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万寿节礼(1 / 2)

龙阙 石头与水 12899 字 11个月前
🎁美女直播

当天,大家都吃到了秦凤仪送的羹汤。至于是什么羹,秦凤仪还神神秘秘地不肯说,李镜是第二日才晓得的,险些捶死他。竟然叫她吃蛇羹,李镜恶心坏了,要不是昨天的蛇羹已经消化了,李镜非吐出来不可!

秦凤仪都说她:“土人经常吃呢,我吃好几回了,觉着实在好吃,才叫你们尝尝的。看你这样儿,以后都不请你吃了,请大阳吃。”

大阳还跟着点头,嘴里说道:“好吃!香!”“知道什么,脏死了。”

“哪里脏了,很好吃啊。”秦凤仪道,“我还吃了炸蝎子、炸蜈蚣、炸竹虫哪。”李镜一阵恶心,大阳还好奇地问:“爹,好吃不?”

秦凤仪点头:“香极了。”“大阳要吃。”“好,下回爹命人做了给你吃。”大阳很高兴。

李镜都想与这父子俩分灶吃饭了,看父子俩叽叽咕咕有说有笑,一会儿秦凤仪亲大阳的胖脸两下,一会儿大阳拿胖脸蹭他爹,奶声奶气地与他爹说话,不时还一阵笑,根本不理会李镜的心情。

土人那里如秦凤仪所料,阿金决定先带一千人下山,不过这一千人还没挑好。秦凤仪先给朝廷上奏章,给阿金封个千户。阿金带着族里手巧的姑娘们下山来,开始学习桑蚕缫丝之术,问秦凤仪那块土地的事,秦凤仪笑道:“这样吧,你的族人占据的山头也不小,你给我一座山,我给你一块地。届时,你们全下山来,当初我说的那片土地,是你族世代的居所。”

阿金道:“殿下想先要哪座山?”

秦凤仪笑:“就你们寨子后头的枯藤山如何?”

阿金脸色一变。秦凤仪笑意悠然。阿金道:“殿下,那座山可是有铁矿的。”“我知道。”秦凤仪拉阿金坐下,细与他分析,“阿金啊,你们并不通铁矿冶炼之术。朝廷是不准私人开发冶炼铁的,我会在奏章中说明你们献铁矿有功的。”阿金道:“这是大事,我得与我父亲商量。”

“这是自然。”秦凤仪正色道,“阿金,你们世代在山上居住,这南夷,汉族繁衍也有千年了。南夷这么大的地方,有铁矿的自然并非枯藤山一处。所以你莫要多心,以为本王觊觎你家的铁矿。你想一想,你们守着铁矿,可你们打出过一口铁锅吗?本王并非那样的下作之人,阿金,你去与你父亲商量吧,这是大事。”

阿金又觉着自己是小人之心了,看亲王殿下有些伤感失落的模样,不觉心里便有些歉疚,道:“我知道殿下人品。”

秦凤仪微微一笑:“那就好。阿金啊,我说枯藤山,一则是因为那山里有铁矿,二则便是因那山上树木最少,山亦不茂。就是你们族人,原说枯藤山是你们的地盘儿,但你们连个驻守的人都没有。这座山,对于你们族人的用处最小。如果你们不愿意,另换别的山头也是一样的,于我差别不大。你不知道,这南夷的矿山,就是本王以南夷亲王之尊,也没有开采冶炼的权力。”

“为什么?南夷不都是亲王殿下的吗?”“是本王的,也是朝廷的。本王的亲王是朝廷封的,就是为你请封官员,本王也要上书朝廷,由朝廷钦封才是。”

阿金毕竟是念过书的人,秦凤仪这样一说,他也就明白了,越发觉着,枯藤山虽有铁矿,但与亲王殿下的利益并不相干。阿金正色道:“这事,我问一问父亲的意思,再给殿下答复。”

“好。”

秦凤仪并不急着土人们的回复,早晚必有这一遭。

倒是秦凤仪给朝廷写奏章为阿金请封时,李镜提了一句八月便是陛下万寿,得备些寿礼才是。秦凤仪道:“六月老虔婆的千秋不也没有备礼。”老虔婆,独指裴太后。

李镜道:“太后娘娘、皇后娘娘那里都不要紧,陛下这礼得备的。”

秦凤仪随意道:“备几样土产就是。咱们这里穷兮兮的,就剩下西北风了。把那橘子、杧果、桂圆、石榴、苹果、柚子、黄皮、椰子,装上两车,给陛下送去就是。多好啊,既是咱们南夷土物,还省钱。”

李镜提醒他道:“贺表可是得上的。”“让赵长史写就是。”秦凤仪道,“多运些橘子过去,愉爷爷爱吃橘子。给岳父挑两筐最酸的。”“干吗给我父亲挑最酸的?”

