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熙元说完,夏初不说话了,她心里也知道蒋熙元说的是对的。
放在现代,在无证据的情况下羁押不超过四十八小时也是合法的,只不过她十分不确信古代是否有这种意识。
“但她不是凶手。如果京兆尹那边乱判葫芦案怎么办?如果过堂时刑讯逼供,李二平被屈打成招又怎么办?蒋大人,这是命案,判下来可是死罪。”
“你没有办法。”蒋熙元顿了顿,又说,“我也没有办法。最多,在案件核准时我留心一下罢了,但那李二平若是吃打不过自己招了,我也救不了她。我不是府衙的人,无权干涉京兆尹断案。”
夏初心头一股火顶上来,定定地看了蒋熙元一会儿,拱手草草一揖,转身走了。
蒋熙元暗暗摇了摇头。
宫中御书房,苏缜合上批完的折子,走到榻前坐下歇歇腰。安良命人递了醒神的茶上来,垂手站在一边。
苏缜批折子批得有点头昏脑涨。眼下景国并无什么要紧的大事,但他刚刚继位,一朝的官员都是先帝留下来的,并不是真心服气这个才十六岁的少年天子,个个托大,倚老卖老,动辄就拿“先帝在位时……”来压他。
老臣要在新朝揽权,而他苏缜更要立威,正是两厢博弈的时候,所以格外辛苦伤神。
苏缜饮了茶,将茶盏递给安良,闭目靠在引枕上道:“安良,有什么趣事说来听听。”
“有呢。”安良让人把茶盏拿走,挥手又让御书房伺候的人先下去,这才道,“今儿朝房里刘钟刘大人和方简方大人吵起来了,这刘大人家的长女原是与方大人家的次子定了亲的,说是定亲,但也就是两家大人口头上应了。前些日子刘大人升了四品吏部侍郎,就觉得自家长女嫁给方家次子吃亏了,所以方家请了媒人上门提亲时刘大人竟是没搭理。方大人气不过,今儿在朝房夹枪带棒地拿话刺刘大人,所以,他俩就吵起来了。”
苏缜闭着眼睛不屑地笑了一声:“这朝房倒成了街头婆妈们乘凉的大树荫了?这事儿也好意思拿出来吵。”
“谁说不是呢。”安良笑了笑,继续道,“还有,昨天晚上升平坊出了命案,吴宗淮吴大人的内侄被人给杀了。”
“哦?”苏缜睁开眼睛,显出了几分兴趣。
安良一看,忙继续说道:“听说今儿早起吴大人在朝房里向冯大人问起来了。那吴大人眼下一片乌青,想必昨晚被他家的母老虎吵得不轻,冯大人倒是还好,看意思案子倒是不难断。不过两人具体说的什么就不知道了。”
“升平坊?”苏缜垂眸想了想,“升平坊是哪里?”
“是莳花馆。”安良呵呵笑了笑,“这下够蒋大人挠头的了。”
蒋熙元对升平坊的青楼都很熟悉,是京中有名的花花公子。别人看他是流连花间,但苏缜和安良却知道那厮不过是做生意,时不时去别家转转,也是取长补短。而莳花馆,便是蒋熙元投资的青楼,至于他为何会开家青楼,蒋熙元给苏缜的解释有两点。
一则,这是一桩近水楼台的妙事。二则,青楼是最容易让人放松警惕的地方,获取一些朝堂之外台面之下的消息再便利不过。
在苏缜争夺皇位的过程中,莳花馆确实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故而苏缜便也默许蒋熙元将莳花馆作为一个坊间的暗桩,由着蒋熙元以刑部四品侍郎之身份,继续沉醉温柔乡。
不过,莳花馆……
苏缜把这三个字在心里过了过,不由得想起了那天在街上撞他的那个人,还有那一堆古怪的东西。闵风跟着他,看他进去的地方就是莳花馆。
莳花馆的命案只是个巧合,还是这背后有什么更深层的问题?苏缜有些吃不太准。
“叫蒋熙元过来。”
“是。”安良领命,退出御书房差人去刑部寻蒋熙元了。
半盏茶的工夫,蒋熙元便过来了。苏缜还在榻上半倚半坐着,见他来了也没让他行那些虚礼:“过来,朕有事问你。”
蒋熙元知他要问的是昨天晚上的命案,却也不说,依着苏缜的手势虚坐在榻前的月牙凳上,垂着眼皮等苏缜发话。
“听说昨晚吴宗淮的内侄死在你的莳花馆了?”
