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来,在战争结束后还活着的满人,大概只剩下了原有的三分之一。
其中的男性青壮年占比,更是只有十分之一的程度。
伤亡占比简直比后世隔壁老大哥家的卫国战争还猛,直接死掉一代人了。
巨大的权力真空,使得带清朝廷哪怕这会儿引入了这些关外满人进入自身体制作为填充,可与损失的部分相比,也仍旧只能算是九牛一毛。
因此这第一次北伐消灭了大量的满人,让清庭在南方没有足够“自己人”后所带来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这年头的带清朝廷,不得不开始在此期间启用大批汉族地主武装,允许地方大办团练。
随着第一次北伐战争暂时告一段落,这些人已经在这数年时间里面逐步形成了半军阀集团。
而此刻的永琰皇帝,则如同后世的那位慈禧太后一般,难以节制这些地方汉人势力。
这些人有功而不能赏,清庭也赏不起,这就导致了他们开始集体私下结社……
这带清不敢管,头领不愿管,这就为共和政府的地下革命党,在当地造势提供了丰厚土壤。
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切实感觉到带清朝廷的过去统治力,已经逐年出现了失灵。
于是忍不下去连年加税摊派的地方农民,也开始在近些年月群起造反的不断尝试削弱起了带清朝廷的统治
列强偏偏在此期间都不想插手,只能请汉人助剿,这就为革命党提供了兵员。
而永琰皇帝在此期间,虽有考虑过学习后世的老佛爷那般对万国宣战,好趁机削弱这些已经形成和清初时分的三藩势力,没什么区别的地方汉人诸侯王。
但是地方诸侯们这会儿却都没上当的意思。
以及出于考虑到这会儿的南方五省,正蹲了个比自己正统得多的汉人政权一事。
万一真来那一套,怕是这伙人都要群起投南之故,因此在思量了许久之后最终作罢……
也就是当下看在共和政府这边,铁了心要搞和过去封建王朝反动道路不一样的资本主义道路,而并非依赖地主士绅的老路之故,因此这些北方汉人地主士绅们,才能暂时与明显更厚待自身的带清朝廷站在同一阵营。
不然对方要是学过去的朱明太祖那般,完全背叛自己出身的和地主阶级达成一致,只要识时务的剪了辫子换套衣服,就能继续享受到过去那种马照跑舞照跳的‘太平盛世’生活的话……那怕是这群转风向转的飞快的人精们,这会儿怕是早就已经瞬间开始岳武穆附体,个个都嗷着嗓子一边高喊起了‘驱逐鞑虏’的口号,一边就将带清朝廷彻底推翻,转而喜迎起了‘新朝雅政’……
全球各国的历史一再证明一条真理:‘精英’制定规则,在这个规则内,普通人玩不过他们。
可一旦普通人破坏了规则,那么‘精英’的愚蠢面目也就暴露无遗了。
攻占巴士底狱、还有后世的巴黎公社、武昌起义,都是一件又一件看起来不怎么起眼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