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也不是没有道理,可织造局有个缺点就是会压低价钱, 有时候还会拖欠, 官家的买卖想去找个说理的地方都没有。
还有一点, 织造局收的布门槛高, 只收熟织。
而一般织户只擅长生织。
生织是先织后染, 熟织是先染后织。
寻常织户也没有能力染出颜色绚丽的丝绸出来,所以民间流传的多是生织。
这就导致绝大部分生织绸布是进不了织造局的。
王掌柜这话一出, 是摆明了说自家布坊收不了, 让他们去织造局碰碰运气。
唐皮子很颓废, 然后就听旁边人小声道:“我就知道是白来, 布坊怎么可能收布, 他家去年订购了二十台新式织布机,一早就派人下乡收蚕茧。”
“怕是自家织的布都用不完,更不要说从外面收布了。”
听到这话的人不少,很快所有人都知道了,有人当着王掌柜的面问。
王掌柜眨眼, 没有正面承认,“真受不了了,周转的资金都拿来收布了,要不等我们这批布染好出售出去,有了余钱再来收?”
明白布坊是不可能收布,大家自然是散去另想办法。
很快县里的百货铺有人拉着一车生织上门。
“你们收不收布?”
百货铺最边上的一个门外,有人指着墙壁上悬挂的小黑板询问。
小黑板上写着收蚕茧和棉花等等字样,每样收购的价钱也写在了黑板上。
外面排着老长的队伍,都是跑乡下收农作物的,有人牵着骡车,有人挑着扁担。
那拉着生织的人跑来插队,迎来的是众人怒视的目光。
生织并未写在黑板上。
坐在门口屋檐下长案后面的中年男人站起来,伸头看了一眼道:“你等会儿,我进去问问。”
这门往里走通往一座很大的院子,院子里摆放着不少货架,货架上都是今日收来的农产品,这些回头会有人送到城外官道上的库房,在库房分拣后送往不同的工厂。
中年男人进了院子,没一会儿就出来了,“收。”
他说了一个比蚕茧要高出一点的价钱,拉着生织的人一算,也就跟往年持平,但是不要忘记了,今年的布用的是新式织布机,织出来的要比往年还要宽,哪怕整匹布高出一点,实际上还是比去年价钱低。
听见价钱过低,这人又拉着车走了,但是没一会儿就有一大群人抱着自家的布过来排队。
中年男人一看,从抽屉捡出半根粉笔走到黑板前写下了一匹布的收购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