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寻父 神谕 谜语
<img src="/uploads/allimg/200412/1-2004120R203U3.jpg" />
这是世界上最巧妙的侦探小说:侦探最终发现凶手是自己。这也是惨绝人寰的悲剧:一个人在逃避命运的努力中,恰好实现了弑父娶母的命运。这是个“认识你自己”的哲学寓言,寻找父亲仿佛人类探寻自我的起源。无论如何,俄狄浦斯的悲剧不是一个简单的、偶然的错误,它显示了古希腊人对人类背后的世界的敬畏与理解;若按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说法,这其中又有重大的人性隐情。
<h3>家族的原罪</h3>
俄狄浦斯是卡德摩斯家族的子孙。而卡德摩斯,若套用中式的亲属关系,曾经是宙斯的大舅哥:其妹妹欧罗巴是宙斯最著名的情人。当初欧罗巴神秘失踪,卡德摩斯和兄弟们奉父命外出寻找,却难觅踪影。于是按照神谕,在帕诺蒲平原杀死了巨大的毒龙,建立了忒拜城,第一代居民就是将龙牙播种于地而“种出来的人”。卡德摩斯娶爱神与战神的非婚生女儿哈尔摩尼亚为妻,奥林匹斯众神参加了他们的婚礼,火神送给新娘一件无袖长袍(或说面网)以及一串精美的项链。
这是一个不幸的家族,而不幸的根源在于卡德摩斯杀死的毒龙是战神阿瑞斯的圣物,还有神话说是由于哈尔摩尼亚项链附着的魔咒(最终此项链被献给了德尔斐神庙)。卡德摩斯和哈耳摩尼亚生四女一子,即奥托诺厄、伊诺、塞墨勒、阿高厄和波吕多罗斯(后期神话又增加了伊律里俄斯)。忒拜城日益兴旺强大,不幸也接踵而来。与阿特柔斯家族不同,卡德摩斯家族的悲剧总是因为他们“看见了不该看的事物”。
女儿塞墨勒是宙斯的情人,她要看宙斯的真面目,结果被雷神宙斯的高温高压烧成灰烬(灰烬中生酒神);外孙阿克特翁(奥托诺厄之子)撞见月亮女神沐浴,被变成一只牡鹿而死于自己的猎狗之口;另一个外孙彭透斯(时任忒拜城国王)偷窥酒神女信徒的狂欢仪式,结果被疯狂的母亲阿高厄当作野猪撕成碎块。女儿伊诺是奥考梅纳斯国王阿塔玛斯的第二任妻子,生有两个儿子。为了能使自己的儿子成为国王,她计划杀死前妻留下的两个孩子佛里克索斯和赫勒,但这两个孩子为金毛羊救走。伊诺和丈夫受宙斯的委托,收养了外甥狄俄尼索斯,却因此受到天后赫拉的迫害而发疯。阿塔玛斯把一个儿子当作小鹿射杀,伊诺则将另一个儿子先扔进沸水,然后母子一同跳进大海(成为善良的海神)。由于后代的不幸,卡德摩斯十分伤心,他和妻子变成了一对花斑蛇。但是,家族的悲剧还远远没有终结。
波吕多罗斯是卡德摩斯唯一的儿子,他与尼克透斯(“种出来的人”的后代)的女儿结婚,生子拉布达科斯。波吕多罗斯弥留之际,委托岳父尼克透斯摄政。拉布达科斯长大后,继承王位,但在位一年即死去,幼子拉伊俄斯仍由尼克透斯抚养。尼克透斯有个美丽女儿安提俄珀,被宙斯诱骗,生下孪生兄弟安菲翁和仄忒斯。安菲翁成为著名音乐家,他的琴声能打动树木和石头,而兄弟仄忒斯头脑冷静,力大无穷。他们长大后,尼克透斯已经死去,其弟吕科斯占据忒拜王位。吕科斯性格懦弱,而妻子狄耳刻十分强悍,残酷地虐待安提俄珀。安菲翁和仄忒斯为母亲报仇,杀死了狄耳刻,安菲翁取代吕科斯成为忒拜国王。他登基后搞了一项重要工程,即扩建城墙,他兄弟搬来巨大的石块,他则用琴声使石头起舞排队,垒就了城墙。为了纪念七弦的金竖琴,忒拜城建了七个城门。