“就是要酸他一酸。”秦凤仪道,“也给方老头儿挑两筐最酸的。”“你倒还真是一碗水端平啊。”“那是!”秦凤仪道,“把甜的都给愉爷爷吃。祖母那里也送两筐甜的。”

甭看秦凤仪怕媳妇儿,这些大事,还是他拿主意。倒不是李镜拿不得主意,只是要是不听秦凤仪的备下重礼,怕秦凤仪又要犯犟头病,只得听他的。不过贺表是李镜与赵长史说着写的,李镜道:“咱们南夷,自来贫瘠之地,这陛下也是知道的。如今没有金珠玉宝献上,可殿下自来了藩地,一心一意治理藩地,虽无金玉之物,如今土人感受陛下隆恩要下山了,这便是殿下献给陛下的贺礼吧。”

赵长史便知道这贺表如何写了,私下与李镜道:“娘娘还需多规劝殿下,陛下当年也是有苦衷的。”

李镜道:“这事得慢慢来。”

赵长史便下去写贺表了,其实,赵长史说的“陛下也有苦衷”的话,委实有些违心。在赵长史看来,有啥苦衷啊!只是眼下秦凤仪一日较一日出众,哪怕是分封到南夷这鸟不拉屎的地方,也是光芒万丈、照耀世间。

赵长史并不是功利之人,他若功利,当年就不可能冒天下之大不韪为柳王妃说话。但秦凤仪才干不比诸皇子差,简直是比诸皇子高一大截。这样的秦凤仪,便是赵长史,也会多替他考虑一些将来的前程之事了。

别说,赵长史写贺表的水准当真不错,又有李镜方向性的指导,朝中收到的镇南王送给陛下的万寿节贺礼,就只有千里迢迢运来的不值什么钱的八筐水果,而且听说运来不少,除了给陛下做万寿节贺礼,还送了不少人家。这是李镜吩咐的。自己娘家、方阁老家自不必说,还有愉亲王府、寿王府、长公主府这等在京宗室,另则郦国公府、柏国公府、襄永侯府这几家交好的公府侯门,以及程尚书府、骆掌院府,也都收到了镇南亲王殿下的水果。就是内阁几家,李镜都一并送了。

大家都表示,南夷穷虽穷了些,水果还是不错的。

当然,皇帝陛下收到的样数是最多的,足足有八样。这些水果在宫中也不算什么稀罕物,何况,秦凤仪送得满京都是。景安帝真正高兴的是秦凤仪说的土人下山之事,还给内阁诸人看了秦凤仪的奏表,郑老尚书喜道:“果然是凤殿下,安民抚民,方有如今土人下山之事啊。”

工部尚书道:“如何只有一千人?”

卢尚书道:“土人虽土些,人也不傻,自然是先下来一部分,看看朝廷可是真正接纳他们。然后慢慢地,不要说三五年,便是十年之内,土人皆能下得山来,也是大功一件哪。”

景安帝笑道:“很是。”

然后景安帝龙心大悦,打趣景川侯:“听说景川你收到了女婿的两筐酸橘啊?”

说到这事,景川侯便郁闷,原本有两篓橘子,说是秦凤仪特意送给岳父大人吃的,景川侯以为那小子终于转了脾气,明白过来了呢,结果一吃,险些把牙酸掉。

如今,皇帝陛下还拿这事儿来说,景川侯道:“是啊,岳父只配吃酸的。”

景安帝忙赐了景川侯两篓甜橘,还与景川侯道:“那是凤仪跟你闹着玩儿啊,给你尝尝朕的橘子。”

纵与皇帝陛下多年君臣,见皇帝陛下那眉开眼笑的模样,景川侯不由得心下吐槽一句:也不知道美个什么劲儿,我就不知道那是女婿跟我玩笑的?我女婿跟我好得不得了,我还是天下第一好岳父呢,有牌匾为证。

