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楼里,夏初和蒋熙元全然不知道自己已经被王槐编排得那般不堪,正点了几个菜吃着,蒋熙元还要了一壶酒。
“锦城春。我以前在锦城喝过,米酒的底,偏甜。”他给夏初倒了一杯,“西京这里的稍微差点儿,不过可以尝尝。”
夏初低头看着桌上的酒,白瓷酒盅里一汪淡淡的粉色,很是讨人喜欢。她端起杯子嗅了嗅:“倒是挺好看的,不过好端端的喝酒干什么?”
“不是要恭喜我荣升皇亲国戚?”蒋熙元笑道,对着夏初举了举杯。
“那就恭喜大人了。”夏初与他轻轻一碰,喝了一小口这锦城春,抿了抿嘴赞道,“还真的挺好喝的。”
蒋熙元看夏初仰头就把余下的大半盅酒喝了,又想放纵着让她一醉了事,又怕她真的喝多了难受,稍一纠结,还是嘱咐道:“少喝一点儿,别像上次似的。”
夏初嘴里应着手里却没停又给自己倒了一杯,倒完才想起来给蒋熙元也添上,直到浅粉的酒水将要溢满杯子时停了下来,小心地往他面前推了推。笑道:“酒满茶半,大人教过的。”
那是好久之前的事了,蒋熙元记得。那时候夏初还是个男孩子,那时候他还没意识到自己的心已悄然向她偏移,那时候他万没想自己会一头栽了进去,也没想到自己直到现在都没爬上来。
蒋熙元忆了忆往昔,觉得如此不可思议。无声轻叹,端起酒来往后仰过身子,懒懒地靠在椅背上。窗外夜色无奇,并没有值得叹咏之处,落在他眼里却仍能勾出满腹心事来。
他捏着杯子抿了一口又一口,酒入愁肠便漾起了思绪,轻声述道:“纳采礼那天我喝多了,从来没有过的事。”
“都是恭喜大人即将荣升皇亲国戚的吧?”
“不是。”蒋熙元慢慢地摇头,“都是想要荣升我蒋熙元老丈人的。”
“荣升……”夏初失笑道,“大人你还真不谦虚啊!”
“不谦虚。与蒋家结亲,用上个荣升也不算是太过分。”
“看意思,没一个得逞的?”
蒋熙元弯了弯唇,拎起酒壶又给自己倒上了一杯:“西京的官家小姐在我看来长得都是一个样。知书达理、举止端庄,见了夫君便拢袖低眉问安。每天三句话‘相公该起身了,相公该用饭了,相公该就寝了’。”他依次地伸出三个手指,“看人都不直接看。好没有意思,不喜欢。”
夏初听得直笑:“大人你是高门大户里长起来的,怎么那么反骨呢?你说喜欢那没心没肺的……”她啧啧摇头,“就算真的没心没肺,见着你也要藏着的,谁知道你是这口味。难怪一直娶不到媳妇。”
蒋熙元听完轻轻拍着桌子笑了起来,眼睛弯成好看的两弯新月。可笑着笑着他又觉得心里发苦,渐渐地没了笑意,凝望片刻后,道:“那天我喝多了,你猜我去了哪里。”
“莳花馆呗,还能去哪儿?”夏初一边给自己倒满酒,一边头也不抬地说道。
“知意楼。”
夏初手一抖,酒倒多了。她把酒壶顿在桌上,吸了口气,睁大了眼睛:“我没听错吧!西京几个知意楼,是不是重名了?”
蒋熙元捏着酒盅伸出一根手指来,顺手又把酒仰头灌了下去:“你没听错。西京只有一个知意楼,那个南风馆。”
夏初惊得半晌没说出话来,往旁边看了一眼,压低了声音道:“大人,你跟我开玩笑吧?”
蒋熙元支起胳膊托着腮,笑眯眯地歪头看着夏初:“我像是开玩笑吗?”