安菲翁并不属于卡德摩斯家族,他即位后驱逐了忒拜王子拉伊俄斯,自然留下了后患。不过,他最大的后患是妻子尼俄柏,这位坦塔罗斯的女儿,继承了阿特柔斯家族的骄傲天性,竟然贬低女神勒托,夸耀自己,结果十四个儿女全部被勒托的更骄傲的儿女太阳神和月神射杀,她伤心过度,化成石像。安菲翁因此绝望自杀。
拉伊俄斯回归忒拜,顺利地夺回了主权和王位。但家族的苦难并没有结束,拉伊俄斯又向其中注入了新的罪孽。当初拉伊俄斯被安菲翁驱逐到伯罗奔尼撒的奥林匹亚时,得到了珀罗普斯的热情救助。但他却忘恩负义,将珀罗普斯与自然女神阿克西俄刻的非婚生儿子克律西波斯拐回忒拜,作为性玩物。克律西波斯不堪羞辱,自杀身死(有的神话认为,阿特柔斯和梯厄斯忒斯受母亲希波达弥亚的指使,杀死了同父异母兄弟克律西波斯)。珀罗普斯因此诅咒拉伊俄斯及其后代,维护道德规范的天后赫拉也向忒拜城派驻了女妖斯芬克斯以示惩罚。
<h3>恐怖的凯旋</h3>
拉伊俄斯回到有七个城门的忒拜城,娶了远房表妹伊娥卡斯忒,伊娥卡斯忒是墨诺刻俄斯的女儿,阿高厄的后裔。两人度过了一段幸福时光,美中不足的是没有孩子。拉伊俄斯去德尔斐请求神谕,结果让他万分惊恐:“你会有一个儿子,但你将死于儿子之手,因为珀罗普斯的诅咒一定应验。”
拉伊俄斯如今认为没有儿子是幸运的事情。但不幸的是无法长期回避妻子,情欲总是比理智强大。据说有一天夜里,伊娥卡斯忒灌醉了丈夫,从而播下了孽种。当然他们还有纠错的机会。儿子出世后,尽管那么可爱而无辜,夫妻两个感觉到的却是仇恨与杀机。于是在第三天,将孩子的双脚穿上铁钉(或说以绳捆绑),命令牧羊人丢弃到喀泰戎的山里。然而牧羊人却动了恻隐之心,偷偷将孩子送给了同在山谷里牧羊的科林斯国王的仆人。
科林斯国王波吕玻斯和王后墨洛柏(或称佩里玻亚)正好膝下无子,就收养了这个孩子,取名俄狄浦斯,意为“肿胀的脚”。夫妇俩视孩子若己出,俄狄浦斯健康长大,并不知道自己的血缘身世。但有一天,在宴会上,一个醉酒或心怀恶意的人嘲笑他是国王的养子。俄狄浦斯大吃一惊,于是向波吕玻斯和墨洛柏询问,但善良的国王夫妇闪烁其词。他心中更加困惑,就到德尔斐阿波罗庙请教神谕。女祭司没有直接解惑,反而传达了更可怕的消息:“你将弑父娶母,并生下可鄙的子女。”
阿波罗神谕是最高指示,不容怀疑。俄狄浦斯万分恐慌,他害怕自己真的对亲爱的父母犯下如此滔天大罪,那么,最有效避免灾祸的方法就是永远离开科林斯王国。于是他怀着悲哀与眷恋踏上了流浪的路程。他自以为在逃避命运的圈套,却不知自己正在接近命运的核心,他行进的方向正是他真正的父母之邦——忒拜城。
在山谷中的一个岔路口(后世称“俄狄浦斯路口”),一辆华丽的马车迎面驶来,几个仆人前呼后拥,车上端坐着一个高贵的老者。因为道路很窄,他们粗暴地吆喝俄狄浦斯让路,甚至动手殴打,老者也用拐杖击中了俄狄浦斯的头。俄狄浦斯英雄本性爆发,挥起木棒将老者及其随从打死,只有一个仆人侥幸逃生。这个仆人就是当初抛弃俄狄浦斯的牧羊人,如今他又亲眼看见老国王被杀,所以他是破案的最关键证人。
大英雄杀人无数,这只是一个小小的插曲,俄狄浦斯并未放在心上,他不知道自己击毙的老者正是现任忒拜国王、他的亲生父亲拉伊俄斯。拉伊俄斯也只有到了冥界才能意识到:珀罗普斯的诅咒开始应验了。他本来是要去德尔斐阿波罗庙就女妖斯芬克斯问题请教神谕的。
