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甫始心术(2 / 2)

龙阙 石头与水 5418 字 11个月前
🎁美女直播

秦凤仪先把好的挑了,章颜、赵长史、张羿、潘琛也都不是傻的,反正南夷的地便宜,山地最便宜,均有茶山入手,甚至连杜知府听到些风声,他去得晚了,只买到一座小山丘,不过杜知府也知足了。待城中商贾大户反应过来,茶山都叫人买得差不离了,再有茶山,就得往西去了。西边儿也是南夷地盘儿,但那里盘踞着土人里最大的山蛮部落,至今不肯向朝廷低头。朝廷把广南西路硬是划为自己疆域,那边儿的山蛮估计都没答应。如今,连带着这股子山蛮的地盘儿,一并划为秦凤仪的藩地,可想而知,秦凤仪藩地被称为举朝最差的藩地,也不是没有缘由的。

也就是说,如今这藩地,瞧着地方大,不比两湖小,实际上,一半儿的地盘儿是人家山蛮的,秦凤仪来了,暂且只做一半儿的主。这说来,也是憋闷。

不过现下就这一半儿的地盘儿,秦凤仪还没治理好呢,所以,那一半儿,他暂且不急。

故而那些买不着茶山的,也只有望西而叹了,他们也没胆子去山蛮的地盘儿啊。

招商的事吩咐下去,秦凤仪就看新城建设的图纸了,他说要建新城并不作假,经风水先生勘测过,新城的地方也选好了,就在范正现下所在的番县。番县虽则是降州为县了,但还是以前府城的大小,只是城墙已破败不堪,县里也很荒凉。

是的,能让一县之主带着县里的百姓、商家到南夷城来卖土物的县城,其情形可想而知。不过风水先生说了,番县的地理位置是极好的,六脉皆通海,青山半入城,是风生水起的格局。反正是极好的,据说在那里定能旺一旺藩王殿下。秦凤仪便准备新城落在番县。建城并非小事,秦凤仪还要去瞧瞧。

这回,他不走陆路,改走水路。

南夷城的码头也是又破又小。不过既到了这里,秦凤仪便什么都不挑了,只是官府都没有几艘像样的大船,秦凤仪觉着有些没面子罢了。

秦凤仪把章巡抚、南夷将军、柳舅舅、罗朋带在了身边,赵长史、潘琛留守城内。出门前,李镜再三道:“就是不带潘将军,把张大哥带上也好。”

秦凤仪道:“不必,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潘将军是我的亲卫将领,而且禁卫军的一应制式都比南夷城本地兵马要强。冯将军在我面前颇是小心,无非觉着他不比潘将军更入我心罢了。他如此,我多用一用他,他的心也就安了。眼下是银子紧张,待手头宽裕些,也把冯将军麾下兵士配些好刀枪。他们穿得简朴,我心里何尝好受。”

官府没几艘像样的船只,秦凤仪出城时,见城中不少车辆上拉的都是木材,笑道:“番县建新城的事还没说呢,就有运木材的了。”

罗朋道:“这也不一定是为新城修建准备的木材。”秦凤仪长眉一挑,“什么意思?”

罗朋有些不好意思,道:“这是咱们扬州漕帮的车队,扬州不少商贾也到了,漕帮也派了人来。我与他们说,干什么都不如干老本行,南夷水路其实比陆路要多,这里船却是少的,不如还是多造船,以后给人拉脚,也能过好日子。”

秦凤仪哈哈一笑,拍拍罗朋的肩:“好主意。”

章颜笑:“现在,咱们南夷本地人都忙不过来,多少人花银子雇工,只是雇不着人。如今我看,外地来的人更多了。”

“这城啊,有了人气,便有了气运。”秦凤仪与章、罗二人道,“以后只会来人更多,城中治安一定要把好关!”

章颜道:“城里的事倒不担心,就是城外,土人那里……”

“我与他们说了,可以每族挑选十个孩子送入官学,一应束脩全免。他们山上的土物,也可下山来市场交易,给他们每家一个店铺,租金也不收他们的。”秦凤仪道,“他们不傻,要是这样还对来往商贾出手,就别怪我给他们些颜色看看了!”

