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间事第三章(1 / 2)

四月间事 尾鱼 17827 字 11个月前
🎁美女直播

下了甲板,空气滞闷,供船员休息的房间有五六个,空间都逼仄,像老式火车带推拉门的小隔间。

船员专门给他们匀出一间,开门进去,两边是上下铺的单板床位,中间的过道窄得连转身都困难。

行李放到上铺,卫来和岑今各自坐了相对的下铺,一时间无话可说。半夜里因为突发变故而建立起来的一点熟稔,似乎随着日出天明散得一干二净。

大概是因为受伤,身心疲惫,岑今拉上帽子,这次连招呼都不打一声,倒头又睡。

卫来把铺位上的被子和枕头摞起来当垫背,靠倚着百无聊赖。他希望自己不要睡着,偷渡船之后,还从来没在船上睡过觉——他觉得如果睡着了,一定会做不怎么愉悦的梦。

也不知过了多久,眼皮渐渐下沉,怕什么来什么,他又回到那艘偷渡船昏暗的舱里了。

空气混浊,体味、屎尿味、呕吐的酸味和馊霉味在封闭的空间里混合、发酵。舱板上、角落里,横七竖八的人,蓬头垢面、奄奄一息。黑暗里分不清男人女人,灾难面前,没有性别。

他看到小时候的自己,撑着柴一样的细胳膊,爬起身问旁边的父亲:“为什么要离开家啊?”

事前一点端倪都没有,他是被父亲直接从小学课堂接走上的船,书包里还有课本,《语文》《算术》《思想品德》。

父亲没有回答,也从来没有回答。

他至今都没搞明白——很多人远离家乡,就好像在远方能找到清晰的生活和方向,其实只是换一个地方迷茫。

船身左右侧晃,航程长得似乎永无尽头。

卫来睁开眼睛,一时间有点恍惚,耳侧有极轻微的沙沙声,手臂一撑想坐起来,忽然听到岑今说话:“别动。”

她不知什么时候醒的,盘腿坐在对面的铺上,低着头正在画画。

拿他当模特?

卫来觉得配合一下未尝不可,因为昨晚的事,他对她生出不少好感。他保持刚醒时的姿势,同时发觉自己的睡姿并不那么雅观:一只胳膊垫在脑后,头歪着,一条腿搭到床下,另一条伸在床外。

他努力安慰自己:也许这样会显得身材很好,四肢修长。

没当过画画的模特,要一直保持这样的姿势吗?多久?至少半个小时吧,要不要聊点什么?就这么不吭声很闷啊。

额头上、小腿肚、耳朵后、胯下,开始莫名其妙发痒。

不过这个角度方便看岑今。她没有表情,铅笔的顶端高过纸的边,沙沙移动,脖颈上掠着微光。

她还戴同一条项链。

这项链应该有特殊意义,谁送她的?姜珉?

卫来皱起眉头:她不带感情地去听姜珉的讲座,在他的衬衫上烧洞,还说是在“了断”。

他忍不住开口:“可以问你个私人问题吗?”

“问。”

“你和姜珉,是什么样的感情?”

她晃动着的笔端不易察觉地停了一下,然后一切如常:“普通的男女感情。”

“普通的……是什么样的?”

“没灾没祸就和气相处,大难临头就各自飞。”

哦。

卫来脑海里浮现出广袤的一大片林子,无数的鸟扑棱着翅膀,飞得天南地北杂乱无章。

很合理,这时代男人女人都躁动,没有大难临头都怀揣一颗各自分飞的心。

“他有对不起你的地方吗?”

否则你背叛在先,哪儿来的脸去烧人家的衣服?

“也没什么……他多嘴,说了我不爱听的话。”

卫来很遗憾,分手后还絮叨个不停并不犯法,但也称不上美德:“他到处宣扬你……背叛他?”

“也没有。结婚的时候,他说,经历了前度给的劫难,感谢上帝没让他为了错的人死掉。”

她抬起眼皮,目光从画纸锋利的边缘上漫过来,一字一顿:“他说我是‘劫难’。”

你本来就是他的劫难啊。

人一读书人,经历过的最大坎坷可能就是没拿到全额奖学金,为了你的背叛吞药自杀,差点儿送上一条命,再也不能保护地球……不对,保护人类。

你还不准人家说你是他的劫难?