娶对媳妇儿的重要性,从秦凤仪的万寿节礼上就可以看出来。秦凤仪是断然不肯花大价钱为景安帝准备万寿礼的,李镜便借土人下山之机,把这当万寿礼了。就这样,秦凤仪用几筐果子,便夺了众皇子的风头。

纵使秦凤仪自己没这个意思,但在李镜的巧手安排下,简直是不出风头都难啊。

原本大皇子与秦凤仪的关系就一般,这两人仿佛就是天生的对头,不知是不是命运冥冥之中的安排。秦凤仪的身世尚未曝光时,这两位的关系就很一般,秦凤仪还干掉过大皇子的长史。及至秦凤仪的身世曝出来,饶是平皇后说自己冤枉,不晓得如何柳王妃就死了,难道当初没有争后位之心?当然,处在平皇后的位置,娘家有权势,她想一争后位也没错。只是谁料得到今日!当年平家有多么强势出众,现在秦凤仪就有多么出众。秦凤仪就藩南夷的时间太短,自己没表露出什么野心,但秦凤仪身边的人,赵长史、章巡抚已是将他奉为主君,心里已在为他日后的前程考虑了。现下秦凤仪的思想境界还是他媳妇儿带领他达到的,必要给儿子打下一片以后能与朝廷平起平坐的藩地。寻常人到南夷这等土人遍地的封地,估计也就是跟土人做伴了,秦凤仪不是,南夷的荒蛮贫瘠反激发了他的天资,让他即便在南夷,也可以光耀京城!

可想而知,秦凤仪这份寿礼送得多么堵人心。

裴太后这里还得他皇儿孝敬了几篓南夷水果,裴太后说:“既是镇南王孝敬皇帝的,你自己留着吃就是。”

景安帝笑道:“也是孝敬母后的。”“你可别多说这话,哀家的千秋节,不是连个果壳皮儿都没收到吗?更甭提这些果子了。皇帝留着吃吧,哀家又不是八辈子没吃过果子。”裴太后简直堵心堵得难受,秦凤仪就是送天上的月亮,估计裴太后也不见得去瞧一眼。但秦凤仪就藩南夷都折腾得动静京城可闻,如今又有土人下山之事,裴太后这等老辣的政治人物,灵敏地嗅到了京城风云中一丝变幻的气息。其实,如果六月裴太后的寿辰秦凤仪哪怕就送八筐果子,估计裴太后也不会说什么。可是秦凤仪什么都没送。如今看到皇帝儿子还特意送水果过来,裴太后堵心得越发厉害。

景安帝难免劝解了母亲几句,替秦凤仪说了几句好话:“听说他今年忙得很,又是建新城,又是收拢土人。他这性子,也是有些别扭,有他媳妇儿劝着,估计慢慢能回转。”

裴太后一声叹,转而问皇帝儿子:“土人那里,到底怎么说?”

景安帝细细与母亲说了,裴太后道:“南夷这地方,虽是远了些,也苦了些,可他刚入朝的时候,就与土人打过交道,听说便很能降伏那些族长,让他去,是去对了。朝臣太死板,何况官员三年一任,总有升迁,这个主官在时是一种态度,那个主官在时就是另一种态度了,所以,土人总是不肯下山。如今他就藩南夷,他又一惯是个能做主的人,待这些土人都归顺朝廷,也是他的功绩。只是得叫他留心西边儿的山蛮哪。自太祖年间将山蛮驱至桂州,这许多年有一两场小战事,大战事是没有的。这些年的休养生息,山蛮又最擅山战,可得让他多留心。”

景安帝道:“母后放心,朕会提醒他的。虽有朕的提醒,如今他在南夷,也全看他自己了。”

裴太后道:“出去自己当家做主的,也没什么不好,我看南夷现下就不错。就是这性子,真不知像了谁。”

像谁?景安帝心说,儿子多是像父亲的。虽然景安帝认为秦凤仪这种刚烈性子,有些像柳王妃,但自从秦凤仪干了两件特长脸的事,景安帝就觉着这种实干精神还是像自己的。

景安帝提醒秦凤仪留心山蛮的密折还在路上呢,南夷城却经历了第一场战事。便是秦凤仪也没想到,战事来得如此之快!

