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近北固亭
淡烟横,层雾敛①。胜概分雄占。月下鸣榔③,风急怒涛飐④。关河无限清愁,不堪临鉴⑤。正霜鬓⑥、秋风尘染。漫登览。极目万里沙场,事业频看剑⑦。古往今来,南北限天堑⑧。倚楼谁弄新声,重城正掩。历历数、西州更点⑨。
【注释】
①这两句是写层层重雾已经收去,只有淡淡轻烟横在天空。
②胜概:胜景、美景。本句是说当前胜景曾是英雄豪杰分占之地。
③鸣榔:以长木条敲船,使鱼惊而入网。
④飐(zhān展):风吹物使动。这句指疾风吹得怒涛汹涌。
⑤鉴:照。关河:山河。两句是说山河清奇,使人举目生愁而不愿凭水观赏。
⑥霜鬓:指两鬓雪白。
⑦这两句是指登楼北望中原,都是作战的沙场,自己想要为国建功,所以频频地看着所带的宝剑。
⑧这是说自古到今,长江天堑把南北分开。
⑨西州。晋扬州刺史治所(今江苏江宁县西)。《通鉴》胡三省注:“扬州治所,在台城西,故谓之西州。”这句是说夜深人静,西州城中敲更之声历历在耳。
【简说】
作者在《桯史》中提到他在镇江时曾为辛弃疾座上客,并说:“稼轩有词名,每燕(宴)必命侍姬歌其所作……既而又作一《永遇乐》,序北府事。”作者亦有《祝英台近》两首记镇江事,其一是“登多景楼”,写登楼北望的感慨:“断肠烟树扬州,兴亡休论。”另一即本词。这是写月夜登北固亭,作者遥望万里沙场,激起了收复中原、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自己虽有雄心壮志,但又有无法施展之感。黄机(二首)
黄机字几仲,一说字几叔。东阳(今浙江县名)人。生活年代约当宁宗时(十二世纪末、十三世纪初)。做过几任州郡小官。他曾作《乳燕飞》词寄给辛弃疾。又与岳珂以长调唱和,内容悲壮激昂,说明他是一位具有爱国思想的词人。
满江红
万灶貔貅①,便直欲、扫清关洛②:长淮路、夜亭警燧③,晓营吹角④。绿鬓将军思饮马,黄头奴子惊闻鹤⑤。想中原、父老已心知,今非昨⑥。狂鲵剪⑦,於菟缚⑧。单于命,春冰薄⑨。政人人自勇,翘关还槊⑩。旗帜倚风飞电影,戈铤射月明霜锷。且莫令、榆柳塞门秋,悲摇落。
【注释】
①万灶:军中搭灶支锅烧饭,说万灶是指军士人数众多。貔貅:猛兽名,此处借指精兵。这句是说南宋军队兵强马壮。
②关洛。关即关中(今陕西),洛即洛阳(今河南)。这句是说宋军将北上驱除盘踞在关洛(即中原之地)一带的敌军。
③长淮路:指当时的淮南西路和淮南东路,也即是淮河地区。淮河是宋、金分界线。亭:即亭堠,用来侦察、了望。燧:告警的烽烟。这句是说淮河一带岗亭上夜里亦有兵士了望,一有警报,便燃起烽火告警。
④这句是说早上可以听到军营里嘹亮的号角声。
⑤绿鬓:乌黑光亮的鬓发,比喻盛年。黄头:指女真族的一个部落,即黄头女真。奴子:是对敌人的蔑称。闻鹤:指淝水之战,苻坚部下士兵溃逃,“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晋)师。”见《晋书·谢玄传》。这两句是指金国将士已无斗志,准备逃跑。
⑥这两句是说中原人民都已看出形势变化,今昔不同。也即指金国已成强弩之末,即将覆亡。
⑦狂鲵(ní泥):鲵是大鱼名,狂鲵借指残暴的敌人。《左传·宣公十二年》:“古者明王伐不敬,取其鲸鲵而封之,以为大戮。”杜预注:“鲸鲵,大鱼名,以喻不义之人吞食小国。”剪:灭。
⑧於菟(wūtú污图):虎的别名,这里借指虎狼之国,即金国。缚:受困。
⑨单于:这里指金国之君。这两句是金国国势,危在旦夕,象春冰那样即将消融。
⑩翘关:举关。关,门闩。《文选·吴都赋》:“翘关扛鼎。”李善注:“列子曰:‘孔子劲能招国门之关,而不肯以力闻。’招,与翘同。”还:同“旋”,盘弄。槊:长柄矛。政:同“正”。这句是南宋勇士力能扛鼎举关,舞弄长矛。
这句指南宋军旗迎风翻飞,光影闪动,如有闪电掠过其上。
戈:横刃装上长木柄叫戈。铤(蝉,又读yán延):小矛。矛是直刺装上木柄。铤似矛而用铁柄。锷:刀锋。这句是说戈铤映照在月光之下,刀锋雪亮。(比喻武器精良)。