此时,忒拜城正笼罩在双重的恐惧与悲哀之中。原来,可怕的妖怪斯芬克斯正在折磨着这个城市。斯芬克斯是堤丰和厄喀德娜所生的怪物,她有女人的脸和胸部,狮子(或狗)的身体和爪子,鸟的双翼,蛇的尾巴,说话的声音是女性的。一般人认为这个形象来源于埃及,但埃及的那个是雄性。女妖坐在忒拜附近的山岩上(或城门的角楼或广场的柱子上),用一个谜语考验过往行人:“有一种动物,早晨用四只脚走路,中午用两只脚,到了晚上用三只脚。在所有的动物中,他是唯一用不同数目的脚走路的,他的脚越多,生命力越弱,行走速度也越慢。”猜不中者会被她撕碎吃掉。这个谜语是缪斯传授给她的。而她出谜语的目的可不是智商测试或文化娱乐,或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而是惩罚,赫拉派她来报复当初拉伊俄斯诱骗美少年克律西波斯的罪行。
无人能猜中谜语,无数人牺牲在斯芬克斯的利爪下。国王拉伊俄斯专为此事去德尔斐请求神谕,但途中不幸遇难,逃回来的仆人为逃避责任,说国王被一伙强盗杀害。全城人民沉浸在双重的不幸与悲哀中。代理国王的是拉伊俄斯的内弟、王后伊娥卡斯忒的兄弟克瑞翁(俄狄浦斯的舅舅)。他受命于危难之际,万般无奈之中只好公告天下:谁能猜破谜语拯救忒拜,将获得王位,并娶前王后伊娥卡斯忒为妻。
<img src="/uploads/allimg/200412/1-2004120R203309.jpg" />
《俄狄浦斯与斯芬克斯》
安格尔( Jean Auguste Dominique,1780—1867)
法国巴黎,卢浮宫博物馆
流浪者俄狄浦斯大智大勇,毅然前往,应对聪明严厉的女妖:“这是人。人在幼年,四肢爬行;壮年时期,两脚行走;而到了暮年,则需拐杖支持。”谜语被猜破,斯芬克斯又羞又恼,跳下悬崖摔死。她并不耍赖,何况这是神的裁判规则。不过,哲学家一样的妖怪如此消失,实在可惜。希腊悲剧诗人似乎很喜欢这个妖怪,称她为“精明的童贞女”。
把“人”作为世界上最难的谜语的谜底,简单得让人生气。但如果联想到阿波罗神庙上的名言“认识你自己”,就会明白斯芬克斯之谜寓意非凡。俄狄浦斯寻找父亲、探求血缘的过程,不但是狭义的“认识你自己”的过程,也是人类探索世界的寓言。相传在埃斯库罗斯的戏剧《斯芬克斯》中,斯芬克斯也曾被西勒诺斯的谜语难住了:“我在背后的手中拿的是活物还是死物?”西勒诺斯手里拿的是一只活鸟,很容易捏死,所以斯芬克斯无法猜中。据说荷马也是因为猜不中一个小孩的谜语而气死的。
忒拜城被拯救,人民还获得了一位英明的君主。俄狄浦斯就任国王,并娶前王后伊娥卡斯忒为妻,他已经到达了悲剧命运的核心。但残忍的命运女神一切按既定方针办,永生的她们有足够的时间和耐心来消遣人类。唯一知道部分内情的是前国王的一个仆人,虽然他不知道俄狄浦斯就是他当初私下送给科林斯牧羊人的孩子,但他曾目睹俄狄浦斯杀害前国王的场景。为了自己的身心健康,他逃到远离城市的喀泰戎山谷中放羊去了。
<h3>强光与黑暗</h3>
神灵们让俄狄浦斯与伊娥卡斯忒共度了二十年的幸福时光,不要以为这是神的善意,因为每一份幸福都将恶变为百倍的痛苦。他们生了四个孩子,先是双生儿子厄忒俄克勒斯和波吕尼刻斯,接着是双生女儿安提戈涅和伊斯墨涅。四个孩子既是俄狄浦斯的儿女,也是他的弟妹。这是无法调和的矛盾和悖论,是“命名”的痛苦。血缘婚姻的乱伦时代早已过去,文明与文化制造出了不可逾越的“人伦”。
