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技以制夷’的带清朝廷,腆着脸送到这座相对不太靠近的共和政府大本营的江南城市之中,只打算学习那些先进技术的‘精英学生’们……
共和政府虽然预定准备过上最多十年时间就要痛打带清。
但在与带清和平相处的这几年发展时间里,官方还是表现出了相当大度的态度,去欢迎那些带清朝廷派人过来学习一切进步思想与技术。
保证包教包会,绝不藏私。
至于共和政府如此做的目的,自然也不全是指望这些既得利益者们能够受到什么先进的自由民主启蒙人权思想,在精神上受到洗礼,然后在回去时自动对腐朽的清廷产生厌恶感。
方柏不能说在此期间,不存在哪怕一个敢于如此背叛自身阶级的对象。
但这种人肯定只是少数。
想要让这些多数的天龙人后代,集体像后世清末民初时分的民国精英那般,成为颠覆带清的主力,就还得让他们在此期间产生【清廷无法充分回报自己】的这点意识才行。
即为令这群见识过不同政治、经济、文化等运作方式的人,得不到他们认为自己在带清朝廷治下应得的权力与地位。
越是在发展中受益了的人,越容易产生不满和离心力。
就举个简单的现代例子好了……在欧美那边,像是记者与律师这些人的身份、地位、与影响力都是非常高的。
那么去学习过这些学科的人,回到国内之后的态度肯定是对现状极为不满的。
谁叫国内的这些上述职业待遇,都没有欧美那些发达国家那么高呢?
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此刻的带清这边也是同样的道理。
这里生活着大量认为自己的才能,没有得到应有回报的人。
尤其以汉人商贾中小地主,以及不少落魄满蒙旗人为主。
尽管实际上他们已经是发展的主要受益者,但他们仍然认为自己是屈才了,本应有更大的活动舞台,与更好的人生。
而带清朝廷这会儿给不了他们的东西,共和政府这边则显然能够悉数给予。
这两相对比之下,究竟应该怎么做出选择,自然是一件不言而喻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