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昂苦恼着一封封信,究竟要怎样写合适,毕竟敢有一封写错意了,这就会带来对应的影响与变动。
曹昂不愿这种事发生,毕竟出现的变动太多,如果再多一些的话,那不可控因素就太多了。
曹昂的苦恼无人理解,正如孙策的苦恼也不会有人知,这世上从没有什么感同身受,毕竟人跟人是不一样的。
荆州千里开外。
江东。
吴郡境。
寒风袭来,那种似针扎的冷,让人难受至极,与北方的冷不同,南方的冷对人而言,简直是一种折磨。
“伯符~”
穿着白衣白甲的周瑜,站在帅帐外,那张白皙俊美的面庞,此刻流露出复杂之色,他如何不知孙策为何这般。
“要进就进。”
在周瑜轻叹一声,准备离开之际,帐内响起孙策的声音。
周瑜转过身,没有丝毫的犹豫,便走进了帐内。
帐内有刺鼻的草药味。
周瑜眉头微蹙,当看到赤着上身,缠着白布的孙策,背对着自己躺在榻上时,周瑜面露关切道。
“伯符,你的伤~”
“一时还死不了!”
在周瑜的注视下,孙策猛然起身,那双冷眸闪烁着精芒,直勾勾的盯着周瑜,心中那股子淤堵,却怎样都发泄不出来。
孙策怎么都没有想到,横扫江东诸郡的他,此前占据着多大的优势,怎么如此短之下就成这副模样了。
奇袭夺占的广陵、淮陵等地,被他信任的周瑜拱手让于刘备,还说是为了结盟,跟那大耳贼有什么需要结盟的?
江东能得此等要地,不管是攻略江淮,亦或是北上徐州,那都是占着极大便利的!
如果在荆州动荡之际,能够率部把江夏郡夺占,即便得知这等消息,孙策也不会这般恼怒。
毕竟对江东而言,能够以江夏郡作为跳板,继而攻略荆州之地,那长江以南大片疆域就属他富春孙氏了。
可偏偏死伤无数健儿,消耗大批钱粮,非但没有杀进江夏郡,还被一股曹军死死挡在柴桑一带。
这对内心骄傲的孙策而言,是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的,关键是曾经的手下败将太史慈,居然辗转投到曹军麾下了。
别看太史慈败在自己手下,可对这个人,孙策是极其重视的,如果不能将其招揽到麾下的话,必须要想方设法的除掉,不然今后必然成为江东之患,可偏偏太史慈就跟曹军混在一起了。
现在好了,一处江北的前出要冲没了,想袭占江夏郡这一前出要地也没能实现,江东被曹军彻底堵死了。
一想到这里,孙策内心就烦躁之际。
但添堵的事还不止这些。
可能投效曹军的孙香就不提了,就提今下会稽郡山越暴动,受此影响,这吴郡治下也不安生了。
以至从柴桑撤兵的孙策,至今还停留在余杭一带,因为这一带的诸族反叛了,而且规模还不小。
孙策比谁都要清楚,这不过是表象罢了,真正的原因不再这一带,说到底,他富春孙氏的底蕴太薄弱了,以至江东的名门望族,多数都在心底排斥他,排斥富春孙氏!!
“伯符,我等能好好谈谈吗?”
此等态势下,周瑜沉默许久后,才看向孙策道:“就像当初在舒县那样,我等好好谈谈,行吗?”
周瑜的话,叫孙策一愣。
心底生出怅然。
当初从寿春迁至舒县,他与周瑜是无话不谈,二人可谓是相见恨晚,而孙策至今都还记得,为了能叫自己名望,得以在江淮一带传开,出身庐江周氏的周瑜,可谓是在暗中出了不少力。
这也使得孙策名望得到不小提升。
如果他的父亲,没有战死荆州的话,那在舒县继续待上几年,其名望就能渡过长江,传递到江东一带去。
可这世上没有如果。
“说吧。”
想到这些的孙策,轻叹一声道。
“瑜知在借广陵于刘备一事上,伯符对某有怨气。”
周瑜正色道:“这件事,瑜错就错在没有事先派人与伯符商榷,而擅自做主将此事敲定。”
“公瑾,某不明白,你究竟是怕什么?!”
孙策闻言,瞪眼看向周瑜道:“广陵郡对我有多重要,你不是不清楚,是曹操是领兵夺了徐州,曹昂是领兵占了荆北,可我江东也不弱啊!!”
“即便曹操夺了徐州又如何?在徐州诸族之中有多少与之同心的?只要我江东能解决内忧,即可集结大军挥师北上,继而以广陵为前出,或对江淮,或对徐州展开攻势,这可是我江东为数不多的优势了!”
“你可倒好,直接把广陵让给刘备了,你这是断了我江东的机会啊,你可知今下有多少人对你有不满吗?”
既然是按在舒县那时一样,孙策就不会藏着掖着,将心里想的全都讲了出来。
想当初他们刚碰面时,都是年轻气盛,故而彼此间的争论也是很多的,可也正是在这争论下,二人的关系变得亲近不少。
“伯符讲的这些,瑜都清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孙策的怒视下,周瑜平静道:“但当瑜知晓曹操没有杀掉吕布、陈宫,还命夏侯惇坐镇徐州,瑜就知道自己做的没错。”
“你还没错了?!”
孙策难以置信的看向周瑜。
“是。”
周瑜眼神坚毅道:“曹操领兵征伐徐州的起因,是因其子曹昂提出伐荆,并且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发动了。”
“伯符想过没有,为何在讨袁之战刚结束没多久,这个曹昂就如此急不可耐的要发动伐荆之战吗?”
“还不是想围堵死我部。”
孙策冷哼一声道。
这是孙策一直所想的,根源也不难猜,无非就是在讨袁之战中,他虽说率部响应了讨袁,但是却没有跟曹操他们兵合一处,而是独自领兵渡江攻打广陵之地。
“的确有这方面的考虑,但这不是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