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2 / 2)

浮舟 渡边淳一 11167 字 12个月前
🎁美女直播

可是,谁能知道他的这些想法啊。

圣子心里嘀咕着。这时,车窗左边出现了小岛。晴空下并列排着三个小岛。

“离我们最近的是大岛,旁边的是利岛,最右端的是式根岛。”

列车乘务员利用车厢内广播向乘客们介绍道。

听到式根岛三个字,圣子的视线直勾勾定在了隐约浮现海面的小岛上。

在冬季的海面上,小岛如同一艘平坦的军舰。

高明一定也是眺望着这个小岛去了云见的。

式根岛对于他俩来说是爱情的摇篮。在那里,两人相遇、接吻。爱情的种子在那里萌芽,一直到今天这样的结果。

去年秋天,高明一个人去了这个岛上。

现在回想起来,那时,也是圣子跟加仓井在外过夜之后。总有一种冷冷的气氛笼罩在两人之间,高明默默地去了岛上。

可去了岛上的一个月里,高明在那里干什么了?不得而知。总之,从那里回来后好像稍稍多了点儿快乐并开始写小说了。

现在仔细想想,可能高明到底知道了圣子跟加仓井的关系。嘴上没说什么,但是察觉到了圣子背后有男人。说不定已经发现了是加仓井。

虽然没有确凿的证据,但是高明那样的男人,不可能没有觉察的。

或许早就知道了,却一直忍气吞声。一般的男人会暴怒,高明却将那种愤怒埋在了自己的心里。

也许高明最清楚,怒斥、暴怒也是白搭。要离去的女人是不会回心转意的。

高明对圣子产生怀疑后,想必产生了内心的孤寂感。式根岛旅行可能正是为了调整心情吧,借此实现自我克制。

但是那次圣子没有对高明表现出关心。她觉得高明信步而出,随意而归,乃是随心所欲之人。

由于自己的原因将高明赶到了岛上,却反打一耙说人家任性。

现在后悔已经太晚了。车窗外浮现出海面上的小岛,更加剧了圣子的悔恨。

“怎么了?”

圣子凭靠车窗,手扶在额头上。加仓井见状不禁问道。

“没什么。”

圣子摇摇头,闭上了眼睛。加仓井也没有继续追问。

电车进入隧道。刚刚一月中旬,伊豆半岛已鲜花绽放,层层丘陵上可以看到栽培雏菊和康乃馨的塑料大棚。

阳光明媚,海水柔和,无法想象一个男人竟在这里结束了生命。

电车三点十分前到达下田。毕竟是旅游胜地,一出检票口就有人招揽顾客。

大概在他们眼中,圣子他们是周末下午避人耳目光顾的一对情侣。

“不必了。”

加仓井甩开揽客者,走向车站左边的旅游问询处。

“想要一辆去‘云见’的出租车。”

“马上吗?”

“很急。”

问询处职员急忙招呼后面等候客人的出租司机,正好有空。

“要看‘石廊崎’吧?”

“不,怎么走都行,要快。”

“那走穿山路?”

“多长时间啊?”

“不去‘石廊崎’的话,一个半小时吧。”

加仓井看看手表。这会儿出发,五点前能到。

“那,拜托了。”

司机马上过来,打开了车门。

刚才从电车的车窗上看,这一带似乎阳光明媚、十分暖和的样子;可是一旦来到户外,风还是挺冷的。

圣子立起大衣的领子,上了出租车。

“今天这天儿,算是冷的吧。”

“天气不错,但今年有点儿冷。”

司机回答道。

汽车即刻离开市区,驶入了山间道路。

丘陵一带像是要建别墅区吧,推土机正在整地。

“稍休息下吧。”

加仓井对圣子说。

这个时候彼此都明白,睡不着的。明知故说,乃因两人间只能说这些。

“没跟公司里说我来这儿。”

“……”

“知道这事儿的只有望月。”

加仓井像在做解释。穿过温泉镇“下贺茂”,到“云见”是四点半。

“这一带是伊豆西部地区最漂亮的地方。正面可以看到富士山,富士山倒映在蓝色的海面上,所以地名取了‘云见’。”

正像司机解释的,海湾前方倒映、浮现出晚霞辉映的富士山。快到山顶右端,有白云缭绕,海水里倒映出美丽的景观。

这么美丽的地方,高明为什么要死呢?

