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地虽然已经分配给军户,但还是归属卫所管理,因此田地里到底种什么,由卫所决定。
等收获了,卫所会将收成以银钱收回。
有了自己的田,卫所给了种子和耕牛,收成之后,卫所还会用钱买回。
军户们自然踊跃耕种,一个个喜气洋洋,觉得日子终于有了盼头。
如此一来,很多拥有田地的农户,也主动将田地交给卫所,心甘情愿地作为军户。
与此同时,田敦异规划的工业区也开始动工。
他将港口放在了掖水河口,水域宽广,水路方便。
而且地处莱州湾,日后水军扩建之后,便能将莱州的北面海岸线保护起来。
他采取“以工代赈”的方法,从流民和当地百姓中招募了大量的闲散劳力,皆纳于卫所之内。
而后开始分区域搭建玻璃工坊,火药工坊,烧炭工坊,冶铁工坊和军械厂,并且为造船厂预留了位置。
吃喝全免,工钱日结。
一时之间,劳力们踊跃报名,附近村落的妇人们,也来到工地,做饭浆洗,售卖吃食。
整个平原地带,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万象迎春。
而练兵方面,田敦异从军户和流民中,大肆招募勇壮。
身世清白,已分得田产的勇壮,优先招入新军各营。
他们就是莱州卫的“良家子”,只有这样的兵士才更有战斗力。
其余体格差一些的,则招入卫所军。
一个多月的时间,随着越来越多的流民涌入,新军很快就招至七千余人。
很多之前的普通战兵、辅兵,都升成了小旗总旗。
原先的总旗小旗,也很多升成了百户千户。
卫所军也已招至满额5600人,分为五个千户所,每个千户所1120人。
根据明朝规制,卫所军不能跨府作战,更多的是保疆守土的作用。
因此,田敦异把优质兵源,大多拨给了新军,甚至连卫所军中表现较好的兵卒,也一并拨给了新军。
新军兵饷比卫所军高出许多,这些兵士自然乐得被调入新军。
此外,田敦异还让各村组建乡勇,也就是民兵,发给武器,给予训练。
让他们司职保护村庄,缉盗抗匪。
练兵一个月的时候,田敦异对卫所军做了一次全军检阅,检验郭占山的练兵成果。
田敦异很满意。
此刻的卫所兵早没了之前面黄肌瘦,懒散惰怠的样子。
足粮足饷之下,卫所兵吃得饱,穿得暖,有钱领,而且换发了新的甲胄军器,面目焕然一新。
一个个面容红润,军容严整,行军列阵,颇有章法。
而且他们家里也都分到了土地,生活有了盼头,感觉自己当兵也有了意义。
他们是在保护自己的家人,保护自家的田地。
虽然仍有很多不足之处,但仅仅练兵一个月便能如此,已属不易。
在田敦异的操作下,卫所更像后世的国营集团,分为三大板块。
第一大板块是农业板块,由劝农科主管,司职安置流民百姓,为卫所种植作物。
第二大板块是匠作板块,由匠作科主管,司职玻璃和军火制造,后期还会加入其他产品。
第三大板块便是卫所军和新军,由田敦异直接督管。
这是他的暴力单位,为他攻城略地,扫清一切障碍。
待日后玻璃制成,开始贸易,他还会成立贸易科,一步步将卫所做大。
建立军队固然重要,但在田敦异看来,建立一个可以复制的体系更加重要。
只有这样,才能攻下一地,便改造一地,将一盘散沙的大明子民更加高效地组织起来。
即便日后没有自己,有了这个组织,鞑虏也休想入主中原。
现在体系已经初步搭建完成,整个海边平原一番如火如荼的景象。
他要开始让新招募的军队见见血了。
准备,剿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