甘之失,也不过二十几年而已。先帝失土失命,史书上都要记上一笔,还不叫人说了?”秦凤仪又道,“我是说,做皇帝,有先帝的做法,也有今上的做法。大皇子你是皇长子,皇后娘娘嫡出,你可要以史为鉴的好!”

大皇子脸都气青了。

景安帝冷下脸来,道:“都少说两句,今天是迎闽王回京,不是叫你俩拌嘴的!”寿王连忙道:“难得这回巧得很,镇南王与闽伯王赶一年了。你俩又是邻居——”

想到这俩邻居刚干过一仗,寿王都不知说什么好了,简直是硬着头皮暖场啊,“还有我等,也是久不见了,陛下可是拿出了珍藏三十年的御酒,咱们一会儿多吃几盏酒才是。”

愉王也跟着说了几句吃吃喝喝的事,大家默契地绝口不提公务,方把场子给圆过去了。

大家好歹都是有身份的人,及至宫宴开始,便又都真真假假地一团和气了。待宫宴结束,住在外头的藩王大臣们自然都告辞而去,秦凤仪也带着妻儿一道与愉王夫妇、寿王出了宫,寿王悄悄同秦凤仪说了一句:“你这嘴也太厉害了。”

秦凤仪道:“这可不是我挑的头儿。”

因是在外,寿王不好多言,拍拍秦凤仪的肩,辞了愉王,与寿王妃上车去了,到了车上,寿王妃才问:“怎么了?看你们脸色都不大好。”

寿王叹:“怎么好得起来哟。”好悬没当场翻了脸。

宫宴一散,大家积存在心里的话终于能放开说了。镇南王以一敌二干翻闽王与大皇子之事,简直不要太精彩,自然而然地成了大家的谈资。

此时此刻,说闲话的暂不去提,偏殿之内,景安帝面如寒霜,一双眼睛深沉如渊,盯住大皇子,问他:“你究竟发的哪门子昏!焉何说出令镇南王换封地的话来?!”

大皇子原叫秦凤仪挤对得一肚子的火,宫宴虽是糊弄了过去,对秦凤仪却是越发恼恨,如今叫他爹这冷脸一镇,心头那簇邪火方缓了些,强辩道:“儿是看镇南王说南夷封地不好,才想着,他既不喜,给他换个喜欢的也无妨。”

“什么叫无妨!”景安帝大怒,如果大皇子直接认错,自陈过失,景安帝都不会这般恼怒,偏偏大皇子还不知悔改,景安帝简直是震怒,马公公令内侍又退远了些,景安帝怒问大皇子,“你也是朕手把手教养到这么大的,自幼教你政务,你何时看到过有藩王易封地了?”

大皇子被他爹这怒火吓着了,讷讷地不敢说话,更不敢承认自己的私心。景安帝怒喝:“谁给你出的这个主意?!”

大皇子额冒冷汗,咬牙道:“真的就是话赶话,父皇,儿臣绝无欺瞒!”

见大皇子还不肯说实话,景安帝劈手将手边矮几上的官窑瓷盅拂了下去,咣啷一声,砸了个粉碎。大皇子直接跪下了,哀求道:“儿臣知错,求父皇别气坏了龙体!”

景安帝简直不想再看到这个儿子,直接道:“给我滚出去!”把人撵出了偏殿。

大皇子看他爹气得狠了,便出了偏殿,也不敢回自己宫,而是在外面的青砖上跪了下来。景安帝自己揉着胸口静了许久,将心头的千般思绪压了压,方唤了马公公近前,马公公奉上一盏清茶,劝道:“陛下消消气,大殿下还在外头跪着呢。”

“朕简直……”景安帝也没吃茶的心,道,“你让他进来吧。”

大皇子再次被宣进偏殿时,神色中不由得带上了几分惶恐,景安帝看他一眼,冷冷道:“朕要听实话!”

大皇子委实未见过他爹如此震怒,此际嗫嚅良久,方道:“儿臣是想着,镇南王在南夷,与闽王时有冲突,且非但有海运走私之事,江西亦有奏章说,有南夷私盐流入江西境。父皇,虽则镇南王征信州有功,但海运走私及私盐之事,总该查一查的!”

“海运之事,难道没人查过吗?户部、翰林均着人到了南夷,他们难道都是瞎子不成?再则,私盐之事,江西有实证与镇南王相关吗?你就这么急吗?是不是比朝廷平信州、征桂州之事还要急?!”景安帝气得不轻,他自认为政尚算英明,今日看一回镇南王压倒性地气翻闽王,看得正爽,大皇子便在皇家宗室跟前犯了回大蠢。依景安帝之脾气,如何能不恼?景安帝直接就把话说明白了,“你心里对镇南王的想头儿,朕都清楚!但镇南王的性子,也不是个软和的。不过这是你们兄弟间的私怨,而你将私怨置于国事之上,你对得起朕对你多年的教导吗?”