榆柳塞:因边塞多种榆柳,故称榆塞。摇落:衰落,暗喻人民失望。宋玉《九辩》:“草木摇落而变衰。”这两句是期望朝廷抓紧时机,一举收复失地,不要使边塞秋老,人民失望。
【简说】
南宋于1233年与蒙古军合围蔡州(今河南汝南县),次年城陷金亡。这首词大约写于此时。上片写南宋精兵长驱北上,敌军毫无斗志,中原父老也都知道金统治者日趋衰弱,形势与前大不相同。下片说金国必然灭亡,希望南宋朝廷要激励
士气,发动军民,一鼓作气地收复失地。
霜天晓角仪真①江上夜泊
寒江夜宿。长啸江之曲②。水底鱼龙惊动,风卷地、浪翻屋③。诗情吟未足。酒兴断还续。草草兴亡休问④,功名泪、欲盈掬⑤。
【注释】
①仪真:宋代州名,在长江北岸(今江苏仪真县)。
②江之曲:江水曲折之处。这两句是说夜宿氏江,寒意袭人,在江上北望中原,不胜感慨,因而长啸寄意。
③两句是说江水被鱼龙翻动,狂风卷地而来,浪涛拍岸,冲翻江边小屋。
④草草兴亡:在另一首《霜天晓角》(金山吞海亭)中,有“却笑英雄自苦,兴亡事,类如此。”是故作豁达之语。这里是从正面说,指国家兴亡大事,却被轻率处理。说“休问”,亦是愤极之语。
⑤功名沮:指自已忠诚为国,曾经有“书生万字平戎策。”(《虞美人》)结果是**日非,功名未就,空余泪满襟。盈掬:满握,形容眼泪很多。
【简说】
本词写江上夜泊的情景,反映出作者仕途坎坷,壮志未酬,伤时感事悲愤难平的心情。他在《六州歌头》(次岳总干韵)中说:“将军(指岳珂)何日,去筑受降城……百年事,心未语,泪先倾……偏安久,大义谁明。倚危栏欲遍,江水亦吞声。”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作者在本词中的心情。张辑(一首)
张辑,字宗瑞,号东泽,履信之子。鄱阳(今江西波阳)人。生卒年不详,受诗法于姜夔。诗有《欸乃集》。冯可久以为月下谪仙所作,呼张辑为东仙。写词亦衣钵白石,或效仿苏、辛。词有《东泽绮语债》二卷。
月上瓜洲①
南徐多景楼作②
江头又见新秋,几多愁。塞草连天、何处是神州③?英雄恨,古今泪,水东流。惟有渔竿、明月上瓜洲④。
【注释】
①月上瓜洲:原词牌是《乌夜啼》,又名《相见欢》。张辑为词,皆以篇末语为词牌立一新名,以求牌名符合内容。如他的《桂枝香》,新名为“疏帘淡月”;《齐天乐》,新名为“如此江山”等等。
②南徐:古州名,治所在京口(今江苏镇江)。东晋置徐州于京口。南朝刘宋改名南徐州。多景楼:南徐胜迹。在镇江北固山甘露寺内。楼坐山朝江,风景佳绝。米芾称之为“天下江山第一楼”。古代诗人,登北固山,临多景楼,多有题咏。③神州:战国邹衍称中国曰赤县神州。后世因称中国为神州。④瓜洲:在长江北岸,为运河入长江处
。本为长江中的沙洲,因其状如瓜,故名。有渡口与镇江相通。
【简说】
这是张辑登南徐多景楼感时伤事之作。多景楼在南口(即镇江)北固山甘露寺内,不仅倚山临水,风景秀丽;而且南口是南北交争、形势险峻的军事重地。志在抗金雪耻的南宋诗人们登上北固亭或多景楼,无不抚今追昔,忠愤填膺。陆游、杨炎正的《水调歌头》之外,岳珂的多景楼词写得最有典型性:“倩谁问,因甚衣带中分,吾家自畦畛?落日潮头,漫写属镂恨。断肠烟树杨州,兴亡休论。正愁尽,河山双鬓。”(《祝英台近》)张辑这一首多景楼是小令,且看他怎么把类似的感触按自己的风格熔炼、安排的吧。
上片一连两个反问句:“江头又见新秋,几多愁。塞草连天,何处是神州?”可谓悲愤之极。面对北面的滚滚长江,秋天的斜阳草树,已非一次了,郁结心头的愁和恨,已经压垮了精神。遥望中原,只见连天寒草,哪见故国神州?反问表示愤激,其实是沉痛的叹喟,辛弃疾也有类似的词句:“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南乡子》)补天无术,徒然兴叹而已。下片,词人把自己的深沉悲哀,加以扩大,作为古往今来英雄烈士共同的悲哀:“英雄恨,古今泪,水东流。”历史上东吴、两晋、六朝、隋唐,有多少帝王将相、英雄烈士,空怀壮志未酬,报国无门之恨;空洒悲天悯人、亡国忧国之泪。多少恨与泪,一概付诸东流,与水长逝。这难道不是历史的悲剧么。结处即景生情:“惟有渔竿、明月上瓜洲”多景楼下见江面渔舟,载着一网鱼儿,向隔岸的瓜洲驶去,不免起了湖海归隐的念头。取“渔竿”、“明月”两个事物,形象地表现渔翁的自在逍遥,也流露了作者为词所特有的清疏风雅的风格。刘克庄(五首)