圣子看着富士山,又弄不明白了。

照司机的话,这个小镇有五六千人,除了温泉仅有农业。原以为临海地带是以渔业为主,不料从事渔业的人口很少,即便有也都是远洋渔业。

温泉也多为民宿式客店,远不如下田、堂之岛一带热闹。

派出所的位置在横穿小镇的国道一隅,往山脚方向靠一百来米。派出所是这个乡下小镇少有的乳白色灰浆建筑,十分扎眼。

只见门前停着救护车,四五个警察正挤在门口。

加仓井看了一眼圣子,然后挤进门去。

“啊,能登先生家里来的吗?”

警察看到他俩,像是立即反应过来,先跟他们打了个招呼。

“太太吧?”警察看着圣子,问道,“你呢?”

“熟人。”

加仓井有些生气地答道。

“呀,吓了一跳。今天早晨七点来钟,旅馆突然打来电话……”

警察开始绘声绘色地说了起来。

“周围尽是瓦斯的气味啊。”

“那,遗体呢?”

“啊,在这边。先请你们看看吧。”

警察像是想起来了似的,打开了里面的门。

两人低着头,跟了进去。

遗体已被纳入棺木,置放于里面房间的正中央,房间像是一个值班室。

不知是谁供上的,棺木上放着早开的康乃馨,并在摆放着的烟灰缸里,点燃了一根线香。

从左边的小窗户上透进一缕夕阳来。

刚才的那个警察先鞠了一躬,拿掉花儿和线香,打开了棺木的盖子。

“请吧。”

圣子在先,加仓井退后一步,打量着棺木里面。

只见棺木里,高明身着白色的死者装束仰面躺着,双眼紧闭,没了血色的面部,笔直的鼻梁投下一道淡淡的影子。

“怎么样?没错吧?”

警察迫不及待地问道。

“没有错吧?”

警察再次确认道。

圣子答道:“是。”

而后微微点了下头。

“已经请镇上的医生来过,验尸结果,死因就是二氧化碳中毒。”

高明像在听着两人对话一样静静地睡着,面目上没有丝毫痛苦的感觉。

“接下来你们打算怎么办?”

“可以就这么离开的话,今晚就想回去。”

加仓井代圣子回答道。

“那是可以的啊。”

警察用商量的目光,看了眼站在旁边的同事。

“我们这里要做各项内容的调查笔录。还有,旅馆方面也受到一些影响。”

警察的意思是想让他们去旅馆那边打个招呼。

“这个知道。”

加仓井点点头答应着。

“那么在做调查记录前,先去趟旅馆吧。”

“那个,没有什么遗书类的东西吗?”

圣子胆怯地问道。

“对了,遗物在这里。确认一下吧。”

警察指了指放在屋子角落里的一个纸箱子。

“在这儿摆开吧。”

另一个警察按顺序摆放开来。

深蓝色“大岛绸”质地和服、贴身汗衫和内裤、黑皮表带手表、老花镜。没错,都是高明的物品。

除了当皮包用的小袋子外,还有香烟和火柴、手帕、“Montblanc”(万宝龙)牌子的高级钢笔,还有三鹰公寓的房门钥匙。

“这个在桌子上放着,可什么都没写。”

警察手上拿着旅馆的信笺和信封,信笺上一个字都没有。

莫非想写什么又住了笔?圣子看着信笺,感觉到了高明的哀寞。

“就这么些。”

房间里尽是高明的遗物。圣子看着那些东西,顿时悲从中来。

刚才看到棺木中的容颜时,只确认那是高明,泪水并没有涌出。这会儿看到内衣等衣物,才明白高明真的死了。

“在这儿休息一下,怎么样?”