“是。昨天臣正好在。”蒋熙元苦笑了一下说,“今儿早起莳花馆被封了,连九湘也给抓去了。瞧这意思不光要严惩凶手,还要倒了臣的买卖。只怪臣藏得深了些,如今连点面子也争不了,只能先关张了。”
苏缜若有若无地笑了笑问:“此案可有疑点?”
“案犯当时便被擒住了,现场也有凶器,按说该是个铁案的,容易断。不过……”蒋熙元想了想,有点犹豫地说,“不过疑点也不是没有。”
“说说。”
蒋熙元诺了一声,便将昨夜里夏初与他分析的那番话悉数与苏缜讲了。
苏缜手里翻着个折子也不知道是不是在听。不过蒋熙元只道他听着呢,如果他真不在意,也就不会特地召自己过来问话了。
等蒋熙元说完了,苏缜才抬起头来道:“看来你在刑部待得不错,短短几个月的工夫能有如此长进,以往倒是朕埋没你了。”
蒋熙元一听坏了,便从凳子上站起来跪了下去:“皇上恕罪,这些并非臣分析出来的,臣并无欺瞒之意。”
苏缜意味不明地笑了笑:“熙元,你与朕自小一起长大,你懂什么会什么朕若是不清楚,又岂敢信你。”他抬了抬手,“起来说话吧。”
蒋熙元偷偷舒了口气:“皇上,刚刚臣所言的那些疑点,其实是莳花馆的一个杂役分析出来说与微臣的。”
“杂役?”苏缜微微蹙眉,像是理所当然似的,一下子就想起了他遇见过的那个人,便问道,“那杂役长什么样?”
“十四五岁的样子,挺瘦,长得颇为清秀。只可惜臣开的并不是南风馆,他做杂役着实有些埋没了。”
苏缜一听,心中越发笃定:“刚刚你所说的那些,都是那杂役所言?”
“除去对冯步云的揣测,关于案子的分析大多是那杂役说的。他所说的别人倒也不一定分析不出来,只是他分析得很快,也很有条理,倒不像个生手,不知道为什么甘心做个杂役。”
苏缜沉吟片刻,手指在榻桌上轻轻地敲了敲说:“这案子,朕需要你把它闹得大一些,将吴宗淮扯进来。你可做得成?”
“闹大?”蒋熙元想了想,旋即明白了苏缜的意思,略有踌躇地道,“京城的案子由京兆尹负责,未呈报前刑部不便插手。况且冯步云呈上来的卷宗定是口供画押证据完整,臣那时再想推翻恐怕很难……”
苏缜摆了下手道:“他查他的,你查你的。官面流程如此,你却不一定非要寻着这个去做。熙元,你不是如此死板之人。”
蒋熙元转了转眼睛,随即一笑道:“臣明白了。”
苏缜站起身来,走到龙书案前随手拿了本折子道:“吴宗淮最近越发大胆了,滑得像个泥鳅似的,这案子倒来得正是时候。”
苏缜真是烦透了吴宗淮了。
他想要推行新的官员考核办法,却被吴宗淮联合一帮老臣给驳回来了,说先帝施行的考核法才不过数年,外官刚熟悉了程序不宜此时调整,又说现在新朝刚立,要徐图之,还说因着庶人苏绎牵连了一批官员下马,此时吏部人手不足等等,总归就是:不行!
苏缜心里跟明镜似的,哪有这些乱七八糟的道理,吴宗淮就是不想他这么快培养起自己称手的官员罢了。没有新的官员,苏缜就得指着这帮老臣干活,吴宗淮不过就是在揽权。
这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他不把吴宗淮从这个位置上踢下去,满朝官员都快不知道俸禄是谁发的了!