景安帝道:“镇南王的话不大好听,可他有一句是对的,帝王有帝王的做法,你以为,先帝是朕的父亲,是你的祖父,朕不提,你不提,朝中就没有人再提先帝之过吗?史书上是怎么写的?你可以去看看!这还是我朝史官之笔,待后世评说,难听的话且多着呢!你不肯说祖父之过,这是你的好处,但你心里要明白,先帝之过,险葬江山!若朕的祖父庄皇帝地下有灵,焉知能不悔传位非人?这是咱们父子私下之话,你自己好生琢磨去吧!”

景安帝之话,其意深矣!大皇子脸色惨白地退下!

景安帝气得辗转反侧大半宿没睡好。

今日宫宴,原是个热闹事儿,结果宫宴后也没见着儿子到自己这里来问安,裴太后便知有事,着人去问了一回。原本御前之事没有这般好打听的,只是秦凤仪与闽王、大皇子的摩擦,当时在场人不少,故而不一时,裴太后就得了信儿。

裴太后当即令宫中禁口,不得再说此事。

秦凤仪回府后也气了个好歹,不过他没吃亏,倒还按捺得住,先把孩子们哄睡了,这才与李镜说起今日之事来。秦凤仪道:“闽王那老东西,我知必要与他打个嘴仗的。只是没料到大皇子这般沉不住气,你说,他是不是昏了头,竟然说要给咱们换封地!”

便是依李镜的智谋,也没料到大皇子会出这等昏招。李镜问:“陛下如何说的?”“不待陛下说,平郡王就给大皇子圆回去了。哼,平郡王虽是个老狐狸,说的倒是人话,说大皇子担心南夷战事,不妨多在军械兵甲上供应咱们南夷些。他倒是好心,可他也不看看,大皇子那是担心南夷战事的样儿吗?不过是看咱们这几年把南夷捋顺了,有个样儿了,这就要摘果子了!”秦凤仪颇是气愤,“只是不知是大皇子的意思,还是朝中有人这么想了!”

李镜摆摆手:“朝中这么想的,也不过是些个昏头小人罢了。陛下还不至于此,不说别个,桂地还在山蛮手里呢。”

“叫他们说得我都不敢去平桂地了,这要是把桂地平了,还不立刻翻脸叫咱们走人哪。”秦凤仪凉凉道。

“这是哪里的气话。”李镜道,“起码,陛下便不是这样的人。”“不说这昏头货了,你在慈恩宫可顺利?”“有什么不顺利的,就是大阳说,太香了,打了好几个喷嚏。”李镜笑,“女人多的地方,脂粉气浓了些。”

秦凤仪道:“待再有宫宴,我带大阳在男人这边儿吧。他一个男孩子,也不好总跟女人混在一处。”

李镜原想着儿子还小呢,但也觉着,儿子虽小,却要自小教些事理了,不然若是如大皇子这般昏头货,真是塞回去重造都不能,只剩心塞了。李镜遂道:“这也好,男孩子还是要跟着父亲的。”

“那是!”秦凤仪嘚瑟了一回,夫妻俩说了会儿话,也早些安歇了。

秦凤仪身为今日暴风眼中的三人之一,大概是睡得最早的。大皇子回书房后,枯坐半夜,方在内侍的劝慰下安歇了。至于闽王,原本被秦凤仪压倒性地狂喷,结果大皇子解了他的围,而且还看了皇家的一场笑话,焉能不乐?心下偷乐许久,他还做了个好梦,第二日早早上朝去了。

闽王还以为早朝时能见着秦凤仪呢,结果秦凤仪没去,后来打听才得知,秦凤仪来京陛见,是从不上朝的。

闽王见大皇子精神头儿不大好,很是善意地劝了大皇子几句。景安帝下了朝便召秦凤仪进宫见驾,还赐他早膳。

秦凤仪原本在家刚刚起床,结果内侍过来召他进宫用饭,秦凤仪心知景安帝这必是要安抚于他的。原本景安帝是秦凤仪最不想看到的人之一,不过今时不同往日,秦凤仪眼珠一转,便收拾收拾准备进宫去——看景安帝的笑话去!

大阳听说他爹去宫里吃饭,他一向对祖父印象很好,也很喜欢跟祖父吃饭,便想跟他爹同去。李镜与他道:“你爹进宫是有正事,你在家吃不也一样的?”

大阳这年纪,哪里懂得正事不正事的,他道:“我想跟祖父一起吃,我觉着,祖父那里的东西更好吃。”

秦凤仪瞪儿子一眼,说:“就知道贪吃。”

大阳笑嘻嘻地觍着胖脸央求:“爹,你就带我一道去吧。”

秦凤仪虽则觉着儿子有些嘴馋,但他是个惯孩子的爹,最终还是答应带着大阳一道去了,把大阳高兴坏了,爬椅子上对着他娘的妆镜照了回镜子,觉着自己圆润可爱,这才跳下来,牵着他爹的手,一路上对他爹更是百般巴结,不知说了多少甜言蜜语。

景安帝自是要安抚秦凤仪的,他被大皇子气个半死,想着秦凤仪一向性子烈,而且他与秦凤仪关系刚刚好转,给大皇子这么一搅和,纵秦凤仪不多心,还怕小人多嘴呢。故而,景安帝上朝时就吩咐马公公,着人宣秦凤仪进宫用早膳。

