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人口问题(1 / 2)

龙阙 石头与水 6415 字 11个月前
🎁美女直播

秦凤仪年前把徽地巡抚给干翻,是为政治场中的胜利。但他那种趁火打劫的行径,也颇得官场诟病。有些个迂腐的官员就觉着秦凤仪这事儿做得不厚道,更有无数御史盯着南夷,这不,秦凤仪刚建了个马球场,就有御史参他行为奢侈,败坏风气。

这件事,景安帝根本没打发人叫秦凤仪知道,而是直接反问那御史:“镇南王用自己的银子修马球场就是奢侈?要按你说,镇南王的银子该怎么花?”

御史道:“自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景安帝冷冷道:“既如此,干脆你去做这镇南王如何?”御史当即满头冷汗,面白如纸。

秦凤仪这几年,建凤凰城,打仗,平定南夷,沟通大理、交趾,还能不费朝廷的银子自己建港口,不要说景安帝这做亲爹的,便叫朝中公允人看来,建个马球场怎么了,又不是鱼肉百姓。建就建呗,难不成,还不允许亲王殿下有些个个人爱好了?

当然亲王殿下这也不是寻常的个人爱好就是了。

因为,京城很快便听闻了亲王殿下要举行马球赛的事。这倒不是谁刻意去打听,实在是秦凤仪天生就是个大排场的性子,他干啥事都喜欢干得惊天动地。秦凤仪的佳荔节为什么短短几年便已闻名朝野,就是因为他善宣传。如今这马球赛也是,明明是许多清流不大赞同的玩乐项目,秦凤仪偏要宣扬得天下皆知。

话说,秦凤仪好打马球,马球场都建起来了,自然是要用的。秦凤仪不愿意就自己组建马球队消遣,他一向是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性子。如此,便着人沿着京杭大运河,一路宣传他们南夷的马球赛。秦凤仪还大手笔地拿出了十万银子的比赛奖金。当然这十万银子不是好赚的,秦凤仪设置了极其复杂的晋级方式。而且不是说得第一的就能得十万银子,这十万银子,是要按比赛成绩来分的。但这十万银子豪奖的宣传语一宣传出去,这可比莺歌燕舞的佳荔节更吸引人,当下便不知多少人拥到南夷来,打听这马球比赛的事。

秦凤仪专门令一个相貌清秀,眉眼含笑,名唤许涵的侍卫负责此事。为此,他还给许涵封了个校卫的官儿,因许涵负责马球事宜,便有人叫他马球校卫。

秦凤仪如此大手笔地张罗马球赛,众人都不知镇南王这是什么意思了。要说秦凤仪,绝对不是个奢侈的人,他自己起居虽讲究了些,但并不浪费。现下京城还有秦凤仪餐不过六菜的传闻呢,如今这家伙,竟拿出十万银子办什么马球赛,这是从此就要花天酒地、吃喝玩乐了?

也就京城人有这种担心,在章颜、赵长史看来,秦凤仪五天打一回马球,平日里依旧是勤于政务没有半点儿耽搁,同时把大理马匹要涨价的事驳了回去。

真是好笑,他这里刚要准备马球赛,大理马就要涨价,这起子短见小人。

秦凤仪与赵长史道:“你与白使臣讲一讲,如何才能把生意做大的道理。真是短见!怎么两只眼睛就只盯着眼前一亩三分地!”

赵长史对此等小人也颇为瞧不上,笑道:“我们先时是互有盟约的,殿下只管放心,我带他去亲卫营看一看,包管他们不敢做出毁约之事。”

秦凤仪现下的精力都在建港口、训练大阳的亲卫还有官学上面,并不愿意这会儿就与大理开战,所以让赵长史去跟那大理使臣讲一讲道理。

由于秦凤仪开设的巨额奖金,整个南夷的马市骤然繁荣。而且人们买的不只是大理马,事实上,打马球最青睐的是北疆骏马,这样的马高大不说,速度也快。但大理马也不是没有优点,大理马虽矮,却十分有韧性,而且擅走山路。

