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是被这些抵押物吓到了,银行管理层开会商议着要不要拒绝再收丝绸作为抵押物,毕竟这些收来要小心看护,坏了的话,回头人家要是还钱,这坏的部分银行还得赔偿。
若是一家银行有大量亏损,会触发审核机制,上面派遣专人小组来调查,要是有查出中饱私囊的行为,人都得进衙门走一遭。
在银行工作,掌握着钱财支出,谁不膨胀?
虽然不敢贪占银行便宜,可谁没借着银行漏洞为自己谋利?
比如用权限内最大的额度给人做抵押贷款,再收取“一点点”回扣。
再比如将银行收来的抵押物便宜拿到手再卖出去赚取差价,这些都是钻银行漏洞,只要账上不出错就很难查出来,可问题是也扛不住有心人来查。
在银行做事最怕的就是触发了上面的审核机制,偏偏他们又不知道审核机制是怎么被触发,有些明明是每年亏损却没有触发,有些年年盈利却又触发,银行内部每段时间就有通报某地银行某某某处罚结果。
看着实在是触目惊心。
银行这边一传出开会商量是不是拒收丝织品作为抵押物,这边开会还没个结果,那边就有一大批人排着队拉着货来做抵押贷款。
排队的人越来越多,一度从银行排到了城门外,这壮观场景任谁看了都感叹,连衙门都派人来维持秩序。
很快,银行就关门了,没说拒绝抵押的话。
这一关门,顿时引起恐慌。
要是连银行都不收,这问题可就大了,岂不是真卖不上价了?
人多就有人动心思。
很快银行被围起来,包围的人要求给个说法。
银行的人不愿意出门,外面的人不肯散去,压力给到了衙门那边,县令坐着轿子匆匆赶过来。
本来是劝说围观人散去。
“走了咱们这布卖给谁?”
“衙门要是愿意收,咱们就散去!”
县令怕烫手山芋落自己手里,忙说进银行问问银行的人什么打算。
开玩笑,他能不知道今年丝绸多到卖不出去的事吗?
其实产量也不到多到卖不出的地步,他调查过,全是一架小小的织布机引起。
织布机将原本耗费几个月甚至一年时间才织成的布,在短时间内上市。
市面上还有人不断抛售生织打压价格,这就导致大量生织的滞留在织户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