蒋熙元走到苏缜身边:“皇上可还有其他的吩咐,若无事,臣先告退了。”
苏缜点点头,不等蒋熙元走到门口,又被苏缜叫住了:“那个杂役若是堪用,你便用着,顺便留意一下。”
蒋熙元笑着点点头道:“臣也正有此意,也想看看这杂役究竟什么来路。”
蒋熙元回到莳花馆的时候天将擦黑,往日这时候莳花馆已经开始准备营业了,但今天却静悄悄的,门口艳丽的红灯笼,此时灰蒙蒙地随风轻轻晃荡。
蒋熙元远远地看了看,郁闷地摇头,转入巷子后从侧门直接进了后院。
后院里没有了平日忙碌的景象,厨子、杂役、管事婆娘,还有几个茶奉都在院子里,聊天的聊天,发呆的发呆。
有人眼尖看见蒋熙元进来了,便站起了身,前院的茶奉有眼力,迎上去道:“蒋大人?您怎么从这里进来了?”
“我看前院没点灯。”
那茶奉叹口气道:“今儿早起官府带人来把楼面封了,连九姑娘都给带走了。唉,真是晦气,您说那龚公子死在哪儿不好,我们莳花馆又招谁惹谁了?”
蒋熙元在心里大声道:说的就是!
“楼面姑娘都是卖了身的,横竖也走不了,倒也踏实。那些个打零工的杂役都走了好几个了,苦了我们这些签活契的,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谁知道这莳花馆还有没有开张的一天啊。”
蒋熙元一听,赶忙问道:“杂役都走了?”
“没有,还剩几个。”
“那个挺瘦挺清秀的杂役呢?就是昨天晚上在雅院的那个。”
茶奉想了想:“您是说夏初?跟李二平关系挺好的那个吧。他没走,今儿早上出去了一趟,回来就跟阮喜一直在雅院里,不知道在干什么。”
夏初?这名字也略显女气了一点儿,倒是跟他的模样也算相称。
蒋熙元对茶奉点了点头,便往雅院里走过去。一进雅院,便看见夏初和那个叫阮喜的茶奉在游廊里坐着,两人默默地待着也不说话,脸色都不是太好。
“夏兄弟?”蒋熙元叫了她一声,夏初抬起头来一看是蒋熙元,立刻站了起来:“蒋大人,是不是有什么消息了?李二平她怎么样?”
“我是刑部的,不是府衙的。”蒋熙元再次重申。
“哦。”夏初点点头,侧身懒懒地倚在了廊柱上。
阮喜跑到蒋熙元面前,“扑通”一声跪了下来,照地磕了三个头道:“大人,大人!您为二平做主啊!人不是她杀的,二平不会杀人的!二平是个好姑娘啊!大人!”
蒋熙元未置可否,只是重新打量了夏初一番,又看了看地上的阮喜,比较之下,越发觉得她不像个普通的杂役。
“你在这儿做什么?”
“还原一下案发现场,看看能不能找出更多的线索。”
“结果呢?”
夏初看了他一眼,低声道:“您是刑部的,又不是府衙的,与您说有用吗?”
蒋熙元被她给气笑了:“不说就不说吧。明日午时前后倒可以去府衙前击鼓,或许冯大人愿意听一听。”说完作势要走。
“等一下!”夏初往前追了一步。
“改主意了?”蒋熙元回头。
夏初点点头道:“改主意了,刚刚是小的出言不逊,请蒋大人见谅。”
“哦。”蒋熙元漫不经心地理了理袖口道,“你屡次出言不逊,我又凭什么一而再再而三地原谅你?你还是留着与京兆尹说吧。”
夏初瞧着他,一点儿也不着急。蒋熙元从她眼中看出些笑意,笃定中带着点儿讽刺,倒弄得蒋熙元有些吃不准了。
夏初慢条斯理地打量着蒋熙元,好一会儿才道:“蒋大人当真不听?那是小的唐突了,蒋大人走好。”
话说完,不再看蒋熙元,回身把阮喜拎了起来:“阮喜哥,明儿我与你一起到府衙去击鼓。呈上咱们今日查到的线索,我不信那冯大人就敢冤判了二平。”
阮喜不甘心地看了蒋熙元一眼,就着夏初的手劲起身:“夏初,你求求大人!你帮我求求大人!你刚才也说了二平是冤枉的,夏初……”
夏初瞪了阮喜一眼,二话不说拽着他就走。
蒋熙元咬了咬后牙,眼看着夏初还真是越走越远,大有一去不再回头的意思,终于还是忍不住扬声道:“你回来。”
夏初原地站定,回头笑吟吟地看着蒋熙元问:“蒋大人还有事?”
