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1章 第九十一章 匣子
崔如英听完愣了愣, 她是知道陆云蓁跟大房的大娘子打?赌比试的,也听陆云蓁说过?,赵婉芝曾让丫鬟来打?听她去做什么,为了铺子顺顺利利开下去, 每日出门也会?绕路而?行。
所?以当楚玉娴询问这个的时候, 崔如英脑子里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 这是来打?听陆云蓁这些日子去做什么呢吧?
崔如英摇了摇头, 说道:“这我就不?知了,我不?过?是借住在侯府,也常回家, 这是上课之后才过?来, 三娘子做什么我是不?知道的。”
楚玉珠听着都?烦,帮着说道:“如英哪儿知道,你?多去几?次呗, 干嘛麻烦如英啊?”
楚玉娴闻言怯生?生?道:“我只是问问……”
崔如英:“你?若想知道, 其实不?该来问我, 直接去问就是了。”
楚玉娴神色微变,这事?儿她哪儿好?意思直接去问呀, 就是她母亲让她找崔如英打?听的,这俩人也是傻, 要是能问,不?就去问了。
赵婉芝这些日子忙铺子里的生?意,布庄一切顺利, 很多料子已经染好?了,她也算胜券在握。
在忙活这些之余, 赵婉芝也好?奇陆云蓁做了什么。再有便?是陆云蓁知道她忙活布庄生?意,她却不?知陆云蓁用什么打?赌, 实在是有些不?公平。
可惜那?燕归堂就跟个铁桶似的,实在是打?听不?出来,赵婉芝昨儿看女儿读书,这才想到学堂还有个三房的人。
崔如英就住在燕归堂,她肯定知道。
崔如英何日回到侯府的赵婉芝自是不?知,不?过?这会?儿是在燕归堂住着,想来陆云蓁做什么她是知道的,就算不?知道,费心留意也能知道了,所?以才让楚玉娴去问问。
楚玉娴想起母亲叮嘱的话,被二人这样说也不?气不?恼,硬是挤出一个笑来,说道:“如英,你?就帮我留意着呗,我这是不?好?问才来问你?的,每次去燕归堂,丫鬟都?说我三婶不?在……你?帮我留意着三婶何时出门,何时回来,到时我也好?找过?去。
在我一直心里把你?当好?朋友的,你?一定要帮我这个忙。”
少女软声求人的样子确可爱,况且楚玉娴年纪小,衣着好?看,声音细软,很容易让人心生?好?感?。
只不?过?,崔如英想起,她跟书院看门的大爷打?听事?儿还拿俩包子呢,楚玉娴这就带着一张嘴让她来帮忙了。
再者说,她和大房关系一向?不?好?,她是傻的才会?帮楚玉娴。
楚玉娴脸上堆着笑,“如英,就这么点儿小忙,不?需要你?做别的。”
崔如英看着楚玉娴有些急切的脸,突然想到了个主意,这大房不?是想打?听吗?那?正好?,谁知道从她嘴里打?听出来的事?儿是真的假的。
这样也好?,不?然总来烦陆云蓁。
应付一下,应该能熬过?两个月的。
崔如英故作为难道:“那?好?吧,我只能我问问,不?保准儿的。”
楚玉娴笑了笑,“那?可真是太好?了,如英,谢谢你?可以帮我这个忙。还有呀,你?不?要直说是我问的好?不?好?……”
崔如英也笑了,“行呀,不?必谢,小事?一桩。”
顺着楚玉娴挖的坑挖个更大的,崔如英觉得自己有点坏,不?过?谁让大房先使坏呢?
这等回到燕归堂,崔如英跟陆云蓁说了这事?儿。
陆云蓁听完有些烦躁,这赵婉芝竟然还让楚玉娴来打?听,楚玉娴才多大,不?过?她也让崔如英帮忙了,也不?好?说大房的不?是。
她说道:“也好?,就找间铺子搪塞过?去就是了。你?就说我每日下午过?午时出门,差不?多申时才回来,别的不?必说。”
崔如英点了点头,“那?到时候找什么样的铺子呀,也不?能太小,不?然那?头也不?信。”
陆云蓁觉得是这个道理,她道:“找个差不?多的就是,也不?能太差了。我有个嫁妆铺子,也是卖布匹的,不?算小,应该能应付过?去。下回她再问你?随便?打?发过?去就是了,也不?用不?好?意思拒绝。你?不?用操这些心,万事?有我呢。”
陆云蓁觉得崔如英现在操心就够多的了,这铺子才开业四?日,她就已经去了三日,今儿还是因为上午上课,本来就是一个孩子呢,该以功课为主。
崔如英笑了笑,“我知道啦。”
次日去上课,崔如英把这话给转达了,说完还说,“昨天差不?多是这个时辰,平日出门我也没怎么留意过?,就不?知道了,不?然我同三娘子说,你?想见她,留出些空闲来。”
楚玉娴道:“不必不必,不?必为我特意等着。”
楚玉娴看她能打?听出来这些就已经很高兴了,笑着说道:“如英,多谢你?呀。”
楚玉珠总觉得楚玉娴没安好?心,她悄悄问崔如英道:“你把这事告诉了没事?儿吗?”