章颜道:“大人对他们委实优容。”“他们毕竟离咱们近,待他们什么时候下山,这里的事料理清楚,西边儿还有山蛮呢。”秦凤仪笑,“兵书有云,远交近攻,到咱们这里,就得反着来了。别把他们当对头,不然,就是将他们推到山蛮那边儿去了。”

“是啊。”章颜感叹一声,却是心下暗自惊讶,不想秦凤仪这会儿就将山蛮那里的事搁心里了,可见秦凤仪对南夷的考量绝不只是建新城这么简单了。

章颜还有件事跟秦凤仪说:“咱们城里,又来了三家银号。一家是淮商银号,一家浙商银号,一家是闽商银号,求到我跟前来,罗大人肯定也被他们求过吧?”

罗朋笑:“不说我这里,秦叔头都大了。”

秦凤仪冷哼一声:“闽商才有多少银子,他们是自海商而来,与闽王干系颇大。我容他们在南夷城开个分号便是恩典了!淮商银号、浙商银号,虽不及晋商,但他们较之徽商银号也不在其下。不过就他们先前狗眼看人低,眼下也没差事麻烦他们,叫他们老老实实做生意吧。”

以为送些礼、说几句好话、求个情,先时的事便过去了?没这样的好事!秦凤仪还就得拿捏着这两家,先立一立威,叫他们知道些厉害,以后才好割他们的肉!

秦凤仪非说淮、浙两家是狗眼看人低,其实,他们哪里敢得罪秦凤仪,秦凤仪“狗眼看人低”这话一出,章颜与罗朋都不大明白了,想着难不成两家先时得罪过亲王殿下?

秦凤仪并未细说两家银号之事,便带着文臣武将登舟东去,前往番县。

秦凤仪没提前知会范正,说是要给同窗一个惊喜。自南夷城到番县,一路乘船而下,可见西江不少打鱼的小渔船,两岸青山隐隐,绿水环绕,纵多是山野人家,但见茅檐屋舍,青雾若纱,时隐时现,令人心旷神怡,不由得赞道:“真是好风景!”

章颜亦道:“若单论风景,我们南夷并不输苏杭。只是南夷自来是百越之地,这里是汉人与百越族混居,唐时其实很繁华过一段时间,那时,番县还叫番州,有极大的港口。番州彼时也是十万繁华,那会儿还没泉州什么事儿呢。只是后来战事不断,人们也顾不上做生意了,港口便也凋落了。及至我朝先帝时重开海贸,却是开在了闽地。”

秦凤仪就有些不明白了,道:“焉何会开在闽地?我看地形图,咱们番县的地理位置,比闽地泉州更胜一筹啊。”

章颜道:“我没来南夷前也没留心此事,是来南夷后各县巡视,才觉着蹊跷。后来打听方得知,先帝好文赋,闽王与先帝本就有兄弟之亲,可我们南夷,一向是冷灶中的冷灶,非但哪个官员不得志在朝得罪了人,多是或被贬或是身不由得己来的,少有范知县这样一心为民做事主动过来的。所以,南夷巡抚多是在朝说不上话的。先帝爱赋,而闽王十分会作赋,一个月内作了三十篇赋给先帝,多是说闽地如何贫困,建港后如何能有利于朝廷。先帝登基时,朝廷也不宽裕啊,泉州港一建就是十年,每年几十万两的投入,都是户部拨的银子。待泉州港建起来,这才几十年的时间,泉州便可与苏杭比肩,连闽商都能合股开闽商银号了。”

“我到南夷后,除了山蛮那边儿没去,这南夷的山山水水也算走遍了。去岁,我曾给陛下上书,请求重开番州港,可朝廷银子不大宽泛,最终不了了之。”章颜道。

秦凤仪点点头,笑道:“老章是我推荐来南夷的,老冯呢,你是怎么来南夷做将领的?”

冯将军有些不好意思,道:“下官家里是勋官儿,我爹过世的时候我还小,袭不了官。等我大了去袭官,但是家里太穷,我不晓得官府门道,没打点兵部武选司的郎中,就叫我来南夷了。”

秦凤仪哈哈大笑,道:“你没打点有没打点的好处,跟着本王,以后定有你建功立业之时!”