夏初揣摩了一下他的神情,还真是不知道他到底说真说假,便道:“大人你不是说过最讨厌断袖,最鄙夷好男风之人的吗?”
“有吗?”蒋熙元明知道有的,他就是这么对夏初说的,却不想承认。那次在万佛山多可笑,他一本正经地告诉夏初让她不要对自己有什么非分之想,现在这报应来得可真爽!
“我不记得了。”他索性抵赖,“那天醉酒,鬼使神差地就去了知意楼。别说,那地方布置得还挺风雅。”
“大人你是去参观去了?”
蒋熙元淡笑不语。
“那是……好奇?”夏初假模假式地叼着酒杯抿酒,两眼晶亮地瞄着他,满心的八卦就要爆棚了。蒋熙元把酒杯放在脸侧,冰着自己有点发热的面颊,微翘唇角,“那天我在知意楼遇见一个人。”
“谁?”
“心思很通透的一个小倌。他与我说了一句话,他说爱上谁都不是错,唯有后悔最摧心。”蒋熙元的声音虚荡着,就像青春电影里的旁白那样念了出来。
“他说的时候我还不太明白,后来明白了却不太赞同。这话倒是对的,可说不说都一样。”轻笑了一声继续又说道,“对错用来评判结果,没有结果时谁知道对错,又何来的后悔。”他颇认真地看着夏初,像是坐而论道般诚心在与她探讨问题,“夏初,你有后悔的事吗?”
“我?”夏初一下子便想起了黄公子,想起了昨晚,想起了他与自己忍而不发的情感。她喜欢黄公子吗?——喜欢。可从她知道他要成亲之后,其实心里就已经在与他、与自己心底那份糊涂又美好的感情告别了。
只不过在这缓缓抽离的过程中,黄公子更果断地一刀斩下,让她有点疼。
蒋熙元此时问她,她便在心里默默地问自己。
会后悔吗?如此问过了自己她才明白蒋熙元的意思。也许昨天转过身去抱住他,告诉他自己是个女孩,自己也喜欢他,今日光景或许全然不同。
但是,是会更好还是会更坏,却也不一定。哪条路是对的?只能选择当下觉得正确的那条,而选择了这条的同时便永远失去了探寻另一条的机会,有什么可犹豫彷徨的,有什么可回首的,已是全无意义。
果然,这话对是对,真的就像没说一样。夏初抿唇弯出一点儿涩涩的弧度,徐徐开口道:“我没有后悔的事。”
她喝了一口锦城春,甜甜的酒香在唇齿间铺开,再缓缓滑进喉咙,被酒的辛辣灼得酸痛,险些沁出泪来。
蒋熙元不敢看她含着薄薄泪光的眼睛,怕按捺不住自己冲过去把她揽进怀里。于是稍稍地转开了头,低声道:“我也不后悔。”
夏初悄悄抹了下眼睛,又浮起笑容来:“大人不后悔什么?”
“所有的事。”他顿了顿,对着平淡的夜色,用平淡的口吻说,“过去的,将来的,我选择的以及我要接受的。”轻笑了一声,又道,“哦,这话不对,我选择的其实就是我要接受的,种因得果。即使摧心,也不后悔。”
可能所有的感情该是从相识之初就早已被写好了结局,只是自己不知道罢了。日子像书页般轻轻揭过,也许自己无论做什么,也都只是向着那个结局靠得更近一些而已。
不安中怀着希冀,畏惧却又迫不及待。
“我还以为大人没心事没烦恼呢。”
“我是人,又不是神。”蒋熙元瞥她一眼,“你真瞧得起我。”
“岂敢瞧不起。”夏初满了酒,不等他举杯就伸过去磕了磕他的杯沿,豪气道,“满饮此杯,祝大人心事早消烦恼尽散。”
蒋熙元端起酒杯来一饮而尽,把万语千言都压在了心里。
两人干了杯,这才抄起筷子开始吃菜,说了点儿别的话之后,夏初又把知意楼那一茬给想起来了,按在心里想了又想,憋不住地问道:“大人啊,你说你去了知意楼,遇见了一个人,那后来呢?”