刘克庄(1187~1269),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福建县名)人。理宗淳祐六年(12**)赐进士出身,官龙图阁直学士。早年曾写《落梅》诗,被言官指为讪谤,因而贬官。有《后村大全集》,词名《后村长短句》。
冯煦说:“后村词与放翁、稼轩犹鼎三足,其生丁南渡,拳拳君国,似放翁;志在有为,不欲以词人自域,似稼轩。”(《六十一家词选例言》)这是认为他的词具有爱国思想,能与陆游、辛弃疾相提并论。其实,他是辛派词人,能以“壮语”入词,写来豪气淋漓,不受格律束缚。张炎指出他“负一代时名”,但他的词却是“直致近俗,效稼轩而不及者。”(《词源》)认为在
艺术成就方面不及辛弃疾。
沁园春梦孚若①
何处相逢,登宝钗楼,访铜雀台②。唤厨人斫就,东溟鲸脍③,圉④人呈罢,西极龙媒⑤。天下英雄,使君与操,余子谁堪共酒杯⑥。车千两,载燕南赵北,剑客奇才⑦。饮酣画鼓如雷。谁信被晨鸡轻唤回⑧。叹年光过尽,功名未立,书生老去,机会方来。使李将军,遇高皇帝,万户侯何足道哉⑨。披衣起,但凄凉感旧,慷慨生哀⑩。
【注释】
①孚若:方信孺,字孚若,福建莆田人,是作者好友。他曾三次出使金国,抗节不屈。
②宝钗楼:宋时咸阳(今陕西西安市西北)酒楼。陆游《剑南诗稿》卷十三《对酒》:“但恨宝钗楼,胡沙隔咸阳。”自注:“宝钗楼,咸阳旗亭也。”旗亭,即酒楼。铜雀台:曹操所造。故址在今河南临漳县西南。这两处当时在中原沦陷区,作者并未到过,只是于梦中出现。
③这两句是说叫厨师把东海的大鱼去鳞后细切成片。
④圉(yǔ宇)人:管理养马之事的人。
⑤西极龙媒:从极西方来的骏马。《汉书·礼乐志·郊祀歌》:“天马徠(同‘来’),从西极。……天马徕,龙之媒。”古时认为天马和神龙都是神物,因此天马可以作为招致到龙的媒介,所以把骏马称为“龙媒”。
⑥《三国志·蜀先主传》:“是时曹公从容谓先主曰:‘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这三句是把方信孺和自己比做刘备、曹操。认为其余的人都碌碌不足道。
⑦燕南:指河北之南。赵:今河北一带。剑客奇才:《汉书·李陵传》:“(陵)自请曰:‘臣所将屯边者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愿得自当一队,以分单于兵。”韩愈《送董邵南序》:“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这三句是说要用千辆车子来招请燕赵的志士,以便发挥他们的才能,共谋恢复。
⑧画鼓:画有文彩的更鼓。晨鸡:用祖逖闻鸡起舞的典故。这两句是说好梦正浓连雷鸣般的更鼓都惊不醒,那知一下就被晨鸡唤醒了,这里表示对**的关心。
⑨李将军:即李广。《史记·李将军列传》载汉文帝曾对他说:“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高皇帝,指汉高祖刘邦。万户侯:指封地食邑有万户人家的侯爵。这三句是叹息李广生不逢时,兼以自伤不遇。
⑩慷慨生哀:古诗《西北有高楼》:“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这三句写追念往事,悼怀亡友,但恨世少知音。
【简说】
这首词为悼怀亡友而作,受辛词影响很大。上片写梦境,与友人登访名胜,摆上筵席,二人都是英雄好汉,所结交的也是剑客奇才。下片欢饮正酣,被晨鸡唤醒,自叹老去无成,披衣四顾,又极感慨。上片梦境,繁华欢乐,下片现实,凄凉失意,对比极其强烈。作者对朝政的不满、对怀才不遇的慨叹,在词中表现得十分强烈。
贺新郎送陈真州子华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