景安帝刚下朝,秦凤仪就到了。

让景安帝高兴的是,秦凤仪还带着大阳一道来的。景安帝更是心下欣慰,想着秦凤仪虽则一直不能释怀柳氏之事,但到底是个明事理的人,知道此事只是大皇子一人胡闹罢了。

景安帝先稀罕了大阳一回,抱着大阳在自己身边,方与秦凤仪说了昨日之事。景安帝道:“大皇子那里,朕已训导过他了。我朝自太祖立国,从未有藩王更换封地之事,你只管安心便是。”

秦凤仪今日一召便至,亦没安什么好心,他成心笑话景安帝来了,笑笑道:“那是,人都说,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南夷尚有桂地在山蛮之手,总还有用我之处。我琢磨着,大皇子不会是想把我调开南夷,叫平家人去南夷平叛山蛮吧?”

景安帝脸色微沉:“不许胡说。”

“他也不想想,现在朝中还不是他说了算呢!”秦凤仪根本不怕景安帝冷脸,冷哼一声,与景安帝道,“你也少拿这话糊弄我,他是训导几句便能好了的?要是我把南夷平定之后,他再起此心,我还能说一声,虽则心窄,也不是没有心计!如今南夷只平一半,他就迫不及待要换我封地,真不知是哪位神仙给他出的主意。你好生问一问他吧。”

秦凤仪说着自己便是一阵笑,与景安帝道:“哎,说实话,虽则你这人人品有些问题,但做皇帝还是有自己一套的。大皇子真是你手把手教出来的?我真是不敢相信啊,你这教导水平可真不怎么样。哎,你可得再与闽王说一说,不会换他封地。我倒不会多心,有你在一日,我还能自在一日。闽王可不一样,他与你本就隔了一层,他那泉州港,那么大一块儿肥肉,明儿我得去吓唬吓唬他,我也不说别的,就说朝廷想他与康王换封地。”秦凤仪说着又是一阵笑,真是笑死他了,景安帝手把手教出来的储君,平家人豁出老脸给大皇子争取来的嫡皇子之位,结果大皇子便是这样的货色。

真不晓得现在平郡王是个什么样的心情哟!

秦凤仪幸灾乐祸了一回,还与景安帝道:“你儿子可不如我儿子啊。”

景安帝多年帝王,待秦凤仪得意够了,只是淡淡道:“朕也不只一个儿子。”

秦凤仪立刻收了笑,露出一个要咬人的凶狠神色,景安帝嘴角勾起一抹笑意,吩咐马公公道:“传膳吧。”

秦凤仪原是要来刺景安帝几句的,心里好出口恶气,结果倒是被景安帝恶心得不轻。景安帝把秦凤仪恶心一回,自己痛快得很,还给大阳搅了搅碗里的粥,叮嘱他凉一些再喝,不要烫着,又给大阳夹了个翡翠烧卖,大阳屁都不晓得的,小嘴儿吧嗒吧嗒吃得贼香。秦凤仪迁怒:“不许吧嗒嘴!”

大阳两腮鼓鼓地看他爹,景安帝摸他的头道:“没事,怎么舒坦怎么吃。”大阳这没骨气的家伙,立马觉着景安帝是好人。

秦凤仪简直要气死了。

秦凤仪吃过早饭就把大阳拎走了,景安帝怕是没恶心够秦凤仪,看他把大阳夹胳肢窝下很不像样子,还道:“别虐待我孙子啊。”

秦凤仪对着大阳的肥屁股啪啪两下,都打出响儿来了。大阳啊啊两声,景安帝顿时脸上不大好看,大阳已是嘻嘻哈哈地笑起来,还涎皮赖脸地跟他爹道:“不疼不疼。”

秦凤仪又拍他两下子,大阳笑得越发欢实。景安帝:“……”

不待景安帝有什么表情,秦凤仪已带着大阳走远了。

先把大阳搁家里,秦凤仪就往户部去了,赵长史这几天都在户部学习抄录陕甘榷场的一些律法规矩。他与户部鲁侍郎相熟,这次便是鲁侍郎给他指了个主事,专门负责此事。秦凤仪到了户部,因程尚书正接待闽王世子,便坐在一边等候,鲁侍郎特意过来打了声招呼,因他先时去南夷,秦凤仪亲自接待的他,故鲁侍郎对秦凤仪颇有好感。秦凤仪打趣道:“记得老鲁你去岁离开南夷时还颇有富态,如今怎的瘦了?”