“有事。”
“现下对于小的而言,再没有比替二平洗冤更重要的事了,蒋大人如果找小的有别的事,还请原谅则个。小的没空儿。”
蒋熙元被她顶得脑袋一热,指了指自己身前,硬邦邦地说:“过来!”
阮喜担心夏初,询问地看了她一眼,夏初则摇摇头示意他安心,大摇大摆地走回到了蒋熙元面前。
“年纪不大,骨头倒是真硬!”蒋熙元有点咬牙切齿地说。
“并非小的骨头硬,只是大人您刚刚做得有些过了。原本您作势要走,我便作势叫住您,既然已经全了您的面子,您何必还要再压我一头呢?”
蒋熙元挑了挑眉毛问:“我何须你一个杂役全我颜面?”
“这案子是京兆尹在查,如果真像您说的那样刑部不便插手,您今天过来又是为什么呢?这莳花馆可是连灯都没点。您来,就是问案子来了。”
夏初笑了笑,笑得有点狡黠,继续说道:“向我这身份低微的杂役问案子,您抹不开面子,就非要我求着您,其实何必呢?您为什么问案子我不知道,我猜应该不会是单纯的侠义之举。哪,您要查案我会查案,明明好好的合作,干吗非要让我低您一等?我不乐意。”
蒋熙元哼笑一声道:“你倒真当自己是个人物。”
“您看,又来了!”夏初瞥他一眼,掉头便走。
蒋熙元气得够呛,一把把她给拽了回来。夏初低呼了一声,急忙拨开蒋熙元的手:“有话说话,别动手。”
“没你我一样查这案子。”
“对,我信大人。您确实不必受制于我,那您叫我回来干什么呢?所以,既然您需要我的帮助,那我便不能矮您一头唯您马首是瞻。要是那样,之后我所说的还能有什么分量?大人,您又能信我多少?”
蒋熙元看着夏初,觉得她这番话说得确实也不无道理。他来找夏初,问案子是其一,更多的是想探她的底细。如果她像别人那般求他为李二平做主,他倒真是不会如此这般高看她一眼。毕竟刑部里也不是找不出会查案的人来。
谁也不求谁,合作,反倒纯粹。
“蒋大人没那么刻板迂腐吧?”夏初微微一笑,露出颊边两个浅浅的酒窝来,“我觉得应该不会,不然昨天您就不会理我了,更轮不到我今天在您面前放肆。”
蒋熙元哭笑不得:“哦?你也知道自己放肆?”
“还行吧。”
蒋熙元不好再说什么了,毕竟案子不能不查,这夏初他也不能不接触,放肆就放肆吧。诚然也如她所言,自己没那么迂腐。
“行了。算你走运,遇到一个我这样开明又正义的好官。”蒋熙元抖开衣摆往廊下一坐,“说说吧,你都查到了些什么?”
夏初对蒋熙元的自我赞美表现出了一定程度上的宽容,只不咸不淡地一笑,清了清嗓子说:“今天早上我与阮喜去了一趟府衙的监牢,又细问了李二平案发时的情况。所说呢,与昨天的差不多,只不过多了几个细节。”
“什么细节?”