卫来忍住了,没有为姜珉分辩。很显然,岑今可以去救黑船上素不相识的人,也可以心胸狭窄——他怕哪天自己的衣服也被她烧两个洞。

垫在脑后的胳膊开始发麻,卫来不耐烦:“画好了吗?”

她收尾,签日期:“画着玩的,不打算留,要看吗?”

画纸递过来,卫来的目光落到纸面的刹那,整个人噌地坐了起来。

铅笔、素描风,几只憨态可掬的小猪,一头领跑,另几头跟随。

卫来捏着纸边,这要是铝制啤酒罐,老早就被捏瘪了。

妈的,不是画我吗?

他忍住了没问,因为大致能预计她的回答:我只是让你别动,没说画你啊。

于是他尽量克制而友好地笑了一下:“怎么会想到画这个?”

“过冷藏库的时候,看到舱门上的肉猪标志,就画了。”

卫来把画纸递过去:“其实我偶尔也画两笔,不过不是这种素描风的。”

岑今接过来,懒得起身,伸长手臂把笔和画纸反送到上铺空的地方,语气中是明显的敷衍:“那有空切磋。”

看看时间,行程只走了一半。

只能尽量打发:吃海员餐、上洗手间、借速溶咖啡冲泡、看过期的报纸、继续睡觉。

终于等到船员过来敲门——进港了。

上到甲板,就该呼吸到斯德哥尔摩的空气了,岑今有一种终于熬过航程的如释重负。她起身理包,把摊放的画纸卷起。

卷到一半,忽然觉得不对,她又慢慢摊开。

她的那张画上,被人添了几笔。

——其实我偶尔也画两笔,不过不是这种素描风的。

真诚实,他的风格是寥寥几笔,但能抓住人的神韵。他画的明显是她。

她骑在领头的猪身上。

猪鼻子两侧延伸出缰绳,像马缰。

她一手狠攥缰绳,另一只手臂高高举起,像是振臂一呼。

后头紧随肉猪三头。

卫来一手拎一个包,一个用力,两个行李包都拽上肩头:“走啊。”

没事人一样。

岑今抬起脸看他,手上并不停,将那张画纸对折,食指和拇指指甲从折痕的纸头开始,一碾到底。

再对折,再碾,指甲刮擦纸张的声音响在狭小的空间里,有一股不祥的意味。

卫来盯着她指甲看,觉得她可能会上来挠他。

终于折完了,方方正正,她塞进外套的衣兜,说:“走。”

上了甲板,眼前豁然开朗。

时近傍晚,同是四月,同样依临波罗的海,赫尔辛基阴潮未去,这里晴好到水光潋滟——这算是尤为反常,一般情况下,斯德哥尔摩和赫尔辛基是难兄难弟,你阴我冷,你雨我雪,谁也好不过谁。

下了船,出港,沿岸走了一会儿,看到一艘挂万国旗的中世纪多桅三角帆船,船身狭长,船首高高翘起,像长长的兽角。

咖啡的味道和小提琴声隐约传来,这是个开在帆船上的咖啡馆。

卫来招呼岑今:“休息一下,喝点东西。”

这不是他的真正用意:这边的船到港,调度会收到消息,塔皮欧会通知麋鹿“船票”已经兑现——如果沙特人那头有新的进展,麋鹿是时候要打给他了。

岑今没异议。卫来觉得,她除了偶尔自行其是,大部分时间其实还挺省心,要么睡觉,要么闷头跟着他走。

两人坐到室外,近船头的位置,有个金色头发的帅哥在拉尼古赫巴琴,形状像只奇怪的木鞋,声音倒是悠悠扬扬,伴着风拂动高处的万国旗。

咖啡、沙拉和三明治送上来的时候,麋鹿的电话也如预期而至。

“卫,虎鲨那里有消息了。”

卫来不动声色,伸手从沙拉里拈了颗小土豆送进嘴里:“怎么说?”

“他们只给大方向,一步步牵你过去,具体地点还是不说——只说在红海见面,公海。”

卫来皱眉头,他对地理没太多概念:“红海,是不是很狭长的那个海?”

沿边好像有很多国家。

“就是那个。我们商议过了,你带岑小姐去机场,在5号航站楼游客中心门口,有人会给你送机票,今晚飞。”

真是马不停蹄,卫来苦笑着搓了一下脸。

“飞哪里?”

