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罗喆的辩驳,杜如晦听得刺耳。
坊市制度,自周起,至汉兴。
这是一套极为方便又有效的制度。
但是在这个少年眼里却满是疮痍。
更何况,敢和天下共主辩驳,也是需要不少胆气。
一位内侍向李世民递上了一个盒子。
那个盒子罗喆很熟悉呀。
不就是蚊香吗!
当内侍的低语让李世民的脸色稍许变换,看向罗喆的目光越发凌厉。
“哼,经太医署核验,你这蚊香可不值五百文!”
这么快?
罗喆很淡定,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微微行礼:“陛下,话非如此,古有千金买骨,便是这个理。”
闻言,李世民眉头微皱,似乎被触动了什么。
“如今我这蚊香,形式虽然简单,但其内涵创意不止于此,就拿那个小机关而言,看似小巧,但精巧的铁制器具可不多见,再者,古往今来,还未曾见过如此蚊香。”
罗喆侃侃而谈:“这买的不是一份蚊香,而是一份创意。”
可是走到这一步,他已经败了,自从李世民称蚊香不值五百文那一刻,他就带有欺骗性质。
这样的敛财手法很快,快到以如今京城的房价做比较,罗喆在一天之内已经赚了将近四套房产了,要知道,这可是按亩卖的地。
不是说什么仇富心理,而是歧视商贾。
官员们的俸禄都有可能是几条腊肉,一介商贾却腰缠万贯,这是朝廷不能允许的。
“陛下,民并不是不予税赋。”
罗喆躬身拱手拜道。
因为越说下去,越发无力。
李世民还在回味方才的话语。
千金买骨,这千金买骨让他想起了往事。
一位风华绝代的猛将。
一个从平民里杀出来的年少国公 。
可是,这朝廷没有他的位置。
眼前这个小儿郎临威不惧,在满朝诸公面前还说胡话,倒是颇有几分阵前请战的气象。
也如他所说,新朝刚立,很多律法没有完善,就算是前朝,也不曾遇见过这种情况,他似乎没有错。
市坊入门的那点费用算得上税收吗?
不止罗喆不知道,满朝诸公乃至李世民也不知道。
但是,君臣眼神的交换只在瞬间。
杨纂出班道:“微臣曾问其缘由,起因为乡民搭桥修路,赤子之心望陛下开恩。”
杜如晦咳嗽了几下,说道:“罗小郎君虽巧言令色,但商贾卑鄙非百姓同等,臣请圣裁。”
有了杜如晦带头,群臣附声:“臣请圣裁。”
异口同声,对于罗喆很是震撼。
这让他明白了自身的无力感是从何而来,这是人治,说到底,也是人治。
沉默无言,他知道,一旦被认定为商贾,那么皮肉之苦是在所难免的,能不能活着撑过去都不知道。
他仰头看向御案,这是他第一次抬头看李世民,至少,让自己见识一番这个名传千古的皇帝是什么样子的。
冕冠上十二根旒只是象征意义,两人的目光都在对方身上,李世民年不过三十,正是力壮之年,眉宇间经过战火的淬炼,务必威严。
其本身有着胡人的血统,让他的五官更加立体,至少在罗喆看来,还是挺好看的。
他能看到李世民的嘴角微微翘起。
“罗喆犯法,当之有罪,但念其年幼不通礼,朕怜之,此令民子罗喆在宫看押,受皇后管制。”
皇帝的话语充满了气势,但是罗喆总感觉哪里不对。
在他还没有回过味来的时候,朝臣们皆行礼称臣,之后就是各种夸赞,似乎这只是一种流程。
在宫看押是什么意思?皇后管制是什么意思?
我不理解!很不理解!
再怎么不理解,也不妨碍内侍将他带出殿外,移往后宫,确切地说,是丽正殿。
在他离开后,朝堂倒是轻松了几分。
“此子如何?”李世民问道。
杜如晦立马回答,似乎恐于人后:“临危不乱,赤子之心,若归正途,未来可期。”
“愿有前程可奔赴,亦有岁月可回首。”
李世民念道:“奔赴回首,未来可期,杜卿所言甚是,那么,这商税可如何定夺。”
说到这个,群臣开始引经据典,至少要开个头不是吗?
被放置在一旁的蔡志华有些心灰意冷,杜相看重,皇帝怜惜,那还有自己什么事儿,这官途估计就到这了。
……
丽正殿。
罗喆莫名其妙被带到这边。
莫名其妙看到一个风韵少妇怀里抱着一个婴儿看着莫名其妙的自己。
妇人含笑,感觉罗喆有点呆,很可爱。
刚生育的她可能是母性的作用,越发觉得罗喆可爱。
在妇人身旁还有几个孩子。
按理说,后宫不是不能让男子进入吗?
罗喆还是个孩子?孩子不分男女?那算了。
从衣着上看,孩子堆里有几个穿着黄色的,那肯定是皇子了。
于是,罗喆首先排除这几位,向其他孩子靠近。
为什么要靠近他们?
因为这里除了宫女没有其他人了。
罗喆也不知道干嘛,就只能加入孩子堆里了。
“你是谁?”
最先发现罗喆靠近的孩子,身穿紫衣,头上扎着鬓角,语气糯糯的,又跟小大人一样。
“我叫罗喆,问别人名字要先自报姓名,你懂不懂礼。”罗喆说道,可能是劫后余生吧,罗喆放的有点开。
小孩嘟着嘴,皱眉道:“我叫周道务。”
“那从今天起,我们就是朋友了,道务君。”
罗喆很是自来熟,能被养在宫里的孩子,除了自己,应该都是一些重要人物的后代,好好相处一定没有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