二十年间,忒拜城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但命运的恶意程序终于启动,瘟疫突然降临,无数市民暴毙于家中与街头,尸体都来不及收殓,哭声此起彼伏。庄稼因干旱枯死,妇女不再生育。恐慌的人民聚集到宫殿前,恳请圣明的俄狄浦斯国王想办法结束灾难。俄狄浦斯告诉大家:他已经派内弟(其实是舅舅)克瑞翁去德尔斐请求神谕。就在这时,克瑞翁回来了,他当众传达了至高无上的神谕:必须惩罚杀害前国王的凶手,忒拜才能恢复安宁。
俄狄浦斯大惑不解,前国王被杀一事暧昧不清,唯一目击者语焉不详,且不在城内。根据民众的建议,俄狄浦斯派人去请最著名的盲人预言家提瑞西阿斯。提瑞西阿斯是厄威瑞斯和自然女神卡里克洛之子,少年时偶然看到雅典娜在希波克瑞涅泉水中沐浴,被剥夺了视力,作为补偿,获得了预言才能。或说雅典娜命令蛇神伊里奇托尼俄斯用舌头清理了提瑞西阿斯的耳朵,使他能听懂先知鸟的叫声。据另一传说,他看到一对正在交尾的蛇,于是用手杖把母蛇打死,结果他变成了女人。过了七年,他又看到一对交尾的蛇,就用手杖打死公蛇,于是又恢复为男人。这时,宙斯和赫拉发生了争论,问题是性关系中男女哪一方更愉快。赫拉坚持认为男方更占便宜,证据之一是宙斯乐此不疲。他们请提瑞西阿斯进行决断,因为他是男人又曾经是女人。提瑞西阿斯说,女人得到的享受超过男人九倍。赫拉大怒,使他双目失明。宙斯补偿了他的损失,赋予他预言能力,并有七代人的寿命。所以他的业绩从卡德摩斯起,一直延续到后辈七雄。其预言能力在凡人中排名第一,简直不亚于阿波罗。
此时,提瑞西阿斯站在国王面前,却不肯说出他的预言:“啊,放我回去吧!让我们两个人分担命运的重担可能更轻松些。”
然而,俄狄浦斯不依不饶,甚至恶语相向。提瑞西阿斯不能忍受,大声宣布:“俄狄浦斯啊,你就是杀害前国王的凶手,而且与你母亲生活在伤天害理的婚姻当中。”
俄狄浦斯闻言大怒,指斥预言家是撒谎的骗子,进而怀疑内弟克瑞翁图谋不轨,指使预言家拨弄是非。提瑞西阿斯和克瑞翁先后愤愤离开。王后伊娥卡斯忒比俄狄浦斯更盲目:“真是糊涂的先知!我的第一个丈夫拉伊俄斯也曾被预言将死于儿子之手,事实上他却被一伙强盗杀死在岔路口。而我们唯一的儿子在出生的第三天就被钉上双脚,扔进荒山野岭喂了野兽。”
伊娥卡斯忒的话像一道闪电划过了俄狄浦斯的思想,他忽然有了不祥的感觉。听伊娥卡斯忒讲完事情的经过,他不禁在内心惊呼:“宙斯啊,难道能洞察一切的真是没有眼睛的人?”不管怎样,必须弄清事情的真相。他立刻派人去寻找国王被害时幸免于难的牧羊人,当初抛弃孩子的也正是这个牧人。
就在这时,科林斯王国的使者来到忒拜宫中,向俄狄浦斯报告,波吕玻斯去世,请他回去就任科林斯国王。俄狄浦斯悲痛之中如释重负:既然父亲刚刚病逝,那么自己何以杀害了父亲?但有的神话中说,科林斯的使者还带来一个消息(信或口述):俄狄浦斯并非科林斯国王的亲生儿子,而是信使本人当初从忒拜国王的一个牧羊人手中抱回的孩子。俄狄浦斯惊恐万分,他感觉到自己在一种强大的压力下正急切地证明自己有罪。现在案情的关键取决于当初抛弃孩子并目击国王被杀的牧羊人了。
年老的牧羊人被带到了俄狄浦斯面前,面如土灰,什么都不肯说。但科林斯的信使认出了他,当初就是从他手中接过钉住双脚的婴儿的。俄狄浦斯果然是忒拜城国王拉伊俄斯的儿子!在进一步的逼问下,老牧人指认俄狄浦斯正是当初岔路口杀害前国王拉伊俄斯的凶手。一切诅咒和预言都应验了,俄狄浦斯悖逆人伦,弑父娶母,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孽。