“后来我就走了啊!”蒋熙元笑道,“难道我还宿在南风馆,做了恩客不成?”
“就……没了?”夏初不信。那什么爱的对错,摧不摧心的话,岂会是随意就跟人说起来的。
蒋熙元不说话了,又在笑,脸色微微发红,不知道是醉了还是回想起什么事来。夏初看着他,想着那种深刻而稍显肉麻的对话,脑海中浮现了蒋熙元与一清秀小倌的种种影像。古风画卷,唯美而暧昧,然后就顺着这条走筋的思路越想越偏。
“你想什么呢?”蒋熙元觉得她看着自己的眼神古古怪怪,看得他浑身不自在。
夏初被他唤回了神,心虚地端起酒杯来喝酒,偷眼瞄他忽然就呛了一下,然后自己闷声地笑了起来,独自消遣着。蒋熙元追问不止,她便推脱道:“大人你讲故事讲一半,剩下的我只好自己补了。”
蒋熙元微微一怔,既没笑也没恼,垂眸沉默了一下道:“不是我不说,而是你现在还不想听。”
“为什么?”
“等你想听的时候就知道为什么了。”蒋熙元凝视她片刻,忽然伸出手来托住她的下巴抹了一下,“酒都喝到下巴上去了。”
他收回手看了眼自己的手指,放在唇上轻轻一吮,若无其事地又拿起了筷子。
夏初脑子忽地一蒙,一股热血顶上了脑门,觉得脸都烧了起来,看着蒋熙元直愣愣地发呆。蒋熙元抬眼瞧她:“怎么了,脸这么红?”
夏初忙用双手捂住了脸,低头不敢再看,闷声地说没什么,使劲地夹菜吃。但蒋熙元拇指在唇上轻轻一擦的瞬间总是跳出来,搅得她心神不宁。
她想问问他是个什么意思,又觉得他可能只是喝了酒,随兴做了这么个动作而已,就比如手上沾了水,顺便擦在裤子上一个道理。开口问反倒显得自己心虚,就像自己特别在意似的。
可是谁随手擦会擦在嘴上?!夏初仍觉得哪里不对,联想起之前他说的知意楼之事,似乎略有所悟,但又不能肯定。心中越发惴惴不安,怕自己想多了,又怕自己想少了,越想越乱。
蒋熙元闷声坏笑,慢条斯理地夹着面前的豆腐,也不出声,由着夏初自己在那儿胡思乱想。等吃得差不多了,他才幽幽地道:“吃这么多,不难受?”
“嗯……”夏初仍是不敢抬头,掩嘴轻声地打了个嗝,把筷子往旁边一放,“还行。”
“现在想回家了?”
夏初点了点头,站起身来:“多谢大人,那……我先走了。”说完扭头就走。
“等等。”蒋熙元掏出几块碎银子往桌上一扔,“送你回去。”
“不用了。”她呵呵地干笑了两声,“我今儿没喝醉。”
“我醉了,你送我回去。”蒋熙元走到她身边拉着她往外就走。夏初用力地往后退了一下把自己钉在原地,“大人……我想问个问题。”
“问吧。”
夏初咽了咽唾沫,组织了一下措辞道:“你还没说你为什么要去知意楼。”
“你觉得呢?”他稍稍侧了头,落下鬓角的几绺头发,微微地勾着唇角,笑得有几分迷离之态,眼神里分明有话。夏初没敢应声,蒋熙元的笑意便愈发深了,“如果我说我真的断袖了,你怕吗?”