看到圣子伏在了榻榻米上,警察小声说道。

“这边还有一间随便使用的房间。”

“不,就在这里。”

圣子不动姿势地哭泣起来。

“那,你待在这儿,我去趟旅馆。”

“我也去,带我一起去。”

圣子不顾满脸的泪水,抬头说。

旅馆在入海口的河畔南边,房屋是这个镇子上少有的钢筋混凝土建筑。高明住的房间在二楼的尽头。

打开窗户,正对面可以看到蔚蓝色的海湾,放眼望去,在海湾的上方是暗红色的富士山。

“这个煤气管道打开了……管道前面一点的地方,他脸朝下倒着。”

五十岁开外的旅馆主人给他们解释现场的情况。

“去年年底刚刚改造成钢筋混凝土……如果是原来的木造建筑,瓦斯漏气,一下就会知道的。”

旅馆主人的话里包含了一丝歉意——改造房屋造成了恶果。

“煤气的总闸没有关闭吧?”

“房屋取暖用的是煤气炉,半夜是要关掉总闸的。但这两天特别冷,客人说是晚上要工作。”

旅馆主人对警察的叮问露出不满的样子来。

“这里是看富士山最好的房间,这下太不吉利了。”

“真对不起……”

一听旅馆主人发牢骚,加仓井急忙低下头来赔礼道歉。

“说是要住十天的,还没付旅馆费用呢。”

“住宿费用,一定跟您算清。另外还会给您补偿的,给您添了很多麻烦。”

加仓井这么说完后,对圣子说:“你先回去吧。”

圣子点点头,再次顺着河畔走回了派出所。

回到派出所,她提出希望请个和尚来做法事。然后,圣子在跟警察做笔录时,望月赶到了。

“怎么会……”

望月刚一开口,就急切地扑到棺木前……

“能登先生,为什么啊……”

只说了这么一句,他就说不下去了。

圣子觉得那句话像是在质问自己,不由得蜷缩了身体。

和尚来诵经时,已经六点多了。法事做完后给辛苦的警察叫了寿司、酒菜,以示谢意。这时,高明的弟弟打来了电话。

圣子接电话。对方说,现在已经到了东京,再从东京到云见,十点多才能到达。所以,如果圣子他们准备运送遗体回东京,他就索性在东京等候了。

听说高明的弟弟不来此地,圣子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八点前时分,加仓井叫的汽车开了过来。因为是带灵柩一起返回东京,叫来的是一辆面包车。

灵柩放在车子中央,三个人围坐两旁。

“感谢各位了……”

加仓井这一说,圣子跟望月都照着他的样子低头鞠了一躬。起初觉得有些害怕的警察,熟悉了以后,都十分和蔼亲切。

“多加小心。”

在警察们的目送下,三个人离开了派出所。

汽车立即开出了镇子,上了通往沼津的国道。

道路的右边紧靠着山峦,左边是大海。夜晚中的大海,只能看到远处泛着点点的波光,黑暗中没有什么奇特的景观。

“白天可以看到富士山。”

或许是乘客太安静了吧,司机主动搭话道。可三个人仍然默不作声。

汽车开上了经过铺整的平坦道路,到了转弯的地方,汽车左右一晃动,灵柩便微微地有些摆动。

只有在这个时候,三个人悄然对视。

“这么回去后,明天是灵前守夜,后天便是葬礼了啊。”

加仓井左右看了看圣子跟望月说道。

“在什么地方的寺庙进行吗?”

“那一带有合适的寺庙吗?”

被这一问,圣子也不清楚。三鹰不过是居住地,其实并不熟悉。

“不过,他弟弟从水户赶了来,还是跟他商量着办吧。”

望月说道。

接下,三个人又是沉默。过了一会儿,望月像是想起什么似的说:“为什么就死了呢?”