鲁侍郎笑道:“微臣去岁自南夷回京,都说微臣是享福去了的。”“马上就是六月佳荔节了,你若有空,只管再去,佳荔节时更热闹。”秦凤仪笑,

“现下南夷较去岁更好了。”

鲁侍郎道:“倘有外差,微臣义不容辞啊。”他又问起与交趾互市之事来,秦凤仪道:“现在也只是先筹备,今年不知能不能开起来。”

“有殿下在,问题不大。”鲁侍郎亲自倒了新茶奉上,秦凤仪道:“坐下说话。”秦凤仪主要是打听一下陕甘互市的一些规矩,还有便是陕甘互市的规模,每个榷场能交上多少税银之类的事。这些其实是朝廷机密,鲁侍郎不好全透露给秦凤仪知晓,拣着能说的说了一些。两人正说着呢,程尚书请秦凤仪过去说话,秦家与程尚书不是寻常交情,程尚书亲自来请,秦凤仪便去了。

秦凤仪道:“闽王世子过来作甚,便是市舶司的季银交割,也与闽王府无干啊?”程尚书没答秦凤仪这话,而是道:“现在市舶司也是一年不比一年了。”

“哎,守着金山,竟然要了饭,这话要不是程叔你说的,我都不能信。”秦凤仪道。

程尚书看他一眼,秦凤仪一张坦白无私脸,程尚书道:“听说,现下南夷城、凤凰城两处都挺繁华啊。”“这得看跟哪里比,说繁华,那是跟以前的南夷比,不说别个地方,较之两湖、淮扬,还差得远,更不必说京城了。”秦凤仪叹道,“何况,现下虽则热闹些,程叔你知道南夷怎么热闹起来的吗?但凡现在百姓家里养鸡养鸭的税,我都革了。进城做个小买卖,挎篮的,都不收银钱,赶车的,一车十个铜板。等闲小商小铺的,每月不过六七百钱,也无非收个卫生治安费,叫巡城的那些个番役得些实惠。这上头,不要说我,就是府里县里也不沾的。我是想着不能苛待百姓,先得让他们放开手脚,总不能放个屁都征税啊,这样把百姓们都征得一穷二白,地方上难道就有好处不成?哎,这样养了两年,南夷方好些了。”

程尚书悠闲地听秦凤仪诉了通艰难,而后道:“这些都是仁政,殿下做得对,做得好啊。”

“程叔叔你这是明白人,才这样说的。”秦凤仪先堵程尚书的嘴,“若是那些个只看表面的,哎哟,一看我们南夷城里城外来往的人多了,就以为我们发财了。哎,其实,不过是个虚热闹罢了。”

程尚书嘴角一翘:“那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虚热闹吧。”“这些年为官,不瞒你,我也曾主政一方。”程尚书道,“酒楼茶肆百业百工,按理都要收商税的。南夷是殿下主持军政,殿下又是个仁慈的,殿下说的建设不易,臣当年主政一方时,亦是深有体会啊。那些个小商小贩的,殿下减了苛捐杂税,实是殿下的仁政。微臣也不是说他们那几个辛苦钱,微臣想说的是,茶、丝、瓷、酒四样,这都好几年了,莫不是殿下的南夷城没有这几样的税银?”

秦凤仪低头四看,程尚书不解:“殿下找什么呢?”

“我不是在找什么,我是在看我怎么这么腿贱,过来户部干什么!”秦凤仪起身道,“你说你一部尚书,日理万机的,不好多打扰,我便先走了。”

程尚书道:“殿下要是走,明儿我就在大朝会上说一说这事,如何?”秦凤仪气得又坐回椅中,对程尚书道:“哎,程叔,你这可不地道啊!”

“不是我不地道,殿下将心比心吧。您这就藩三年了,我可曾提过此事?先时知道殿下刚就藩也艰难。何况,南夷初时的确是个困窘地方,百业不兴,故而未提。自去岁鲁侍郎回来,我这心里总是思量着这事,想着殿下建设南夷不易。便是有天灾的地方,朝廷也不过免税三年。而今三年将过,殿下也得为朝廷想一想。殿下收拢那些个土兵,要吃要喝要兵要甲,这些个,哪个不要钱呢?”程尚书道,“再者,我也不是不讲理的。要是殿下实在拿不出,我也不能逼迫殿下。如今南夷既然一日好过一日,此事终是有人要提的。与其别人提,倒不如我来提,是不是?”

秦凤仪道:“只看到我要这要那了,没这些个装备,拿什么去征信州呢?”

程尚书道:“凡事总得有来有往,如今交趾互市,陛下又免三年商税,这难道不是陛下仁慈?殿下也替朝廷想一想吧,朝廷不容易啊。”

秦凤仪叹道:“我知道朝廷不容易,程叔叔你也是大大的忠良,只是就那么仨瓜俩枣的,尚未成规模,岂不涸泽而渔?”

“我倒不是涸泽而渔,只是你俩织造局都建起来了,还说什么仨瓜俩枣?你少跟我耍滑头!我可先把话撂下,这半年就算了,你说的那些个提篮拉车的小生意也不算,就这四样,茶、丝、瓷、酒,年底啊,要是没有半年的商税押解到京,咱们也别论什么交情不交情的,朝堂上见吧!”程尚书还低声说了一句,“你就知足吧,盐我还没给你算上呢。江南西道参南夷私盐流出的折子早到了内阁,现在闽王恨你恨得眼里滴血,你再不出点血试试!”

这也是一部尚书说的话!