夏初心里一紧,又赶紧安抚了一下自己,让自己别瞎猜,假笑道:“我有什么可怕的?我就是关心大人一下而已,大人你断袖不断袖的与我何干,断袖了你也还是府衙的大人、我的上司嘛。”
“那你还问什么。”蒋熙元转过头去,“走吧。”
外面天已全黑,新月畔星斗茫茫地坠进银河里,夜色好看了起来。蒋熙元仰起头,晚风拂过轻软如荑,喝下去的酒便一直散到了指尖,有轻微的酥麻。他舒心般叹了口气,抬手将髻上的发簪取下,一头长发便缕缕而落。
夏初正跟着走出来,瞧见这一景,眼一呆嘴一张,踏空了脚下一屁股坐在了台阶上。蒋熙元听见动静回头看她,笑道:“真笨。”
夏初没理会他的嘲讽,惊道:“大人你干什么呢?!发酒疯了?”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蒋熙元伸手把她拽起来,手臂顺势绕在她的肩上,“扁舟,我醉了,送我回去。”
“扁舟?”夏初扶稳了他,抬手把他的头发拢到身后,也顾不上多问了,一边走一边抱怨道,“大人,你这酒量也忒差劲了!照这么看来,想跟你结亲的也不多吧,有三五个人就够把你灌醉了。”
“有一个就够。”蒋熙元交了些重量在夏初身上,低声道,“等她灌我的时候,我一杯就倒。”
待两人走远了,酒楼外的摊子上才重新响起了窃窃私语之声。王槐对着两人消失的方向仰了仰头:“看见了吗?怎么样,觉得是我乱说吗?”
摊子上静了一瞬,随即爆起一阵哄笑,七八个酒盏碰在一堆后散开,纷纷仰头饮了。
“明儿瞧咱的了!”王槐把杯子一顿,哼笑道。
在蒋熙元的坚持下,最后还是他送了夏初回家,一直送到了院门口。夏初打开门问他自己回不回得去,蒋熙元笑而不语地点了点头。
夏初进了院子要关门,他又用手臂将门撑住,探进一点儿身子:“这几天我会让刘起在府衙,有什么解决不了的事你就让他去将军府找我,知道吗?”
话是正经话,可搭上醉意朦胧的笑容轻声道出,却有点诱惑的味道。夏初十分认真地点点头,企图把气氛扯回到公事公办里:“我明白,大人尽管放心就是。”
蒋熙元似乎存心不让她得逞,又凑得近了一些:“你喝醉了吗?”他身上有淡淡的清凉气息,混上了微甜的酒香,很像夏初在现代时闻到过的一种薄荷酒。离太近,即便夜色之中她都看到了他轻颤的睫羽,气氛霎时又变得暧昧起来。她忙往后退了半步:“我没有,好得很。”
蒋熙元笑起来,牙齿整齐洁白,显得坦荡无辜,似乎所有的举动都只是夏初自己想多了而已:“喝了酒能睡个好觉,进去吧。”
他把门往外拉,只余寸宽的缝隙时顿了顿,对着院里的夏初道:“关于我的事,你千万别胡思乱想。”言毕,门板轻声合拢。
夏初回了屋子,蒋熙元却站在院外没有马上离开。他拿出发簪来把头发随意地别成髻,眉眼唇角的笑意间哪还有丝毫酒醉的模样。
他看着院门默默地道:“若能好睡便好睡,若仍是心重难眠,与其让你想别人,倒还不如来想我。”静立片刻后,返身离开,小半宿,夏初才觉得自己是不是上了蒋熙元的当了。
他临走不说那句话可能还好,这一说她把脑子想成了一团乱麻,最后实在是扛不住酒力,沉沉入梦。她所畏惧的夜晚就如此稀里糊涂地过去了,竟是一夜好眠。
清晨起来夏初走到院里,乍见苏缜用过的那个茶杯仍然在石桌上,熹微的日光里,仿佛前世遗留的一段故事。
她低头看着,里面的茶水已经蒸发得只剩下了半杯,在杯壁上留下了一圈圈印迹。默然片刻后,她把杯子拿进厨房,犹豫了一下浸进水盆里,仔细地洗干净了。
既然留不住,唯一能选择的就只有让它过去。
睡得饱了,夏初神清气爽地早早到了府衙,其他人还没来。她便把那罐子药从柜子里拿了出来,自己去找柳大夫。
广济堂关门之后柳大夫就没再去别的药铺坐堂,自己一个人在家,有人慕了他的名前来寻诊,他便看一看赚些粥米钱,没有家累,过得倒也恬淡自然。
夏初见了他寒暄两句后,便将那罐药放在了桌上:“这药罐上写着‘广济堂’的字样,您瞧瞧是从前广济堂的药吗?”
