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宜阳。
正午时分,正值吴记酒楼里最热闹的时候,宾客满满,人声鼎沸。
这几年吴旭对酒楼经营颇下工夫,几乎每个月都要引进一道新菜。七月里推出的新菜是一道酒糟鱼,颜色红亮,酒味浓郁,风味独特。这道菜原是南方地区的风味小食,是吴旭从他那位江南来的养鱼师傅那里打听出来的。
刚推出四五天儿,经过食客们的口口相传,点这道菜的人多了起来。也有人知道他们每月都要推出新菜,专在初一这一天来下馆子。
因他有那天荒湖,吴旭便下功夫开发水产类的菜,除了这酒糟鱼,还有姜丝蒸咸鱼,烟熏鱼;另有如碳锅鱼,水煮鱼,酸菜鱼之类,后几种是李薇与他提供的菜单,由酒楼的师傅们按当地的口味儿做了些微的调整。都是偏重口味的菜品。
咸鱼之类的都是从望远县运来,而鲜鱼类的则由他在宜阳的那个小塘子里供给。每年八九月里,吴旭还会将望远县湖中所产的肥嫩大螃蟹挑最好的单供自己的酒楼,与旁家只能挑到那些小而又没蟹膏的酒楼形成鲜明对比,因而吴记酒楼在宜阳县也渐渐的成了人人皆知的,说到吃鱼吃蟹,此乃第一选择。
酒楼门前揽客的小伙计肩上搭着洁白的帕子,殷勤的将食客们往里面让,领进一拨客人后,刚拿着帕子抹了把汗,眼角转到从东边街上来的三人,笑意沉了下来。
“胜哥儿,请问你家吴老板可在?”
来的三人均是一副吊尔郎当的样子,笑嘻嘻的看着小伙计,问话倒还客气。
“不在。我们老板去望远了。”胜哥儿看见这三人,脸儿沉了下来,忍着不耐烦答了一句话,扭头要往里边儿走。转眼又见两位食客上门儿,忙带着笑脸殷勤的迎了过去。
这边为首之人有些着恼,脸也拉了下来,他尚还能忍得住。后面两个小混子却忍不得了,其中一人冲着胜哥儿的背影骂道,“娘的,一个破酒楼的小伙计也敢在老子面前张狂,五哥,这银子咱不要了,回去剁那小子一只手,瞧他们还敢不敢猖狂?!”
叫五哥的男子扭着瞥了他一眼,抬头望着黑底金字的“吴记酒楼”大招牌,幽幽的道,“你小子能耐,你去剁!剁下来瞧瞧你还有命没?”
说着又狠狠呸了一声,“老子在宜阳混了这么多年,混得还不如一个乡下小子。这吴记的掌柜真他奶奶的走了狗屎运!”
另外一个没说话的小伙计在一旁附和几句,又转头向方才说话的小混子道,“小刑子,五哥的话不错。这回你趁着三哥不在,又将那小子勾到赌坊去,等三哥回来,你少不了吃一顿拳头。这吴家掌柜的连襟、吴夫人的五妹夫,就是那位贺府的二少爷,早些年三哥还是听他的呢。”
小刑子满不在乎的道,“贺家都败了,现在谁把他们一家放在眼里?再说这吴家,大靠山不是都倒了?进了大狱得罪了许多大官,现在又回乡丁忧守制,他还能再起来?咱们的前县尊大老爷,远在广西呢!再说,欠债还钱天经地义,说到哪儿我们都是有理的!咱们老爷也知道这事儿呢,是老爷吩咐我多勾着那小子去几回,李家五姐妹哪个手里没有万两的银子?”
后说话的小混混道,“那也要客气些,做生意不是和气生财嘛。好言好语的,人家才放松警惕,好让那小子多去赌几回!”
那个叫五哥的将目光从吴家酒楼的匾额上撤了回来,“说得不错!”正说着,又一拨客人进了门儿,五哥叹道,“娘的,这生意好的真叫人眼红!”
小刑子脸上一喜,正要说话,却见迎客的胜哥儿又出来了。便往了嘴。
王五哥上前两步,客气的与胜哥儿道,“胜哥儿,烦你报个信儿与你家夫人。你们府上那位姓李名春峰的亲戚,昨儿又去我们坊子里耍,一共输了一百三十六两。那位少爷没钱儿,现在我们坊子里做客呢。我们老爷叫咱们来与吴老板当面知会一声。”
胜哥儿见他们三个来便能猜到到底为何事,一听是一百三十六两,更是恼得没边儿。他们家这酒楼一天的出息也不过才十几两,过节的时候生意好些,顶天了才有二十两。那位不招人待见的少爷,一出手便让自己这一楼的伙计白干了十天。
恼得将肩上的白帕子上一甩,“我们夫人上次明明说过,他要再去,叫你们莫让他进门儿的!为何还放他进去?!”