圣子觉得这句话正是自己想要问的。沉默中,圣子也在考虑同样的问题。大概加仓井也是一样的吧。

三个人同时看了眼灵柩,又将目光转向了窗外。

为什么要去死呢?

像是明白,又不明白。

三个人看着夜晚,似乎在想着同样的问题。

汽车好像驶上了东名高速。夜幕中,时而灯光疾近,瞬间又远去。

灯光消失后,位于三人中间的灵柩上覆盖着的白布显得格外扎眼。

“最近一段时间,不是开始写作了吗?”

加仓井看着望月,说道。

“前不久,发表了一个短篇,相当不错。”

“内容是什么?”

“嗯……”

望月欲言又止。

高明在写什么?在什么杂志上刊登?圣子几乎一无所知。起初,她还找出报纸的广告栏读一读,以后便不再读。

本来很少写,即便是写了,也是特别质朴的内容,不会起眼。知道他最近是在写什么,但圣子没想知道详细的内容。

也许是性格腼腆吧,高明不太喜欢圣子读自己的作品。

“还是那方面的吧?”

加仓井说的那方面是指男女爱情。

“是啊,但却有些不同。这次写得十分逼真。”

“什么?”

“描写了一个幻觉,一个男人在等着女人回来。”

“等着?”

“女人的背后有一个男人的影子。”

“结果……”

“嗯,只有这些。”

望月叹了口气。

“表现一种年老的焦虑,令人感伤。”

“是吗?”

小说中出现的男人和女人,可能就是加仓井跟圣子。

“写得极其出色,想请他再写一篇,却被拒绝了。”

“为什么?”

“说是就这一篇了。”

莫非……继续描写自己的屈辱,已不堪承受,还是已精疲力竭?

“或者是才思枯竭。”

“是啊,可能苦不堪言。”

“苦不堪言?”

“那样的小说,怎么写,都会心情抑郁。”

说到这儿又是一阵沉默。

汽车在漆黑的夜幕中奔驰着。

不一会儿,前方看到了一团光亮,像是山谷中新辟的住宅区。驶过光亮区域,望月又开口道:“可能是我催稿催得太紧了吧。”

“催?”

“索稿时曾跟他说,必须连续不断地写下去。如今媒体换代很快,不能乐观地等着约稿。不管怎么说,借此机会赶快接着写,不然会被忘却的。”

望月说到这里,看了眼灵柩。

“只觉着别可惜了他的才能。现在回想起来,我可能有些冷酷吧。”

从对面驶过的车灯照亮了三人的面容。

“应该耐心,慢慢地等待才对。”

“可是,这点儿理由干吗自杀啊?”

稍稍停顿了一下,加仓井说道。

“是啊。”

“我觉着还是你刚才说的原因。”

“年老后的焦虑吗?”

“不……”

加仓井轻轻地将手按在了额头上。

加仓井大概想说是因为自己夺走了圣子。

他仿佛要说,自杀的直接原因是高明知道了这个事实。现在三个人之间没必要隐瞒什么。但此时说出这个,似乎是对高明的亵渎。

“责任在我这里。”

加仓井再次说道。黑暗中,圣子想要否认。

望月和加仓井好像都认为自己对高明的自杀负有责任。

可是三人中最应该受到惩罚的是圣子自己。

不管他们怎么想,背叛高明、使他最为痛苦的正是圣子。他俩都是间接的,圣子才是直接的。圣子若检点自己的行为,就不会有今天这场悲剧。

“是我不该……”圣子明确地说道,“我任性,由着自己,才……”

“唉,算了。”

望月有点儿无可奈何地提高了声音。

“事到如今,再怎么说也无济于事了。各自都有各自的情况。”