崔如英也悄悄说道:“无碍,我问过?三娘子了,三娘子说可以说的。”
那?楚玉珠就放心了,她总觉得楚玉娴不?怀好?意,问东问西的,谁没事?儿打?听这个。
放假这些日子她跟着孙惠茹学了不?少东西,总之不?像之前那?样傻了。
一上午的课一晃而?过?,下了课之后崔如英把作业写?完,回燕归堂吃了个饭就回自家铺子了。
因为今儿陆云蓁还要去布庄转一圈儿,所?以崔如英就没跟着坐马车,晚上也是自己回,不?过?陆云蓁嘱咐了好?几?遍,要早点早点,不?能贪玩。
这条路她都?走了多少回了,还不?放心呢。
崔如英今儿回去就是为了拿月饼匣子,不?会?久留,也不?知道崔大山做完了没有。
她走回来的,到铺子之后,已经打?烊了。
还没看见匣子,赵掌柜就先迎上来,笑着说道:“小娘子来啦,今儿上午,书院饭堂来人了,叫陈三,过?来送了两斤月饼,顺便?把文书续签了,每个包子的价钱没变,不?过?晚上多加了二百个酱肉包子。”
早上五百个胡萝卜的不?变,但晚上加到了五百个酱肉的。说是去饭堂吃的人多,所?以三百个不?够。
赵掌柜道:“还夸了咱们包子好?吃。”
崔如英眼睛弯了弯,“这就签了!”
赵掌柜道:“签的是一年,这两年时间太长了,我想着包子数量加了,若是日后包子价钱涨了,用原来的价钱就不?合适了。”
一年一年来最好?,等剩两三个月期满,再商量续签的事?儿,谁也不?占谁便?宜。
看来也是这个月饼送得恰到好?处,要不?送,肯定不?会?这会?儿就续签。
崔如英想想也是,如果是签个两年,然后物价涨了,那?对铺子来说就是亏本的生?意。
书院大概也怕日后包子便?宜了,一年算是正合适。
也得铺子做大些,才有跟书院谈生?意的本钱。这两回算是讨巧,能签一年就签一年。
崔如英笑了笑,说道:“这样就挺好?,掌柜的辛苦了。”
赵掌柜道:“这算啥,月饼放屋里了,啊,小娘子找崔老板吧,崔老板在院子呢。”
崔大山昨儿一天和今儿上午都?在做月饼匣子,说实话,圆的更不?好?做,他试了好?几?种,其中两种能用得上。一种是木头做底和盖子,四?周用竹编,这个最费时,但编出来很是好?看。
另一种是用木片拼的,这个比竹编要简单得多,磨大小一样的长条木片,用榫卯工艺给拼上就行了。
然后再在匣子盖子上雕刻些花纹,除了“酥饴斋”三个字,崔大山又雕刻些山水花鸟,还有圆月,算是与中秋相得益彰,最后略微打?磨,就成了。
除此之外,崔大山还做了装两斤月饼的,就是把这个匣子加高一点,中间加个垫层,可以放十二块月饼。
这匣子上头还有提柄,方便?拿着。
油纸包是有绳子的,可以提绳子,匣子自然得带木柄。
他做这个认真极了,尽管不?会?写?字不?会?画画,但是在这上头,比那?些大师写?的画的还要好?。
闺女要用,崔大山总怕哪里做得不?够好?。
崔如英进屋喊了声爹,崔大山招呼道:“这儿呢,匣子我给做好?了,你?瞅瞅。”
崔大山做这个用得是水曲柳,颜色偏黄偏淡,就上了一遍漆,只在外面上,里面没动,毕竟放吃的东西。
外面颜色稍微深些,还挺好?看的。
整个匣子端庄质朴,花纹也不?俗气,尤其是提手,
崔如英哇了好?几?声,道:“爹,这也太好?看了吧,你?咋能做得这么圆呢?而?且你?看这竹编,这编得也太好?看了!
还有这匣子上的山水图,这花鸟,还有这月亮,哪个都?好?看!”
如果能选上,给五两银子也不?算太多。
不?过?现在还是先不?和崔大山说,省着选不?上白高兴一场。
崔大山道:“有规,好?做,就是锯的时候小心点儿,别歪了。”
崔如英以前就喜欢月饼盒子,崔大山做的这个也好?看,若是吃完月饼,还能放别的东西。
而?且也不?俗气,这盖子上头还有水波起伏的浪纹,崔大山以前做过?屏风,上面就雕刻这些,没想到放在匣子上也不?丑。
就是……
崔如英道:“爹,这个要是成批成量地做,能好?做吗。”
崔大山道:“竹编的不?太好?做,但是这个木头的还成。”
这样子是崔大山自己琢磨的,要是照着做肯定会?更快,不?过?竹编的费事?,相比之下,圆的还是没那?么好?做。
崔如英道:“我先拿出去看看,这两个都?好?看。”
或许两个都?用得上,崔如英高兴地捧着匣子,“爹,你?也太厉害了,能做的这么好?看。”
崔大山被闺女说的都?快不?好?意思了,这人人都?喜欢听好?话,他也不?例外,“没啥,做惯木工的,都?会?做这些。我差不?多画了画,照着就知道怎么做了。”
闺女总在侯府住着,能为崔如英做点儿事?儿,崔大山心里高兴。
崔如英说道:“那?也是我爹最厉害。爹,我先回去问问三娘子能不?能用上,后天下午我再回来,也准备咱们家过?中秋的东西。大哥是中秋那?天回来吗?”
崔大山听这话皱了皱眉,“你?大哥上午回,就放一天,你?这是要走,这不?刚回来吗?”