秦凤仪简直目瞪口呆,程尚书已是一副面色如常了,整整案上公文,道:“年下就等殿下好消息了啊。”

秦凤仪想想都觉着心口疼,程尚书还道:“这眼瞅要中午了,我请殿下去明月楼吃好吃的。”

秦凤仪摆摆手,道:“我可吃不起你们户部的饭。”他说着一面揉着心口一面走了。

景安帝知晓此事哈哈大笑,很是赞了程尚书一回,道:“还是卿知朕啊。”

程尚书道:“眼下南夷兵事开支委实不少,先时殿下刚到南夷,南夷也穷,殿下也不容易,故而前三年的商税我便没大提,原本也没多少。如今既然南夷发展得不错,这上头的事便不好轻忽,此皆臣分内之责。殿下到底是个知事明理的人,只可惜殿下行事,天马行空,非寻常人可学习一二,不然,何愁天下不富啊。”

景安帝微微颔首,对于秦凤仪生财的本事还是很赞同的。程尚书又私下说了市舶司之事,道:“越发不像话了。如果今年市舶司的税银不足百万,就请陛下取缔市舶司吧。”

景安帝思量片刻,想着户部是要趁着秦凤仪与闽王不睦,且二人都在京城时,摆闽王一道了。景安帝道:“朕看这个主意不错,不行就在南夷建海港,依朕看,镇南王比较会做生意。”他又吩咐程尚书道,“把这件事透给闽王知晓。”

程尚书领命。

闽王还不晓得马上就要入程尚书的套,此时,他正在琢磨着刚打听来的事。闽王自己琢磨不出个所以然来,拉来世子一道琢磨,闽王道:“难不成,换封地的事是真的?”

闽王世子浓眉紧锁,道:“只听镇南王这般说,镇南王也是王爵,不会拿这样的大事儿戏吧?”

闽王还找愉王问了问,愉王也不知道,而秦凤仪也没在家,他出门还没回来。于是,闽王也不管了,第二天直接就问到了景安帝那里,闽王还是有证据的,道:“是镇南王亲口与我那世子讲的。”

景安帝气的,没想到秦凤仪真能干出这事来!景安帝道:“既是镇南王说的,伯王便去问镇南王吧,朕是不晓得的。”

闽王一听便知自己儿子给秦凤仪这家伙戏弄了,心里把秦凤仪祖宗八代问候了一回,语重心长地对景安帝道:“镇南王虽则年轻,毕竟也是亲王之尊,陛下,您得说说他呀,不好这样信口开河的。不然,倘叫别个藩王知道,岂不心里存了事儿?”

景安帝道:“伯王也替朕说一说他吧。”

闽王苦笑道:“老臣笨嘴拙舌的,况他岂是能听老臣的呢。”

景安帝只得应承下“说一说”秦凤仪的事,闽王这里刚从景安帝那里得了准信儿,然后便又听闻了户部趁着市舶司无能,税银一年不如一年,而且有请旨裁撤市舶司之意。这下子,闽王是真的急了!暗骂:姓秦的这是要釜底抽薪、断我生路!

正在骆掌院家拜访的秦凤仪张嘴打了个喷嚏,骆掌院还以为他受了风寒,说:“京城气候与南夷不同,留心身体。”

秦凤仪揉揉鼻尖儿道:“兴许是谁在想我呢。”

秦凤仪只知被程尚书算计了一遭,却不晓得程尚书借着他与闽王不睦之事,又算计了他一回,很是加深了闽王对他的仇恨值。好在,秦凤仪本就与闽王不对眼,仇恨不仇恨的,秦凤仪根本没将闽王放在眼里。

秦凤仪过来骆家,一则为看看骆掌院;二则就是跟骆掌院夫妇说一说囡囡小师妹的事,为人父母的,哪里有不记挂儿女的;三则,虽然已将方悦和囡囡的礼物送了过来,但还有书信呢,秦凤仪不想假他人之手,亲自带了来。秦凤仪还是那一套:“原想带阿悦和囡囡都一道回来的,不想,囡囡被诊出怀有身孕,不能行远道。”

这喜讯,方家早便着人过来说了一回。如今再听,骆太太仍极是欢喜,闺女这成亲好几年了,只生了一女尚没有儿子,她就盼着闺女再给女婿生个小子才好。一则闺女以后有了依靠,二则也能在婆家站住脚。骆太太欢喜地直念佛,问:“大妞儿和女婿可好?”

秦凤仪笑:“都好。阿悦现下帮我管着一应钱粮等事,大妞儿多招人喜欢啊,孩子们都喜欢她,抢着跟她玩儿。大妞儿说话,别提多伶俐了,就比大阳大俩月,大阳说话还磕巴的时候,大妞儿已经说得流利得不行啦。”

骆太太笑:“女孩子多是比男孩子嘴巧些的。”

无非说些家常话,骆掌院一向大公无私类型,倒是骆小弟对信州打仗之事很好奇,秦凤仪素来口才极佳,跟骆小弟说得那叫一个天花乱坠。秦凤仪还道:“我们南夷六月佳荔节,师弟你还没去过吧?”

