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随着小可列队而过,经过大雄宝殿外。拈香的书生低首瞅看。咬着唇,不敢发出窃笑声。几颗新剃度的,光秃秃的头颅,经弯曲的穿堂,进内院……
他们晚上与寺内众僧同睡一室。
仪式繁琐拘谨,昏然入梦。似刚睡着,忽闻钟声响起。
五更。
能征惯战的八人,为此意外的声响所惊,马上一跃而起,有所警觉,步调一致。半明半昧中,只见左右是打坐的和尚,一早已醒来,尚未下床下地,也不影响旁人,自管静修,至此反被他们骚扰了。
石彦生找不着自己的傍身武器。
一抚头,青渗渗,光秃秃,他也是一个和尚。
“唉,这是做梦吗?”其中一名同僚颓然,倒下欲再睡去。
石彦生只想着:“情愿是个受不了的噩梦,生离死别惊险百出,唯一旦自恐慌中惊醒,发觉还在床上,就很开心了……”
这不是梦。
众僧起床之前,双手合掌,口中默念着偈语:
“从朝寅旦直至暮,一切众生自回互。若于脚下丧身形,愿汝即今生净土。……”
他们把鞋穿好,动作轻柔无声。
新剃度的几个,互相推拉,赖床的已被一把提起,异常粗鲁。
郭敦和赵一虎,洗漱时口鼻发出“呼噜、呼噜”之声,太嘈吵了。
小可忙作出手势,示意安静:
“——”
又悄道:
“我教你们洗脸吧。”
12
赵一虎虎着脸,诧异:
“什么?‘教’我们‘洗脸’?”
小可作了示范:
“洗漱不能发出声响,动作得安静。擦脸就擦脸,不能又擦头,如果擦头,有四不利:一是污桶、二是腻巾、三是枯发、四是损眼。洗完脸,便回床叠被去。”
他走到床铺旁:
“叠被时,应捏住被子两角,不能抖动搧风。完了以后,跟随钟声每日诵经、礼佛、拈香……”
赵一虎跟郭敦等人耳语:
“哦,这娃倒挺熟练的嘛。”
小可正色:
“贫僧法号‘小可’。”
石彦生看着有趣:
“小可,你出家几年?”
“十年。”
“几岁?”
“十岁。”
“爹娘送进来么?”
“没有爹娘,四大皆空。”小可平淡道来:“自下已具缘、诃欲、豁然开朗,明白法界业力,相信因缘果报。发大誓愿,助众生解脱,早等彼岸。”
新来的和尚各人互望,摇首:
“我不明白。你呢?”
郭敦又望小可:
“我不明白。你呢?”
小可天真无邪大智慧。这是他一下就叨念着琅琅上口的道理,他也摇摇那嫩胖的小脑袋:
“我也不明白。——可我‘懂’!”
郭敦搔着头:
“多深奥。”
小可回复“师兄”风范,不怒而威:
“各位师弟,请跟我来。”
八人遂庄重地随之而出。当中必有人感到“虎落平阳被犬欺”吧。
早课诵经。
至正午,方在斋堂进食。
肚子饿了,管不了众僧之清淡斯文,狼吞虎咽恶习未戒。自家咀嚼声音一停,原来周遭静默。
只见小可停了竹筷,望定他们,这才知机。唯有石彦生心事重重,不大动箸。
“静一!”
一时不知道是自己。
“静一师弟!”
“哦——?”
“为什么停了筷子?”
“菜很淡,吃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