崔如英道:“铺子里又没别的事?儿,现在天黑得早,早点回去吧。”
她现在迫不?及待地想让陆云蓁看看这匣子。
这东西是没急着用的,但她爹做的嘛,要是能选上崔如英也欢喜。
只不?过?回去的时候陆云蓁还没回来,许娘子这两日看白日,也不?在,旁边传来田娘子轻微的鼾声,崔如英也睡不?着,就看崔大山从前给做的屏风。
虽然简单,可上头也有花纹,还挺好?看的。
或许这事?过?了之后,崔大山还能接些别的单子,也比从前在木工坊赚的钱多,这又能做自己愿意做的事?,又能赚钱多好?呀。
也是崔如英没想到,他爹从前在木工房,明面上不?能接私活,如果之前不?开铺子,她爹自己干,她也有把握能把她爹做的东西给卖出去。
不?过?跟陆云蓁就不?必说那?些话了,本来就是陆云蓁要的,看看合不?合适就行了。
傍晚陆云蓁从外面回来,她下午在布庄待了半天,去和回来时车夫总说有人鬼鬼祟祟跟着,想来是大房的人。
再去个两次,估计赵婉芝就信以为真了。
等她回来没坐一会?儿,明月就进来说崔如英过?来,陆云蓁道:“快把人请进来。”
崔如英一手拎了两个木匣子,进去之后刚要行礼,就被陆云蓁止住,“好?了好?了,这是……做好?了?”
崔如英点点头,把匣子放在桌上,“我爹做了装一斤的和装两斤的,还做了两种样子的,三娘子你?先看看。”
陆云蓁之前想过?,模具就是崔大山做的,只要不?是太差,肯定是可着身边的人来。
但没想到,做出来的匣子这样好?看。
圆的恰到好?处,里面有六个小格子,正好?把月饼放上。
陆云蓁摸着匣子盖子上浮起的山峦,说道:“好?看,你?爹的手艺可真好?,我想着这匣子是不?是也能卖,让客人自己选,若是送人就买匣子,送出去也有面子。”
“你?爹做了两个,只给五两银子就不?合适了。”
第092章 第九十二章 囤货
陆云蓁觉得这?两个都好?, 竹编的看着更精巧,也更好?看。
木条拼的这?个也不错,两个匣子盖子的图案大差不差,匣身算是各有千秋。
当初说好?了一个五两, 既然两个都想要, 那给五两就不合适了。
崔如英摆摆手道:“三娘子, 五两银子就够了。你?若觉得我爹做得好?, 日后?有什么活儿,还找他吧。”
五两银子不少?了,若是日后?也能有活儿, 那肯定是长期发展更好?。
就算不长远考虑, 那陆云蓁因为自己选了崔大山,她也不能狮子大开口呀。
陆云蓁笑了笑,点头?说道:“那也好?, 一会?儿让明月给你?拿银子, 再写个文书。对了这?可有图纸, 怎么做怎么编……”
光看个样子,能学会?吗。
崔如英从怀里把图纸翻出来, “我爹用炭笔画了,我给带回来了。”
崔大山写得很详细了, 很多?尺寸也给标出来了,陆云蓁看了看,她是门外汉, 有图纸也看不明白,明儿去木工坊问问, 还有不知道的地方,再让崔如英回家问吧。
看了几眼, 陆云蓁就把图纸收起来了,笑着道:“你?爹这?也会?写字呀。”
崔如英笑了笑,然后?抱怨道:“三娘子,你?说奇不奇怪,跟木工活儿有关的就会?,别的就不会?。我还问了,蛋黄莲蓉和?玫瑰豆沙都会?写,‘莲’字笔画那么多?都会?的。”
陆云蓁眼中有些许笑意,劝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这?做木工活的手艺就没?人比得过他。你?爹在铺子里坐镇就好?了,其他的事儿请掌柜的来办也好?。”
有个当家的,不受欺负,但?到底当不当家就不重要了。
崔如英也觉得是这?个道理,“我家铺子的掌柜的虽比不上陆掌柜,可也不错。”
崔大山不是那种?管不好?还非要管事的,他也懒得管,怕管不好?给家里添麻烦。
赵掌柜呢也没?啥坏心,万事都会?问她,这?样就挺好?。
陆云蓁笑着道:“嗯,下面人得利,自己也轻巧。”
崔如英说了会?儿话?就从正屋出去了,等到晚上,许娘子拖着一身疲惫回来了。
崔如英兴冲冲地说道:“娘,我爹给点心铺子做了装月饼的匣子,三娘子说好?看,把匣子买了下来,给了五两银子呢。”
五两银子,那是崔大山从前做木工活儿时工钱的十倍,差不多?就是一年赚的工钱了。
别看现在许娘子拿月钱赏钱不少?,家里铺子每月赚得也不少?,可乍一听做了个匣子就给了五两银子,许娘子还是不敢相信。
许娘子是知道的,崔大山性子老实,在木工坊干得多?,活儿做得也好?,可私活却接的不多?,他也不敢。
本事是有,可性子摆在那儿,眼下可好?了。
劳累了一日,可听到这?话?许娘子脸上疲惫的神色都消失了,“给这?么多?呢!”