“苏丹首都,喀土穆。很长的行程,没有直飞的条件,需要转机。”

卫来沉默了一会儿,然后一字一顿道:“你他妈逗我呢?你以为我不知道苏丹在打仗?”

岑今听到了。

她低声纠正卫来:“确切地说,是局部武装冲突。”

麋鹿显然做了应对准备。

“卫,你听我说。首先,一个国家是很大的,完全可以南面在打仗,北面在唱歌。苏丹之前是打了22年内战,但现在已经基本结束。喀土穆是首都,还是安全的。

“其次,你去看地图,苏丹有一面的国境线紧挨红海,而且是位于红海中段,可上可下——从那儿去公海很方便。

“第三,第三点很重要,可可树这一阵子在那里保护军政要员。他会去接机,他会安排你在那里的一切,可可树!”

卫来停顿了一下,低声重复:“可可树?”

那个讨厌人发际线到肚脐之间长痣、穿衣服讲究名牌、扎了满头小辫子、有好一段时间没见的可可树。

麋鹿从他的语气中听出了松动:“是吧,我早就说了,你可以跟可可树在那里见个面……”

卫来笑起来,招呼服务员,加点了一杯黑啤。

麋鹿在那头说了句什么,他没听清:“什么?”

“卫,我在问你,你和那个‘湿气沉沉’的岑小姐,相处得怎么样啊?”

要命。

卫来头皮发麻,赶在麋鹿体内的音乐细胞脱缰前阻止他。

“岑小姐十几岁的时候,计划就做到四十岁了。我可以向你保证,里头没我的位置,以后也不会有。”

现在她的计划指不定都做到八十岁了,没准儿葬礼都考虑好了。

卫来心头一动,忽然想佐证一下。

挂了电话,他坐回桌边。黑啤已经上了,顶上层层的白色细沫,像黑得过分的可乐。

“可以问个问题吗?你后来有再做过计划吗?比如老了,葬礼啊,谁先走一步啊……”

自己都觉得问得荒唐。

但可怕的是,她答了。

“有想过。理想来说,我希望我的丈夫比我先死,因为夫妻生活会有不少秘密,我先死的话,难保他不会对外胡乱宣扬,破坏我的名声。

“他先死,我可以有一段比较空闲的晚年,用来撰写回忆录……”

卫来想把自己淹死在黑啤里。

把计划做到那么远,初听可笑,细想可怕,又有那么丁点可敬。

但有些话他还是憋不住:“这么按部就班……活得像列准点到站的火车,真不觉得无聊?”

“不觉得啊。”

她说得漫不经心,“也就说说而已——我这列火车早就脱轨了……你没发现吗?”

休息完毕,卫来叫了辆出租车去机场,示意岑今和他一起坐后座。

路上,他开始善后。

岑今依照他的吩咐,将背包竖起帮忙遮挡,看他拆枪。

他像玩魔方,不慌不忙,也看不清究竟怎么弄的,好好一把枪在他手指翻转间就成了支离破碎的残片,弹夹、卡笋、击针、撞簧、掰折的麻醉针剂,牛皮纸袋里,一片凄凉尸骸。

这些都带不上飞机,得处理。

卫来朝她伸手:“熊爪。”

岑今不想给。

卫来很理解,大概是因为熊爪好看,这一把尤其小巧,黑色特氟龙涂层,没有护鞘,只有个套指的环,方便贴身搏杀,如果不是开刃,挂在颈间,会是个漂亮挂件。

女人不喜欢危险,但往往偏爱美丽而危险的事物,比如熊爪,比如皮相上佳的男人。

他继续伸手:“熊爪。”

岑今还是没动:“这熊爪是新的,第一次就饮我的血,算是我养的。”

不愧是写社评的,真有想象力。

卫来说:“你养的……怎么着,你还指望它给你下个小的?”

又不是母鸡抱窝,养一下俩,然后子子孙孙无穷尽也。

“有意义啊,这辈子,这还是第一把让我出血的刀。”

难怪,凡事扯上意义就比较复杂了。让她这么一说,卫来还真觉得挺有意义——这把刀的背后,还有一船不知道有没有被救下来的女人呢。

“真想留着?”