柳大夫拔开盖子闻了闻,点头道:“没错,这方子还是从前我配的,止血愈伤用的。”
“那您能分辨出里面有没有混过其他药物吗?”
“其他药物?什么药?”柳大夫说着就要拿手去挑那药膏,被夏初赶紧拦住了,说道,“毒药,您别碰。昨天我试过的,只用了一丁点,一条鱼即刻毙命。”
柳大夫吓了一跳,把药放在了桌上:“什么药毒性这么厉害?”
“这正是我想问您的。”夏初苦笑,“我若是能分辨得出来,也就不必来麻烦您了。有桩命案可能与此有关,还请您帮个忙。”
柳大夫听完,想了一下起身去找了张纸和小木棍来,从罐子里挑了一点药在纸上抹开,嗅了嗅又迎着光仔细地看了半晌。
“如何?”夏初满怀希望地问道。古代的鉴定手段是落后,但毒物也同样不发达,有毒物质并不算多,都是取材自然的,不像现代有那么多的化学毒剂。夏初本以为不会太难辨别出来才是,但见柳大夫锁着眉,又觉得自己大概是想简单了。
柳大夫沉吟片刻,捋着胡子说:“纸好好的,所以不是什么腐蚀性的东西。也不是砒霜,砒霜是矿石,粉末不能完全化开,这里面并没有。”
“那除了砒霜之外还有什么别的烈性毒药吗?”
“马钱子毒性很烈。”
“马钱子?这里面有吗?”夏初又重燃希望,急急地问道。
“马钱子也是药材,若真是它混进去确实不太好分辨,毕竟这都已经制成膏了。”柳大夫指了指那罐药,又道,“这样,你先与我说说那死者的状况,应该可以推断出来。”
夏初便忙把查问到的关于月筱红的死状,还有验尸的情形告诉了柳大夫。可他一听完就摇了头:“不是马钱子。”
“您确定?”
“马钱子又叫牵机药。之所以有这个名字,是因为中了这个毒死去的人头脚会佝偻相接,状似牵机。但你说那个死者却是平趴在床上的,所以不是马钱子中毒。她唇手紫绀,倒是窒息的状况。”
柳大夫又想了想,依旧摇头:“还有就是钩吻,那个倒是会产生窒息,可依你所说那人的伤口并不大,以这点用药的量来说,不至于死人才是。”
夏初听完愣了半晌:“没别的了?”
