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1章 你可拉倒(2 / 2)

🎁网红美女,夜夜笙歌

好家伙一下子建个十几平方公里的大城,靠什么挣钱养?光是维护一年得多少钱?就靠游人过来参观能行吗?”

“那里面的房子还不是可以住人?那里面还不是可以搞商业?也就是房子古了点儿呗,别的还不是都一样?”

“哪有那么简单,那是要砌城墙的,里里外外好几层城墙,那宫殿和现在的建筑完全不一样你懂不懂?再说离城这么远谁来住?”

“不好实现吗?”老仲扭头问严顾问。

严顾问吧嗒吧嗒嘴:“我也是支持搞这个复建的,不过铁军说的这个事情也确实不好解决,太大了,维护费用一年不是小数。”

“就搞个景点不行吗?大型公园,把这些皇宫,什么园林,清明上河图这些都修在一起。”

“得,越说越大了。”张铁军拍掉老仲的手:“你找财政部去合伙吧,我可干不起。这家伙,按你说的最后建出来不得比申城还大?”

“咱们就建座新城呗。”老仲不死心:“浦东这边本来也是要建设嘛,除去金融区和现在已经划拨出去的土地,

咱们就搞个仿古新城不行吗?

稍微设计一下改一改,住宅还是住宅,商业还是商业,对不对?最多也就是容纳量少一点,但是可以当景点啊。”

“不可能。”张铁军摇了摇头:“你就不要做这个梦了。咱们现在是在参观电影厂,请仲书记你正经一点行不?”

大家都笑起来,严顾问说:“如果不考虑一比一的问题,就是复建一些主要建筑形成一个小城我看还是可行的,当一个景点应该行。”

常厂长说:“反正咱们这里也是游乐小镇,后面就是影视城,如果拉通的话搞几个古城景观还真行,取景也方便。”

老仲就放开张铁军冲俩老头去了:“你们也感觉行是不?咱们找个时间一起坐坐合计合计呗?咱们不管他,他就一掏钱的。”

“你这两年还是有长进,”张铁军和严家久说话:“各方面的进步还是比较快,但是不足的地方还是不少,要继续努力。”

“行,我多向厂长和老厂长学习。”严家久点头表示听懂了。

“虽然没给你发言权,你还是要把自己摆在一个管理者的位置上来考虑事情和问题,找问题解决问题,明白吧?

以后这边肯定是要办相关公司的,走公司化运营的道路,到时候电影厂这边就是一个拍摄基地,公司就做前期立项和后期销售的事儿。”

严家久眼睛一亮,马上就来精神了。懂了。

“老板,你说,咱们这个制作车间,能不能生产玩具啊?还有模型制作。我感觉能行。就像你们说的大明宫,咱们做出模型肯定能卖出去。”

“你卖给谁?”

“就买给西安哪,做的精致一点儿。太极宫,皇城,你说他们能不能买?我感觉能。做一个长安城的一比一模型出来肯定老帅了。”

“这个方向到是没有什么问题。”张铁军点了点头:“不过具体的实施就需要看了,时机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条件。

不过,到是可以做,作出模型来,根据模型和历史故事拍片儿,同时也是对模型的一种宣传。

现在编剧这一块招聘的怎么样了?尤其是长篇这一块。”

“招了一些人,我感觉不怎么样,感觉不如重金约稿。”

“那就约。我不太想在具体工作上指手划脚,但是你们平时要注意开拓,花点钱没什么要多尝试,要把电视动画这一块给我支起来。”

动画电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而且过去了很久,下一拨还要等很多年,这中间漫长的时间都是电视动画片的天下。

从七十年代到零零年代,四十多年的时间,我们自己把电视动画的战场交给了敌人。

我们的孩子们长大了只知道花仙子,奥特曼,希瑞,漩涡鸣人,大雄和机器猫,唐老鸭米老鼠,只知道白雪公主和小矮人,星矢,幽助,鬼冢英吉大空翼和路飞。

整整四代人。

一边喊着爱国一边喊着你要相信光,就是这么的诡异。

“钱给你们不是放在那看着好看的,要把它花出去,要拿出作品来,咱们这么大个国家这么多年的历史这么多民族,题材少了吗?”

“明白。”严家久点了点头:“那我能加入这个工作吗?”

“可以呀,你都可以牵头专门来搞这个,厂子就是按照剧本和设定来制作。不过作品起码要能通过我的审查,题材类型没什么限制。

而且除了制作电影和电视片,漫画出版这一块也是重点,这个市场也是相当大的,要重视起来。期刊都是现成的。”

电影厂自己就有出版社,有期刊,有出版图书的资格,这么好的条件就是利用不起来。

“行,我想想写个计划。”严家久握了握拳头,感觉自己终于要熬出头了,满满的干劲儿。

从电影厂出来,老仲拽着张铁军去了东方申城影视基地。

“铁军啊,有点事儿你能不能帮个忙?”上了车,老仲看着张铁军问了一句。

“啥?你突然和我这么客气……我怎么感觉后背发凉呢?”