“她说她是在雅院南边最西侧的房间门口遇见的死者。”夏初回身给蒋熙元指了一下,“死者骚扰她之后,她奋力挣脱,沿着这南侧的游廊往后院跑,跑了没两步死者又追了上来,她情急之下拔出刀,回身防卫。”
夏初走到最西侧的那间屋子门口,然后转过身往西迈了两大步。
“李二平说她挥刀之后听见死者骂了几句,很脏,我就不重复了,大概意思是‘小样的,抓住你非弄死你不可’。”
夏初这几句是仿着一个流氓的口气说的,学得却也不像,听得蒋熙元不禁莞尔。
“从这句话可以听出来,死者并没有放过李二平的意思。李二平持刀往后退了两步,再度挥刀想阻止死者过来,这时候……”
夏初顿了一下,竖起一根指头,示意蒋熙元注意此处:“李二平说她听见了两声闷哼,然后是‘砰’的一声响。按李二平所说,她当时觉得自己是划到了东西的,她以为自己将死者伤得重了,心里害怕得很,腿也发软,然后想转身继续往后院跑。”
“那便是没错了。她先伤到了死者,跑了两步,听见死者的那些话之后,她再度挥刀。可能她就是那时候把刀扎进了死者的心脏,又或者,死者扑上来自己撞在了刀尖上。”蒋熙元说道,“她说是划到了东西,也可能她是为了自保而撒谎。”
“不对。”夏初摇摇头,“第一,如果是她用刀扎进死者的心脏,她身上不可能没有血。心脏的血压会将血喷出很远,速度很快。除非是人死亡很久之后再拔刀,但是仵作验尸的时候说得明白,死者的死亡时间很短,身上还有余温。”
“血压?什么东西?”
夏初抿了抿嘴,不知道怎么解释,干脆直接忽略掉蒋熙元的问题:“蒋大人不信可以去问问杀猪的。”
“倒不是不信,我……”
“第二。”夏初把蒋熙元的话打断,“蒋大人看这里。”夏初指着游廊最西侧的那根廊柱说,“这廊柱上有两处划痕,能看出是新的,且高度与李二平挥臂时所能达到的高度基本一致。那么这两刀再加上死者身上的两刀,一共四处,与李二平所说吻合,并不包括致命的那一刀。”
夏初噼里啪啦地说得很快,说完后蒋熙元还有点消化不过来,他看了看那两处刀痕,“为什么不包括致命的那一刀?”
夏初叹了口气:“不是说了吗?她身上没血!”
“哦。”
“还有一点。昨天我就奇怪她为什么会在西游廊被抓住。不管是按照正常思维,还是李二平自己的叙述,她都是应该去后院的。西游廊过去通往前面的敞厅,那里人很多,往那儿跑做什么?”
“许是慌不择路?”
“不是。我今天着意问了李二平这个问题,她这才告诉我,她说她跑的时候撞上了廊柱,这一撞便把她的方向撞乱了,所以她才跑进了西游廊。”
“廊柱?”蒋熙元左右看了看,微微皱眉,也觉得有些问题。
“蒋大人也看出来了吧?”夏初笑了笑,走回到那根划有刀痕的廊柱前,“李二平最后在这里挥刀,然后她转身往后院跑,姑且就算她跑了一步。”夏初往前迈了一步,然后看着蒋熙元道,“蒋大人,这里便是游廊的西南拐角,南侧是假山石,北侧则是西游廊,哪里有什么廊柱?”
蒋熙元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所以我想,那不是什么廊柱。李二平撞上的,应该就是那个凶手。”
蒋熙元被夏初的这个推测小小地惊了一下。
寻思了一会儿,他站起身来,一边沿着游廊走,一边回想着刚才夏初所说的,等到再次站到夏初面前时,才提出自己的质疑。
“你的所有分析都是基于李二平一人的口供,倘若她的口供是假的又如何?她身上确实没有血迹,但倘若作案者并不是她一个人呢?她混淆视听,既用这诸多疑点择清自己的嫌疑,同时又掩护真凶逍遥法外呢?最终让这案子变成无头公案。”
“蒋大人这个问题提得很好。”夏初笑着点了点头。
蒋熙元心中舒坦,也想笑一下,唇角还没弯起来,又迅速地抿了下去,心说小爷我干什么需要你的肯定和夸奖?
“我也曾疑惑过,因为我在问李二平话的时候,觉得她应该是认识,或者说是知道死者的,而且颇有怨恨的样子,但具体怎么回事我却没有问出来。也就是说,她可能不是没有作案动机的。但蒋大人刚才所说的,细分析起来其实有个矛盾点。”
“什么矛盾点?”