听他口气,似乎有通融的余地,岑今心里一动,点头。

“那给我。”

这是有招了?岑今半信半疑,终于把熊爪递过来。

卫来掂了掂重,其实挺小,安检不那么严的话,估计能过。

他抬头看岑今,温柔一笑:“不行,过不了安检。”

岑今扭头看窗外,身上每一个细胞都在说:你不要再跟我讲话了。

车到机场,卫来已经盘算好,三件事,一样一样来。

先带着岑今兜圈,从一个垃圾桶,到另一个垃圾桶。每到一个,就扔点牛皮纸袋里的零部件,抓一些撒出去,像农民播种。

拆下来的子弹扔进不同区域的下水道,完美的拆解分离,那把枪今生今世都别想全尸聚首。

其次,去给自己买了咖啡。

岑今在不远处坐着等,萃取和装杯那么点时间,咖啡小妹就被他逗得乐不可支,末了还拿笔写了电话号码,连同飞过来的眼波,一起塞给他。

卫来过来的时候,她说:“可以啊。”

卫来笑:“随时找点乐子,不然多闷。”

“你要是找乐子找得目标专一,老早儿孙满堂了。”

卫来凑近她,说:“怎么说话呢,儿女成双可以,儿孙满堂,你觉得可能吗?”

他把手里搓就的小纸筒慢慢塞进岑今帆布外套的臂兜。

“你的熊爪,谈判回来之后,自己打电话找她拿。”

最后,去到游客中心门口,找了个最显眼的位置,当门一杵。

北欧人,尤其是男人,身材挺拔,肩宽腿长,均高都在180cm以上。这一方面,卫来居然丝毫不输——岑今站在边上看了他一会儿,忽然觉得用“衣服架子”来形容男人还挺贴切。

有个金发的年轻女人经过,甚至还回头看了他一眼。

这也算是为国扬威吧,尽管两人的国籍都一言难尽。

等得无聊,岑今过去跟他说话:“就这么干等,能等到机票?”

卫来看她:“你很少玩这种接头吧?”

他给她解释:“让你等,你就在这儿等,麋鹿会安排得合情合理,交递自然,不引人注意。做我们这行的,很多细节,外人未必看得出门道……”

话音未落,身后有人嚷嚷:“圣诞树?圣诞树?谁叫圣诞树?”

卫来觉得……生活真他妈艰辛啊。

岑今看他。

卫来希望她别说话。

知情识趣的就别说话,给人留点面子是一种美德。

那人大踏步上来:“圣诞树?”

是个机场杂工,穿工装,提着放拖把的工桶,五大三粗,头发支棱着。

“说是黑头发男人,叫圣诞树,身边还带个女的,是你吗?叫你怎么不答应呢?”

然后他一巴掌把一个信封拍进卫来怀里,“你的票。”

提桶走的时候,那人嘴里嘟嘟囔囔,好像是说他“傻”,“叫半天都不答应”,“呆子”。

卫来尽量不看岑今,面色镇定,抽出机票查验。

岑今还在看他。

卫来希望她别说话。

事与愿违。

“安排得‘合情合理’,就是吼啊?”

当然不是。

你可以把烧人衣服说成“了断”,我也可以把麋鹿的安排说成出其不意、反其道而行之……

“事实上……”

“那走吧。”

她没给他再说的机会,转身向候机楼里走,进门的刹那,右臂高高扬起,手指向内招了招。

像召唤、引领,还像骑在猪上,振臂一呼……

卫来觉得这个比喻很恰当,损人损得无声无息,春风化雨。

他把肩上的包带上挪,心情愉悦地跟上去。

不对,他忽然停了一下。

振臂一呼,骑的是猪,引领的好像……也是猪吧?

