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2 / 2)

带着嫁妆穿六零 西凉喵 11406 字 2024-02-18
🎁美女直播

埋了李宝应,夫妻俩今晚上还要在道观里住一晚上。

霍容时有很多话想问,这会儿是问的时候。

穆清捂住他的嘴,“别问,我们回去慢慢说。”

穆清晚上没睡好,脑子里一直转悠着疫病两个字,如果真的有大瘟疫,一家人到底要怎么躲过去?

第二天早上告别李道长,刑家的司机还等在山下,接上他们就开车送他们回家。

回到只有他们两个人的家,穆清有很多话想说,霍容时让她等等。

昨晚上他着急想知道,这会儿却不急了。

夫妻俩洗漱一番,吃了晚饭后,舒服地躺在床上。

沉默了一会儿,穆清伸手拿出一本书放在他手里。

霍容时眨了眨眼睛。

“不用怀疑,这是真的,李宝应说的话,我相信也是真的,我们现在有儿有女,必须要提前准备着。”

霍容时不傻,夫妻俩一张床睡觉,生活中偶尔会出现一些不合常理的事情,他都默默记在心里。

终于等到她肯说的这一天了。

“你有个空间,能存东西?”

“嗯,能存很多东西,东西存进去后就不会改变,热饭热菜放进去,无论过多久端出来,依然是热的。”

霍容时不说话,穆清握住他的手,“怎么了?生气了,生气我没告诉你?”

“没生气,我觉得很庆幸。庆幸你手里有这个宝物,你在三年灾害的时候出生,才能好好的活下来。”

穆清笑着抱他,她就知道她没看错人。

最大的秘密告诉他了,穆清一下觉得心里万分舒坦,生活质量肉眼可见地提高。香港买的海鲜,北京买的烤鸭,天津买的包子,想吃什么都有。

“我生气了。”

“生气什么?”

霍容时卷了一片烤鸭塞媳妇儿嘴里,“生气为什么你没有早告诉我,你偷偷吃独食香吗?”

穆清哈哈大笑,那可太香了。

吃完饭,夫妻俩默认李宝应说的是真的,那么一家人就要早做准备。比如,把家里的房子重新修建。

如果发生疫病,那肯定要住在人少的地方才安全,穆家村远离人烟,是个好选择。

“再过四十年,这套房子只怕都是危房了,咱们要重新修建。”

“房子至少要建五层,地下两层,地上三层。门窗都要用最结实的材料,院子要圈大一点,留一块大的菜地,保证家里一直有新鲜蔬菜吃。”

家里还要准备用的穿的还有药品,要准备的东西真不少。

夫妻俩决定,空间的事情不跟儿女们说,少一个人知道就少一份风险。

四十年后的事情,现在好像也没那么着急,毕竟要建造一栋安全结实的房屋不是容易的事情。

另外一个,夫妻俩都觉得,这些年发展得特别快,现在把房子建起来了,再过几十年,那时候说不定有更先进的技术,拆掉重新建也麻烦。

所以,再等等吧。

夫妻俩住了两天后,这才准备回去。

走之前他们去刑家吃了顿午饭,下午才上飞机。

“咱们建房子的时候把定北叔叔他们都叫上。”

“刑家两位叔叔年纪不小了,估计要准备退休了吧。”

“应该是。”

夫妻俩回到南广,家里孩子们都回来了,孩子们看到他就跟老鼠见了猫一般。

霍容时没让他们失望,第二天早上就把人都赶进丛林,男女一视同仁,霍容时的最喜欢的小棉袄霍晴也没能逃了。

霍晴跟爸爸撒娇,霍容时只想到四十年后闺女也六十岁了,健康的身体要从年轻时候抓起。

去锻炼吧!

危机远在四十年后,穆清还是有计划地多准备一些吃的。

夫妻俩的秘密说开后,小的不在家,夫妻俩经常去岳父岳母家吃饭,天上飞的地下跑的,随便吃。

喝了一碗特别的养生汤,鲜得不得了。

“这个母鸡可不是一般的母鸡,这是东北的飞龙,现在山里的飞龙少了,你去东北都不一定吃得到。”

让他想想,算一算时间,距离岳父岳母和老婆离开东北的时间,这飞龙死了二十多年了吧。

林玉笑着道,“确实是没算错,还要喝吗?”

