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和曦看向卿孟祝:“那就我们两个人去了。”
卿孟祝:“你先去,我还得再等两天。水稻那边的人天天给我发视频,暂时还没什么问题,不用太着急。”
赵和曦伸个懒腰:“那我先去吧,番茄已经熟了,不能等了,好多细节都要我敲定。”
赵和曦很快去了叶尔钦格勒市,卿孟祝过了两天才去。
卿孟祝到的时候,那边的负责人戈玉田过来接他,一见面就说道:“卿总,赵总说找你有事,等会过来等我们汇合。”
卿孟祝满头雾水,摸出手机:“什么事儿,他怎么没直接跟我说?”
卿孟祝打开微信,果然有赵和曦发来的消息。
可能赵和曦给他打电话的时候,他正在飞机上,没有打通,赵和曦就给他发微信了。
卿孟祝看了一下,赵和曦说看中了一个种油葵的农场,要跟他商量一下,等会来找他。
“关油葵什么事?”卿孟祝纳闷,“怎么突然又多了种油葵的规划?”
戈玉田只是笑,并不说。
赵和曦很快找了过来,气喘吁吁地挤上车:“孟祝!”
卿孟祝将擦脸的湿巾递给他:“怎么了?你不是去考察生产番茄酱的工厂了吗?怎么还跟油葵扯上了关系?”
赵和曦:“不是我跟油葵扯上关系,是人家来找我。”
卿孟祝:“谁找你?”
赵和曦:“油葵的主人。”
赵和曦咕嘟咕嘟喝完一整瓶矿泉水,然后才说道:“我们今年不是在这边一口气租了两个农场,还招了许多人吗?”
卿孟祝点点头:“然后呢?”
赵和曦:“本地人都说我们财大气粗,员工们也说我们厚道,制度很规范,也很人性化。总之,我们的名声在这边还挺好。有个种油葵的老板听说后,就找我,说想将油葵卖给我们。”
卿孟祝算了一下:“是春油葵还是秋油葵?现在无论哪茬油葵都还没到收获的季节吧?”
赵和曦:“应该算秋油葵?他那个农场在隔壁市,气候比我们这边温暖湿润一点,他当时种冬小麦,收了之后才种油葵。”
卿孟祝:“那就是刚种下去不久,为什么忽然想卖?”
赵和曦:“听说是做生意周转不过来,我们又有中途买过人家作物的传统,那老板就找我们了。”
赵和曦:“我专门问了一下同行们,对方给的价格还挺优惠的,大概是市场价的八折。他那个油葵农场的地理位置和水资源也不错,要是租下来,这一茬油葵我们就能挣几十到几百万。”
听起来确实不错,卿孟祝:“你联系那个老板,我明天亲自去看一下。”
赵和曦:“行,明天我跟你一起去,要是靠谱我们就谈谈,不靠谱就算了。”
卿孟祝先去农场看水稻。
这边的种植条件不错,水稻长得挺好,茎叶挺粗壮的,也没什么病虫害,要是能延续这个趋势,等收获的时候一定能丰收。
卿孟祝看新抽出来的穗子,现在还没开花,不过这边风这么大,开花了,哪怕不用无人机在上空扇风授粉,授粉情况应该都不错。
在稻田里抽样检查了几个点,卿孟祝说道:“水还可以再灌一点,统一灌到五厘米就可以了,现在的水有点少,不利于分蘖。”
戈玉田连忙记录下来:“我们之前灌的水达到了五厘米,这两天我看快要晒田了,就让人放掉了一点。”
晒田是将水稻田里的水全部放干,将泥土裸露出来晾晒。
这样有助于抑制无效分蘖,同时促进水稻根系的生长,能够抗倒伏。
卿孟祝对戈玉田解释道:“这批水稻的长势不错,还能再长一长,过个三五天再放水晒田会好一些。”
戈玉田:“好,三五天之后我们再看看。”
卿孟祝:“等晒完田,给水稻追一批肥,追羊粪就够了。”
戈玉田也记了下来:“要追多少肥?”
卿孟祝:“等会我计算一下,得根据泥土里的肥力和羊粪的肥力算一下。”
卿孟祝来了就干活,戈玉田他们也跟着忙了起来。
等巡视完水稻田,卿孟祝又去看他们种的番茄、辣椒、洋葱和胡萝卜等作物,确定这些作物都没问题,他才回去休息。
第二天他们开车去临市看油葵。
种油葵的那个老板看到他们,眼里露出了希望,特别热情地跟他们握手寒暄,又带他们开车去油葵地。
老板种了六十公顷油葵,也就是九百亩地。
这个面积已经不算小了,市面上能对这些油葵感兴趣且有实力全款吃下的人并不多,怪不得老板会那么积极地找上赵和曦。
卿孟祝站在油葵地里眺望,这批油葵大部分能达到“良品+”的品质,种得还算不错。
地里的土也好,是疏松的沙壤土,同时里面埋了不少牛羊粪和化肥,肥力不错。
卿孟祝还特地检查了一下病虫害的情况。
老板上一批作物种的是冬小麦,和油葵算是轮作,病虫害不严重。
总的来说,这是一块优质的油葵地。
卿孟祝没有多犹豫,很快便决定把这片油葵买下来,同时租下这个农场。
具体的金额和条例,就要赵和曦去谈了。
老板诚心想卖,卿孟祝他们诚心想买,生意很快就谈成了。
等签完合同,赵和曦对卿孟祝说道:“又一个农场入手,好顺利,希望以后能够一直这么顺利。”
卿孟祝拍拍他的肩膀:“会的,就是辛苦你,要再招一批人。”
赵和曦:“没事,招一批,再从叶尔钦格勒和藤城调一批,很快就能把班子拉起来了。”
卿孟祝点头,又说道:“油葵主要依靠昆虫授粉,我们得养一点蜜蜂,你让人留意一下本地蜜蜂。”
赵和曦:“好,我先记一下,等会安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