安检和通关都顺利,唯一让卫来有微词的是机票——红眼航班。

不过转念一想,要飞近二十个小时,总会有一段是夜航,再说了,沙特人够大方,出的票座是头等舱。

唯一剩下的,就是等登机了。

做保镖的,最难熬的就是陪等,你又不能总跟客户聊天——人家会嫌你烦。再说了,岑今也不跟他聊天,她自己有消遣,画纸和笔拿出来,勾勾描描,眼皮都不带抬一下。

卫来一心两用,既观察四周,也看她画画。

没什么危险,也许一切都如他所料,威胁岑今的只是变态的跟踪者。

她打的线稿渐出轮廓,似乎是一所小学校,有操场、旗杆,杆顶有旗。操场上三五成群的人生火做饭,烟气升到半天,和阴云接在了一起。

学校的铁门后,堵着床、课桌、石头,还有卡车。

正看得有趣,忽然有笑声混着行李箱滑轮的滚音,还有听不懂的语言,从头等舱候机室的门口经过。

卫来觉得很正常,国际机场,南腔北调。

但岑今的笔忽然顿了一下。她用的是铅笔,笔势流畅,骤然一顿,那一处的墨痕深过周围,尤其显眼。

卫来不动声色,目光掠向刚刚经过的乘客。

是一大家,有小孩,也有大人,厚外套下露出长袍的边角,颜色鲜艳。其中有个小姑娘,结一头小脏辫,辫尾绑着彩色珠子,脑袋晃起来哗啦响。

卫来收回目光,说:“航班是往喀土穆去的,机上应该有不少非洲乘客。”

岑今没说话,过了会儿,继续画画。

卫来蹲下身子,把皮球掂在掌中,借着舷灯的条光,看清那个小小的身影。

咦,是候机时见过的,那个结小脏辫的黑人小姑娘。

她身边坐着的应该是她父亲,一直陷在沉思里,忽然被这动静拉回现实,有些茫然。卫来把小皮球递过去,小姑娘接了,父亲这才回过神来,跟他道谢。

同一时间,小姑娘递了什么过来:“谢谢帮我捡球。”

是颗橡皮糖。

一来一往,是生出交情的前奏,卫来不好掉头就走,接了糖,问她:“你从哪里来?”

“卡隆。”

“卡隆?”

那父亲听出他语气中的惊讶:“你是想到大屠杀了吧?

“我们卡隆没那么有名,不像塞拉利昂有钻石,刚果有黄金——现在知道卡隆的,都是因为‘四月之殇’。”

卫来想了几秒,才反应过来“四月之殇”指的是什么。

“你们把那次大屠杀叫作‘四月之殇’?”

“因为发生在四月,后来国内有个作家出了一本书叫《四月之殇》,卖得很好,大家都这么叫了。”

借着昏暗的遮掩,互相看不清面目,难得卫来居然会对卡隆感兴趣,这给了那父亲倾诉的欲望。

“事情发生的时候,我们一家人恰好在外度假。但国内的很多亲友都罹难了。现在我们一家已经移民了,但每年这个时候会回去一趟——快到纪念日了。一想到这些,怎么都睡不着……”

“听说当时有一些国外的志愿者帮助你们?”

“是的,我们很感激。他们那个时候真是冒着生命危险——要知道,暴徒甚至枪杀了维和士兵。”

卫来记挂岑今那头,不便多聊,很快结束谈话。

回到座位,一切如常。空乘很尽职,一直守在岑今边上,看到卫来过来,低声跟他交接:“没什么事,她睡得很好。”

那就好。

卫来躺倒。出发以来,这一身骨头终于能切切实实舒展。他摸出屁股后兜里的记事本,在黑暗里哗啦啦快速翻动,纸页的味道在鼻子上方散飘。

今天写点什么好?

其实岑今人还行,作为雇主,对比自己经历过的那些脑满肠肥、张扬跋扈、有钱鼻孔朝天、拿刻毒当个性、要全世界迁就……

卫来要求不高,她已经过及格线太多,事实上,他还挺喜欢她的性格:大事自己拿主张,小事随意。

岑今翻了个身。

——“他们那个时候真是冒着生命危险——要知道,暴徒甚至枪杀了维和士兵……”

那时是怎样的混乱局势?她怎么熬过来的?卫来想象不出。对这世上大部分人来说,战争早就随着二战结束了——剩下的,都是与己无关的、新闻里的“冲突”。

她的呼吸有点重。

卫来皱眉,仔细听了一会儿,迅速坐起,去到她身边,俯身半蹲。

她的手偶尔反射性地空抬、虚抓,眼皮下头眼珠转得厉害。

应该是做噩梦了。

卫来低声叫她:“岑小姐?”