“没。”骆小弟道,“卢小郎去岁去了,说了是极热闹的。”“正好囡囡有了身孕,你做弟弟的,也该去看看姐姐啊。待我回南夷时,你与我一道去吧,既看望你姐姐,也到我们南夷见识一回,如何?”秦凤仪热情相邀,骆小弟看看他爹,骆掌院正端着茶吃,没说什么。秦凤仪道,“骆先生你就应了吧,跟着我一路也没什么不放心的。待佳荔节结束,就到了押解夏粮进京的日子,我那里必要派人来京城的,届时将小师弟送回京城,没有半点儿危险的。对了,师弟你再去问问,有没有朋友要一道去的,待我回南夷,你们都随我的大船南下,省得你们自己行远路,叫人不放心。”

骆小弟问他爹道:“爹,成不成啊?我也想大姐、想大妞儿妞了。”骆掌院道:“你们这都安排好了,还问我作甚?”

秦凤仪笑与骆小弟道:“这就是应啦!”他又与骆太太道,“师娘您这几天就预备预备,把给囡囡捎带的东西都预备好,到时让小师弟都带着。”

骆太太笑道:“成。就是又要麻烦你。”

“这有什么麻烦的?我们南夷的佳荔节,就是请各地朋友去吃荔枝的。荔枝在京城多贵啊,还吃不到新鲜的,到我们南夷,随便吃,不要钱。再者,现下我们南夷与以往也不一样了,佳荔节后,还有书画节,就是请各地才子一展所长。去岁我们选出的佳作,现在就在书画厅里挂着呢,只要是进学的学子们过去参观,都是免费的。小师弟现下就有秀才功名了,秀才到我们那儿食宿都是有补贴的,要是举人进士,还有免费的院子给他们住呢。”秦凤仪接着道,“我们南夷,什么都不缺,就缺人才啊。骆先生,你有没有认识那种不大得志,但很愿意干实事的,介绍给我吧。”

骆掌院好笑道:“怎么还得是不大得志的?”

“得志的谁去啊!”秦凤仪道,“当初李布政使上了年纪,致仕回朝,我就等着新布政使,嗬,这可真是,足等了一年多。头一个是闻了让他去南夷的风声,便摔断了腿;第二个是家里老娘重病,说是为了回家尽孝,硬是把官儿都辞了;后来是桂布政使去了。以前他们是觉着南夷地方不好待,做不出政绩,有去无回。现下不一样,现下都是怕跟我扯上关系,怕以后没了前程。要我说,这些个人,不要说他们不乐意去,便是他们乐意,我还不稀罕呢。”

骆掌院道:“你就是这副性子不好,也刻薄了些。”

“我这是实话实说。”秦凤仪道,“先生你身边要有这样的人,不妨问一问他们的意思。我也不用什么举人、进士的,举人进士的,人家家里给孩子设想的前程也不一样。到我那里,要是耽搁了人家,我于心亦是不忍的。”骆掌院道:“你那里现在还缺人吗?”

“原本堪堪够用,如今打下了信州,各县就得一县一个县令、一个主簿是起码的吧。再者,以后还要征桂州,用人的地方多。”

骆掌院道:“你呀,我知你用人向来不拘一格,但你该多想一想,科举取士自有科举取士的道理。这世间,能干的人有许多。譬如,你建新城,便没少用商贾,可你监工商贾建城,就要用官员、吏员。殿下,不拘一格原是好事,但这天下,士农工商自有其道理所在。就如朝中,固然有那等胆小狭隘之人,难道就没有当用之人、当用之官了?你用的赵长史、阿悦、你大舅兄,还有章巡抚,哪个不是科举出身,就是你自己,当年亦是正经春闱进士考出来的,所以说科举哪里全然是坏处?那些个没眼光不欲去南夷的,你当庆幸,这等小人,便是去了也做不好事做不好官。你呀,我劝你一句,如傅长史那样名满天下而科举屡次失利的大才子,到底是凤毛麟角,你得一人,已是运道。难不成还想着弄十个八个的?不是我说,才子要泛滥成这样,也就不是才子了。”

秦凤仪得了骆先生的一番教导,在骆家吃过饭后回家同媳妇儿道:“别说,骆先生虽则一直说话不大中听,但他说的话,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李镜笑道:“你以为翰林掌院是谁都可以当的?”秦凤仪道:“要是把骆先生弄到南夷去就好了。”李镜听到这话哭笑不得。

李镜问:“献俘之事准备得如何了?”

秦凤仪躺在床间,跷着二郎腿道:“这是礼部差事,到时我露个面儿就成。”

大阳原正在捏妹妹的小脸儿,然后被妹妹挠了爪子,刚要跟他爹告状呢,听他爹说什么献俘的事,大阳虽则还不大懂这些个,但一路上也听人说了许多回。小孩子好奇心最盛,大阳爬到他爹肚子上坐着,问:“爹,献俘是啥啊?”

秦凤仪对儿子素来有耐心,道:“就是打信州抓来的山蛮左亲王,要把他献俘太庙。”

“太庙是哪里?”