崔如英笑着道:“点心铺子生意还成?,做匣子是锦上添花的事,三娘子也愿意在这?上头?忙活,估计匣子还能在铺子里卖。”
上头?虽有圆月,可不是只能做月饼匣子,只要把里面的垫层换了就是,日后?做成?方的也合适,盖子图案不变就行了。
许娘子眼角露出笑纹,“这?可真?好?,你?爹愿意做这?些。”
崔如英道:“现在家里铺子请了人,用不着爹做太多?活儿,他也就早起做包子,做这?些也好?,正好?多?攒点钱,年底换宅子。”
崔如英对这?些钱有打算,多?几两银子,没?准儿到时候就多?些选择。
许娘子不住地点头?,“好?,挺好?,等做得多?了,拿给我也看看。”
她这?个月算赏钱拿了三两银子呢,中秋肯定还有节礼,不算铺子赚的,这?个加起来都有好?几两了。上个月铺子利润差不多?是四十两,她拿了五两银子,这?眼看着已经攒了近一百两银子了。
也是快。
“点心……”许娘子看了看女儿,还是把想问点心铺子生意咋样的话?咽下去了,三娘子说那是给女儿攒的嫁妆,她也不想动。
许娘子也 怕日后?陆云蓁给女儿说亲事,说门好?亲事,攒的嫁妆钱却被家里花了,日后?嫁人去婆家抬不起头?来。
多?余问,咋样都是闺女和?三娘子的事儿。
崔如英看了看许娘子,说道:“点心铺子生意挺好?的,就是不知道下个月分多?少?钱。”
她是想过,若买宅子,差那么些钱就能买个更合适的,正好?自己也有,可以给垫上。
一家人计较太多?不好?,而且崔家没有贪心的人。
还有一句话?叫做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家里孩子多?,就是得如此,有钱了总得帮帮。
若是日后?崔大郎他们发达了,崔如英也希望兄长能拉扯自己。
不过也只能差一点银子的时候,崔如英可以给添上,要是差太多?,那就算了。
救急不救穷,要是真花崔家赚不到的钱买个宅子,那也受用不起。
崔如英心里有这?个打算,但?这?会?儿没?跟许娘子说,没?做成?的事,还是少?说。而且,也没?到时候差几十两银子,自己突然说给垫上,他们高兴。
现在说了,万一时间一长,当作理所当然怎么办。
许娘子是真?觉得高兴,不仅是高兴,还有一种?满足感?。闺女乖巧懂事,儿子也按照她的心意送出去读书了,虽不知读成?什么样,可崔大郎是踏实性子,就算不是最好?的,也绝不会?太差。
如今就连崔大山都有自己的活儿干,能自己赚钱了。
许娘子觉着这?苦日子已经到头?了,往后?的都是好?日子。
她这?个二闺女最是有福气了,跟着三娘子忙活铺子里的事儿,还能给她爹揽活呢。
许娘子说道:“这?多?亏了你?呀。”
崔如英:“那还不是爹做的好?,不然三娘子能用吗,家里娘你?就别担心了。”
崔如英还跟许娘子说了说家里的事,比如小黑小黄快要长成?大黑大黄了,再比如六丫会?坐着了,现在也吃米糊鸡蛋羹,她还做了肉松,六丫很喜欢。
还有铺子马上要上生煎包子了,都是絮絮叨叨的小事。
不过许娘子喜欢听,她不常回去,所以家里的事格外关心。母女俩吃过饭,许娘子也不困了,就听着崔如英说。
虽然许娘子不管铺子里的事,但?是心里也关心,毕竟自家的生意。
崔如英还想着,日后?崔大山若是不管事,家里总得有个管事的人。许娘子性子虽柔和?,可为人坚韧,家里的事儿都是听她的,在侯府这?些日子,跟以前也不太一样。
不是那么软乎乎的受人欺负了,偶尔也会?跟她说,田娘子是比陈娘子好?。
崔如英:“娘,我打算过些日子,在铺子里上些新菜。”
崔家开的是包子铺,其实也就是上一些新口味的包子。
其中一样是麻婆豆腐馅儿,麻婆豆腐这?菜崔如英本来打算中秋节那天吃的,上回吃的肉末豆腐,就挺好?吃。
这?回过中秋,不怎么忙就准备一桌菜,素菜她想着做麻婆豆腐,后?来想想这?也能往馅儿里包,香香辣辣的很好?吃,再加上豆腐便宜,素包子一文一个也能赚钱。
要是许娘子看夜里,没?准儿还能回家呢,不过回来也是光看着。
还有一个是青椒茄子的,也是辣口,家里茄子多?,上回做地三鲜,辣椒茄子混一块就很好?吃,包在包子里味道应该也不差。
而且这?两样蒸过之后?就很软了,混在馅儿里更松软。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要紧事,那就是囤货。
这?都八月份了,等到九十月份天气一冷,地里也没?什么菜,入冬之后?崔家没?暖棚,自己种?是不可能,到时候贵不说,想买都买不到,所以这?会?儿得多?囤一些菜。
胡萝卜是最紧要的,还有茄子土豆豆子这?些,这?会?儿天气凉快东西好?存放,又正是秋收的时候,东西便宜。
许娘子听完这?些点了点头?,然后?道:“你?爹也是,这?些事还让你?来操心。”
可轻巧了,一点都不管事儿。
崔如英说道:“哪儿有,这?些日子还帮我做匣子了,五两银子,够置办好?些东西了。”
这?么多?东西铺子不知能不能放下,还得让崔大山多?打些架子,要是实在放不下,还得放家里去。
许娘子觉得闺女能干,可转念一想,若非他们夫妻俩没?本事,也不至于让这?么大的闺女能干。
回头?她回家了,跟崔大山说说点心铺子的事儿,反正都是给闺女的,谁也不能动。
许娘子是有些偏心的,不过本就是应得的,家里有这?么多?钱还不知足吗。
母女俩说着说话?就睡着了,这?又过了两日,等到初九那天上完课,写完大字吃过饭,崔如英又回家了。
这?回带了好?些点心,是酥饴斋没?卖完的,像肉松卷肉松蛋糕这?些,卖个两天卖不完也不继续卖了,有时剩得多?有时剩得少?,少?的时候铺子里的伙计们直接分着吃了,昨儿多?,锦月就带回来了。
陆云蓁留了些,其余的都给崔如英了,反正天气冷不容易坏,自家吃也没?那么多?讲究,崔家人又多?,这?也是崔如英的铺子,回家了应该带回去给家里人尝尝。
这?回回去崔如英带了两斤肉松蛋糕,还有两斤肉松卷儿。
东西多?,崔如英先回的家,到家之后?一样点心放了一斤,剩下的她打算带去铺子里。
带些点心去,赵掌柜他们也能分着吃吃,这?个时代,都是市井百姓,也没?那么多?闲钱买这?么贵的点心吃。
五钱银子一斤,是一个月的工钱。要是崔如英也不买,她也觉得贵。
临走?的时候崔如英没?急着关门,而是从厨房提了个篮子去了鸡圈。
今儿回来家里人是知道的,二丫肯定留了鸡蛋给她捡,崔如英远远看都能看见好?几个,估计是昨天的和?今天的。
她提了个小篮子,捡了十几个鸡蛋,椭圆形,有的还热乎呢,回去放在家里装鸡蛋的篮子里,里面鸡蛋已经冒头?了。
做完这?些,把门锁上,崔如英提着点心去铺子,进去之后?她直接把点心交给赵掌柜,“赵叔,你?给大家分分。”
赵掌柜看着包点心的油纸和?红纸,心道,这?肯定是从侯府带回来的。
又看了两眼,他问道:“哎,这?是不是那个酥饴斋的点心?”
