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六州歌头》一首,题为“送辛弃疾”,说明两人的交谊,他的词风也与辛词接近。郑域(一首)
郑域,字中卿,号松窗。三山(即今福州)人。淳熙十一年(1184)进士。宁宗庆元二年(1196)曾出使金国。有《燕谷剽闻》二卷,今不传。
昭君怨
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①。竹外一枝斜②。野人家。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③。
【注释】
①来:语助词。这两句可参看林逋咏梅诗。
②竹外句,见苏轼《和秦太虚梅花诗》:“竹外一枝斜更好。”
③这四句是指不管是栽在贫寒或富贵之家,梅花都一样开放。
【简说】
这首词咏梅而不点破“梅”字。词中写梅花冲寒而开,幽香袭人。又赞扬它对茅舍、玉堂,不分轩轾的品格,并以此暗示自己的操守。戴复古(二首)
戴复古(1167~?),字式之。天台黄岩(今浙江县名)人。家于石屏山下,因自号石屏。是江湖诗派的前辈之一。有《石屏集》,词一卷。
水调歌头题李季允侍郎鄂州吞云楼①
轮奂半天上②,胜概压南楼③。筹边独坐,岂欲登览快双眸④。浪说胸吞云梦⑤,直把气吞残虏,西北望神州⑥。百载一机会,人事恨悠悠。骑黄鹤⑦,赋鹦鹉⑧,谩风流⑨。岳王祠畔,杨柳烟锁古今愁⑩。整顿乾坤手段,指授英雄方略,雅志若为酬。杯酒不在手,双鬓恐惊秋。
【注释】
①李季允:名埴。曾任礼部侍郎,沿江制置付使并知鄂州知府。鄂州:今湖北武汉市。吞云楼;楼名。
②轮奂(huàn患):形容建筑物高大众多。《礼记·檀弓下》:“美哉轮焉,美哉奂焉。”这句形容吞云楼**入云,十分壮观。
③南
楼:在武昌黄鹤山上。这句指乔云楼壮观的气概足以压倒南楼。
④筹边;筹划边事。这两句说自己登上此楼只是想筹划考虑边防之事,那里是为了开拓一下眼界、观赏一下景色而已。
⑤浪说:谩说。胸吞云梦:云梦,古大泽名,在湖北省境内,
面积约八九百里。司马相如有《子虚赋》,记齐国的乌有先生对楚国使者子虚夸说齐地广阔,并形容道:“吞若云梦者八九,于其胸中,曾不蒂介(指毫不在乎)。”吞云楼的名称就由此概括而来。
⑥直把:就把。残虏:指敌人。这两句是说西北远望中原,就不由生出吞灭残敌的气概。
⑦骑黄鹤:见岳飞《满江红》
⑧赋鹦鹉:指写《鹦鹉赋》的祢衡。
⑨谩风流:这句承接上两句而来,是说崔颢、祢衡写下了有关本地风光的名作,至今空余下他们的流风遗韵。
⑩岳王祠:在鄂州。《宋史·***》:“孝宗诏复飞官……建庙于鄂,号忠烈……(宁宗)嘉定四年,追封鄂王。”
雅志:平素的志向。若为酬:怎么能够实现。这三句是说李季允有着治理国家的才干、指挥将士的谋略,只是他平素的大志恐怕难以实现。
这两句是说假如没有杯酒消忧,秋风起处,恐怕鬓发都要愁白了。
【简说】
本词约作于宁宗嘉定十四年(1221)。上片写吞云楼胜概。登楼北望,真有吞灭残敌的气概。可惜南渡百年以来,多少北伐机会都被人事所误。下片缅想古人,追念先烈,只有寄厚望于当今,也即来任沿江制置制使的李季允。
戴复古曾从陆游等诗人学诗,又浪游东南一带,作品流传江湖。词共四十多首,其中亦颇有爱国之思,有些词风格豪放,接近苏辛。他自己也说“歌词渐有稼轩风。”(《望江南》)
柳梢青岳阳楼
袖剑飞吟①。洞庭青草②,秋水深深。万顷波光,岳阳楼上,一快披襟③。不须携酒登临。问有酒、何人共斟。变尽人间,君山一点,自古如今④。
【注释】
①袖剑:衣袖里藏着短剑。飞吟:临风吟唱。
②青草:湖名,是洞庭湖的一部分(在洞庭湖的南头)。
③披襟:散开衣襟。宋玉《风赋》:“有风飒然而至,王乃披襟而当之,曰:“快哉此风!”这三句是说在岳阳楼上,看到洞庭湖上万顷波光,披襟当风,长吟一曲,真是平生快事。这里表现出他的豪情壮志。
④君山:在洞庭湖中,相传是湘君出没之处,故名。一点:很小。这三句是说世事变迁历尽沧桑,只有湖中君山,自古到今,一直如此。这里也是对国势日趋衰颓的感慨。
【简说】
作者平生流落江湖,期望朝廷有为之士能以“一片忧国丹心”(《大江西上曲》)“击楫长江……为国洗河湟。”(《满庭芳》)也即早日北伐中原,一洗国耻。这种远大抱负,在本词中是通过登楼纵目、俯仰今古时有所流露。史达祖(二首)
史达祖,字邦卿,号梅溪,汴(今河南开封市)人。《四朝闻见录》说他依附韩侂冑,韩败后史亦受黥刑。他的词工巧轻圆,长于咏物。有《梅溪词》一卷。
