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平静的早晨。
虽然有明以来,天气一年要比一年寒冷,可到了六七月,迟来的艳阳高照,终于还是带来了热气。
日子逐渐偏向于炎热,日头开始高悬不坠。
农人的忙碌开始比正常时候更早,更勤。
天色不见亮光,只是开解了宵禁不久,便能够见到挑着担提着桶的人开始活动。
阴凉时不做事,到了炎热时,人便做不动事情了。
他们需要提前很久就准备好充足的水,好叫地里那穗儿不饱满的家伙们,饮足了水,在使劲把地中养分累到头儿上。
只要年秋时,那些竿子弯狠些,最好是把头直接垂到地上去。
那样,农人弯了一年的腰背,就终于可以在家里人面前挺直一些了。
那样,兴许年节看老丈人时,就能拎着鸡子米酒去,叫老丈人开心喝上一顿。
那样,劳什子半大小子吃死老子的言语,就不必理会,顿顿叫家里小子吃饱长劲!
对于一个普普通通,多个挑水木桶能兴奋半年的农人来说,这样的日子,如果天天有,年年有,就是不可想象的美事了。
可这对于一些,在银矿山上挖银子犹嫌慢的人来说,这种悠闲的日子,简直叫他们难以忍受半分。
而张皇太后的亲弟弟,寿宁侯张鹤龄,建昌侯张延龄二人,无疑就是这种人。
这种恶毒,且卑劣的人。
寿宁侯府,张鹤龄家中。
张鹤龄及其兄弟张延龄两人现在处于一个焦躁的状态之中。
他们最近遭遇了极端恶劣的事情。
也不知是哪一路宵小之辈,哪一家的恶徒乱匪,竟然一点儿规矩也不遵守的乱砍一通,让一笔生意直接就停了转,叫他们家蒙受了巨大损失。
这种不守规矩的行径,是必须要立刻遏止,以血作教训,来叫人记住才行。
否则今日来个蟊贼不懂事,明日来个巨盗强抢一把,日子还过不过了?
要知道,那可是每年都能有数万两白银进账的买卖。
而且上通下达,可勾连四方,多少人通过这个渠道,与他张家认识。
张家又认识了多少,要考取功名的豪绅之家的举子?
至于生意,生意就是生意。
生意本身能有什么错的地方?
生意本身没有错。
没有张鹤龄,还有张延龄,没有张家,也会有李家,王家,朱家来干。
而就算是这些人都没有,冻死饿死的结局,难道就比缺胳膊少腿好吗?
显然,用一两条胳膊换个活命的机会,用可能会失血过多而死的命运,换一个兴许能活的好些的命,怎么看都是符合儒家道义的嘛!
他张家毫无疑问是积攒了德行,说不得,他张鹤龄身上,也有浩然正气存在呢!
然而,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事情。
张鹤龄用了一段不短的时间,才弄明白,原来这些事情都不重要,因为已经发生了,对于既成事实的玩意儿,计较再多也不能改变。
大觉寺的生意重新建立,固然要花费不少时间,甚至可能需要重新挑选好地方作为遮掩才行。
可那花费的也仅仅只是时间以及银两而已,两样东西无论是张家还是大觉寺,都不缺乏。
更没有需要顾及的地方。
可,那个敢杀人,敢于抓人,敢于将抓着的人送去大理寺的存在,是非要知道不可。
如果来头不大,那也非死不可!
张鹤龄最近几日的上蹿下跳都是为此。
那大理寺少卿黄伟忠甚至不仅仅只是在大觉寺生意上有关联,他还是后党的一份子。
只是,令张鹤龄感到十分不解的是,这老小子明明就管辖着大理寺那一亩三分地。
理应知晓到底是哪个王八蛋移交的老和尚,只要顺藤摸瓜,怎么也能知道背后那狂悖的主使者究竟是谁。
可他却只晓得推说,非自己差人,乃大理寺卿亲办,没法子查探。
呵呵,自己信他的邪就有鬼了!
他啷个又不傻!
难不成,做出这等事的人来头大的很?
这两日的动静,好似也透露了些这个意思。
朝上两位阁老协理此事,这是预料之中的事情。
有一个少卿,一个给事中盯着,在加上瞎子也能看得出来,后面还有人未发言出声,阁老不出面是不可能的。
可,两位阁老的态度太诡异了。
典型的雷声大雨点小。
做的轰轰烈烈,却不在路子,大猫小猫两三只,连陈年旧案也翻出来办了几件。
可就是不往正主上撞。
要办理这件事,最应该做的,是在大觉寺边,循那边百姓,抓几个进大牢问一问,摸清楚当日来人行进路线,做的事情,穿的衣服,随便问几下,线索一大堆!
但据张鹤龄了解,这帮办事的鸟人,不仅连大觉寺边儿都没碰。
还把几个想吐露点儿东西的良善百姓给抓了起来,放出来的时候,就剩半口气去。
一时间思绪万分,本就不喜欢思索这些事情的张鹤龄这几日都为了这些想法而烦躁无比。
方才又与自己弟弟争吵了一番,这让他产生了想要出去转悠一番的想法。
自己这个弟弟,是个彻底不想事情的混账,只晓得欺男霸女和捞钱的混球。
可能是以前有父亲,现在有兄长以及宫里有长姐的缘故,他总不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