秦凤仪正在南夷城,东边县城逃出来的百姓过来报信,当下紧闭城门,命冯将军准备迎战。凤凰城那里,也命潘琛紧闭城门,相机行事,其余事务由范正主理!南夷城在凤凰城以西,山蛮的象兵必然是先来南夷城。

南夷城的大街紧急戒严,冯将军召集兵马,章巡抚、赵长史等人都到了议事厅,秦凤仪道:“都不要慌,我早防着山蛮来犯!”

秦凤仪与章太医道:“先时我让你备的药粉,都准备好了吗?”

章太医道:“回殿下,备好了。”

秦凤仪道:“这就拿来给舅舅。你与李太医带着药堂里的人分批轮流,准备救助伤员。”他又对柳舅舅道,“舅舅,刀剑弓弩先醮过药水再给将士们。”

柳舅舅道:“明白。”

二人都下去了,秦凤仪与章巡抚道:“把府衙的粮仓打开,每天由三顿饭加到四顿,晚上给将士们做一顿,必要叫人吃饱!”章巡抚领命。

秦凤仪对杜知府道:“街上全部戒严,如果此时生乱,我只与你说话!”杜知府面色一肃:“是!”

秦凤仪一条条交代下去,有条不紊,条理清晰,没有半点惊慌惧色,底下诸人见秦凤仪淡定若此,均不由得纷纷安下心来。秦凤仪与众人道:“我还没见过山蛮,听闻他们擅使象兵,你们便与我一道去城墙上看看。”

当然,看到这一战的,不只南夷城诸位官员,还有在南夷城的几家大商贾,秦凤仪刚要登城楼就见他们匆匆而来,后头跟着杜知府。杜知府上前禀道:“他们各家亦有护院,想问殿下可要暂时征兵。”

秦凤仪摇头道:“暂且不用。”他与几人道,“你们有此心,本王甚是欣慰。想来你们没见过山蛮吧,若不害怕,正好与本王一并见一见。”让他们一并上城楼,秦凤仪又吩咐杜知府道,“去瞧瞧城里卖山货的几家土人的店铺,看他们如何,若是愿意,也请他们过来,与本王同观战事。”

杜知府领命去了,何老东家几人与南夷城中几家大粮商、大绸缎商,躬身见礼后,跟随在诸官员身后,与秦凤仪一同登上城楼。

不要说象兵了,便是大象,许多人也是头一遭见,这许多人里,便包括秦凤仪。

秦凤仪先是望见远处的滚滚烟尘。要知道,南夷多雨,并不似北方干燥,一般来说,路上有灰尘的时候少。继而便是大地震动,倘是不晓得缘故的,还以为是地震了呢。之后,就望见象兵黑云一般压城而来。冯将军诸人已摆开战阵,打头的是黑压压的战兵,其后便是数架床弩。

战场离得有些远,秦凤仪远远看到,护城河外,诸多戴羽冠的山蛮坐在大象身上,驱使大象奔腾而来。大象跑得并不快,但奔腾而来时,仍是震人心魂。

象军一至,冯将军一声大吼,前方战兵立刻后退,露出后面皆已准备齐当的床弩,顿时,巨箭齐飞。

冯将军曾经说过,山蛮难对付的,一是山战,二便是象兵。

山战秦凤仪没想过,他现在又没有去占领山蛮地盘儿的意思,他现在一心发展南夷呢。但象兵的应对方式,秦凤仪问过冯将军,冯将军提出两种解决方式,一是火攻,大象怕火;二是劲弩强弓,必要先伤大象,使象群大乱,伤山蛮元气,再行交战。

第一拨巨箭过后,巨象嘶鸣,山蛮象军顿时大乱,许多坐在大象身上的山蛮羽冠战兵被甩下象背活活踩死。也有大象疯狂前奔,迎上了紧接而来的第二拨巨箭。

大象这种东西,不可能成百上千,秦凤仪目测,山蛮的象军有上二三十头顶天了。象军一乱,山蛮军队顿时大乱,冯将军颇是悍勇,亲自上马,带兵厮杀。

不知时间过了多久,秦凤仪面无表情,直视前方,浓烈的血腥味儿已飘向鼻间。在外人看来,秦凤仪表现得堪称完美,他站在城楼上,看着山蛮的军队溃散四去,冯将军亲自带人追击。

秦凤仪轻轻拊掌,微微笑道:“我当山蛮如何呢,也不过如此。”章巡抚道:“皆是殿下英明,令我等早备战事!”