“麻烦妈,再来一碗。”

夫妻俩偷吃了好东西,家里还有爸妈在,两人心虚,回去的时候穆清从空间端了一锅普通养生汤回去。

“爸妈,喝汤。”

“哎。”

霍锦年从楼上下来,“又去你岳父岳母家蹭吃蹭喝了?”

“别问,快来喝。”

谢桂珍笑着说,“你究竟是娶媳妇还是做上门女婿的?一天到晚的你也好意思。”

“咱们两家都是独生子女,上门还是娶媳妇都没差别。”

“这句话你说对了,等你我和你岳父都退休了,咱们全家住一块儿,你小子要好好伺候你岳父岳母,给养老。”

“爸我知道。”

穆清囤东西的同时,也有意识地多挣一些钱。

穆清挣钱的方式,就是在家画画,然后送到容念家手里,容念家转手就在拍卖会上卖出了天价。

青芒这个名字,现如今那可是在全球范围内都非常有影响的画家,一寸墨宝一寸金都不足以形容她的画的价值。

但是穆清懒,从还未成年的时候扬名到现在儿女都读大学了,市面上流通的画作都不够办一场展览。

想看青芒的画,只能去容家碰碰运气。

容家有不少她的画,容爷爷前几年去世后,这些画容念家本来想还给穆清,穆清没要,让他们收藏。

容家人其实很感激穆清,除了情感之外,还因为利益。穆清的声名鹊起,让容家也得了非常多的好处。

首先来说,名声上就很好听,那些体面身居高位的人,看在这些虚名上,都愿意给容家一个好脸儿。

容家兄弟两,一个做生意一个做文化生意,倒是让容家在他们手里上了一个新台阶。

容家念穆清的好,容念家帮穆清卖画,自己出力不说,还一点都不抽成,甚至要自己贴补一点钱。

到手的钱,穆清捐出去一些,剩下的钱自己收着。

夫妻俩不着急修老家的房子,没想到第二年一场传染性疫情让夫妻俩警惕起来。大坎儿在四十年后,这不代表着没有小坎儿。

嘱咐儿女在北京的家里好好待着,不要出门,等到事情解决了再说。

挂掉电话后,穆清道,“是我们大意了,纵观历史,疫病从没有真正地消失过。”

她怎么会天真地以为,这个时代没有疫病。

霍容时果断道,“别等了,先按照现在的最高技术水平把房子修起来,以后有新技术以后再说。”

家里爸妈年纪都不小了,以后要真碰上事儿,最好把他们送回老家。

这一次疫情过后,穆清去了一趟香港,接触了很多搞建筑的大师,请他们讨论出一套生活便利又坚固的房子,最好如同堡垒一般安全。

穆清舍得出钱,这些建筑师服务得非常到位,不仅给了图纸,还把需要的最好的材料都写下来,就算他们本人不去,基本上穆清找个靠谱的人牵头,就能把房子建起来。

穆清的动作引起了容念家的注意,穆清笑着说,“前段时间的那个疫情把我吓着了,想把老家的房子拆了重新建起来,万一以后碰到这事儿,还能有个安全的去处。”

容念家觉得她说的在理,他们容家也不缺建房子这点钱,问穆清要了一份资料,他回头买了块地,也准备建一套坚固的院子起来。

有些建筑材料好买,有些材料只有国外才有,容念家把这事儿接过来,他托人去国外买。

“多买点,万一有个替换……”

“放心,我知道。”

“给我照三倍买!”

“一套房子你要三倍的材料?”

“给刑家准备着,他们如果不要,材料我自己留着。”

“行。”

老家的房子拆了重建,爸妈都同意,穆清去问莉姐姐,莉姐姐犹豫,刑昭倒是觉得可以建。

“爸妈和小叔他们都说了,退休后回穆家村养老,房子重新建挺好。”

刑昭看着设计图纸道,“原来的房子太老了,而且不方便。你瞧瞧人家这个,屋里又是电梯又是暖气的,适合老人家住。”

这样高规格的一套房子不便宜,刑昭和刑莉姐弟俩没那么多钱,云苓却说,“这钱我们自己出。”

“你们兄妹俩也过得好,不用我和你爸帮衬,我们退休后也有退休金,手里不需要存那么多钱。”

“妈,你和我爸的工资才多少?你们加一起也建不起这套房子。”

“呵,你以为老娘手里没有点好东西?”