“老夫所知的也就这些了。”柳大夫抱歉地说道,“是药三分毒,故而毒也有三分药性,钩吻、马钱子和砒霜也多有入方,皆在一个用量。量恰好了就是药,量过了便是毒。这罐药是外伤药,只用在身上几个细小的口子,这些毒药其实都不至于即刻毙命。”
夏初十分失望地向他道了谢,无功而去,拿着那罐子药有点不知该如何是好。路过西市的时候,她看了看高高的泰广楼,思绪又被牵到了那场游龙戏凤中。那天台上的月筱红已经红颜化了白骨;那天台下的黄公子也已消失在了茫茫人海之中,让人不胜感慨。
想到苏缜,夏初仍是意料之中的难过,但她知道,即使再难过的心情终究也会过去。就像再美好的过往也已变成回忆一般。
她索性便放任了自己的心情,一路回想着相遇相识,回想着一点一滴,慢慢地走回了府衙。
而此时泰广楼对面的茶楼里已是人声满满,掌柜没料到早起生意就这么好,与店小二一起穿行人群之中,拎着茶壶端着果饼身影匆匆,间或地对坐在堂中的王槐投去感激的一瞥。
王槐一早就来了,对坐在他对面的杜哥高谈月筱红的案情,有其他兄弟跑去旁边的茶楼散信儿,渐渐便聚拢了满满一堂的人。
王槐的口才当然不如常青,但他毕竟曾经是个捕快,故而说起案子和府衙之事也头头是道,信手拈来,颇有几分可信。
“我说,你说的这些是不是真的!那府衙昨个就不升堂,说没证据,现在既然查到了证据,为什么还不审!”有人站在外围大声地问道。
王槐朗声一笑,也高声地回道:“这位兄弟还是想得浅了。汤宝昕是他府衙查出来的吗?——不是。那是人家德方班揪出来的,这你们都知道吧。”
有人附和着说知道,也有人问,这凶手就是凶手,谁揪出来的不一样?
“那怎么能一样!月老板那是要去宫里唱戏的,这突然就没了,上头可盯着呢。问起来这案子谁破的,难道要说德方班不成?你们不信就看着吧,到时府衙定会推出个别的凶手来,那才是他夏初的功劳!”王槐十分笃定地说道。
他在夏初手底下干过,清楚他的路数。现在府衙不升堂,那就说明凶手很可能并不是汤宝昕,而是另有其人。但偏偏所有人都认定了月筱红就是汤宝昕杀的,王槐顺势这边又补充进了昨天在街上碰见郑琏一节,把这事儿坐得越发真实了。
“不杀真凶,那怎么能算是给月老板一个交代!府衙当我们好糊弄是不是!”有人愤愤地喊道,“他夏初算个什么东西!”
“哎,你可别这么说。”王槐笑呵呵地拦话道,“人家那个资历那个年岁,背后要是没人哪做得了捕头,怎么就不算东西呢?可就算有人保着他做捕头,他也得装模作样交点成绩上去不是?”
“可我听说夏捕头没什么背景啊,谁保着他?”有人问道。
有王槐的兄弟站在人群里接过话去:“还能有谁保着,他在府衙做捕头,自然是府衙的顶头上司才保得了啊!”
“那不是一样的问题吗?他又没背景,府衙蒋大人保他干什么?”
“哟,那您问我我问谁去?这要是一男一女的倒好猜,俩男人之间还能有什么事儿不成?可别乱说话。”
这话是反着说的,但反着说更有效果。人群里马上就有人把这话掰开揉碎地猜了起来。嗡嗡地议论了一会儿后,杜山便大声地问王槐:“我说,那蒋大人真跟夏捕头不清不楚的?你在府衙待过,总能看出什么来吧?”
“这我可不能说。虽然现在我不在府衙了,但我也不是那背后说人的人。”王槐摆了摆手,“刚才说的那些,你们姑且一听便是。咱都是平头百姓,又成不了声势,上头听不见还不就由着他闹腾?可叹诸位一心想帮月老板讨个公道,但我看啊,这事儿也就这样了,就看他夏初想杀谁吧,反正肯定不是汤宝昕。”
“那不成!”杜山一拍桌子站了起来,“月老板的事不能就这么不明不白的!”
“不能不明不白的!”一群人也跟着喊道。
王槐站起身来,叹道:“月老板若泉下有知,当欣慰啊!可你们跟这儿喊有什么用?”
不知是谁突然嚷了一句:“去府衙!让夏初说个明白!”
“对!去府衙!”
夏初从柳大夫那儿回了府衙,又去找了杨仵作,觉得可能是柳大夫看活人看得多,而杨仵作看死人看得多,兴许能说出点道道来。
可结果依旧让夏初失望,杨仵作也说不出所以然来。“那据您所知,西京谁对毒药比较了解?”
