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篮球赛
1803年8月8日
中华共和国·广州
国大附属中学
………………
作为共和政府在来到这广州之后,所建立的第一座新式中学————地位大概相当于后世‘中山大学附属中学’的这座学校,无疑正是如今这年头的无数当地平民,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试图将其争先恐后送入其中就读的高级学府……
谁叫这年头的中学文凭含金量也很高呢?
在后世学历烂大街的初中生,放在这年头都能进厂应聘成为掌握一门手艺,收成放在这年头的市民阶层之中已经算是中上水平的高级技工。
高中生就更不得了。
不论是通向大学,军校,医学院,法学院,经济学院的更高学府持续深造,还是直接原地毕业走上通往基层公务员军官以及私企大公司的阳光大道,这选择路径更是多到不行。
在经过这七年时间的建设与发展后,这座中学更是与连带的附属小学以及大学学区连成了一整片,在校学生已经超过了五千人。
或许和后世的某些怪物中学,完全无法相谈并论。
但是放在这公元十九世纪初的当下,也已经是足够令这些旧时空的地方文人士大夫们,都会集体感到为之一震的程度。
譬如当下的王林这位前来参观刚刚办理完转学手续过来的儿子,所即将在未来就读的学校内部环境的富商家长,就正是在当下的中学放学时分,被眼前这座完全综合型新式学校的场地以及师生数量,给震撼到的一位前清古人:
“……居然有五千人这么多?”
“当然,实际上本应入学但却还没上学的适龄学生其实还有不少来着,只可惜现在共和政府当下的公立师资力量还有限,尚且无法做到让所有广州市内的未成年人,都能进入更高的中学学府之内读书识字。”
面对着王林这位靠着大撒币砸钱的方式,让自己孩子进入这座重点中学读书的家长————本身倒也对这种资本主义国家司空见惯的现象没什么意见,并且目前正担任着类似临时导游地位的张凡这位中学教导主任,随即则是面色十分平静地回复起了对方那边的问题。
实际上真要认真计算的话,这会儿的共和政府师资力量,其实还是可以多建几座公立中学,进而容纳下更多中学学生的。
只不过无奈于这年头的高级技工等有些技术含量的岗位,都和萝卜坑一样的在这数年时间里面,创造岗位的速度开始显著低于增加就业人数的饱和状态之故……因此如果不想未来多出一堆找不到工作的长衫孔乙己的话,那这会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