“假如李二平真的是伙同他人预谋杀人,那么她又何必告诉我她撞上了廊柱的事?她的口供与案发现场的细节都对得上,如果是预谋,不得不说她心思缜密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蒋大人,您觉得您做得到吗?在挣脱逃避死者的同时,还能算好自己的步距,甚至死者的步距和反应?”
蒋熙元十分认真地想了想,然后十分中肯地摇了摇头。
“您看,您这样有智慧的刑部从业人员都做不到,试问天下几人能做到!”
蒋熙元侧目瞥她一眼:“谢谢。”
“不客气。所以,倘若李二平真的有这么缜密的心思,就不会抛出‘撞上廊柱’这个疑点了。”
蒋熙元点点头,心说找这小子查案算是找对人了,同时又对夏初的身份和背景多了一层疑惑。
“廊柱啊廊柱。”夏初拍了拍身边的廊柱,“撞上一个人,却觉得自己是撞上了廊柱,这里虽不乏李二平慌乱之下的误会,却也说明这行凶者是一个十分壮硕的男子。”
“嗯,至少与死者不相上下。”蒋熙元接着她的话说道,“凶手是从前面刺死龚元和的,李二平说她听见了闷哼声,证明凶手杀人时捂住了他的嘴,比较可能的姿势是左手抱住死者的头,右手行凶。或者是将他按在墙上捂的嘴,那龚元和还算高壮,女的这么杀人很吃力,也不像女人的做法。”
“哦?”夏初侧头看了看他,“女人都怎么杀人?”
“龚元和好色,如果是女人,近身乘其不备将其杀死,或者干脆把他杀死在床上更容易操作一些。”
夏初轻轻咳了两声,没说话。
“怎么,夏兄弟还没娶亲?”蒋熙元看夏初的神色不太自然,故意问道。
“没有。”夏初又清了清嗓子,“我一个杂役,温饱尚且不稳,娶什么亲啊?”
“你家人呢?父母就没给你说门亲事?”
夏初神色暗了暗:“小的我父母双亡,无亲无故,蒋大人就不要操心了,还是说说案子吧。”
“案子还说什么?”
“刚刚不过都是给李二平脱罪,那真凶可还没找出来呢!”
“哦对,怎么,你有什么方向了吗?”
夏初叹了口气,摇摇头:“没有。凭我的力量查不到,就算是想问问第一个发现死者的柳莺人家都不理我。这事,恐怕得麻烦蒋大人您了。”
“这倒好说。”蒋熙元点点头。
夏初侧眼看了看他,感叹道:“这就是权力的好处啊!我绞尽脑汁也办不成的事,放到您那里轻飘飘地就解决了。”
“既知道权力有好处,为何甘心做个杂役?以你的这番本事,去衙门投考捕快也不是不行的。”蒋熙元趁机探问道。
“穷!”夏初只回了他一个字,便涵盖了所有的内容。
蒋熙元被噎了一下。也是,没钱怎么投考?不打点考官,人家随随便便一个理由就把人踢出去了。
他设想过夏初的回答,也想过如何从她的回答里寻到漏洞,结果人家只给了他一个字,并且非常理直气壮。
就一个字,你往哪找漏洞去?
“罢了,你先歇着吧。询问人证的事明天我帮你安排。”蒋熙元有些郁闷地走了。
回了敦义坊的宅子,蒋熙元进门便看见刘起在影壁墙前面蹲着,他过去踢了踢刘起的鞋帮:“你干什么呢?”
刘起没抬头也没说话,手里拿了根枯树杈子在地上画圈。
“越发蹬鼻子上脸了是不是?都是我平时把你惯的!”蒋熙元一甩袖子就往里走,刘起赶忙跟过去,在他身后抱怨道:“少爷,少爷,怎么府衙那儿抓了九湘您也不管呢?要是她在里面受了什么欺负,受了刑……”
蒋熙元刹住脚步,回头瞟了刘起一眼:“啧啧,我怎么有你这么个没出息的手下!一天到晚就知道九湘九湘,到底谁是你主子,你还认得清吗?”
“主子我还是认得清的,可是九湘……”
蒋熙元狠狠地叹了口气:“知道了!”