“是搁祖宗牌位的地方,叫皇家祖宗们知道:咱们打了胜仗,把俘虏给他们瞧瞧。”

大阳问:“爹,热闹不?”“还成吧。”秦凤仪哪里知道热不热闹,他也是头一回干这事儿。

大阳却是个爱凑热闹的,忙道:“爹,我也跟你一起去。也带阿泰哥一道去吧,阿泰哥说,他在宫里可闷了。”

秦凤仪笑道:“成,就带你们一道去!”李镜道:“这可得提前学规矩礼仪。”

秦凤仪道:“把阿泰接出来好好玩儿一玩儿,孩子们虽是在京城出生,但那会儿都不记事。如今来了京城,便各处逛一逛,光在宫里闷着有什么意思。”

李镜道:“也是。”

献俘之事,既是要带孩子们一道去,秦凤仪就打发人去礼部说了一回。礼部这伙子酸生,还说他们做不得主,把秦凤仪气得亲自找了卢尚书,卢尚书却道:“人数都是定了的,皇子里皆是成年皇子,陛下未说要让皇孙参加。”

秦凤仪道:“卢老头儿啊卢老头儿,你说你,真是数十年如一日地笨哪。”气得卢尚书把秦凤仪撵了出去,心道:你还不是数十年如一日地不会说人话。

秦凤仪要让儿子和外甥参加献俘仪式,只好进宫同景安帝说一声,景安帝道:“孩子们还小吧?”

“小怕什么,不过是叫他们跟着见识一二,又不是女孩子,难不成还成天关在屋里绣花?”秦凤仪道,“对了,也把阿泰算一个,阿泰也很想参加。张大哥还是打信州的主力呢,那什么,张大哥和大公主的事,你还不给个名分啊?”

景安帝道:“献俘之后再说吧。”

秦凤仪也没什么事要说的了,便要告辞,景安帝道:“还有一事。”

秦凤仪便又坐回椅中,景安帝道:“凤凰城现在人口十来万户,还是县城制式便不合适了,礼部已经上表,请复凤凰城为府城。”

秦凤仪并没有意见,景安帝道:“知府是正五品,之下还有同知、通判之职要设。另外,信州也要有一应官员的安排,你是个什么意思?”

秦凤仪想了想,道:“凤凰城那里,我看范正就不错,既是由县升府,范正便一道由知县升知府就是了,余者同知、通判之职,我回去把单子呈上来。信州那里,我一时也没有合适的知州人选,现下是傅长史和苍家兄弟管着政务,另外,驻兵是冯将军一支,还有土兵一支。傅长史终要回到我身边的,苍家兄弟年纪尚轻,他俩可暂居同知、通判之位,一则他们是战后便接手的信州安抚之事,对信州之事比较熟悉,待新知州来了,也好辅佐新知州;二则,信州毕竟还不大安稳,就当临危受命,官职略高些也无妨。至于信州知州之位,还是吏部荐个得用的官员吧。”

“也好。”景安帝点点头。

秦凤仪道:“荐就荐个好的,可别再叫我等上一年了。”景安帝笑道:“布政使那事,是个意外。”

秦凤仪翻个白眼。

景安帝既是允了大阳与阿泰参加献俘仪式,仍不忘在给礼部的条子上加上了大皇子嫡子永哥儿的名字。大皇子已然如此,景安帝打算看一看孙子的资质。

此举总算给惶恐不安的大皇子一系吃了颗定心丸,便是平家听闻此事,亦是不免心下为之一松。

后宫平皇后听闻景安帝点名让嫡长孙永哥儿参加献俘仪式之事,便拉着儿媳妇儿小郡主的手道:“好了好了,可见陛下消气了。可得让永哥儿好生准备。”

小郡主自然不敢含糊此事,道:“母后放心,我央殿下给永哥儿请个礼部官员,先教一教永哥儿的礼仪。”

“如此最好。”平皇后很是欣慰,又令儿子借此时机多孝敬景安帝,也好缓一缓父子关系。大皇子虽则觉着常此以往,南夷必然坐大,他说给秦凤仪换封地之事,亦是出自一派公心。但既然景安帝不喜,大皇子自然不会再提。如今,父亲又点了自己的嫡子参加献俘之礼,大皇子心下还是很感动的。当然,这种感动在知道还有大阳和阿泰参加时,便去了大半。阿泰参加倒没什么,这不过是外甥,倒是大阳的参加,令大皇子颇有碍眼堵心之处。

即便再如何碍眼堵心,眼前的好人,大皇子还是会做的,道:“孩子们都小,又都是头一回参加献俘大典,媳妇儿还跟我说呢,该寻个礼部官员教一教孩子们的礼仪。不若把大阳也宣进宫,叫孩子们一并学一学。他们年纪本也相差无几,又都是一家子兄弟,正好一道做个伴。”

景安帝最爱听这话,点头:“这话说得很对。你去安排,届时叫孩子们在朕这里学一学。”

