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罗总统这份都和我一样一大把岁数的人了,却还勇于尝试创新,直到十多年后的现在也从未放弃走上那条新道路的这点,确实是我个人无法做到,也很是敬佩的事情。”
“要总结一下我对他的个人评价的话,那就只能是我们‘南洋华人的国父’这个评估即可,别的东西我这老头子也说不出口。”
“至于日后会不会发展进阶到‘全中国人的国父’这一地步,就要看对方与这南洋小朝廷的进一步动作了……”
………………
在这之后,关于和这位资历最老的前任南洋华人头领的相关采访报告,方哲又持续了很久。
除开自身本来携带着的报社派发任务内容之外,在一些杂谈琐事的话题之上,这位非常健谈的老人也都不吝啬时间地与这位青年记者聊上了不少。
以至于在天色逐渐步入到了夕阳西下的傍晚时分,这位青年记者才在聊的兴致上头有点地郑发,试图挽留对方吃个晚饭的婉拒之下,得以顺利脱身的离开这处坤甸富人区的街道……
等到他重新步行返回到了距离富人区不远的报社之内,将自己所手抄在记事本上的相关内容上交主编之后,天色这才完全步入了夜幕之中。
街头上的行人已经相当稀少。
只有白色的鲸油路灯,还在街边不断燃烧的发出了那么些许光亮。
在这个照明措施还不甚完全,电力与煤气灯科技树都还尚未点亮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代之下,哪怕是报社老板再怎么具有资本家的那副抠门德行,却也干不出让员工就着价格不菲地鲸油灯照明,然后挑灯印刷夜战通宵的这种周扒皮行径。
蜡烛照明钱其实还是小事。
可要是顶着瞌睡工作的员工一个操作不小心,把这年头普遍还是使用木质建筑的报社房子在半夜给点着了,那报社老板可真是想哭都没地方哭去。
因此这会儿懒得在大半夜返回自己那间潮湿而又狭窄的出租房内的方哲,自然是在完成了自己的一天任务过程之后,便直接睡在了多少还算干净的报社内部沙发之上,准备就此在这过夜直到天亮为止……
毕竟他明天一早,可是还要顺带负责在这报社里面帮忙打字呢。
这可不是个轻松活计。
在方柏拜托了系统那边,以废掉那两条再也用不着的宗教融合+和谐度永久性控制台代码作为代价,进而让系统将要到后世国内的北洋时期,才会在国内出现的【舒式打字机】,与在更晚的民国年代由林语堂曾经制作出来过的【明快打字机】,这两样堪称东方报纸刊物救星的物品,给提前折腾了出来过后……这玩意儿自然便自此变成了国内文书工作者们的专用产物!
前者哪怕就实际性能来说,与其说是打字机,不如说是‘捡字机’。
相当于现代的电脑键盘变成拾字板,十指打字变成双手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