上一辈传下来的金银财宝就不少,选一些金银卖了,还能换不来钱?

最后也没动用家里传下来的东西,刑定南和蒋涵夫妻俩出另外一半钱。他们也要住,总不能让哥嫂出钱吧。

霍少恒简直惊呆了,好家伙,家里的钱多得没处花了吗?花这么多钱在村里修一套房子,一年到头去住不了几天,怎么想的?

家里小辈不理解,长辈们却很支持。特别是穆继东,本来是农村出身,有着非常浓的土地情结。

去城里的楼房里住着?他老头子才不愿意。

修村里的房子,穆清从上海请的人。家里原来的地只有三四百平,按照设计图纸,至少需要五百平,地皮还要扩一扩。

一左一右两套房子,从春天建到了夏天,等到屋里彻底装修好,已经是秋天了。

国庆节的时候,全家人都回穆家村过节,霍少恒几个人,看着宽敞明亮又简约好看的房子,都惊呆了。

“这哪里是村里的房子,我看比那什么别墅还建的好。”

“主要是里面装修好,太洋气了吧,电视放墙里,家里还有电梯。”

“哟呵,还有暖气,家里电路是特意弄过的,国外买的发电机,以后咱们可以自己发电用。”

“一共多少层啊?”

原来穆清计划修两层的地下室,建筑师知道建房子的地方坡不算高,就建议她把地基打得更深一些,地面上有三层,地下有三层。

坡上面是房子,坡下面是一条隧道连通家里的地下室,地下一层修成娱乐室,地下二层是储存间,地下三层建成一个停车场。

主体建筑,整体呈现一个’L’形状。他们这次回来,车子直接开进隧道里,停在地下三层,坐电梯上楼。

不用爬坡上山回家,对腿脚不便的老人来说,也是一件好事情。

“这个家,简直绝了!”

家里长辈喜欢这套房子,霍少恒他们也喜欢,兄妹俩占好房间,平日里有空就回来住几天,那简直太舒服了。

穆继东甚至期待着退休后的生活。

对穆继东和林玉来说,这套房子是非常好的养老房,退休后在这里安安稳稳舒舒服服地过完这一辈子。

对霍容时和穆清来说,这套房子则是他们应对劫难的堡垒。

零几年的一场疫情过后,二十年后又发生了一次更严重的疫情,波及全世界,靠着生物医药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后来也成功渡过去了。

又是二十年后,家里老人都已经离开人世,霍容时和穆清早已经退休,儿女也六十岁了,他们俩身体保养得好,八十多岁的人比儿女身体还硬朗。

夫妻俩准备了几十年,几十年查漏补缺,该想到的都想到了。

某天早上醒来,穆清觉得有点心慌,把身边人叫醒。

“有没有消息?”

“没听到什么消息。”

穆清戴上老花镜起身,“你也起来,给庄博家打个电话,他大孙女在大医院上班,真有苗头,他肯定知道。”

“放心,真有事儿他肯定会先给我打电话。”

霍容时说话声刚落下,手机响了。

霍容时接通电话,电话那头,庄博说话声又快又急,“老小子你是不是找到什么消息?怎么就让你猜准了?”

“我跟你说过,就是做梦梦到,心里害怕。我问你,你通知上面了吗?”