如今,一些商家做生意用马之类的,仍是选大理马。倘是些不差钱的贵公子,或是要组建马球队的,则是多用北疆马。

要说先时对秦凤仪办马球赛还颇为不解的臣属,如今见到南夷客似云来,心下也有些隐隐明白了。不说别的,只要人多,整个南夷的商业又达到了新的高峰,包括还在建设中的外城,房舍店铺全部销售一空,甚至连凤凰城周边郊外的地价也跟着上涨不少。

此时此刻,出资赞助秦凤仪马球赛的几家银号商号,简直是服得五体投地。相对于因马球赛给南夷带来的繁华,这十万两银子算什么呀。便是他们几家大商家,谁家的生意不因此受益呢?何况,还能借此马球赛与亲王殿下更近一些。

不过城中还有不少事务。

最让秦凤仪与南夷诸官员发愁的仍是人口问题,倒不是说南夷人少,当然南夷人本也不是很多。只是先时秦凤仪刚来南夷时,那时地方穷,但有个赚钱的去处,百姓基本上个个踊跃。如今不同了,南夷这里商事繁茂,秦凤仪收的商税又不重,当地百姓哪怕在田里种些菜蔬,每日进城来卖,日子也能过下去。像一些建城、建港的活计,已经由原来的香饽饽变得寻常了。许多心思灵活的百姓,都不乐意来挣这辛苦钱。

何况,如今外城在建,又要开始建港,秦凤仪并不愁银子,愁的是过来干活建港的民夫。

依章颜的意思,还是让各家出徭役,大不了多给些工钱就是。

秦凤仪道:“现在不少男丁已是在建外城了,还有许多在军中当兵,怕是徭役也没有多少人哪。”

章颜道:“不如去外地招些民夫来?”“只得如此了。”工程依旧是包给商贾来做,这些招工的事,自然由商贾自己想法子。只是有些实在招不到人,现在用工短缺之事,秦凤仪也不能置之不理,只得多为他们操一操心了。更叫人郁闷的是,自秦凤仪从徽地“救济”了些人回来,现下外头但凡有听闻要到南夷做工之事,许多人都担心碰到“拐子”,这就令南夷招工之事越发艰难了。

最终彻底解决此事的,是海外的来客。

知道秦凤仪这里缺人,海外的商人不知道从哪里运送来了好几船昆仑奴。用秦凤仪的话说,就是除了有些黑,不会说汉话,倒也能比画着沟通,做活亦是卖力。

大阳听见新鲜事,连忙打听道:“爹,有多黑?”秦凤仪想了想,道:“跟锅底似的。”

大阳惊得大张着小嘴巴,当天就跟他爹说,想去看昆仑奴。秦凤仪道:“明儿个带你去。”

大阳道:“那我邀请阿寿哥、阿泰哥、大妞儿姐一道去。”大阳现在不知为啥,特喜欢文绉绉地说话,像“邀请”这种词,明明用一个“请”字就可以,他就爱咬文嚼字。

秦凤仪笑:“去跟他们说吧。”

大阳忙着邀请小伙伴去了,李镜笑道:“以前观史书,说魏晋时便有昆仑奴来我中土,史书上记载是发肤黝黑,倒是没见过。”

秦凤仪道:“明儿咱们一道去瞧瞧。”他又道,“你不晓得,个子不矮,筋骨瞧着该是强健的,只是这么远道而来,船上只当他们是奴隶,侥幸未死罢了。故而我说了,依旧如先时那般干活,汉人如何待遇,他们亦是如此。现下也不要令他们做重活,待缓一段时间,应该是极能干的。我着了通译过去,看能不能与他们沟通。”

秦凤仪又问:“咱们库里有没有陈年不用的料子?”“不会衣不蔽体吧?”“说衣不蔽体有些严重,但也好不到哪儿去。”

李镜道:“你是知道我的,素来不存那些积年的东西。不如打发人去城中棉麻铺里,寻些积压便宜的库底子,给他们寻出来做衣衫。”

秦凤仪道:“这单生意干脆找个铺子交代下去吧,鞋起码也要一人两双得有个替换的才是。”

李镜便吩咐女官去办了。

李镜与丈夫道:“昆仑奴的事,还是与朝廷说一声的好。”“我晓得。”