大皇子领命而去。

大阳对于进宫学礼仪的事还是很积极的,于是,早早起床后就跟他爹进宫了。他跟阿泰早在一起玩儿惯了,跟永哥儿只是不大熟,不过永哥儿性子不错,很知道照顾弟弟们。

大阳也懂一些礼仪,像磕头、作揖,他都会的,只是人小,做起来不大规范。学了一会儿,大阳就两只小胖手叉着腰直喘气,道:“哎哟,我腰都要折了。”

礼部官员心道:头一回知道“三头身”也有腰。

阿泰也觉着有些累,永哥儿倒是没说累,但他额间也有薄薄的一层细汗,大阳便与礼部官员道:“我们得歇一歇。”

礼部官员能说什么,只得让几位小殿下歇一歇了。

见小殿下们一歇,立刻便有大宫女上前服侍几位小殿下休息、喝水、吃水果啥的。

秦凤仪是在送大阳时见到的永哥儿,他虽然很讨厌大皇子,但还不至于迁怒一个孩子。不过想到自己的献俘礼,他儿子大阳参加是应该的,阿泰也可以参加,毕竟信州之战,阿泰他爹是出大力气的。结果竟叫大皇子一系跟着沾光,秦凤仪如何能心服?

秦凤仪眼珠一转,并未直接出宫,而是去了景安帝那里。景安帝一见秦凤仪便道:“若是没事,就去礼部看看献俘太庙的事准备得如何了。”

“我才不去呢,昨儿我刚跟卢老头儿拌过嘴。”秦凤仪接过马公公奉上的茶,道,“我得给你提个意见。”

景安帝端起茶盏呷一口,有些好笑:“什么意见?”

“我刚刚送大阳到偏殿学礼仪,皇孙就只有大阳和永哥儿两个啊?”秦凤仪道,“二皇子家的皇孙、三皇子家的皇孙,就不是皇孙啦?”

景安帝心下一琢磨便知秦凤仪这话所为何来了,果不其然,秦凤仪道:“就是大皇子家,难道就只永哥儿一个孙子了?还是说,只允许嫡出的去,庶出的就不能去?您这可真够掩耳盗铃的,您当年也不是嫡出啊。”

景安帝将茶盏放到案上,动静有些大,面儿上已是不悦。马公公的一颗心已是提溜了起来,秦凤仪继续道:“摆什么脸色啊,这本也是实话。什么嫡嫡庶庶的,你还在乎这个?先帝倒是嫡出,不过先帝做皇帝的本领不及你的一半儿啊。行啦,别臭着个脸了,我就一说,你爱答应不答应呗,反正我家大阳是有份儿的。我也只是替别个皇孙说一句,小孩子家,哪个不爱凑热闹,就这几个能去,别个就不能去?又不是什么要紧事,至于嘛。”

“行了行了,都去都去。”景安帝听到秦凤仪那句“先帝倒是嫡出,不过先帝做皇帝的本领不及你的一半儿啊”顿时心下熨帖,况皇孙不同于皇子,景安帝对皇孙们都疼的,还格外吩咐马公公一句,“去与孩子们说,是镇南王给他们说的情,叫他们承镇南王的好才是。”

秦凤仪根本不理景安帝这打趣,道:“这本也是事实。”

景安帝一笑,说秦凤仪:“你那点子小心眼儿,还是收着些吧。”秦凤仪哼哼两声道:“不及陛下多矣。”谁还不会做好人呢。

见景安帝应了此事,秦凤仪便起身告辞了,他也没即刻就走,又去了一回偏殿,不一时就见一群大孩子小孩子的都过来了,各带着各的伴当内侍,热热闹闹地聚了一堂。大家见到秦凤仪,知道这位漂亮得不像话的叔伯便是镇南王后,都过去见礼,奶声奶气地叫叔叔或是伯伯。秦凤仪摸摸他们的大头,令礼部官员好生教导,此方出得宫去。

待大皇子晓得所有皇孙都可参加时,初闻永哥儿参加献俘大典时的喜悦与感动,已是荡然无存。当大皇子得知这事是秦凤仪从中作祟,更是气得牙根痒。

倒是二皇子、三皇子得知此事后还与秦凤仪道了回谢,秦凤仪道:“这又不是什么大事,小孩子都爱凑热闹呢。”

二皇子是个老实人,心里记下秦凤仪的好,嘴上却是不会多说。三皇子却道:“爱凑热闹是爱凑热闹,只是若不是你替咱们说话,哪里轮得到他们呢?”

秦凤仪道:“你若去说,陛下也会允的。陛下那人心眼儿是有点儿多,不过皇孙还不都是皇孙哪。”

三皇子主要是与他爹关系一般,且他性子如此,与大皇子一系隔阂亦多,自不会为这事去向景安帝讨情。秦凤仪与三皇子不同的是,秦凤仪什么话都敢说,他一旦寻着机会还爱在景安帝的肺叶子上戳上一戳、刺上一刺,就是不想景安帝太痛快。

秦凤仪劝三皇子道:“当年我离开京城时心下暗暗发誓,这辈子再不想回京,也再不想见到陛下。可这几年,我忽然明白过来了,你说,我不回来,岂不是叫旁人得了意?这京城,多少人想着盼着念着我不要再回京,我便是为了不能令小人得意,我也得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