真相的强光让他头脑一片空白。王后的内室又传来凄惨的哭叫声,伊娥卡斯忒无法承受悲惨的现实,自缢身亡。俄狄浦斯痛苦得要发疯了。眼睛有什么用呢,它只能用来观看人生的罪孽与痛苦。他扯下母亲(也是妻子)衣服上的金纽扣(或别针),刺瞎了自己的双眼,也许身体的痛苦能缓解心灵的痛苦吧。后代很多哲学家如海德格尔、荷尔德林都讨论过俄狄浦斯的“第三只眼”的问题。
索福克勒斯写作了《俄狄浦斯王》,是世界文学中最著名的命运悲剧。古希腊人认为悲剧源于世界背后的强大的必然性力量,现代人则认为这样的悲剧是一个偶然的错误。但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却从偶然的事故中看到了人性的必然性:恋母情结,即男子的天性中有一种把爱情指向母亲从而敌视父亲的倾向,俄狄浦斯弑父娶母正好反映了这种本能倾向。当然,这是一种潜藏在本性中不能自觉的倾向。“情结”译自英语complex,曾译“情意综”,时尚的说法是“控”,也不知哪个汉语天才译作“疙瘩”——它确实是一个无形的疙瘩,潜藏在人的本性中。弗洛伊德向希腊神话借用的故事或概念还有厄勒克特拉、厄洛斯、那耳喀索斯和塔耳塔洛斯等等。
俄狄浦斯情结是弗洛伊德心理学的支柱之一,可以用来解释一切文学艺术作品,如《哈姆雷特》。推而广之甚至可以用来诠释中国的《游子吟》、孟母择邻和岳母刺字等一切与妈妈有关的作品和故事。但关于恋母情结的科学性争议最多,大部分人毫不犹豫地完全否定这种泛性主义理论,很少有人冷静地思考一下恋母与弑父的非理性背景与象征意义。
心理学是标准的“认识你自己”的科学,但至今为止,其科学性以及达到的深度仍然让人生疑。弗洛伊德宣称自己的毕生使命就是要解开人性的斯芬克斯之谜,而他提供的答案很难说清晰准确。另一个犹太人、也同是奥地利人的卡夫卡(他应该阅读过弗洛伊德的心理学著作?)的态度就表达了对心理学的无奈甚至嘲讽:“算了吧,心理学!”
还有一句犹太谚语,经常被当作另一个犹太人爱因斯坦的名言:“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其实“人类一发射,上帝更发笑”——当人类自认为征服太空的时候。但不管上帝笑是什么含义,人类都无法放弃思考。与心理学一样,人类向外探索外太空,深层动机也是“认识你自己”——我们需要一个参照系。而且这个任务无法完成,完成之日即世界末日。
<h3>流浪的罪人</h3>
疼痛与黑暗使心灵获得了片刻的宁静,但罪恶并不能就此净尽。俄狄浦斯决定流放自己,由于两个儿子尚未成年,他恳请妻弟克瑞翁代理摄政。克瑞翁乐得如此,两个儿子也希望俄狄浦斯赶快离开——这倒证明了“俄狄浦斯情结”,忒拜人民也不再爱戴肮脏的、不祥的国王。所以当俄狄浦斯临走前萌生居留故乡的想法时,没有谁肯再挽留他。他得到的是一根讨饭棒。据说他为此诅咒了两个儿子。
只有两个女儿(也是妹妹)同情并爱护父亲——这也恰好证明了弗洛伊德的“厄勒克特拉情结”(恋父情结)。次女伊斯墨涅留在家里管理他在忒拜的合法权益,长女安提戈涅则自愿与父亲一起流放。这位美丽高贵的公主,如今打着赤脚,衣衫褴褛,牵着盲人的手,日晒雨淋,四处漂泊,在别人的白眼中乞食。她分担着父亲的罪孽,给父亲以安慰。那种忠贞的品格和坚强的毅力即使在男性中都十分罕见。
<img src="/uploads/allimg/200412/1-2004120R203114.jpg" />
《安提戈涅引导俄狄浦斯离开忒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