崔如英笑了笑,“赵掌柜也听过酥饴斋吗?”
赵掌柜说道:“这?些日子还挺出名的,刚开业不久,能去试吃。最主要是他家的月饼特别好?吃,那回给书院管事送的不也是。”
只不过那会?儿铺子还没?啥名声,赵掌柜也没?留意,今儿一看想起来了。
崔如英没?多?做解释,不过有人知道铺子她挺高兴,她说道:“是酥饴斋的,带回来尝尝,家里我已经留了,这?些你?们分吧,这?放了已经有两天了,快点吃完别放坏了。”
带点心回来是好?意,但?若是因为这?个吃坏肚子,那就不好?了。
一共两斤,一人半斤,想在这?吃就在这?吃,想带回去吃带回去。
这?个跟包子不一样,新奇东西,赵掌柜都想带回去给娘子孩子吃。
因为这?点心,铺子里人干活也更卖力了。
也不是崔如英的错觉,平日就剩一两桌吃饭,吃完刘婶就走?,赵掌柜李丰收也就回去了,就周婶儿留下把碗刷了。
但?今天晚上,一直到铺子里全收拾好?了,他们才走?。
这?还上崔如英犯了难,本来想跟崔大山说匣子赚了钱的事,可是下午人多?,李丰收没?事做,就在院子里劈柴挑水,这?一个月的柴都劈完了。
崔如英也没?机会?,还是晚上回家的路上,路上没?什么人,崔如英当着一家人的面说道:“爹,你?做的匣子,三娘子觉得不错,说是给买下来。我看价钱合适,就答应了,两个匣子给了五两。”
崔大山脚下一个趔趄,差点摔了。
第093章 第九十三章 进村
崔大山差点摔了, 二丫连忙去扶,五郎吓了一跳,四郎推推车的手都差点撒开?。
六丫躺在推车里,也被惊了一下, “啊”了一声。
二丫说道:“爹, 你小心点儿啊, 吓我一跳。”
崔大山这也是吓了一跳, 忙站稳,问道:“如英你说啥,五两银子!”
崔如英点了点头, 幸好街上这会儿没?啥人, 这边动静大,也没?人看过来,“没?错, 就是五两, 千真万确。”
二丫在一旁听着, 眼里又是好奇又是高兴,难怪爹吓到, 她这会儿还不敢信呢。
崔大山抹了抹嘴,“咋还给钱呢?还给这么多?。”
崔如英说道:“这匣子日后铺子要用, 没?准儿还能卖钱呢,样子好看,对铺子也有?好处。这个算是直接买断的样子, 本来想到铺子就告诉你,但今儿人多?, 我也没?机会跟你说。”
崔大山是又惊又喜,乐呵呵道:“这也太多?了, 要我说你把钱还回?去,给个二三两就差不多?了。”
崔大山以前?在木工坊干那么多?活儿,也没?有?拿过这么多?钱。
这回?凭借自己手艺赚钱,心里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
崔如英说道:“不用,本来还想给十?两呢,我就是觉得十?两太多?了,才要的五两,毕竟两个匣子呢,爹你也是费心琢磨的。我还跟三娘子说了,以后有?什么活儿还找你。”
崔大山笑呵呵道:“成,我肯定给做好了,这又多?了五两银子,要不然?明儿吃点好的?”
崔大山问崔如英的意思,毕竟闺女做饭,虽然?他给钱吧,但肯定是做饭的当家。
崔如英在家的时候时常去铺子送饭,这回?去侯府了,崔大山他们又恢复到了以往每日吃包子的日子,一是不会做,二来忙,一天都在铺子,也没?机会做。
这会儿想吃好的,倒也不是因为包子不好,可吃了好些天,山珍海味也有?吃够的时候。
这回?自己赚了钱,崔大山是真高兴。
而且也硬气一点,说实话家里铺子生意,虽说他和二丫也做包子,但好多?事?的确是崔如英操心多?,而侯府的钱是许娘子赚的,崔大山是个会过日子的人,那些钱就没?想着动过,更没?说过自己哪天嘴馋了,买点酒和下酒菜。
但这是靠他自己的本事?赚的钱,就跟头一天发工资似的,就想花出去点儿。
崔大山不爱喝酒,就想着吃点肉。
崔如英想了想,道:“爹,明日中?午不太成,要不然?晚上吃?”
