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1 / 2)

宋词三百首 佚名 4589 字 4个月前
🎁美女直播

采桑子

画船载酒西湖好,急管繁弦①。玉盏②催传。稳泛平波任醉眠。行云却在行舟下,空水澄鲜③。俯仰留连。疑是湖中别有天。

【注释】

①急管:指管乐之声的急促。繁弦:指弦乐声的繁杂。

②玉盏:酒杯。

③空水:是说湖水清澈得似乎了无一物,可以一望无阻地见到湖底。澄鲜,形容湖水的莹洁明澈。

【简说】

上片描绘载酒游湖时船中丝竹齐奏、酒杯频传的热闹气氛。下片写出酒后醉眠船上,俯视湖中,但见行云在船下浮动,使人疑惑湖中别有一番天地。这里形容湖水的清澈,是颇为形象的。

采桑子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①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②。双燕归来细雨中。

【注释】

①狼籍:同狼藉,散乱错杂的样子。

②帘栊:窗外的帘子。

【简说】

这里画出一幅残春景象。西湖上花时已过,游人稀少;柳絮漫天,细雨霏霏。而翩翩双燕,软语**,则反衬出作者“始觉春空”的寂寞之感。

采桑子

清明上巳①西湖好,满目繁华。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②。游人日暮相将③去,醒醉喧哗。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

【注释】

①上巳:农历三月三日。

②朱轮:漆着红色的轮子。钿车:嵌上金丝花纹作为装饰的车子。这句是说装着朱轮的钿车在绿柳之下驶过。

③相将:相随。

【简说】

这是清明节游湖的盛况。特别着重描绘日暮回城时喧哗熙攘的情景。不说游人摘花归去,而只说从堤岸到城头“总是花”。这样更突出了清明游春的主题。

采桑子

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①俱鲜。鸥鹭闲眠②。应惯寻常听管弦。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③。谁羡骖鸾④。人在舟中便是仙。

【注释】

①云物:云是形容“天容”,物指水上景物。

②这句说鸥鹭听惯游船上奏乐的声音,照常睡眠。

③琼田:指月光照在水上,一片皎洁,象琼玉铺成的田地。

④骖(餐)鸾:乘鸾仙去。骖:在此义与动词“乘”同。鸾,鸟名,似凤凰。

【简说】

上片是西湖静景,天光云影、鸥鹭安眠,这是何等闲适。但“应惯寻常听管弦”句,却点出这里原是丝竹之声不断的游乐胜地。下面是西湖之夜。月白风清,平波万顷,泛舟其上,真有飘飘**之感。

诉衷情眉意

清晨帘幕卷轻霜。呵手①试梅妆②。都缘③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思往事,惜流芳④。易成伤。拟歌先敛,欲笑还颦⑤,最断人肠。

【注释】

①呵手:因初寒轻霜,而呵手取暖。

②梅妆:即梅花妆。

③都缘:都因。

④流芳:即流光,也即似水流年之意。

⑤敛和颦都是形容眉头微蹙时的神情。敛表示庄重,颦表示愁闷。

【简说】

小题目是眉意,内容写离恨。有离恨才把双眉画成远山那样长,这样也就点明了题目的含意。

踏莎行

候馆①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②摇征辔③。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愁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④尽处是春山,行人⑤更在春山外。

【注释】

①候馆:都市中接待宾客的馆舍。《周礼·地官·遗人》:“市有候馆。”郑注:“候馆,楼可以观望者也。”

②薰(xūn勋):香气。一作“芳”。江淹《别赋》:“闺中风暖,陌上草熏。”

③征辔(pèi配):辔本义为缰绳,这里代表坐骑。征辔即行人的坐骑。

④平芜:平坦的草地。

⑤行人:即闺中思妇的爱人。

【简说】

这首词表现出欧词深婉的一面,这是欧词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首。

上片写行人。由写景到抒情(离愁),又从抒情到写景。“迢迢不断如春水”是在写景的同时,以流不断的春水隐喻诉不完的离愁。李煜的“离恨恰似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清平乐》)是以春草喻离愁,但欧词则显得更为婉转。