“你说的那么严肃,我哪敢不听你的,早通知了,那帮老小子不信,今天消息出来,都疯狂给我打电话,嘿。”

“好歹有个准备。”

“咱们老兄弟年纪都不小了,这一辈子风风雨雨经了不少事,如果这次咱们能活到拨云见日那一天,我来找你喝酒。”

“我等着你。”

冷静地挂掉电话,霍容时给儿孙打电话,穆清小声说,“你就说要重病。”

霍容时点点头,语气严肃,把儿孙都叫回来。

国家进入老龄化人手不够用,霍少恒六十岁的人了,还在兢兢业业上班,只是从一线换成二线。

老干部们经验丰富,虽然体力跟不上,带一带年轻人还是可以的。

接到爸爸的电话说妈妈重病,想到妈妈的年纪,霍少恒一点不敢耽误,带着媳妇儿夏雨回老家,刚上班的儿子霍让也被叫回来。

同样在南广的陈典和陈诚两家,问过之后也跟着霍少恒一起走。

霍晴那边也一样,带着丈夫徐林和女儿徐浅回老家。

通知完家里人,夫妻俩赶紧给亲戚打电话,确定都通知到了,这才放下心来。

穆家村的人几乎都搬走了,最多每年过年时,有几户人家会回村里祭祖,在穆家村常住的,只有穆清老两口。

穆清拿着钥匙转身出门,“我去刑家看看,给刑策他们准备些吃的用的。”

“我陪你一起过去。”

定南叔叔的大女儿刑悦和小儿子刑芒,退休后和儿女住在北京,他们不回来。

莉姐姐和刑昭哥哥比他们年纪大,早就去世了。所以,刑家要回来的人有刑策一家。

算一算,如果刑家和陈家人都回来,估计有十七八个人,穆清在刑家地下室里放了米面粮油,只是米面就有将近两千斤,够他们一家人吃很长一段时间了。

放完粮食,夫妻俩慢慢走回家,“悠悠他们都不回来?”

“嗯,他们说在南广住惯了,就不回来了。”

“不回来也好,人越少就越安全。”

“老头子,你说,究竟是天灾还是那些心黑的投毒?”

“不知道。”

他们都活到这把年纪,就跟当年李宝应说的那般,多活一两年还是被传染疫病去世,都没什么关系。

家里孙子和外孙女,他们还有大好的青春。

疫病传播的比他们想象中的更快,早上庄博给他传的消息,中午一线城市就已经是人心惶惶。

霍少恒和霍晴带着全家人到青芒刚下飞机,前面摆渡车里闹起来,有乘客狂犬病发作咬人。

兄妹俩在机场碰到,“快,快走,不等行李了。”

“阿让,你跑去外面看看车到了没有。”

霍让大步跑出去,他们订的车正在二号出口外面停着。

和租车行的人交接完车,霍让立马发动车子,霍少恒带着媳妇儿跑上车。霍晴一家三口也没落下。

“开车!先出城!”

出城的路上,透过车窗,看到不止一起人咬人的场面,霍晴被吓到了,赶紧给家里打电话。

霍容时温柔又坚定地安慰女儿,“别怕,我和你妈在家等你们,家里什么都不缺,咱们一家人肯定会渡过这次灾难。”

“爸!”霍晴忍不住红了眼眶。

“乖,爸爸等你回来。”

挂掉电话后,霍少恒安慰妹妹,“爸妈准备的这么齐全,肯定早有准备。”

坐在后座的徐浅激动道,“外公外婆是不是知道些什么?”

“坐好,想知道,回家问你外公外婆去。”

车里气氛很压抑,徐浅故意叹气说,“大哥,你说你都快三十了,还没女朋友,等你以后像舅舅舅妈这么大年纪,你儿子还没你大。”

霍晴笑道,“别拿你大哥说事,你外公外婆,还有我和你爸爸,你舅舅舅妈,什么时候催过你们谈恋爱结婚了?”

霍让笑道,“都什么年代了,浅浅你的想法有点传统哦。”

“哼,还不是想哄你们开心。”

霍家专门出成熟稳重型的人,霍少恒和霍晴兄妹俩是这样,找的伴侣性格差距也不大,小一辈的霍让是典型的霍家人性格,唯独徐浅是个话多可爱的开心果。

有徐浅插科打诨,大家放松了一点,上高速后,霍少恒有心思想其他的。

他们家车的后头跟着陈家两兄弟的车,霍少恒先看了群里的消息,刑策一家从沿海回来,已经下飞机,在回穆家村的车上。

打开定位后,发现刑策家的车在后面,霍让把车速稍微降下来一些,等着他们追上来。

一共四辆车在进县城前碰到一起,要从云台市回穆家村,肯定要通过县城。

车子刚开进县城,砰的一声,一个缺了半边脸,眼睛浑浊的男人扑上来的,血溅满了挡风玻璃。

霍让心头一颤,霍少恒厉声,“别停车,冲过去!”