三个人又陷入了沉默。

那天夜里,汽车到达三鹰已经十二点多。从云见到三鹰花了四个多小时。

灵柩先搬进了圣子他们居住的公寓。在那儿,临时举行了迟到的灵前守夜,第二天灵柩移到了附近的庆胜寺,进行了正式的灵前守夜。

治丧委员长由望月公司的矢野社长担任,望月身边的编辑则负责处理葬礼的各项具体事宜。

高明曾是名噪一时、日后沉默的作家,前来吊唁的有许多著名的作家或编辑。在吊唁的人群中,似乎也有报社、周刊杂志的记者。

记者吊唁的主要目的是对高明自杀的好奇,甚至还有记者进行了采访。

总之,跟高明生前的情况比较,葬礼倒是声势不小。

当天早晨,分居的妻儿出现了。初次见到他的妻子,看上去年龄在四十岁前后,瘦削,眉目端正。

“承蒙您多方照顾。”

她很礼貌地低头鞠了一躬,又眼珠向上一翻看了一眼圣子。圣子在对方的典雅举止中,窥见了刚强的性情。

孩子有一男一女,都是高中生。他们眉眼温和,鼻梁笔直,像是继承了高明的特点。

圣子退后一步,坐在了高明妻儿的后面。烧香吊唁的人像是已经知道了似的,也同时到圣子身边表示哀悼。

形式如何且不论,实际上周围的人是将圣子作为妻子看待的。

灵前守夜进行到一半时,圣子得知前来吊唁的人群中,有怜子跟牧村。两人都好奇地仔细观望高明的遗像。

过了一会儿,轮到他们来敬香时,怜子来到圣子跟前说:“真没想到哦。”

圣子立即回话说:“对不起。”

“哪里,道歉什么?担心你今后要吃苦呢。”

圣子默默的,没有回答。

第二天,上午十点开始向遗体告别,十二点出殡。

火化后再返回寺庙,已经下午四点多。

这以后,只有直系亲属及关系密切的人一起举行的戒斋仪式。

说是直系亲属,高明早早离家出走,后跟父母家里几乎没有来往,所以聚近前来的亲属极少。

高明弟弟夫妻俩、表兄弟和叔叔,此外较为亲密的就是望月和旧书店老板等。高明妻儿只参加了遗体告别便回去了,像是跟高明已没有什么感情的纠葛了。

圣子听着旁人漫无边际的闲谈,在想已经纳入了骨灰盒里的高明。

没意思,这么简单人就死去了吗?死后就只有这么一个小小的盒子?

圣子再次理解了人的死亡。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个结果呢?

人的死亡并非稀罕事儿。去年秋天外婆去世。以后不久,加仓井的妻子走了。她们跟圣子并非无缘,可谓都是她自己身边的人。

但是,她们的死跟高明的死完全不同。

外婆跟加仓井妻子之死,得知她们死亡的消息时,自己勉强可以接受。虽然也会感觉吃惊,但却不难理解。

但高明之死没有任何能够接受的部分。震惊,茫然,至此还在怀疑是否是事实。

诵经结束后,大家闲谈着聚了餐。下午七点多,戒斋仪式结束了。

这天晚上要从寺庙带走骨灰盒等。

撤掉祭坛,骨灰由高明的弟弟带回,葬入老家的坟里。

“死后四十五天时,请一定来一趟水户。”

稍稍有些歇顶的高明弟弟向圣子鞠了一躬,说道。圣子向他还礼后,又看了看他捧在手中的骨灰盒。

高明的遗物、稿件再另行商量。

圣子送走了高明的亲戚们,开始作回家的准备。

“送你回去吧。”

加仓井过来招呼道。圣子跟望月一起上了车。

人去以后,寺院里寂静无声。没有月光的夜晚只剩下他们三个人影。

“好歹结束了。”

汽车启动时,加仓井嘀咕了一句。

圣子回到三鹰的住所是晚上九点多。

“回见。”

加仓井下车跟圣子告别时看着圣子说道。

“今天好好儿休息吧。”

“谢谢你帮了很多忙。”

“别想太多了。”

圣子点点头,心想,那是做不到的。

“明天再给你打电话。”