有了上次常青的点拨,杨仵作对夏初的态度极好,笑得春风和煦,道:“属下确实不知。属下觉得,或许您可以问一问常青,他认识的人多,这种江湖事应该会比属下更熟悉一些。”
江湖事?夏初脑子里蹦出了那些一日丧命散、含笑半步癫之类的名字,难道这药膏里的毒也那么离奇不成?她不太相信,这毕竟不是武侠小说。
“行,那我去找常青问问,多谢。”
“哟,可不敢,可不敢!这都是属下分内的。”杨仵作稍显惶恐地说道。夏初莫名其妙,心说这杨仵作是吃错药了吗?
还不等她去找常青,常青便已经找了过来,一脸焦色地推门而入,差点儿跟夏初撞了个满怀。夏初一拍他:“正要找你你自己倒撞过来了。”
“您先别找我了,还是赶紧去门口看看吧!”常青跺了下脚,“月筱红的戏迷又来了!”
“还是那帮人?”夏初一边问一边跟着常青往外走,“上次你怎么跟他们说的?”
常青抹了一把汗,脚下步履匆匆直嫌夏初走得太慢,急火火地道:“就按您说的告诉他们的,他们也没再嚷嚷什么。今天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又找上来了,而且……”他说得太急,呛了一嗓子,咳了起来。
“而且什么?”夏初追问,还不等常青回答,她便已经看到了府衙外的情形,当即变了脸色,倒吸了一口冷气道:“怎么这么多人……”
西京泰广楼外本就是戏迷扎堆的地方,这些天也都在谈论月筱红的事,原本就有诸多猜测。上午王槐带着兄弟自唱自和搅起了舆论,又引过去不少人,这人一多便成势,势一成情绪越发激动,胆子也都大了。
茶楼里不满百人的队伍叫嚣着往府衙来给月筱红讨说法,如同雪球滚了一路,等到府衙门口时已经比最初多了两三倍不止。
这里面有不少是真为月筱红抱不平的,也有凑热闹的,还有唯恐天下不乱推波助澜的,神态心思各异,乌泱泱堵满了府衙外面的一条街。
杜山领着头,而王槐则推说不便出面站到了最外层,花了一个大子儿买了碗茶,躲在阴凉处等着看热闹。
许是因为人太多了,门子这次也没敢像上次似的站在门外,而是半藏在门后,徒劳地对着人群吼嚷,让他们散了去。可话出口如雨丝入河,半分作用也没有。
府衙的门除了节庆休假时,平日里卯时开酉时关,非有京兆尹令是不许关门的。王槐早就给杜山交代了,让他只管逼问,他们不踏进府衙门里,官府抓了人也是没理。更何况这么多人,就算是京兆尹也不敢轻举妄动。
所以杜山十分放心,如同领袖般高举着手臂,声嘶力竭地喊道:“让夏初出来说清楚!”
“让夏初滚出来!”
“开斩汤宝昕!为月老板报仇!”
“滚出来!说清楚!”
不管是谁喊一嗓子,人群马上就跟着重复,一个个脸红脖子粗,吼得大有天崩地裂之势。有新加入的人不知所以地询问情形,旁边便会有好几个人神情兴奋地解释。关于夏初“以色侍人入府衙乱查葫芦案,仗势骄横为抢功宽纵杀人犯”的说法便如病毒一般传了开来。
真的也好,假的也罢,热闹不凑白不凑,笑话不看白不看。这一会儿的工夫,跟着一起叫嚷的人数便又膨胀了不少。
夏初站在府衙门里的空场上,看着外面汹涌的人群,听着他们吼的那些话,只觉得脑子嗡嗡作响。
“他们让我说什么?”夏初喃喃地道,又转头问常青,“他们让我说什么?”