崔如英把自己想囤货的打算跟崔大山说了说,“现在买,以后省。”
崔大山觉得是该买,铺子生意稳定,很多?东西用得快,就像面?粉,崔大山每回?都是买几百斤。
不过那是为了便宜,这回?不仅仅因为便宜,还怕冬天没?东西。
明儿要买东西,不知道啥时候买完呢,崔如英打算问问赵掌柜,是去京郊的村里收,还是找商户。
中?午前?能不能赶回?来都不一定。
崔大山道:“我跟着去吧。”
崔如英:“不用,让赵掌柜跟着去吧,爹你给我钱就行了。”
崔如英估计,怎么也得花个几十?两银子,毕竟要买的东西多?。
崔大山:“……那也行,赵掌柜也挺靠谱的。不然?就后天吃,买东西也怪累的。”
崔如英点点头,“都行,反正爹给钱。”
崔大山这会儿是没?那么高兴了,回?家之?后,崔如英把五两银子给了崔大山。
崔大山还问了问,“明儿给你多?少钱?”
崔如英道:“先给我二十?两吧,不够我再回?家拿。”
像面?粉这些是不需要买的,崔大山总跟粮食铺子定,价钱已经?足够便宜了。
崔如英明儿出门主要是买过冬用的菜,多?买一些,“爹,你明儿看看库房能放下不,不够的话打几个架子。”
四郎五郎兴冲冲道:“姐,我也想去!我也想去!”
崔如英心道,她呢要出门办大事?,咋能带个孩子,一带还带俩,便道:“你们在家喂□□?回?来给你们带吃的。”
没?准儿后天中?午吃的肉也给买回?来了。
四郎五郎既听话又好哄,“那三姐可说好了呀!”
崔如英挥了挥手,俩弟弟就回?屋了。
崔如英今儿也累了,打算梳洗一会儿直接睡下,崔大山又去藏钱了,虽说明儿还要给钱,给的还更多?,那他今儿也高兴,毕竟这可是他靠自己本事?赚的钱。
这银子可真大,侯府的人也真大方。
崔如英也看出崔大山高兴了,去院子洗脸的时候脸上还带着笑,然?后还烧了锅热水,告诉崔如英晚上梳洗用这个,省着冷。
崔大山虽然嘴上没说,但也知道,没?闺女,他揽不下这个活。
他琢磨着这点钱得给许娘子买支钗子,正好中?秋节了,许娘子在侯府也辛苦,也想孩子们。
还有?俩闺女,他自己看着挑个小首饰,就在旁边的首饰铺子买。
崔大山也是习惯了,第一回?买的时候还觉得买这东西干啥,这回?就想着给俩闺女买了。
这钱的意义对崔大山来说并不一样,不过他也没?想着给自己买点啥,闺女不是说了吗,后天吃些好的,能吃点好吃的,他就满足了。
次日一早,一家人起来梳洗,崔如英起床的时候崔大山不在家,想来是去铺子里做包子了。
等崔大山回?来,崔如英也收拾好了,崔大山把银子给她,这二十?两是他早起去钱庄换的。
有?十?五两碎银子,还有?零散的铜钱,如今一千一百文换一两银子,崔大山换回?来五吊钱零五百文。
崔如英拿了钱,装好之?后慢悠悠去了铺子,她倒是不急,因为还得等着赵掌柜,到了铺子等了没?多?久,赵掌柜就来了。
跟刘婶儿来得差不多?。
这个时辰,还不该掌柜的跑堂来,可自从赵掌柜跟崔如英谈了续签文书的事?后,他每日来得都早些。
怕有?人有?事?找上来,自己不在崔大山应付不来,今日来得早,也是因为崔如英回?来,得早点过来,也算是在崔如英面?前?好好表现。
刚过来,还没?在铺子里转上一圈,崔如英就和他说,“赵掌柜,你跟我出趟门,置办东西去。”
赵掌柜琢磨着,这中?秋节礼已经?置办完了,还置什么,让他去……
不等他细想,崔如英就说:“趁着秋收,买一些铺子里要用的菜,省着冬天没?得用。”
赵掌柜说道:“是是,是该买一些,我是想跟小娘子说着,原想等着中?秋之?后,现在买也成。”
这事?崔大山应该知道,所以赵掌柜就没?问中?午能不能忙过来,谁做他的活。
崔如英也不在乎赵掌柜是真想过还是假想过,点了点头,二人就从铺子出去了。
这会儿街上没?什么人,崔如英问道:“掌柜的可知去哪收这些便宜,京郊那边的村子,还是找商人更便宜些。”
赵掌柜说琢磨了琢磨,道:“要便宜肯定自己收便宜,既然?都出来了,也不怕忙活,就去京郊村子里吧,咱们自己去收,到时候我跟着讲讲价钱,想来不会特别贵。”
到时候买的东西多?,村子里人肯定管送。
崔如英笑了笑,“我也没?出过远门,就听赵叔的吧。”
至于去城南还是城北,她也不知道,但赵掌柜说道:“城南的价格实惠一些。”
怎么说他也在京城活了几十?年,从前?又干过这行,知道的门路的确比崔如英多?,一路上,赵掌柜都在和崔如英盘算着要买啥,这二人搭了辆牛车,可算到了附近的村子。
赵掌柜也没?用崔如英忙活,直接找人家敲门,第一家人不在,第二家开?了门,赵掌柜作了个揖“这附近里有?哪家种?葱和胡萝卜的,我们想收点儿。”
他是来买东西的,又不是卖东西的,自然?不用拿着包子探路,相反,还得是座上宾。
这穷苦百姓比不得京城的市井人家,在地?里刨食,一年赚的钱更少。听有?人要来收东西,忙不迭点头,“这位老板只要这两样吗,我们这儿啥都有?。”
赵掌柜说道:“要胡萝卜土豆,茄子青椒,葱也要,鸡蛋要有?的话也收点儿。”
崔记包子卖胡萝卜鸡蛋的包子,还有?拌馅儿用得上,能让馅儿更软。
“胡萝卜要这么长这么粗的,品相不能太差了。”
崔如英拉拉赵掌柜的衣角,赵掌柜又道:“还有?豆子,豆子也要,不能有?干的瘪的,你这价钱给得便宜,我们收得就多?。“
铺子还用不上豆子,赵掌柜也不知道崔如英要豆子干什么。
男人弓着腰,“我去问问,二位进?屋里等吧。”
进?屋之?后有?男人给倒了糖水找了凳子,很快,男人就出门去,不知什么时候能回?来。
赵掌柜觉得快不了,这土地?金贵,很少有?人拿来种?菜,就算有?胡萝卜也是自家种?着吃。
而豆子这些,都是生长在边边角角的地?方,产量不太多?,茄子啥的更不用说了,男人怕是一家一家问,这样也省了崔如英的事?儿,等着就行了。
屋里没?有?别人,赵掌柜又问崔如英,“小娘子还要些什么?”