刘起面上一喜,随着蒋熙元瞪他一眼又赶忙低下头去。
“人又不是九湘杀的,府衙那边抓她无非是给吴宗淮卖好,另外就是想要些银子罢了,对她用刑干什么?”
“银子啊,那,那……”刘起眼巴巴地看着他。
“从我这支钱,明儿你先把九湘弄出来。找别人去办,这件事你不要出头。然后去莳花馆帮我办件事。”
“什么事?少爷您说,我一定尽心办。”
蒋熙元冷笑一声:“你倒是敢不尽心。明天去莳花馆找一个叫夏初的杂役,他说干什么,你就跟着干什么。”
“杂……杂役?”刘起往前迈了一步,“少爷,您这是罚我?”
蒋熙元敲了他脑袋一下:“罚你?小爷我是让你去学习学习!给我长点儿心!”
“跟个杂役学什么?洗碗还是扫地啊?”刘起咕哝道。
蒋熙元懒得理他:“李二平的事,你找几个人到酒肆茶馆里去散一散。另外,她家里你也找人去说说,怂恿他们来衙门前喊冤。”
“少爷你这是要干什么?唯恐天下不乱。”
“嗯,这回你说对了。”蒋熙元笑了笑,“冯步云断案不清,这是吴宗淮用人失察;龚家领工部肥差,定有贪银受贿行径,不然龚元和如何出入得了莳花馆那样的地方,这是吴宗淮任人唯亲之罪;还有……”
刘起张了张嘴:“少爷我明白了。就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别乱用词!”蒋熙元瞪他一眼,又轻飘飘地说,“你知道是这意思就行了。”
刘起点头,却仍不太明白:“少爷,您就那么肯定李二平是冤枉的?冯步云就一定会断案不清?万一……”
“应该没什么万一,就算有,我让你做的这些事也没什么大碍。”蒋熙元很认可夏初的分析,虽然查找真凶还需要时间,但李二平无罪这点他基本肯定。至于冯步云,他还是比较了解的。
这个人能力非常一般,但胜在对吴宗淮十分忠心,吴宗淮也需要一个听话的京兆尹,方便他在京城做一些台面之下的勾当。这些年冯步云帮吴宗淮压下不少案子,手段用习惯了,自然不会轻易地改了路数。
那天他没有任何态度地让冯步云带走李二平,未尝没有纵容的意思在里面。苏缜最近想要做什么,蒋熙元知道。
蒋熙元是个面儿上纨绔内心非常清楚的人。
从前他是五皇子的朋友,五皇子登基他就是皇上的忠臣,这个标签在他身上贴得牢牢的。除了皇上,也没有别的路可以容纳他。所以苏缜要做的事,他必须要帮着一起做,倘若苏缜的权力被吴宗淮架空,蒋家是要跟着一起倒霉的。“你按我说的去做就是了,但是动静别太大,保九湘出来这件事,你让莳花馆的人去。另外,你跟着夏初查案子的同时,也给我留心观察着他,如果有什么异常的举动,报我知道。”
“哦。”刘起挠挠头,痛惜自己拿蒋熙元的钱去英雄救美的盘算落空了。
转天,刘起安排了蒋熙元交代的事,又拿了两千两的银票,让莳花馆的账房去府衙赎人,自己则奔了杂役的住处去找那个夏初。
刘起见到相貌清秀的夏初时,第一个念头是:坏了,少爷是不是要断袖啊!
夏初不知刘起所想,倒是大大方方地打了招呼,问刘起是不是蒋熙元派来协助她的。
“你怎么知道?”刘起问她。
夏初笑了笑道:“猜的呗。我只认识莳花馆里的一些人,能叫出我名字的最多也就十来个,都是下人,哪里会有您这么称头的朋友。蒋大人昨天说他会安排,今天您就来了,着实不难猜。大哥怎么称呼?”
刘起觉得夏初还真有那么点儿意思,于是抱拳道:“在下刘起,刑部从六品主事,是蒋大人的手下。”
“刘大人,有劳了。”夏初也客气回礼,心说那蒋大人还真慷慨,直接给她安排了个六品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