霍让努力集中注意力开车,外面炼狱般的情景撕扯着他的视线,人咬人,被咬过的人又加入到咬人大军里,求救声,尖叫声,外面已经乱了。

四辆车冲过县城,轮胎上,车窗上都沾上了血,被大人死死抱在怀里的孩子吓得都不敢哭了。

车子开进村道,大家才松了口气。

离穆家村还有三公里的地方,一道道关卡和铁门密集地摆放。

电子控制的大门打开,车子通过之后重新关上。

徐浅扭头看后车窗,“外公外婆准备的真周全。”

真正周全的还在后面呢。

车子开进村里,霍容时和穆清等在那儿,高压水枪和各种消毒液准备好几箱,必须消毒之后才能回家。

车子消完毒之后也不能开回家,只能放在村口。

刑策连忙道,“霍叔,穆姨,你们家存了多少粮食?我们回家匆忙,什么都没准备。”

“不要担心粮食,我在你们家屯放了好几千斤的粮食,够你们家吃。”

刑策感激道,“谢谢霍叔。”

“你们今天也被吓坏了,消完毒回家吧,好好睡一觉,等睡醒再想想日子怎么过。”

这个时候,除了不知事的孩子,谁能睡得着哦。

霍让接过爷爷奶奶手里的工作,休整了一下,就去隔壁找刑家和陈家人,商量怎么安排监视的事情。

家里的房子安全性高,吃住都不用担心,就怕外面有人冲进来,或者感染病毒的人冲进来。

他们最大的威胁来自外面。

“村里监控都装好了的,明面上和暗地里的都有,咱们要排好时间盯监控。”

“对,除了监控外,咱们还要种菜,我看这次没那么容易完。”

大家对此都有共识。

有年轻人加入,霍容时和穆清轻松起来,穆清每天去后院观察家里养的鸡鸭,都健健康康的。

“浅浅,拿三只老母鸡三只鸭子给那边送去,他们家有孩子,要吃鸡蛋。”

“哎!”

穆清当然也存了不少肉,不说她的空间,家里的储存室里放着好几个大冰柜,里面冻着不少牛羊肉和其他速冻食品。

刑家那边也放了两个大冰柜,短时间内肯定不缺肉吃。

收到鸡鸭,刑策的媳妇儿感谢不已,对刑策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真是没说错。”

刑策笑道,“霍叔和穆姨和我们家多少年的交情了,虽然没有血缘关系,和亲爹亲妈比也不差什么。”

陈典和陈诚忙点头,“有霍叔和穆姨在,我们心里就不慌。”

家里不缺物资,房子安全系数高,全家人都在,别提多好了。

可惜,好日子也没过多久,几天后,霍少恒盯监控的时候,发现有几辆车停在村外面,霍少恒连忙去找爸妈。

霍容时精神矍铄,笑了笑,“咱们这里虽然偏僻,但是路是通的,那些从城里逃出来往乡下跑的人,肯定会来咱们这里。”

“不妨事,我和你妈早有准备。”

国内不允许持/枪,家里最有杀伤力的武器,就是弓箭。别看夫妻俩上年纪了,戴着老花镜,准头也一样的好。

“你去,把地下室放着的□□拿出来,分给陈典他们。”

“我这就去。”

霍少恒他们这一代人,几乎是霍容时鞭策长大的,经常被扔到丛林里荒野求生,就算最弱的霍晴,射箭也有模有样的。

第三代霍让和徐浅两个,受长辈影响,也喜欢玩儿弓箭。

刑家和陈家的孩子,技术差一点,多少也会,抓紧时间练一练吧。

外面的人都觉得村里肯定有不少物资,想方设法地想进去,车子进不去,人还进不去吗?