崔如英说道:“看看有?没?有?便宜些的油,若是价钱合适,就买一些。别的东西……等买完这些之?后,在村子里转转,看上什么合适就买。”
铺子用得最多?的就是肉,这个得买新鲜的,胡萝卜包子卖得也不错,还得紧着书院,这个不能缺。
豆腐和青椒茄子,先买着,回?去好好放着,秋冬不容易坏。
葱也得用,不过现在没?嫩葱,只能用大葱代替。
这边等了有?两刻钟,那男人才回?来,进?来找了个凳子坐,“你们那要多?少斤的,我们去京城或是集上卖,一斤胡萝卜要三文钱,鸡蛋都是一文一个,大葱一文钱一斤,茄子两文青椒三文。”
赵掌柜总是跟着崔大山出门买东西,这价钱他都知道,闻言点了点头,直接说道:“我们要的多?,每样给便宜四成,这样如何?”
男人忙摆了摆手,脸色发苦,“这哪儿合得上,我们这地?里刨食,一年到头就靠这些卖钱,这价钱太低了,实在合不上。”
崔如英平时也爱砍价,但是没?这样差不多?对半砍过。
赵掌柜也摆摆手,道:“差不多?了差不多?了,我们要去街上买,买得多?也能便宜两成,这定得多?,你们早点脱手,眼看要过中?秋了,也早点过节。
再说了,这也不是粮食,未见得有?人收,过了这村可没?这店了。”
男人说道:“这样吧,给你便宜两成,东西给你送过去。”
赵掌柜道:“你还是不实诚,去哪儿买东西,买得多?人老板不给送,为啥非在你们村子买,这要实在谈不拢我们就去别的地?方看看。”
崔如英立马站了起来,赵掌柜也拍了拍手,崔如英看男人的神色有?些松动,心里不禁想,有?人讲价就是好。
男人咬了咬牙,说道:“这样吧,让三成,东西给你送去,不过你们可得多?收点。”
赵掌柜本来也没?想砍四成下去,“看过品相,没?问题就定下。”
崔如英说了,照着半年的收,怎么也得两千多?斤胡萝卜,别的菜比这个少点儿,那也得一千斤。
男人:“行,带你们去看看。”
这男人各家各户都告诉了,有?的人家菜多?,有?的菜少,这会儿都往外?搬呢。
全卖了省心,比去集上或是城里卖容易。
便宜三成是差不多?的价钱,赵掌柜带着崔如英过去看,过了之?后就过秤记下斤数,等到时候一块儿结账。
先给男人钱,再由男人给各家分。
一个上午,都在这个村子,胡萝卜收了一千一百斤,茄子八百多?斤,青椒五百多?斤,豆子一千六百斤……
在这村子就花了八两银子,这也就买了一半东西。
第094章 第九十四章 满载而归
临走的时候, 崔如?英又买了两只活鸡,一把蘑菇,半袋玉米面。
崔家是有鸡的,也挺大的了, 能吃是能吃, 但是母鸡还留着下蛋呢。两只公鸡估计得?留着孵小鸡, 所以都吃不得?。
蘑菇是蘑菇干, 这边叫香蕈,晒干之后闻着可香了,跟香菇差不多?。
崔如?英觉得?鸡可以养些天, 然后等着中秋做一大锅黄焖鸡, 配米饭吃,还能放别的配菜,一群人吃肯定?热闹。
赵掌柜也看见了, 就?是不知道啥时候吃, 心里还期盼起?来。
东西定?好, 钱先付了六成,等东西送到了, 再给剩下的四成。崔如?英让人把东西送去铺子,这会儿铺子肯定?有人。
这村子百来户人, 还算是大的,但东西还是买不全。
俩人得?去别的村子,好在这边村子多?, 没走多?远就?到了另一处村落。
崔如?英以前没来过这边,还觉得?怪稀奇的。
二人转了三个村子, 才把需要的东西买完,忙完已经过了未时, 崔如?英没急着回去,又在村里买了别的东西。
这些家里用的东西是拿崔大山上回给的钱买的,买了一大篓子柿子,黄澄澄的,看着可好吃了,她还尝了一个,甜滋滋的,里面的小舌头?又软又滑。
有各种菜干,晒干之后不压秤,一斤三四文钱,也不贵,但可以吃好久。
买的那些胡萝卜和茄子是铺子用的,肯定?不能留着崔家自己吃,不然账目也得?弄混了。
家里冬天要么吃白菜,要么就?吃这些菜干,往年许娘子在家的时候家里也晒,但她今年去了侯府,崔大山又忙活铺子的事儿,家里的院子也不怎么收拾,所以菜干也没功夫弄。
崔如?英看还有竹笋干什么的,到时候煲汤吃肯定?好喝。
还买了几罐腌货,腌泡椒腌笋子腌酸菜,京城靠南,这和北边的腌酸菜不一样,到时候可以拿来做酸菜鱼,一大坛子,那人说只要不进水油,就?不会坏,冬天能吃许久。
还说了,入冬之后家里做熏肉腊肉,都是家里养的猪和鸡鸭,可以来这边买。
许娘子不会做这个,往年家里没钱,崔如?英打算入冬再来一趟。
崔如?英走的时候村里人还怪舍不得?的,她算是大主顾,买得?多?,家里自家腌着吃的东西她都买,村子里的人自然还盼着她来。
东西给送去了,崔如?英今儿都没讲价,都是赵掌柜费口舌,她就?在一旁笑?。临走的时候,村里婶婶看她乖巧,又塞给她一把煮花生,两个梨子。
崔如?英分给了赵掌柜一半煮花生,又给赵掌柜一个梨,正好多?半天赵掌柜口渴,拿袖子擦了就?给吃了。
他咬了一大口,这梨味道不算太甜,但胜在大水还多?,挺好吃的。
崔如?英一边走一边剥花生,这个煮得?入味,好像弄完还炒过,干愣愣的特别好吃,要是拿来下酒肯定?好,不过花生能榨油,价钱不便宜,崔如?英不打算上在菜单上。
赵掌柜解了渴,吃得?就?慢了,这村子没回京城的牛车,俩人还得?碰运气?。
赵掌柜问道:“别的东西也不缺了吧?”