“哎!”冯将军高兴地应了一嗓子。

秦凤仪带着冯将军过来,是因为这位将军在南夷自是个不得志的,但他不喝兵血。而且南夷驻兵的人数十分完整,便是有些上了年纪的老兵,该多少人是多少人,并没有吃空饷之事。秦凤仪就很喜欢这类人。官场上来钱的门道很多,秦凤仪最看不起的就是喝兵血、吃空饷两事。

秦凤仪问冯将军:“你知道山蛮的事不?”

“知道一些。”这冯将军虽则长得有些老成,也不过二十出头,人是真正年轻,他道,“山蛮那里也是好几个族群,人口不好计,那边的汉人多是掳掠而去给人做奴隶的。”

秦凤仪道:“那为什么阿金他们这十个部落反归顺了朝廷呢?”

冯将军道:“一则是地理原因。我听说太祖皇帝时,原是想一统南夷的,只是这些土人不好打,你来他就走,一走就钻山,咱们的兵,虽则守城、攻城比较在行,但山里打仗损耗极多。二则……臣不晓得当不当说。”

“只管说就是。快点儿,你是个爽快人,可别来那吞吞吐吐的一套。”秦凤仪笑道。

“这事儿还是俺,不,臣小时候听我爹说的。”冯将军道,“我爹说,其实,也打过正面的仗,但给败了。”“这个细说说。”秦凤仪道。

“山蛮使大象,他们会驯象。咱们前锋都是人。他们的前锋是人坐在大象上,驱使大象冲锋,那大象横冲直撞,咱们的军队损耗极大,后来把他们赶到了西边儿,也就罢了。”冯将军道,“其实,我估计山蛮那边儿也没少死人,不然,他们这些年也没什么动静,无非两不相干罢了。”

秦凤仪问:“要是让你率兵与象军交锋,你会怎么打?”

冯将军笑:“这事臣小时候就想过,臣说一说,对不对的,殿下您就当听着玩儿吧。臣觉着,诸凡世间生灵,没有不怕火的。大象纵是巨大,也怕火。若要退象军,一个办法是用火攻,另外,便要强弓劲弩。大象为什么难打?皮厚,个头巨大。我也见过大象,悄悄试过,寻常箭矢无用,必要守城强弓才行。”

秦凤仪大赞,拉着冯将军的手对章颜道:“我来南夷,京城不知多少人笑我得的封地不好。要我说,我在南夷得阿冯一人,便胜世间好封地了!”赞得冯将军脸都红了。

秦凤仪又拍冯将军的手两下,深觉自己得了个好人才,结果他这一拍,冯将军鼻血都下来了。秦凤仪眉毛一挑:“咦,你断袖?”

“不不!”冯将军连忙抽回手擦鼻血,结结巴巴地解释,“我家里都有两个小子了!”然后他很不好意思地说,“臣乃粗人,没,没见过殿下这样好相貌之人。”

秦凤仪哈哈一笑,宽慰他道:“这没啥,想当年我去京城春闱,春闱检查得严哪,入贡院前,检查带进去的行李不算,待进了贡院,还要叫我们这些举子去池子里洗澡,看身上可有夹带。我说,洗就洗呗,结果我一脱衣裳,好几个人喷鼻血哪!他们还不如你呢。”

冯将军手忙脚乱地把鼻血擦净,道:“臣第一回见殿下时,看了一眼就没敢再抬头,觉着跟见了天上神仙一般。”

“京城许多女娘都叫我神仙公子。”

冯将军很是会拍马屁,笑道:“臣以前还说妇道人家没啥见识,这么看来,到底京城的女娘也不算没见识了。”

秦凤仪哈哈一笑,与冯将军说了不少军中的事。秦凤仪不大懂用兵,就军中供给、装备上的一些事,与冯将军聊了一路。

秦凤仪与冯将军聊得畅快,却不知,朝中发生了两件令人费解之事:方家的状元方悦与景川侯的嫡长子、传胪出身的李钊,竟然纷纷辞官了。

方悦与李钊现下都不是什么高官,皆是从六品衔,但这两人还年轻啊,李钊年长些,不过二十五岁,方悦比李钊还小一岁,二十四岁。二十四岁人的从六品,这等出身,以后的前程,是看得见的锦绣啊!这两人是不是脑子有病啊,正当亲朋好友纷纷打听这两人的脑袋是不是给驴踢了时,更不可思议的消息传出来了——这两人,辞官竟是要去南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