“哟,胜哥儿,这开门做生意的,都是笑脸迎客的,哪能将客人往外撵?”小刑子做出一副小无赖小混混模样,笑嘻嘻的道。
黄掌柜刚算好一处帐,抬眼儿瞧见门外这几人,急忙从柜台后转出来,“几位这是有事儿?”
王五哥便又将春峰赌钱输了银子之事儿说了一遍儿,笑道,“老掌柜的也知道,三子哥是念着原先与贺二少爷有些交情,不肯为难贵亲,只是,我们坊子里的百十号人也要吃饭的。吴老板吴夫人做生意一向是极公道,想来也会理解咱们的苦衷……”
黄掌柜心知这是夫人娘家的事儿,莫说他们,便是老爷也不好插手,且前几次这位堂舅少爷的赌资都是夫人出面儿打发的,还是要回了夫人。再者,这沾得一个赌字的能有几个好下场,也让夫人多约束约束他。
想了到这里便道,“胜哥儿,你领几位到后面儿去回夫人。”
※※※
相比较前面的热闹,位于酒楼后面的吴宅倒是极静。与几年前初来时没什么大不同,只是前年以三十两的价格买下邻家的院子,与自家打通,呈一个单独的院落,给吴旭娘住,并将原来供行走的空地改成了花园。
此时,刚刚用午饭的吴旭娘,在后花园中逗着小孙子,春兰瞧着前面收拾好了,带着两个抱着针线箩筐的丫头转了进来。
吴旭娘一见她便笑道,“又是给梨花家的小娃儿做衣裳?”
春兰点头,也笑,“可不是。她自小没怎么摸过针线。反正我也没事儿,权当打发时间呗。”
二儿子吴熠张着双臂踉踉跄跄的跑过来,奶声奶气的喊着,“娘~~”
春兰弯腰接到他,抽出腋下帕子与他擦汗,点他的小额头,“不许乱跑,一会累得你嬷嬷又腿疼!”
吴熠乖巧点头,“好~~”又往吴旭娘那边跑去。
几个丫头都笑,说二少爷比大少爷听话乖巧。
正笑着,有小丫头匆匆来报,“夫人,胜哥儿说有事儿要回您!”
春兰直起身子,向吴旭娘道,“娘,您去歇会儿吧。我去瞧瞧。”
吴旭娘抱起吴熠,不放心的问了一句,“是酒楼的事儿?”
春兰道,“可能是。做着生意事儿多些,您歇着吧。”
春兰回到正厅,叫胜哥儿进来。大丫头香玉匆匆去了,不多会儿胜哥儿在帘外回话儿,“夫人,那郝记赌坊里的人又来了,这回说……说堂舅老爷欠了一百三十六两赌债,方才要到酒楼里去了。黄掌柜让小的来回夫人。”
春兰蹙眉听完,顿了片刻,道,“叫人进来,我当面面问他们。”
香玉在一旁气愤的道,“夫人,以奴婢说,这事儿你只作不知情,不管了。谁家有那闲钱与他填这种无底的洞。老爷和夫人挣下这份家业容易么!”
春兰低头思量了一会儿,摆手,“这回是要管的。”
春桃不在,她成了这姐妹中间的老大,这种烦心的事儿,她不出面谁出面?难不成让大婶儿一家哭到爹娘面前去?
再者,这赌坊怕是将她当作肥羊了,一刀一刀下得极容易,还让人说不出个不字来。
还有春峰……她叹了一口气儿,上次明明是差人将他差回家的,何时又跑了回来?
片刻香玉在外面回,“夫人,他们来了。”
春兰在厅里淡淡嗯了一声,隔着竹帘子,问外面立着的三人,“你们的来意我已知道了。银子自会一分不少的给你们。只是,我记得先前与贵府的三子管事说过,他再去赌,让你们拦着些。你们三子管事儿当时是应了的,怎么这回又让他进去了?”
王五哥心知是自家东家想借春峰套李家五姐妹的钱财,特意将三子打发出去收债。
略思量一下便回道,“回吴夫人,我们坊子里在外面有一笔债,三子哥去外面收债了。他走时没交待,小的们不知内情。再者,这开门做生意,客人上门儿也不好往外赶……”
春兰嘴角扯出一抹冷笑,打断他的话,“嗯,也是这么个理儿。不过,我还是有个不情之请。请你回去捎个话与郝老爷,就说,我们家这位亲戚,再上门去赌,请他看在大家同城做生意的份儿上务必赶他出去。等我们老爷从望远县回来,让他去你们府上当面致谢!”
