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布局江东谋新势,凤雏学院兴文脉(1 / 2)

🎁美女直播

乱世纷争下,各路诸侯间你算计我,我算计你,这才是最真实的常态,这也造就秩序的动荡。

不到最后一刻,哪怕拥有再多,也断不能有丝毫懈怠与自满,因为在这片土地上,以少胜多的例子比比皆是。

曹昂很喜欢汉末这个时代,因为充满太多的不确定性,因为所遇对手都很强,这使得他必须全力以赴才行。

对内是这样。

对外是这样。

江淮一带出现的变数,让曹昂生出极大警惕,任何威胁到曹袁大战的因素,他都必须要扼杀于摇篮间。

故而除了刘备外,江东也就进入曹昂视线。

数日后。

州牧府。

贾诩略显疲惫的坐于锦垫上,近来他是忙的团团转,涉及荆宛汝淮的驻防调整,既要确保隐秘性,还要兼顾内外局势,更要保证效率,这牵扯到的层面太多了,以至贾诩、阎象、鲁肃他们必须时刻紧绷着才行,在此事没有告一段落前断不能有丝毫松懈。

而曹昂呢,在这方面干脆做起甩手掌柜。

凡是贾诩他们明确的,曹昂都没有意见,这看似是不负责任,实则却是最大的信赖,因为曹昂清楚他们的能力。

既然底下的人能做好,又何必再去掺和呢?

毕竟大方向已经明确了。

想做好上位者这一角色,就必须学会放手,更要懂得信赖,当然这个放手与信赖,可不是对谁都这样的。

“老师,来吃些东西。”

本平静的正堂,随着曹昂的到来,变得不再平静。

“公子~”

见曹昂端着东西过来,贾诩作势就要起身。

“老师,这里没外人,就别如此了。”

曹昂微微一笑道:“咱们边吃边聊吧。”

“喏!”

贾诩有些复杂的作揖拜道。

贾诩自诩是一个心很冷的人,可在面对曹昂时,有些时候他会违背些处事原则,无他,在曹昂的身上,他感受到先前不曾有过的,尊重!

这份尊重,不是言语间的,而是小细节上的。

“这些时日辛苦老师了。”

曹昂撩袍做到主位上,看向贾诩道:“又是驻防调整,又是军器局扩建,老师这身上的担子不轻啊。”

“都是诩该做的。”

贾诩微微低首道。

随着驻防体系调整,与此同时在做的还有军器局扩建,按曹昂所想,他要在各郡都建起军器局,以此满足自己麾下大军所需,还要给曹操麾下提供军需。

为了确保保密性,按曹昂所想,军器局的工匠要造册,要集中居住,至于学徒,需从各处大营进行新卒选拔,而后在从中进行筛选,继而施行军事化管理。

还有军屯,除了因战致残分去的,余下一应群体,需从各处大营经过新卒选拔,没有选进勇卒序列的,就分批划拨到各地军屯。

或许这会耽搁些时间,但却能够确保安稳。

再一个这样以来,就能构建起一套新体系,即野战军,准现役,预备役体系,其中野战军拿全饷,准现役拿半饷,预备役无饷,以此来减轻财政压力,但同时靠军功赏赐来刺激麾下将士。

野战军的建制出现空缺,就从驻扎各大营的准现役,即勇卒,进行统筹增补,至于预备役的,除了进行军屯外,还会进行操练,其中表现优异的,可增补到各大营序列,以此构建起完整体系。

这是在征战时期下,曹昂觉得最合适的模式,至于说仗打完了,天下一统了,后续再进行调整即可。

在曹昂看来,只要能将军队,军屯,军工完全抓在手里,不断增强他们的凝聚力,叫他们都斗志高昂,那么他所掌控的地域,即便期间出现些风波与动荡,也断然动摇不了统治根基。

乱世下,枪杆子第一位!!

而值得一提的,曹铄、夏侯衡这帮二代子弟,多数要离开曹昂了,他们要去的就是各处大营,参与到新卒招募、操练等事宜中,想要统兵就要先会练兵,他们今后的路该怎样走,曹昂都已经想好了,一步一个脚印的走下去,就不会出现养废的情况。

处在这大争之世下,每个人都有每个人要做的事,不可能说坐享其成,对于这样的废物,曹昂是不会用的。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曹昂所领的这片地域,是一批批新人历练的地方,事多且杂,压力极大,能够扛过去,做出来,资历不就有了?

当然如此以来,曹昂会承受更多,毕竟这些人全都打上他的烙印了,曹昂必须做的更好,以此才能叫他们安心做事。

但这些都是曹昂该去承受的。

“公子叫诩过来,不是吃顿饭这样简单吧?”

二人吃着东西,吃了一会儿,贾诩放下筷子,看向曹昂说道。

“知我者,老师也。”

曹昂露出笑意,对贾诩道:“昂这次叫老师来,还真有一件事,是关于江东的。”

“江东?”

贾诩眉头微蹙,随即道:“公子是说潜龙计划要调整?”

“没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曹昂点点头道。

和聪明人相处就是好,一点既透。

“江淮出现那种事,刘备的势力得到不小提升,这对昂来讲是一次警钟。”曹昂收敛心神,表情严肃道。

“通过先前一系列调整,对刘备的围堵,可以说能满足基本平稳,至于说江淮是否会出现问题,那要等后续再看。”

“不过江东就不一样了,毕竟是隔着天险,而我军在长江以北,以西占据大片疆域,除了靠军事方面的警惕还不够。”

“毕竟江东的地域也不小。”

“所以我就想除了刺探、渗透以外,能否给江东多找点麻烦,好叫孙策他们无暇安心发展,这样富春孙氏的底蕴就不会巩固。”

“真要这样的话,那可通过两方面入手。”

贾诩听后,沉思刹那后正色道:“一个是江东诸族,一个即山越各部,前者想挑起他们与孙氏相争,这不是容易的事,毕竟江东诸族的人都很聪明。”

“不过后者,如果说谋划得当的话,还是有一定胜算的,毕竟山越各部所处环境恶劣,且不愿教化。”

“山越,是我军必须着重攻略的。”

曹昂表情严肃道:“在我军之中,其实有一批先后归顺的黄巾军,其中在汝南的最多,我就在想,能否从中筛选一批,叫他们从过庐江、九江、江夏等地,分批渗透进豫章、丹阳、会稽等地去。”

“当然叫他们冒此风险,不是就放任不管了。”

“我征南将军府就是他们最强后盾,而负责连接两者的就是亲军校尉部,他们有任何需求,会尽力去进行满足的。”

“除此以外还要明确一件事,在江东没有攻破以前,不能暴露各自身份,不然针对他们的赏赐全都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