秦凤仪与章巡抚道:“把先时拟定的追杀山蛮逃兵的章程全城公告,凡有献山蛮首级者,赏银十两!有斩十人者,赏银百两,官百户!以此类推,本王这里,有的是赏银与官职!”

诸人皆呼殿下千岁千千岁!

秦凤仪转身下城楼,经过几位大商家身边时笑道:“你们有心,待来日庆功酒,都过来凑个热闹。”诸人皆觉荣幸之至。而且自秦凤仪与章巡抚的交谈中,诸人心惊的是,莫不是亲王殿下早料到会有山蛮来犯?

问出这个问题的是阿花族长。秦凤仪下城楼见阿花族长也在土人堆儿里,笑道:“阿花族长今天也在城内?”

“是。”阿花族长微微躬身,行了一个十分庄重而恭敬的礼,道,“下次再有战事,请殿下一定要允许我们为殿下作战。”

秦凤仪笑道:“看来,你有事情与本王说。”“是。”阿花族长道,“什么都瞒不过英明的殿下。”

秦凤仪笑:“莫如此,我们还如以往那般就好。”

众人下了城楼,土人性情偏直,何况阿花族长见识过秦凤仪的强兵劲弩后,很是想拍秦凤仪的马屁,忍不住说:“殿下的那个是大弩吗?好生厉害。”

秦凤仪笑:“那叫床弩,特意用来对付山蛮的象兵。”“殿下早知山蛮会过来侵犯南夷城?”阿花简直问出了不少人的心声。

秦凤仪笑道:“我南夷城如今百业昌隆,越发富足,饿狼闻到了气息,焉能不过来争抢呢?我早备下强弓劲弩,为的就是要杀了这条恶狼。”

秦凤仪十分轻松的一句话,阿花族长却听得心下一凛,对秦凤仪越发恭敬。

冯将军是下午率兵回城的,清点伤亡,南夷亡三百多、伤五百多,山蛮留下了足足两千余人的性命以及二十头或伤或死的大象。

秦凤仪忙至深夜,回屋时方与妻子说了句实话:“我今天在城头险些晕了,那血腥气快熏死我了。”

秦凤仪一战大胜山蛮,当晚城内便流传了亲王殿下如何威武的传说。待得第二日,凤凰城那里传来消息,说是一切平安,未见山蛮来犯。说实在的,没有山蛮进犯,乃好事,一城的人都庆幸得很,独有一人实在是遗憾坏了,那就是跟着秦凤仪到南夷的亲卫将领潘琛。潘琛被秦凤仪派来驻守凤凰城,凤凰城的地理位置较南夷城要往东百里。山蛮自西而犯,自然是先打南夷城的,山蛮的首领也是这个意思。

要说好端端的,秦凤仪又未寻山蛮的晦气,怎么山蛮倒来进犯南夷城?以往南夷穷得喝西北风的时候,山蛮也没来过,因为来了也是一群穷鬼,能抢啥啊?比他们还穷哪。何况,一旦出兵,还会招来朝廷的大军。山蛮虽则自占一州,却也没有猖狂到认为自己能与朝廷的大军相抗衡。所以,山蛮以往都没来过。秦凤仪来了南夷,开始了南夷建设,山蛮听说现在的南夷城银子跟淌水似的那么多,就想着快过年了抢一票好过年。也是山蛮多年未打仗的缘故,要知道,如果是去岁过来,就算有冯将军的两万兵马,章颜等人想对抗山蛮都非易事,无他,冯将军的两万人马一直是不全的,如今足员两万,是秦凤仪给他补上的。而且秦凤仪简直是牙缝里省钱,给冯将军手下的兵把装备都给补齐了,比建新城更早的是,自从听冯将军说了对付象军的两种方法,秦凤仪把事情放在了心里,一直跟柳舅舅想法子,床弩早就准备好了。这些事,也就秦凤仪身边的几个近人知道。