这是山村,路拦住了,那就从山上绕过去。

霍让带着人拦截,不伤人性命,只阻拦他们的行动。

霍让出手太狠,有几次估计射人的脖子和头,都差那么一点,箭擦着头皮飞过去,那威慑力一点不比热武器差。

霍让叫他们走,那些人撒泼打滚卖惨,就是不挪窝。

徐浅启动无人机去外面绕了一圈,喜庆热闹的歌曲带来一群感染者,这下不用他们逼退,这些自己就开着车撞出去。

“丧尸挺好用,我再去召唤些过来帮咱们守大门。”

“我看行。”

无论是市里逃出来的人,还是县城过来的人,这附近都是乡村,特别是县城附近的村子人口多,物资多,也犯不着来啃穆家村这根硬骨头。

而且,听说里面只住了一家人,一户人家能有多少物资?

大部分人放弃了穆家,有极个别的从芒山上绕过去,都被霍让他们收拾了。

国家的基建做得好,但是再好也有承受的极限,半个月后,断水断电,对穆家也没什么妨碍,毕竟家里很多年前就不需要外面的水电了。

比起水电,更严峻的是断网,断网后,家里的亲戚都联系不上了,他们穆家村,彻底成了一座孤岛。

好在家里人不少,年轻人活泼,整天想着玩儿。霍容时和穆清笑呵呵地看看,随即去楼上喝茶看书,一切都是岁月静好的模样。

外面的人活在水深火热里,物资奇缺,丧失能力越来越强,打丧尸找物资的时候还要提防被暗算。

两年后,网络短暂地恢复过几次,主要是告知大家生存基地的位置,同时也有很多人上传很多血腥悲惨的生活,让一直安稳待在家里的霍让他们惊吓住了。

大家的生活,比他们想象中更难。

“看来一切都慢慢走上正轨了。”

夫妻俩单独在一处时,霍容时笑着问,“咱们准备的物资,消耗了多少?”

“五分之一吧。”

本来物资是按照亲戚全都回来准备的,结果大家伙儿大都选择待在他们生活的地方。

既然物资还多,那他们就不去安全基地,就在家待着吧。

这两年,家里米粮都有,新鲜蔬菜全靠自己种,至于肉类,全部都是之前存下的。

家里的储存室的物资是霍让在管,他好几次发现已经半空冰柜里的肉又满了,他把这事儿藏在心里,从来没说过。

家里冻的牛羊肉自己家留着吃,不在给刑家那边送。腊肉和火腿还有许多,倒是可以多分点给刑家。

有一次徐浅想去储存室拿牛肉丸,想吃火锅,霍让居然从储存室拿出来一截莲藕。

“家里怎么会有莲藕?”

“以前存的呗,问那么多干什么,吃你的。”

霍容时以为这次灾难可能还要持续很多年,但是疫苗出现的比他预计的时间快,又是两年后,水电网基本恢复,疫苗接种率超过百分之九十五。

没有接种的,大多是像他们家这样住在偏远地方躲灾,一时间联系不上的人。

又是一年夏天来了,霍容时和穆清老两口在院子里散步,看孩子们在树上摘果子,刑策跑过来。

“家里来客人了。”

“谁?”

庄博哈哈大笑,“还能是谁,除了我还有谁来看你这个老小子,其他兄弟都投胎去了。”

霍容时激动,“快,快把大门打开。”

庄博全副武装开着车进来,他的儿孙们都在跟在他后面护着。

庄博炫耀道,“看到没,崭新的盔甲,丧尸冲过来都拿我没办法。”

“多大年纪了,一身盔甲几十斤,你也不嫌重。”霍容时简直哭笑不得,老小孩儿,真是年纪越大越幼稚。

通过庄博的口,霍容时才知道,感染初期沿海一带人口聚集的地方到底有多惨烈,被称之为人间地狱也不为过。

“都过去了,你家的儿孙也别在家蹲着了,去外面参加建设吧。”

“正有此打算。”

家里的孩子们都走了,庄博在穆家村住了几个月,生了一场病,被儿孙们接回去看医生。

家里又只有老两口住着。

穆清背都挺不太直,慢慢悠悠去厨房,“老头子,今天吃烤鸭吗?”

“吃!”

夫妻俩走在一起,阳光透过窗户撒在他们身上,白色的发丝似乎闪着光。

这奇怪又温暖的人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