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娘唤我“离儿——”
我现在,人人都尊敬的称呼我“密太妃——”
密太妃,新帝又尊我为顺懿密太妃,这便是我现在的名字。
我真的快记不得了,我还有个名字,叫“离儿”。仿佛,很久以前,圣祖皇帝也这样叫过我。
我第一次见到圣祖皇帝的时候,是康熙二十八年。我十七岁。
那一天的太阳也和今天一样好,明光灿烂。天空是水嫩嫩的蓝色,有点透明,白云轻薄似棉絮般一络一络卷在空中。风里有桃花明媚的香气,用力一吸,仿佛连肺腑里也能浸润了。
那一天原本是很无聊的。爹爹为了圣上南巡的事早早候在了苏州知府衙门。我一个人在府中陪着娘做绣活,娘在绣一对鸾凤齐飞的图案,只差了一对眼睛还没绣完。娘笑道:“等这对眼睛绣完了,就给我离儿做成被面,留着做嫁妆。”
我怔一怔,骤然想起表哥的眼睛,心中“扑”地温软下来,脸色如红霞漫天。
忽然二夫人走了进来,笑容满面道:“请大小姐走一趟吧。老爷请你去知府衙门呢。”
我疑惑地抬头,问:“烦问姨娘,爹爹叫我去做什么?”
娘也有些惶惑:“知府衙门是男人待的地方……”
二夫人笑道:“三妹和离姑娘担心什么呢?老爷说各州府老爷们的小姐都在知府衙门后院里聚会,咱们姑娘不去了可不好。可不,轿子就在外头等着呢。”
娘道:“既然如此,该早些就去了呀,怎么现在才……”然而娘有些无奈,“既然是你爹爹要你去,你就去一趟吧。”
我依言起身,二夫人却拦住了我,“换见鲜艳衣裳吧。”我点了点头,二夫人神秘的笑容在身后扬起,声音细微几乎不可闻:“这孩子倒还真有些运气。”
娘扶着门把,在耳边谆谆嘱咐,道:“快些回来。”
当时并不晓得,这是我此生最后一次见到娘。
知府衙门的后院比自家的院落大了不少,爹爹打发了我来和那些小姐们谈心。她们都是极其艳丽的,美,像这个季节的花朵,鲜艳而蓬勃。她们彼此客气的说话,并没有人理会我。只是在我的小心留意下,发觉她们竟然都有些紧张。我有些莫名,我自小在乡间生长,又不熟识琴棋书画,爹爹总不肯带我出去和贵族女眷来往,只怕我失了他的颜面,不够大方。
我忽然自卑了,远远地避开她们,寻了个没人打扰的所在。
四月春光明丽如画,袅情丝看得那韶光贱。院落的角落里,长廊的深处,开了一树碧桃花,花枝上还蹲了一只小雀儿,欢鸣滴沥。
我愉快起来,随手折下一片翠绿的叶子,含在嘴里吹了起来。吹得是乡间最普通的一曲野调,爹爹曾经训斥为荒腔走板,我却不理会。如今四周寂静无人,我和着小雀儿的叫声吹得愈加欢快。这是幼年时乡间的邻居阿牛哥哥教我吹的。那时我还小,吹着吹着就漏了口气,或是把叶子吹破了,阿牛哥哥使劲儿皱眉头,道:“你那么笨,以后我怎么好意思娶你做媳妇儿。”
那个时节,我真以为自己长大了是要做阿牛哥哥的媳妇儿。他耕田,我织布;他施肥,我浇花;在灶头做完了饭菜喊他回来一同吃,生五六个孩子,做一对乡里的普通夫妻。
阿牛哥哥的力气很大,可以一个人宰一头牛,一天插满自家地里的秧,还会把我家门前的大水缸里灌满清亮亮的水。
娘对我说,“你爹爹怕是快忘记我们母女俩了,只是回去也未必能嫁个好人家。与其和娘一样做妾,不如嫁给你阿牛哥哥,他是个实心人,会好好疼你的。”
我并不喜欢阿牛哥哥。可是,嫁给他也没有什么不好。于是,我也没有再说什么。只低了头,熟练地补完衣裳,用牙齿咬断线头。
我曾经问过娘,为什么我的名字叫“离心”
娘的叹息如风扫落叶般沉重,她轻声道:“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我嗤鼻,“同心而离居自然是要忧伤的,可是爹爹把我们母女俩随意安置在乡间,只每月寄给我们一些钱财紧巴巴地度日,这样的人,娘还以为他与你是同心的吗?”
从小,我的性子就是温顺安静的,甚少这样尖锐的说话,这么些年,我和娘相依为命惯了,而且我的性子,亦不是这样锐利而锋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