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姜鹤年(六) 姜武二十八年,姜王病逝……(2 / 2)

玄学公敌 四火夕山 1864 字 2天前
🎁美女直播

“是了。”姜鹤年只道:“既能给姜朝盛世,便是幸事。”

“殿下,臣来是为殿下您,臣仍是有一问。”赵阴阳托起伴身的长袍笔直跪下:“殿下可愿与臣入道?极阴之人,方有入道才可自救,臣愿助殿下改命。”

“赵公有意,孤谢之,但孤此生是太子。”姜鹤年淡淡笑之,“是储君,此命不改。”

赵阴阳问:“殿下已知命数,所求是何?”

姜鹤年道:“孤思忖,来日既促,何苦嗟叹?珍惜当下,便已圆满。”

赵阴阳叹出一口气,朝姜鹤年拜三拜:“姜朝有殿下,是百姓之幸也。”

“赵公,起身罢。”

姜鹤年抬手,他站起,移步至殿门,推开一看,殿檐遮挡了他头顶的穹光,让它只有院中树枝的缝隙里熙熙攘攘地穿过去,落在地上,落在人身上。

于林与姜皖站在院中,他二人连声喊道:

“阿兄!”

“主子。”

他们都笑着,像月牙儿飘到他的手上,是暖的,此刻此景,就刻进了他的眼睛里。

他想。

如此,便是好。

只是于林,不只能是个武者,姜鹤年对他再无遮拦,二人相伴时,他会将批阅的周折念出来,谈及朝政,他看见了于林脸上的窘迫,青年促狭的晦涩之气和他不想丢脸的执拗都是鲜活的。

姜鹤年教他习字,于林耳听目染,后来他就上了战场。

东宫的孩子都长大了,于林战功赫赫,在群臣之中也是一贯醒目,是头牙齿锋利的狮子,姜皖杀敌万千,还自己招兵买马,组建了豹骑。

姜鹤年将战报书信一一保存,叠成了一座雪山。

父王身体日渐虚弱,病症缠绵,他站得越高,走得越远,姜王便一一卸去了他的担子,像个普通老者,一个帝王对儿子最大的宠爱便是将他培养成合格的储君。

姜鹤年对父亲心存感激,他有所感应,父王离去不久矣,而他的时间也短矣。

姜皖与于林皆在边疆,他去探望一次,知再分离便是永别,可他见所爱之人安康自在,早已无身后顾虑。

又一年,他于殿中观军报。

信上言,北牧溃退,姜军追击。

飞羽将军言:战必胜,攻必取,蛮夷可往,我亦可往!

狂言之后,他便深追北牧骑兵五百里至草原桓河。

姜鹤年见过他领军阵前的模样,骄阳逊色之,虎豹皆不敌,年轻气盛,自狂之。

姜鹤年只不能见证他称帝,当他登上宝座时是否也会局促无措,这是他心中一憾,他捏着那封信,怅然间,信纸被风卷了起来,从他指尖缝隙间吹去了殿外。

咚——!

宫中的丧钟敲响了。

三声过后,殿中的温度也渐渐冷了下去,他吐出一口气,在他眼前凝成了一片白雾。

他心叹,时间已到。

“孤知终有此日。”他平静地跪坐在几案前,衣冠洁整,一道黑影映在了他身旁的屏风上。

姜礼,本是个奋进的孩子,却被帝王伤了心,王氏自然和姜礼联手,他们在姜王病重时掌控了御林军,连带他东宫的人也逐一替换,他并未阻拦。

姜鹤年微笑着阖上眼,他并无大憾。

他记得那个吻,他只是在想,青年许下的愿望终究不能实现,于林是否会被伤悲所扰?那个从咿呀学语开始由他一手带大的孩子,不能再在他怀中枕膝哭泣……

姜礼冷笑道:“赵公,我曾有重用你之心,可你却非要自寻死路。”

“我主已亡,我亦不惧死。”赵阴阳双手朝天,大笑起:“真龙将显,我道亦圆满!”

“我看你是疯了。”姜礼冷眼相对,随即传令:“来人!昭平公主与大祭司赵阴阳谋害太子,酿成大祸,即刻押入天牢!”

御林军早就包围了东宫,从内殿中涌出,夺了姜皖的剑,将她扣押在地上。

她头被按在地上,红着眼冲殿中嘶声呐喊。

“阿兄——!”

然,姜鹤年已故,殿中无人回应。

姜武二十八年,姜王病逝,同年,太子姜鹤年被毒害而亡。

罪人赵阴阳于狱中自戕,而昭平公主,于东宫阶前问斩!

姜鹤年的尸身立于殿上,她自刎时抬眸看去,悔恨交加,最终血溅东宫阶前。

而那殿上灵尸,右眼竟掉下一滴泪来。

昭平公主的尸身被烧,叛军未能缉拿,三日后,她的豹骑八百里加急传信至边疆。

战事还未终结,于林手握急书。

信上言:姜王已死,东宫事变,太子姜鹤年亡故,公主被缉拿问斩,姜礼登基,姜朝将改!

左都护见飞羽将军看完那短书,手指颤抖筋肉虬结着,他双目赤红,骤然间涌出的恨意能杀人心魂。

于林闻信,怒目圆睁,眦裂欲碎,当即喷出一口心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