先时,大家都觉着秦凤仪有些大惊小怪,认为山蛮与南夷州向来是井水不犯河水。如今山蛮来犯,大胜之际,诸人无不庆幸,幸亏秦凤仪准备得当。

而且秦凤仪还颇有手段。主要也是冯将军说象军颇厉害,秦凤仪还怕床弩不能重伤象兵,让章太医配置了毒性药粉,就是为了能重伤象军。

重伤的不只是象军,在战场上清点过山蛮的尸身以及冯将军诸人带回的山蛮的头颅后,接下来几天都有百姓带着山蛮的脑袋来领赏,秦凤仪说:“咱们南夷百姓就是勇武啊。”

章颜笑道:“殿下令将士们刀枪淬毒,有被刀箭所伤的山蛮,一时逃过了冯将军的追捕,身子也不大成了。殿下的战后通缉令,一颗山蛮的脑袋十两银子,不要说受了伤的山蛮,便是没受伤的,倘是遇着当地百姓,也是有死无生。”

秦凤仪想到几个受灾的县城,咬牙道:“这些杀千刀的王八羔子,总有一日,我要平了他们!”

章颜道:“有两个县的县令殉城了,一是家眷要安置,二是要上书朝廷,三是眼下县中不能无主事之人。”

“按例便是。”秦凤仪叹道,“家眷先接到南夷城来,在驿馆安置,那两个县令,总要叫他们魂归故里。各县的安抚事宜,总这么着不是个事儿啊,咱们离他们远,得了信儿,各县已遭了殃。唉,我每想到,心下很是不好过。”

章颜道:“先不论建新城的事,在兵马上,再待个三五年,臣便有与山蛮一争高下的信心。”

秦凤仪道:“老章,每年百姓都有徭役,你也知道,我很少把百姓拉出来叫他们做那些活计。何苦呢,还不如花点儿银子交给商贾办呢,百姓能多赚几个银子,咱们这里也省心。今次战事,两个县城受灾,两位县令枉死。我想着,每年让各县百姓轮流分批到各州,跟着军队练一练。然后各乡各村都发他们些刀枪,县里的捕头捕快们和县衙的兵马,也要操练起来。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哪。”

章颜道:“殿下主意是好的,只是若百姓都到州府,这路上就是一笔开销,这笔开销还算是小的,到各州府,吃穿用度都是银子。这笔银子,摊到每个人身上没多少,但是南夷州在册的百姓就有十万之众呢。殿下心焦,臣明白,不如慢慢来,先让县里的兵马分批到州府训练,再让他们回头去教乡里与县里的青壮,只要各县尽心,臣想着,问题不大。”

秦凤仪点点头:“你比我想得周全,就这么办吧,你拟出个章程来。”

章颜应了,又提醒秦凤仪:“殿下上书朝廷,不妨与朝廷说一说这事,也能多从工部要些兵械才好。”

秦凤仪真不想对景安帝低头,只是一想到战事中遭殃的百姓,便也顾不得许多了。

说一回两县的灾情,此次毕竟算是大胜,秦凤仪心下亦是欢喜的,尤其冯将军,不负秦凤仪所望,果然骁勇善战。

秦凤仪与冯将军说起此次战事,冯将军道:“是山蛮大意了,他们以为自己是突袭,没想到咱们早有准备。他们的象兵虽则勇猛,但直接把象兵放在前锋,也委实没动脑子,咱们床弩直接就把象兵给收拾了。如果山蛮人多些心思,把象兵放在两翼,或者先用步兵,中间再用象兵,咱们就要吃亏了。”

秦凤仪笑道:“你连他们失误在哪儿都晓得,想来便是他们再如何变换军阵,你已成竹在胸。”

冯将军打仗上十分谦虚,连忙道:“可不敢这么说,不过臣也想过如何应对。”

秦凤仪笑:“正好潘将军也过来了,这回山蛮没去凤凰城,可是把他给馋坏了。若是他问你象军之事,只管也与他说一说,他一直在京城,可是没见过象军的。”

冯将军正色道:“臣必知无不言。”

秦凤仪点点头:“你们都是我麾下大将,如我左右手一般。对了,封赏单子拟出来了吗?”