秦凤仪知道现在大皇子在朝刷名望,总是免不了要踩他几脚的。秦凤仪向来不惧人言,但他买了好几船的昆仑奴,理当得与朝廷说一声,不然,纵他不说,怕也会有御史叽歪的。

秦凤仪就让赵长史写了个折子递上去,景安帝一向喜欢秦凤仪心思灵敏,常人想不到的法子,秦凤仪都能想出来。景安帝干脆让秦凤仪挑几个昆仑奴送到京城来,他也没见过昆仑奴呢,倒是先收到了大阳写给祖父的信。大阳给他祖父画了个昆仑奴,就是个小黑人,两只白眼睛。景安帝有些好奇,遂让秦凤仪送几个来京瞧一瞧。

另外,内阁郑老尚书同景安帝商量道:“先时南夷地方小,故只设了巡抚位,如今南夷靖平,是不是设总督府?”

景安帝道:“这事,朕也思量,待问一问镇南王的意思再说吧。”郑老尚书应是。

故而秦凤仪收到景安帝的批复,一则便是让他准备几个昆仑奴送到京城看看,二则便是问他总督府之事。

秦凤仪与章颜说道:“当初没想着在城中造个总督府,这以后你到哪儿办公啊?”章颜谦逊道:“臣不过正三品,总督皆是正二品,如此升迁,怕是太过了。”

秦凤仪道:“这有什么过的。你在南夷,这都是第三任了,倘是继续任巡抚,朝中那些个爱找碴的必有话说。何况,这几年打仗,都是你镇守凤凰城,运送粮草,还有守城之功。现下也兼着从二品的散秩大臣,升二品也不算什么,你升了总督,就让老桂接你的巡抚位,我看,他亦是个一心任事的。”

章颜问:“那安抚使一职?”“就傅长史吧,先时平靖桂、信之地,他亦有参赞之功,虽是五品长史,实际上也兼了四品的桂州知府。如今安抚使为从三品,不过升半品。依旧让他兼着桂州知府便是。”秦凤仪如此安排,南夷的臣属都没意见,景安帝看了看,也没意见。只是不少盯着南夷总督位子的朝臣未免有几分丧气,想着镇南王也将南夷把持得太紧了。要说最高兴的,就是章颜他爹章尚书了,章尚书简直是老怀大慰啊,想着当年儿子阴错阳差地去了南夷,如今看来,这一步简直是走得太对了!尚未不惑便已居尚书位的,即使举朝而观,也是有一无二啊!

章尚书胸膛里的那一颗老心啊,扑通扑通的,甭提多雀跃多欣慰了!他又想着镇南王虽则一向不走寻常路,但当真是个重情重义之人,只看这些个跟着镇南王的,不提自己儿子,便是朝中又臭又硬一直在从三品位置上不得升迁的桂韶,如今也升了正三品的巡抚。章尚书琢磨着,还是要就朝中的形势悄悄跟儿子说一说的,镇南王这样的才干,倘止步于王爵,岂不是太可惜了吗?

章颜得封正二品总督,便正式迈入了顶级大员的行列,接到圣旨时便要回京觐见,听皇帝陛下的教导。秦凤仪道:“正好,你一并把夏粮税带去,还有这半年的商税。”另外,秦凤仪交代章颜,“打听一下市舶司的事。”

章颜明白秦凤仪的意思,南夷一旦建港口,朝廷自然要派市舶司入驻。秦凤仪倒不反对朝廷派遣官员管理海贸,毕竟海贸商税秦凤仪一直在交,市舶司来了,无非多收些罢了。这些银子,还不在秦凤仪的眼里,秦凤仪的大头产业在茶园、瓷窑、织造局上头。只是市舶司最好不要来些个不识时务之人。而且秦凤仪还令章颜将港口建设时的筹款之事与景安帝亲自说一说,如今这银子,多是借的。故而待以后港口建好,远洋之时,前几年市舶司的收入会略低一些,也希望景安帝有个心理准备。

主属二人私下密议了一回,章颜方与方悦一家一并往京城去了。方悦来南夷也三四年了,至今没回过京城。方阁老这把年纪,方悦又是他最得意的嫡长孙,哪里有不记挂的?去岁秦凤仪便说了,今年让方悦回京一趟,如今正好搭顺风船,秦凤仪还嘱咐方悦回京多宣传一下南夷的马球比赛。