叫了两次,没有反应,卫来伸手握住她肩膀,推了一下。

这次奏效了,有那么一瞬间,可以感觉到她身体的骤然松弛,然后,她睁开眼睛。

卫来一直觉得,她眼睛里像藏了一个世界那么深。

或许是被初醒的恍惚卸去防备,又或许还陷在梦里,忘记了自己是谁——这一时刻,她的眼睛很亮,目光却很柔和,像初生的婴儿看世界,不带爱,也没有忿。

她看着卫来的眼睛。

卫来也看着她。

从来没跟人对视这么久。

他忽然觉得,舱内暗得恰到好处:看不到她的穿着、装饰、面色、肢体动作、微表情,也就不用接收那些乱花迷眼的芜杂信息。

他参加过特训课,课目分得很细,教你观察目标的衣着、习惯动作、随身配饰、嘴角是否翘起、眼睑是否收缩,恨不得细到身上的每根毛,只为剥出这人的真实面目。

为什么从来不教人看人的眼睛?

卫来说:“你做噩梦了。”

她点头。

“喝水吗?”

她摇头:“有酒吗?”

头等舱有红酒供应,卫来揿服务铃给她叫了一杯,岑今接过来,像是喝水,一饮而尽。

昏沉的空气里多了微熏酒香。

卫来笑了笑,就地坐下。有时做一场噩梦比真的死里逃生还累——这种时候,她可能不想动,不想被打扰,但一定也不想一个人待着。

机身有小的持续颠簸,应该是骑上了乱流。岑今问他:“你做过噩梦吗?”

“做过,小时候常做。”

他眯起眼睛,看前排乘客的靠背,好像透过那层靠背就能看进早年的梦里。

“梦见海水从甲板的口灌进船舱,我被淹死了,像鱼一样翻着肚皮漂在船舱里,身上长满了苔藓。”

多残忍的梦,更残忍的是醒了之后还要踩缝纫机、啃硬得能划破嘴唇的面包皮。那时候他觉得,能熬过去的话,将来一定有大出息。

现在这出息,也不过尔尔。

他问:“你呢,梦见什么了?”

“梦见卡隆……我离开卡隆之后,看过很长时间心理医生。”

卫来想起麋鹿说过的话。

——很多从战地撤出的人都有严重的心理创伤。

人的身体和心都是软的,拿去碰这世上的锋利和铁硬,当然会受伤。不过差可告慰,总还有机会可以愈合。

卫来想说些安慰她的话:“刚才在后舱遇到一家卡隆人,他说,很感激那些当时救助卡隆的志愿者——你当时的选择,的确很让人佩服。”

扪心自问,自己做不到。

岑今笑起来。

开始是低声的冷笑,然后就有些失态,像是听到什么了不得的笑话。

她说:“你是不是以为,我去卡隆,是因为我心怀悲悯、理想至上,想拯救那些水深火热中的人?”

倒也没有,但现在听她语气,肯定不是了。

“我在大学里主修国际政治关系,想往政界发展。

“但对有色人种来说,这并不容易。如果进政府部门,从底层做起,也许到三十岁、四十岁,也只是个高级助理、文秘,或者担有名无实的虚衔。

“我想走捷径、投机,给自己增加一段煊赫资本。我选世界上最危险的地方,因为我相信,多大危险,多大富贵。”

说到这里,脖颈后仰,目光栖落在舱顶,她笑出声来:“结果,我运气不好,可能也是活该。”

卫来沉默。

她说过,她这列火车早就脱轨了。

麋鹿也说,从卡隆回来之后,岑今彻底退出了援非组织。

大概是因为,严重的心理创伤将她按部就班的计划彻底打乱了吧。

不过,这不该被说成“活该”。

卫来说:“岑小姐,我觉得,做任何事,目的都可以不单纯。

“好比读书,可以是为钻研学术、拿学位、找工作方便,也可以是结识朋友、躲避社会。冒那么大危险去卡隆,就算是为了求取富贵,也不丢人。

“更何况,你还救了那么多条性命。”

半晌没有听到回答,卫来低头:“睡了?”

没有,她正看着他,眼神复杂,在他低头的刹那,自然而然地伸手搂住他脖颈,吻上他的嘴唇。

柔软、微凉、带甜的酒香。

完全出乎意料。

卫来的脑子居然比任何时刻都明白,他一手控住她肩膀,说:“岑小姐。”

她下巴微仰,气息轻轻拂在他唇上:“嗯?”

“人在晚上意志力最薄弱。你刚喝了酒,又做了噩梦,请你想清楚,现在是不是一时冲动找安慰——毕竟天亮之后,我们还要见面的。”

一两秒的静默之后,岑今看进他眼睛,说:“我不记得刚刚发生什么了。”

卫来笑了一下:“我也不记得了。”

重新躺回座位的时候,卫来其实有点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