冯将军自袖中取出:“已拟好了。”

秦凤仪接了,看过这些立有战功的将领,有些不熟悉的,难免问一问冯将军。二人商量好请封战功之事,秦凤仪把这单子给了赵长史,与赵长史道:“你先收着,章、李二位太医那里,也叫他们拟出个单子来。”赵长史连忙应了。

秦凤仪起身,对冯将军道:“来,咱们去伤兵营看一看受伤的将士。”

冯将军忙道:“殿下,军中不大整洁,要不,臣令他们整理一番,殿下再去。”

“好不啰唆,都受伤了,还整理什么。本王过去瞧瞧他们。”秦凤仪亲去探望这些受伤的将士,很是令大家感动,觉着亲王殿下委实仁义。秦凤仪瞧过,卫生条件还是可以的,只是山蛮可恨,刀枪上也是淬了毒的。让秦凤仪觉着解气的是,山蛮的毒没有他叫章太医配的厉害。秦凤仪瞧见边儿上一排砂锅熬药呢,叮嘱大家好生养身子,说了些鼓励大家的话,告诉大家过些天朝廷的赏赐就下来了,让大家好生休养。

至于那些阵亡的兵士,这回并没有高级将领阵亡,便也死了几百人,这么多兵士的抚恤之事自不消说。秦凤仪看抚恤单子,见既有南夷本地人也有外头征兵然后调到南夷来的。朝廷抚恤实在有限,一人也就十两银子,秦凤仪与赵长史商量着,从内库再一人补贴十两。

秦凤仪忙战后之事,整个南夷都因这次亲王殿下的大胜而沸腾起来,茶馆、饭庄、店铺、大街小巷里,都在说亲王殿下的英姿,尤其是亲王殿下的料事如神,大战象军,把大象拉出去埋的场景,许多百姓都瞧见了。如今南夷城热闹,大家更是传得不亦乐乎。

当然,这里头有没有舆论引导,便只有巡抚衙门的人才知晓了。

不过这些茶余饭后说一说的,都是无事时的消遣。尽管也有人觉着南夷城不大安全,会有战事,但秦凤仪一战大捷,还是安心的多担心的少。何况,商人逐利,不要说南夷城大捷,便是败了,只要这里有生意,一样有的是商贾愿意来。这是商贾的天性!

秦凤仪此一战,真正触动的是几家大商号的大东家,尤其是,他们还有幸随秦凤仪登城楼观战。便是晋商银号的何老东家,都私下与自己的长子说:“不得了不得了,殿下真乃人中龙凤。”

何少东家倒没能上城楼一观,不禁问父亲:“当真是外人传言的那般?”

“你没见当时情形,殿下站在城楼上,任城外刀光剑影、血流成河,没有半分动容。你知道此战为何能大捷不?”何老东家还卖了个关子,待儿子问时,方道,“殿下啊,是早料到会有山蛮来犯。”

“这般神机妙算?”“可见殿下心智啊。”何老东家感慨。

余下几家,皆因秦凤仪大胜,无形中对亲王殿下多了几分敬畏。不说别的,就说秦凤仪的年纪,谁家没有二十出头的子孙啊,就是再出众的子孙,遇到这样兵临城下,不吓瘫就是好的。看看亲王殿下,是何等风姿!

何况,亲王殿下可是在民间长大的,有这样的胆色与谋略,可见资质出众,实属罕见哪。有这样的殿下镇守南夷,非但经商放心,而且他们这一笔投资,想必殿下是不会让他们折本的。

商贾们对于亲王殿下做出了新的估量,土人亦是如此。

几家族长又碰了一次面,十位族长,只有阿花族长亲眼所见当时战事,阿花族长感慨道:“殿下的大军如猛虎,山蛮大王的象军如羔羊。”

然后秦凤仪发现,非但阿金部落同意了献出矿山,其他九个部落也主动找他商谈下山事宜了。还有族长听说秦凤仪先给阿金请封了官位而吃醋呢,说亲王殿下应该第一个跟他们说,他们早就准备下山来为亲王殿下效力。

任何事情都有利弊两端,战事亦如此。

这场大捷之后,土人们的归顺速度加快了许多,阿金部落与阿花部落两个人数最多的部落仍是打算让族人依次下山,这是土人们的考量,很好理解,毕竟下山不是小事。他们因亲王殿下的武力震慑打算归顺亲王殿下,何况亲王殿下又给他们许多好处,于是,大家决定下山。但下山后的生活如何,还是先选一些族人过来试一试的好。