说完转头,吩咐香玉开银箱,取一张一百两的银票,并三十六两现银出来,又道,“劳你们将我那堂弟送回来了吧。”
王五哥见春兰付银子付得极期爽利,连连点头应是,将记赌帐的本子奉上,殷勤笑道,“是,谢夫人体谅。小的这就回去将夫人的话与我们东家与三子哥带到。”
那三人领了银子,不消半个时辰,便将鼻青脸肿的春峰给送了回来。
他进了院中,垂着头局促的左顾右看,春兰身边的几个丫头早是烦透了他,皆对他没有好脸色。
春兰也不多理他,只叫人将他带到客院去梳洗,等小丫头都出了门,遂命人将小客院的门从外面锁上。
自己将钥匙袖了,同时吩咐香玉,“从今儿起,不准往客院里送一粒饭。”
香玉惊得“啊”了一声,还没回过神来,春兰已走远了。任春峰在里面惊惶大叫。
※※※
春兰回到正房之后,打开妆奁下面的小抽屉,取出一张素色硬笺来。走到吴旭平时看帐的房间,让丫头磨了墨,思量半晌,提笔在硬笺上写了几句话。
她自搬到宜阳之后,过的也算是养尊处优的日子。闲来无事也练练字做做针线,打发时间。因而这字,写得也算周正秀丽。
待墨迹干透之后,春兰吩咐香玉将上次自安吉带来的茶取了一罐子,亲手自取一张百两的银票,放在茶罐子底下,装入小篮子之中,又将贴子细心装好,递给香玉,“你亲自去后衙一趟,交给卫夫人。”
香玉十三岁在春兰身边儿,至今也有四五个年头了,对她的脾性也略有了解,她神色愈是淡,就表明她心中愈恼。
而自己的这位夫人,恼到极至,便要动手!
大略能猜出她想要做什么,手势顿了一下,小心的道,“夫人,不等老爷回来商量商量么?”
春兰摆摆手,不作声。
卫夫人接到香玉送去的信儿,扫了两眼,微怔了下,又淡然合起,道,“谢你们夫人美意,只是这两日我不得闲,哪日闲了,我派人送信儿去,请她来喝茶。”
香玉明白卫夫人话,回去与春兰学了一遍儿。春兰点点头,仍端着针钱箩筐去后院儿。
且说卫夫人接到春兰的信儿,在厅里中坐了半晌,叫了个心腹来,吩咐道,“去探探郝记赌坊与吴家之间到底有什么事儿?”
那人去了约有一个时辰,匆匆回来,将事情的来扰去脉回了卫夫人。
“吴夫人老家有个堂弟,两三个月前来咱们宜阳做工,因吴夫人的娘家李府合家搬到安吉州去,李家庄子上的管事儿便去回了吴夫人,给他安排了个庄子上小管事儿的差事。哪知还没过一个月,便被人挑着去了赌坊。吴夫人查出挑事的人,将这一家人撵出庄子。”
“……谁知吴夫人的堂弟第一次赌钱赢了银子,便天天背着李家的管事儿去坊子里赌,直到一个月前,他不但将先前赢的银子都填了进去。连带又输进去二十五两,他没银子还给赌坊,有人便找到李府管事儿。李府的钟管事儿便去找吴夫人。吴夫人出面替他还了银子,同时还给郝记赌坊传了话,送了份礼,说是她这位堂弟再上门儿,不要许他进去。今儿又有这一出,可见郝记是又放了人进去……这次他输了一百三十六两。”
卫夫人若有所思的点点头,摆手让人出去,自己坐在厅里思量。
傍晚时候,卫大人散衙回后宅,卫夫人将这事儿与卫大人一说。卫大人沉默一会儿,笑起来,“这位吴夫人实则是个极透的人。”
卫夫人想了这大半晌的,也略想出了些眉目,笑道,“老爷你且先别说,听听我猜的对不对!”
卫大人笑呵呵的点头。
卫夫人道,“我猜吴夫人这回一是气着了,她与郝记先是传过话儿,后又让人备了礼,这是个请求的姿态。可那郝记眼中看到的怕不是她那堂弟赌输的百十两银子。他们呀,定然是想图大的,想顺着她堂弟扯到她身上,或者随便哪个妹妹身,日后好捞大笔银子,这事搁谁身上谁不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