如此,一切都吩咐好,秦凤仪便令诸人起程回京了。这一年,注定是不平静的一年。

二人此时回京,章颜身为最年轻的总督大人,哪怕是南夷总督……当然现下不能用“哪怕”二字来形容南夷了,南夷有了秦凤仪这个神人,现下都能拿出十万两银子来举办一场马球赛,可见现下南夷的财力了。

可想而知章颜会多么令人羡慕嫉妒恨了,相较于章颜,方悦则好上许多,主要就是家里亲戚间的走动。更让人嫉妒的是,章颜自从回京,屡次受到景安帝召见,可见景安帝对这位年轻总督的重视。

实际上,景安帝重视的还真不是章颜,而是现下南夷的局势。包括建港口这件事,秦凤仪是怎么筹到的银子,还有便是现下山民与土人的情况。

而秦凤仪这边则开始准备佳荔节了,这一次的佳荔节,无疑更为盛大。因为秦凤仪邀请了大理与贵地的土司过来一并过佳荔节。另则,还有桂、信两地的山民,如李邕、方壶先时都不晓得佳荔节是怎么一回事,这回算着时间,寻个过来给亲王殿下请安兼述职的名头,也都过来了。

这些人哪里见过如此盛世景象,尤其凤凰城之富庶风流,更令诸人心惊不已。

当然,更令两地土司心生赞叹的便是亲王殿下神一样的美貌了,尤其大理几位土司心下暗道:以往白使臣回去说镇南王如何美貌,我等都觉夸大,今日一见,果然不凡。

这一次,秦凤仪不仅邀他们共度佳节,还邀他们参观了佳荔节后的阅兵仪式。这事儿是秦凤仪在京城就做熟了的,此次初露锋芒,便令诸土司的态度恭敬许多。

而真正让诸土司心生威慑的,则是在这一年冬天南夷与交趾的一场战事。自从南夷靖平之后,秦凤仪就想暂与民生息,不然也不能弄出个阅兵式来震慑诸土司。结果秦凤仪把防范之心都放到土司身上了,倒忘了交趾。

主要是,秦凤仪也从没将交趾当回事儿。

但与交趾这场战事,从根由而言,皆因秦凤仪而起。

这件事,要从秦凤仪往交趾倾销食盐而起。食盐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缺的生活物资,南夷临海,盐价一直便宜。秦凤仪先时是往江西走私,后来景安帝不大乐意,秦凤仪就改往交趾倾销。要知道经济与政治息息相关,交趾不过一小国,经济收入的减少令交趾当权者大为不悦,人家也不傻,没有不查的。结果就查到了食盐走私一事儿上来。交趾的王,先是诛杀了那几位与食盐走私有关的大臣,然后有一二漏网之鱼闻信逃到边境,直接逃进了榷场,请求政治庇护。

榷场的主事薛重乃秦凤仪自朝中重金挖来的,乃当朝首辅郑老尚书的孙女婿,但薛重也没经过这般政治事件,当下只得将人先行收留,想着上禀秦凤仪,听一听秦凤仪的意见。可交趾王一口恶气难消,他坚持认为,此食盐走私之事怕就是南夷官员主导。交趾王倒也没有冲动之下直接出兵,他令官兵扮作强盗直接攻击了上思城。

好在,薛重是个细致之人,既然敢收留交趾的政治犯,便已知会城中将领注意守卫。如今交趾人一来,自然是先闭城门,组织守城。然后薛重还命人点起狼烟,先看到上思狼烟的自然是附近的县城,之后,一地传一地,一直待邕州李邕知晓上思战事。邕城是座大城,李邕与城中阮大人商议后,留下阮大人守城,他率兵去救援上思。

这倒不是李邕如何见义勇为,主要是上次桂地之战,李邕、方壶等人对于秦凤仪还是有些疑虑的,故而都只是做了做后勤工作,没真正出兵助拳,这也导致事后军功以及大家分桂王宝库时,他们真的只是跟着喝了点汤。

如今一看有战事,李邕不敢耽搁,着人给在壶城的大舅兄送了个信儿,他便先带人过去救援了。方壶的动作也不慢,只慢李邕半步罢了。待他二人大军一到,交趾便不得不退兵了。

如此,上思虽有些损失,但并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