不论土人是如何考量的,他们肯下山,哪怕最初只有一千人,秦凤仪也悉数接纳。最初下山的,男人们多是族里的战士,女人是打算如阿金部落一样去织造局学纺织和刺绣技术。

唯一全员下山的,是阿火部落。这个部落一共只有千数人,可做战斗人员约五百。阿火族长也想要个千户当当。虽则他族人少,他也是正经下山的,而且他是第一个带着全族人下山的,听说族长会有爵位来着。关于爵位,亲王殿下也不好厚此薄彼啊,只得答应为他想想法子,阿火族长族长对亲王殿下千恩万谢,认为亲王殿下是个好人。

于是,初战之后,战事抚恤、战后请功还有土人各方面的安置问题,使得整个南夷城越发忙碌起来。土人有土人的训练方式,秦凤仪并不打算直接改变他们,但是可以让彼此多交流,让土人观摩朝廷将士们的训练,也让朝廷将士去看土人的训练。

秦凤仪有空过去,还会让他们比上一场拳脚。

这不过是军中经常进行的比武之事,秦凤仪来南夷的路上就爱看军中将士比武,兴致好时,还会出彩头来着。当然,朝廷的将士与土人的勇士心里都憋着一较高下的意思,打得虽然比较激烈,并不会伤及性命,也不会有重大伤势。

秦凤仪还分别让他们学学彼此的优点,同时也告诫他们,想一较高下没有关系,但以后都是本王的兵马,在战场上,彼此便是可以托付性命之人。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南夷州还在忙碌的时候,朝廷的折子到了。秦凤仪看景安帝特意写的叫他提防山蛮的事,心说,真个马后炮。不过朝廷的一千柄军刀还有一千套软甲已经在路上了。钦差同时带来的,还有封阿金为千户的圣旨。

这可真是把阿金高兴坏了,他可是土人里第一个受封为官的啊。阿金过来接旨时,许多土人都跑过来观看,虽则阿金这个土人里最有文化的都听不懂圣旨上那些骈四俪六的拗口话,但最后一句“归附有功,酌封五品千户”阿金是听懂的。阿金很郑重地接了圣旨,侍卫捧来六品武官服,阿金看向秦凤仪,见秦凤仪微微颔首,连忙喜滋滋地接了。阿金对秦凤仪道:“殿下,我这就换上,给殿下瞧!”

秦凤仪笑:“好啊!去换吧!”明明自己憋不住了就想立刻换的,还要说是给他瞧。

阿金捧着衣裳去换了,秦凤仪招呼传旨的钦差过来坐。因是兵部事宜,过来传旨的便是兵部的一个姓解的郎中,秦凤仪与他不大熟,但想这郎中是兵部的,秦凤仪的岳父景川侯便在兵部当差,兵部尚书郑老尚书也是秦凤仪的旧识,秦凤仪难免问他几句。解郎中笑道:“尚书大人和侯爷都好,听闻殿下在南夷安民抚民有功,咱们都为殿下高兴哪。”

两人说着话,阿金就换了新衣出来。五品千户的战袍是一身银色软甲,阿金正是年轻的时候,而且身为族长之子自小营养也到位,个子又较寻常土人偏高,这么一身软甲官靴上身,眼神明亮,腰挎战刀,透出勃勃朝气与威武。秦凤仪笑赞道:“好!”

土人们也都在一处夸阿金,还有的有些酸溜溜的,说阿金个子太高,人也单薄,得更壮实些才好。阿金道:“我以后每顿都要多吃一碗饭的。”

再有土人请求秦凤仪赶紧给他们也申请官职去。这些土人多不会说汉语,或者只会说简单几个字,还不熟练。就是现在这几个字,也是南夷商事繁华,秦凤仪允他们下山开店铺售卖山货,才学来的。不过秦凤仪土话很熟练,用土话与他们交流,没有半点障碍。解郎中就看没多大工夫秦凤仪就把这些土人说得脸上个个带笑,行过礼后,高高兴兴地走了。

待土人们走后,秦凤仪继续与解郎中道:“你来得巧,我们这里刚打过一场。我折子刚送出去,你就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