“不开玩笑。”老仲点了根烟,把窗子全部打开:“申城这边没有港,你知道吧?我是过来了才知道的。这一块你得帮我。”

“我?我找地方给你挖一个呗?”张铁军有点懵逼。

申城别看曾经是殖民重地,第一开埠港口,那么多的公司洋行都在这里发了财,但是,它没有港口。这里说的是深水港。

多少年以来申城的港口一直都是在黄浦江上,而不是在海边。原因就是因为两江入海,堆积冲积特别严重,没有深水。

事实上申城本身就是一块由长江和黄浦江冲积出来的平原。

黄浦江的航道深度平均只有五到七米。长江那边比黄浦江要深一点但也有限,平均在十到十二米。两边都属于堆积区。

到九十年代这会儿,海运已经是全世界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了,没有之一,大的港口就是财富的来源,也是没有之一。

像大连就是天然的优良深水港,自然条件就卡在那,多大的货轮只管往里进,申城就不行了,得中途找地方换船。

这一装一卸钱就散了,本来要来申城的大船只能去连云港或者宁波港。

国内的天然良港只有十几个,大连,青岛,日照,连云港,宁波,宁德,莆田,厦门,漳州,广州,防城港和海南岛。

海南有两个。

东方在海南建设的机场在琼海县,那里就是一个没有开发的天然良港,这会儿正在建设一座国际级的超大型港口。

国家在海南的投资主要是集中在岛西,开发的洋浦港。洋浦到东方那一带。

在零零年以前,国家重点投建七个亿吨级大港,就包括大连港。东方投资作为大资本方投了五个,也包括大连港。

另外两个港口是因为东方成立的晚,已经有了投资人了。也是港资。

老仲在大连待了那么多年,太知道一个港口对城市的重要性了,而且申城做为国内最发达的都市级国际城市,也必须要补足这一块。

他去年到了申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找地方建港口。

这事儿事实上也是申城方面一直在考虑的问题,一拍即合了。

但是找啊找,找啊找,找了一溜圈,没有。两百多公里海岸线江岸线,就没有建造大型港口的地方。不具备那个条件。

这东西可没有硬挖的,要挖也得先有基础在那才行。

上辈子,这个问题是一直拖到了零一年才解决的,就是向浙江省借地方,这才有了洋山港。

建设管理由申城来,税收全归浙江,当租金。就这样还是一直拖到了零四年才谈好,零五年开始动工。

申城地处长江口的冲积滩上,资源那是相当有限,像这种借地的事儿可不是头一次了,而是已经形成了习惯。

从五十年代开始,申城就开始借地借矿借资源,从江苏安徽前前后后借了八个地方建了十一个单位。也就是现在的飞地。

地盘是人家的,但是地盘上的资源和人口都是申城的,当地人都是申城户口。

煤炭,冶金,茶叶,农牧产品,都是这么解决的。

后来终于向浙江下手了。

“挖一个也行,我不管你怎么弄,反正你给我弄个港口出来。”老仲开始耍无赖:“你建你管理,你挣钱。

只要这个港口是申城的,东西往申城拉就行。怎么样?”

“不怎么样,我图啥呀?”

“你们不是投了这么多港口了吗?我听说还要组建远洋船队,对吧?这多一个大港不是好事儿吗?反正也是建。”

“船队和我可没关系啊,那是张冠军搞的。再说东方投港口那是响应国家号召。”

“张冠军的东西没有你份啊?再说申城需要一个港口,这不是国家号召怎么的?这么大的城市,重点经济城市,什么不是国家级的?”

“当初你可不是这么说的。”

“当初咋了?当初我在那边,肯定是给那边说话,这不都是一回事儿吗?我还什么事儿做错啦?”

“合着你到哪我就得把钱花到哪呗?我欠你的呀?我啥时候欠的呀?”

“你就说行不行吧,我知道你小子肯定是有办法,我现在就需要一个大港,深水港,这对我下一步的计划有决定性的作用。”

“我不信,你下一步肯定是还得让我建厂办公司支持你工作,对不?反正你就是逮着我了,薅顺手了都。”

“那还用我求啊?你都落这多少东西了?说的就像我不来你就不干了似的。能支持别人不能支持支持我呗?”

“你讲理不?别人那是怎么回事儿?那是有这个条件,我也有这个需要,你这呢?没有条件让我个人想招创造条件硬上。

……我都不稀得说你都,真的,你自己合计去吧你。”

老仲把烟头扔了,抠了抠脸:“没有吧?怎么让你这么一说我还挺过分似的。你就说行不行就完了,别扯有用没用的。行不行?”

“我给你出个主意。”张铁军斜着老仲说:“你去找国院,把舟山划给申城当一个区,那你就要什么有什么了。

到时候我借你钱,从这头往那头建一座跨海大桥,想搞港口搞港口,想搞养殖搞养殖,还能多不少海上旅游景点儿,能养活两个海渡公司。”

老仲眉毛鼻子扭到了一起,舔着腮肉琢磨起来:“舟山哪?那里好像是个海岛是吧?我记着零零碎碎的一片岛。

……你的意思是把港口建在岛上是吧?”

“我不知道,我又不懂。”张铁军摇头表示自己都是乱说的,非专业人士,不发表意见和观点。

“也是个办法,我琢磨琢磨。”老仲搓起了下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