加仓井再次观察似的看了看圣子,然后才上了车。

发动机声响过,汽车直接左拐弯而去。圣子身边只留下了漆黑的夜幕。

圣子慢慢地走上了楼梯,像是不愿打破这夜晚的静谧气氛。

站在家门前,拿出钥匙开门,门开了,她走了进去。这一连串的动作,都是几年来天天反复进行的。

但是现在,开门进入的房间里没有亮光。在四周寂静无声的黑暗中,只有冰冷的夜晚笼罩着。

圣子一瞬之间呆立不动,旋又回过神来,按下了门右边的电灯开关。

闪了几下后,荧光灯亮了。灯亮后,圣子脱掉了鞋子。

洗碗池、餐室还有八张席大小的里屋,跟离开时没有两样。桌子的位置、沙发、柜子也跟以前一样。

以前,圣子从未在意过那些东西摆放的位置有无变化。家里没人时,当然是不会有变化的。

但是,圣子现在看着这毫无变化的家里,却感到一种虚渺的存在,仿佛看到一个意想不到的空白,无比寂寞。

圣子叹了一口气,坐在了高明的桌子前。

眼前是高明的桌子、矮脚椅子,桌子上干净利落,台灯无为地伫立于彼。

看着没了主人的桌子,圣子才意识到,从此真的一个人了,总是坐在这儿的高明已经不复存在。

现在毫无疑问,圣子是一个人了。

时钟报了十点。房间里仍旧静悄悄的,无一丝动静。

圣子像要逃离这团寂静,站起了身。从拉开窗帘的窗户望去,外面一片漆黑。跟从前一样,外面是冰冷的夜晚。

圣子看着漆黑寂静的夜晚,明白了一个人站在窗前的感觉。

高明死后,时间如流水般逝去。不管形式如何,圣子实际上是丧主。

虽说暂时可以不上班,但她也没有特别的事情要做。只是早晨起来后呆呆地无所事事,白昼夜晚交替着。

大学时的朋友打来电话,娘家也来电话让回老家休息休息。但圣子谁都不想见。见了面,就得回应对方的同情,问起将来的打算,怎么应答呢?那样,反而会让她痛苦不堪。目前,只想一个人这么发愣。

可是三鹰的公寓里留有高明记忆的东西太多。从桌子、书籍到日用器具、碗筷,统统都会鲜明地唤起她对高明的记忆。

每当触摸到那些,便会有种错觉,似乎高明会突然回家来。他总是像一阵风似的呼地飘走,又呼地飘回来。圣子觉着这次也会是一样的。

这会儿,圣子后悔没有提出希望——高明的遗骨分骨。

那天的戒斋仪式上,如果有这个念头是可以如愿的。

当时,高明的弟弟曾说:“如果希望的话,给你分骨,怎么样?”

圣子考虑了一下后,回答说:“不要了。”

顷刻,让对方觉得圣子挺绝情的,其实圣子只是出于一种想法——自己今后如一直伴着高明的遗骨,会不堪其沉重的。

当时她想,分骨给自己,便会像寡妇一样可怜困苦。

还是告别了高明,活自己的人生吧。那时,她是那样在心里对自己说的。

但是家里只有她自己一个人时,却无比渴望见到高明。呼的一阵风声,她也会看看大门,觉得是高明回来了。

哪怕是遗骨也好,此时在身边,她觉得会让自己的情绪稳定下来。

反正活着的时候,高明的话语也不多,化成了一把骨灰,只要放在身边,也会令之感到慰藉。

一个人守着死者的骨灰,这样的事在一般人看来,会有难以忍受的恐惧之感。可对现在的圣子来说,她反倒是情愿的。那是高明的骨灰,丝毫没有害怕的感觉。

她希望在梦中,甚至变成幽灵也可以,只要高明能出现就行。

现在她才知道,自己竟然如此渴望高明,这是一种越过情绪、揉入整个身体里的渴望。

活着的时候,他如同空气般存在,死去以后,却实实在在地显现出他其实有着多么现实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