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任何朝代,任何皇帝在登上帝位,执掌天下之前,所做的最重要一件事便是祭祀。
中国人不同于西方民族,中国人有着很深的家族情怀,血缘纽带。这是铭刻在每一个中国人骨子里的记忆。自己的祖先,何尝不是中国人自己的一尊神灵,祭祀祖先何尝不是为了,让自己的祖先保佑自己的平安顺遂。
作为一名君王,对祖先的祭祀更上升到了国家高度。中国是一个讲究礼法的国家,而礼法的关键便在于铭记在每一个中国人骨头深处的血缘纽带。祭祀祖先的同时也是唤醒铭记在骨头深处的纽带。
哪怕是在荒诞不羁的君王,在每年伊始也会亲自来到太庙祭祀自己的祖宗。在中国的史书上,万历皇帝可以说是被骂的最多,任何理由都有,什么宠信后妃,什么亲信佞臣……可唯独一点从来没有出现过。三十年不临朝的万历皇帝,每年新春伊始也总会在太监的陪伴下,来到皇城太庙,亲自告祭自己的列祖列宗。
朱常洵同样,为了给自己得到更强大的“官方”背书,为了彰显自己起兵造反的合理性,登上帝王的第一件事,就是趁着这新春伊始登上南京城旁的明孝陵。在朱元璋的陵墓前,摆上三牲,亲自诵读文书,宣布自己的合法性。
在新生的朝廷中,祭祀孝陵成为了头等大事。为此文官中的杰出代表杨涟,南京礼部尚书,掌詹事府,新朝大学士,黄汝良等亲自执笔,仅仅只用了一天的时间便将一篇洋洋洒洒的祭文书写完成。
清晨,南京城里面飘散着阵阵薄雾,前几天的血腥味还没有完全散去,街道上更是人影绰绰。可一大早上,一大批穿上了崭新战甲的士兵,便快速的占领了整个街道。
从南京皇宫到明孝陵这一段路上,早已经提前撒上黄土,无数的兵丁皂吏穿梭在街道上,护卫着这里的安全。
一声声优美的音乐伴随着天上的太阳,缓缓的出现在南京城的街道上。在这一声声雅乐的后面,便有有六十四名力士抬着的皇帝龙辇。
龙辇中朱常洵穿上了明黄色的龙袍,戴上了金丝编织而成了翼善冠,眯着双眼。表情既庄重又显得极为祥和。
……
明孝陵朱元璋的神道墓碑前,早已经摆上了供桌。一旁正有数百名兵丁在不断的巡视着。
“太祖爷,小的是世世代代伺候您老的李智,今年春节小的们对不起您老了,您怕是享受不到人间的飨火了。您老也不要怪小的们,要乖就怪福王,怪魏国公,这一帮子王八蛋要造皇上的反,我想就是您老人家活着也一定不会允许这样一群畜生来看您老!”
说着孝陵卫的指挥使李智朝着远处的太祖陵跪下虔诚的磕了三个响头,站起身子,拿起战刀看着身后一群跪在地上的兄弟。
“兄弟们,咱们是守护太祖他老人家安宁的,今个这帮子乱臣贼子想要扰了太祖老人家的安宁,我李智绝对不会允许。今个咱们可能会死,我也不强求你们,怕死的回去,我李智和留下来的兄弟绝对不会说什么。”
“指挥使你这说是什么话,兄弟们哪一个不是为守护太祖安宁而加入孝陵卫的?怕死,怕死我们就不是孝陵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