“管他说什么!”常青直咬牙,气道,“还反了天了!我让兄弟们抄家伙,轰他娘的!看是他们脖子硬还是我们刀快!”
“胡说!”夏初斥了一声,“你是捕快还是山贼,这话也敢说!”
府衙里的一些人也听见动静出来,渐渐围拢在了夏初身边,不明所以地问这到底是怎么了。夏初脑子乱得不行,没心思说话,常青便跟他们说了说情形。
那些跟着夏初的捕快自然向着夏初,听完后怒道:“月筱红是他们祖宗啊!还围起府衙来了!”
而府衙那些司户、司录的几个有品阶的大人却不是这意思。蒋熙元眼下不在,他们瞧着府衙外面一团糟乱,生怕担了责任,纷纷道:“夏初,你干什么了?还不赶紧出去让人都散了!惹这么大麻烦,别牵连了别人!”
“我没干什么啊!”夏初有点害怕,更多的还是茫然。
“什么叫你没干什么?”司户白大人站了出来,指着门外,气哼哼地说,“你当我们耳朵是聋的?!明摆着是冲月筱红的事来的,那案子到底是怎么着了?”
“还在查。”夏初实话实说地答道,“昨天刚从德方班搜出了新的证物,汤宝昕……”
“你跟我说不着。”白大人摆手打断了夏初的话,不耐烦地说,“去去去,去跟他们说去!赶紧把人给弄走!”一边说一边用手往外推她。
“白大人!”常青急了,“外面这么多人,我们头儿出去有什么用!您这好歹帮着一起拿个主意才是,怎么还把人往外推呢?”
“事儿是他干的,他不出去难道我出去!”白大人吼得胡子都颤了起来,“你个捕快,怎么跟上司说话呢!”
“哟嗬!您还知道您是上司?”常青的脾气上来了,阴阳怪气地说道,“有功抢功,有事儿推事儿。啧,难怪都要读书考功名,这上司还真好当。”
白大人气得脸都红了,旁边几个大人也见不得常青不把白大人放在眼里,不把白大人放在眼里就等于不把他们放在眼里,纷纷加进来斥责。捕快这边有直脾气看不过眼的,又开始帮着常青说话。
外面的喊声还在继续,毫无将息的意思;里面的六品官们跟捕快也开始吵得不可开交,越骂越勇。
夏初在两团糟乱中间,终于忍不住大吼了一声:“都给我闭嘴!”她回头指着那帮只管骂架不管事的大人,“反正也是不管,哪儿凉快哪儿待着去!”
“姓夏的你,你也太……”
“闭嘴!”夏初一嗓子骂了回去,深深地吸了口气,又紧紧地握了握拳头,转身大步地往门外走去。几个捕快面面相觑,也跟了过去。
大门离得不远,可这几十步走起来格外漫长。夏初也很害怕,可是她觉得自己一定得去说清楚。
他们为什么不满?他们为什么要围住府衙?他们到底让自己说什么?她自问坐得正、行得端,既如此,为什么要躲在门里害怕?她不应该害怕。
夏初在踏出府衙大门时人群诡异地安静了一瞬。她放眼看了看满街的人,用力地按下心中的畏惧,昂起头来高声道:“我就是夏初!有什么不解之事尽管问!我一定解答清楚!”
她知道月筱红的戏迷都认为汤宝昕是凶手,但觉得事情只要解释清楚,人群自然会散去。她不怕解释,她所做的一切都合理合法,禁得住拷问。
可夏初还是想得太简单了,低估了“众怒”的概念,小看了“群情激愤”这个词,没理解“人云亦云”的内涵。
她是想回答,可是人们根本就没有问,看见夏初出来便越发激动起来,高声嚷着让她滚出府衙,斩了汤宝昕。
“你们的心情我理解,但案子府衙正在查,查清案情自然会给诸位一个交代,会还月筱红一个公道!”夏初扯着嗓子大声地喊道。
“查个屁!德方班早就查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