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大唐的选官制度,是由州、县等地方长官,或者圣人世家,直接向朝廷举荐人才。
这些人只要能够通过朝廷的考察,便可以走马上任。
这种选官制度的缺点很明显,非常容易滋生徇私舞弊的歪风邪气。
但朝廷也不是毫无作为,为了对此不良风气进行打击和遏制,很早就有一位圣人,提出了“责任共担”的概念。
意思就是,举荐人与被举荐人之间,存在担责的联系。
一旦被举荐人被发现存在贪污、叛国等重大过错行为,那么举荐人也将受到惩罚。
现如今,李讲拿出安知槐二十年前交予朝廷的举荐书。
上面白纸黑字写的清清楚楚。
他是得到了庄嘉平与安家的联名推荐,才得以担任昌乐县的县尉。
二十年的光阴过去,他从县尉这个九品芝麻官,一步步升迁,成为今天的四品知府。
这速度,对于一般人而言,自然是做梦都不敢想的一帆风顺。
但是,安知槐既然有圣人世家这一层背景在,也不算特别的离奇。
毕竟光是此刻站在殿内的,就有好几个年轻人,官职比他还要高。
都不用以李讲这个一步登天,平步青云的人作为例子。
喻星实、李翀……几乎个个都比他耀眼。
但也正因如此,众人更加疑惑了。
平心而论,安知槐身上似乎找不到什么毛病啊?
李讲到底为什么要找他?
只有极少部分聪明伶俐的人,一下就反应明白了其中的深意。
因为,安知槐都这样了,李讲依然选择在他的身上做文章。
这说明什么?
安知槐身上的问题一定很大。
甚至大到足以动摇如今的察举制,让李讲的科举制能够顺理成章的抬上桌面!
尤其是庄嘉平,现场没有谁的心情比他还糟糕了。
今天,一张来自二十年前的举荐书都被翻了出来。
如果安知槐真的存在问题,那么他这个担保人,必然首当其冲,第一个被问责!
靖王一党汗如雨下,几乎所有人的心底,都有一个声音在重复。
李讲成长起来了,李讲成长起来了!
他不再是那个任人宰割的羔羊了。
如今的他,已经学会了握紧利刃,朝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挥刀!
一个安家,居然还不够满足李讲的胃口。
他还想要借此打掉靖王在朝堂上最忠诚的鬣犬!
众人心底一片发寒。
形势发展至今,安知槐也明白了,汗如雨下,跪在地上的身体如筛子般颤抖。
李讲看了他一眼,取出一封信,拆开的同时,淡淡地说。
“安知府,我手中所拿的,便是关于你的全部指控,现在我将逐条念诵。”
“如果你有什么不明的,或者不服的,完全可以当着陛下的面驳斥,争取你的清白。”
“太师你说。”安知府咽下一口唾沫,眼神凶狠,强自镇定道。
“根据你上报朝廷的卷宗显示,在你所管辖的淮南府,建立了七十二座校园,总共收容了超过五万名适龄儿童进行义务教育,对也不对?”
安知府迟疑不已,似乎在思考里面是不是有什么陷阱。
过了好半天,他才说道:“我不太清楚具体的数字,但如果这是卷宗上所写……”
话还没说完,李讲的眼神便陡然锐利,盯着他,冰冷的喝问。
“清楚就是清楚,不清楚就是不清楚。安知槐,本侯可不是在跟你开玩笑,容得你在文武百官面前模糊其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