绮罗香咏春雨
做冷欺花①,将烟困柳②,千里偷催春暮。尽日冥迷,愁里欲飞还住③。惊粉重、蝶宿西园④,喜泥润、燕归南浦。最妨它、佳约风流,钿车不到杜陵路⑤。沈沈江上望极⑥,还被**晚急,难寻官渡⑦。隐约遥峰,和泪谢娘眉妩⑧。临断岸、新绿生时,是落红、带愁流处。记当日、门掩梨花⑨,剪灯深夜语⑩。
【注释】
①做冷欺花:春寒多雨,妨碍了花儿的开放。
②将烟困柳:春雨迷濛,如烟雾般环绕在柳树四周。
③孟郊《喜雨》诗:“朝见一片云,暮成千里雨。”这三句是写整日春雨绵绵,蝶燕等因暮云凄迷而栖息不飞。
④粉重:蝴蝶身上多粉。这句是说蝶身上的粉被雨沾湿后就飞不起。
⑤杜陵:汉宣帝陵墓所在地,在今西安东南,当时附近一带住的多是富贵之家,故用来借指繁华的街道。这两句是说春雨妨碍情人的密约佳期,华美的车子到不了杜陵路(指约会的地方)。
⑥这一句是说远望江上,暮霭沉沉,茫无边际。
⑦官渡:以公家的渡船来运送行旅客人。韦应物《滁州西涧》:“**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野渡,与官渡相对而言。
⑧谢娘:唐代歌伎名,后泛指歌伎。妩:媚好。这两句是写烟雨笼罩远处的山峰,象谢娘被泪沾湿的眉毛那样妩媚好看。
⑨门掩梨花:李重元《忆王孙》诗:“雨打梨花深闭门。”
⑩剪灯深夜语:李商隐《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简说】
题目是咏春雨,但全词没有明用“雨”字,正如《词洁》所说:“无一字不与题相依,而结尾始出
‘雨’字。”作者描绘春雨,使用手法亦很多样,如“做冷欺花,将烟困柳,”是四字对句,用字十分凝炼。“尽日冥迷”,则是暮春迷离雨景,写得笔墨淋漓。“蝶惊”、“燕喜”是拟人写法。“和泪”句,以和泪眉妩比雨中遥峰。最后两句,则是化用前人咏雨诗句。周济说:“梅溪甚有心思,而用笔多涉尖巧,非大方家数,所谓一钩勒即薄者。”(《介存斋论词杂著》)即是对作者过份注意技巧表示了不满。
双双燕咏燕
过春社①了,度帘幕中间②,去年尘冷③。差池④欲住,试入旧巢相并。还相雕梁藻井⑤。又软语⑥、商量不定。飘然快拂花梢⑦,翠尾分开红影⑧。芳径⑨。芹泥⑩雨润。爱贴地争飞,竞夸轻俊。红楼归晚,看足柳昏花暝。应自栖香正稳。便忘了、天涯芳信。愁损翠黛双蛾,日日画栏独凭。
【注释】
①春社:春分前后祭社神的日子**社。燕子在春社前后飞来江南一带。
②度:飞过。晏殊断句:“楼台侧畔扬花过,帘幕中间燕子飞。”(《青箱杂记》卷五引)
③尘冷:指旧巢冷落,布满尘灰。
④差(cī疵)池:指燕羽参差不齐。《诗经·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⑤相:细看。藻井:俗称天花板。这句是指燕子细看雕花的画梁和画着花纹的天花板,有似曾相识之感。
⑥软语:指燕子在一起的**声。
⑦这句形容燕子轻捷地拂掠过花梢。飘,别作“翩”。
⑧红影:指花影。
⑨芳径:花草芬芳的小径。
⑩芹泥:燕子所衔之泥。杜甫《徐步》:“芹泥随燕嘴。”
这两句说天阴欲雨,燕子在芳径和水边忽先忽后地贴地而飞,争着显出它们的轻盈俊俏。
红楼:指富贵人家,也即燕子筑巢的地方。归晚:回巢已晚。
柳昏花暝:形容暮霭苍茫之中花柳凄迷的情状。
应自:该当。栖香正稳:指燕子安稳地眠息。自,别作“是”。
这句是说燕子忘了给思妇带回征夫的讯息。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有燕子为思妇传书的记载。
愁损:愁坏。翠黛:画眉所用的青绿之色。双蛾:双眉。这两句是说思妇独自凭栏,只见双燕,不得来书,心中极其愁闷。别本少二字,作“愁损玉人”。
【简说】
此调是作者所创制。用题目作为调名。上片是燕归寻巢图,首两句从燕来时节到寻觅旧巢。下面写双燕飞入旧巢,又徘徊**,飘然飞出。下片极写衔泥衔草时的形态。再写归巢情状,《花庵词选》说“姜尧章(白石)极称‘柳昏花暝’之句。”这句是写燕,也是在写人。“栖香稳,”以燕子的双双安居引出思妇的凭栏凝思。岳珂(一首)
岳珂(1183~1240),字肃之,号亦斋、倦翁、东几,岳飞之孙。著有《棠湖诗稿》、《愧郯录》、《桯史》、《金佗粹编》等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