下片写闺人。是由近及远,从思妇楼头到山外行人。杨慎《词品》指出石曼卿的“水尽天不尽,人在天尽头”,与本词末二句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抒写远望天边,不见行人的别恨。

生杳子

去年元夜①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领先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注释】

①“元夜”即上元节之夜(阴历正月十王日),

也叫“元宵”。唐代以来元夜有观灯的风俗,所以又叫“灯节”。

【简说】上片回忆去年灯节,用灯好、月明、人团圆反映出自己欣悦的心情。“月到”两句,用圆月象征两人的爱情,一向传诵人口。

下片描写今年灯节、月依旧,只是人事已非,因此触目伤怀,不胜悲痛。

《词品》卷二将本词误作朱淑真词。后人也往往沿误。

南歌子

凤髻泥金带①,龙纹玉掌梳②。走来窗下笑相扶。爱道画眉深浅、入时无③。弄笔偎人久,描花试手初④。等闲⑤妨了绣功夫。笑问双鸳鸯字、怎生书⑥。

【注释】

①凤髻:梳成凤凰式的发髻。泥金带:用金色颜料描过的带子,束在凤髻上。

②龙纹玉掌梳;手掌形的玉梳,上面雕着龙纹。

③唐朱庆余《近试上张水部》诗:“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入时,合于时式。无,同“么”,疑问语气词。

④试手初:初次试试自己(描花)的手段。

⑤等闲:轻易,随便。

⑥怎生:怎样,如何。书:书写。

【简说】

这首词不仅刻绘出女子的头饰,还描写了她活泼的姿态、神情和语言。通过她的问话,又细腻地表现出这位新嫁娘的心理活动。

浣溪沙

湖上朱桥响画轮①。溶溶春水浸春云。碧琉璃②滑净无尘。当路游丝萦醉客③,隔花啼鸟唤行人。日斜归去奈何春。

【注释】

①这句是说作者乘坐的车子经过湖上的朱桥(指装有红色栏干的桥)。

②碧琉璃;指湖面绿净光滑如碧色琉璃。韩愈《合江亭》诗有“绿净不可唾”,亦是形容水色清碧滑净。

③萦(yíng迎):缠绕,引申为牵绊。这句是说路上当空垂下的游丝绕住醉客(作者)。

【简说】

上片以作者自我为主,写他在车中俯视湖水,只见浮云荡漾于碧净的溶溶春水之中,令人心旷神怡。

下片以客观景物为主,写游丝萦客、啼鸟唤人都极其生动。末句道出自己对湖上春光的留恋,也即无可奈何的惜别之情。

阮郎归

南园春早踏青时。风和闻马嘶①。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花露重,草烟低②。人家帘幕垂。秋千慵困③解罗衣。域堂双燕栖。

【注释】

①这句说日丽风和,游人车马很多,因此听到马叫声。

②这句说草地上低低地蒙上一层薄雾。

③秋千慵困:指打罢秋千感到倦困。

【简说】

这是写女子踏青时所闻所见,以及打罢秋千之后四周静寂的环境。这首词颇能表现欧词和婉的风格。

蝶恋花

庭院深深深几许①。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②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③。雨横风狂④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⑤飞过秋千去。

【注释】

①这句连用三迭字,为李清照所赞许:“欧阳公作《蝶恋花》,有‘深深深几许

’之句。予酷爱之,用其语作‘庭院深深’数阕,其声即《临江仙》也。”(《临江仙》并序)几许:多少。

②玉勒:玉制的马衔。雕鞍:精雕的马鞍。玉勒雕鞍:泛指华美的马车。

③章台路:汉长安章台下有章台街。《汉书·张敞传》说张敞无威仪,罢朝以后,常走马过章台街。唐许尧佐有《章台柳传》,记**柳氏事。后来因以章台为歌伎聚居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