崔如?英摇摇头?,“暂且不缺了。”
面还得?再买,肉也是每天买现成的,调料这些村子里也买不到,能买到的差不多?是买齐了,应该够用到明年开春了。
等开春了就?有新鲜的菜吃了,估计以后每年都这样。
这回带赵掌柜一起?,明年可能就?是赵掌柜带李丰收一起?了,根本用不着她过来。
崔如?英想,是比和崔大山出?门省事儿。
赵掌柜点点头?,几口把梨子咬完,“这铺子里也没茄子做的的东西,小娘子是想上新菜?”
崔如?英道:“是想中秋那天上的,过节那天人少,铺子还是送卤菜,不过我觉得?不够,这些天客人不太多?,上个新菜也算新花样。
想试试做素馅的包子,茄子青椒和麻辣豆腐的,都是辣口的,估计明儿就?能做出?来,到时候你们也尝尝。”
这边也忙完了,明天上午煮中午的菜,下午没啥事就?做新包子,做好了还能给陆云蓁楚玉珠带回去些尝尝。
至于成不成还不知道,但是多?试几次总能成的,茄子都买了,也不能不做。
青椒茄子的崔如?英以前吃过,味道挺好的。
正好从?村里买了干辣椒,磨碎做辣椒粉。
赵掌柜大喜,“是该上一些新菜,咱们铺子现在就三种口味的包子,客人总吃这几样也吃腻了。素馅的价钱便宜,不过本来就是包子铺子,卖一些便宜好吃的,也能赚钱。”
新菜好,样数多?一点,别的包子也能少做点。
崔家铺子就?是这样,也没法?像点心铺子一样,太贵的客人吃不起?,就?算做个鲍鱼龙虾馅儿的,估计也没人买。
崔如英道:“素馅儿的可以卖五文钱三个,赵掌柜到时候算算成本吧,送书院的胡萝卜鸡蛋的还一文钱多?呢,太便宜了书院那边也不好说。”
虽然书院的包子里面放了鸡蛋吧,可这素馅包子做好吃了味道不比肉馅的差,又是铺子里卖的,只要好吃,味道新奇,肯定?也有人买。
赵掌柜道:“那也成,等做出?来再看看。辣口味的包子街上还没有,咱们做出?来那就?是头?一份。”
这俩馅儿他还真没听过,虽然信侯府,可心里还是迟疑,这能好吃吗。
崔如?英没给打包票,二人走了一半,遇上个牛车,搭车回了铺子。
崔大山这一下午,都在打架子,就?怕库房地方?不够用,还往厢房的小屋里放了两个。
木架子好打,也不用上漆,就?是存放东西用的,能四平八稳站住就?行,等下午的时候就?有人往铺子送东西了。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崔大山结了尾款,趁着空闲就?和李丰收往屋里搬。
有了架子,库房显着整齐,一篓子一篓子摞上去,到时候取用也方?便。
如?今这个天在这儿放着就?行,等天再冷点下了雪,还得?在屋子里裹上些木板子和棉被,严严实实的,省得?这些菜给冻坏了。
这是金贵东西,还关乎着铺子的生意,可得?小心着些,最好每天看一遍,好好检查。
崔如?英回来的时候,院子里还有些东西没装好,李丰收和崔大山在搬,再等一会儿,就?得?去书院送包子了。
崔如?英把剩下的钱给了崔大山,还剩八两多?银子,差不多?是尾款的钱,花的算是正正好好。
崔大山指着院子里拴着的鸡问道:“这两只鸡是咋回事?还有好多?罐子,我也没打开看……”
崔如?英拍拍脑子,她给忘了,“有些东西是我给家里买的,另掏的钱,我一会儿去看看,别给弄混了。四郎五郎呢,我给带了柿子回来!”
答应的事儿,崔如?英肯定?得?做到。
如?今秋收,家里偶尔也买些果子,但没买过柿子。那人还说等着过些日子柿饼子应该就?能晒好了,要是买给她便宜点儿。
四郎五郎从?屋里冲出?来,“三姐三姐,我俩也要干活!”
本来是兴冲冲想干,但崔大山嫌他俩捣乱,让回屋看着妹妹去了。
崔如?英把给家里买的东西都挑了出?来,剩下的就?全装进库房。
库房满满登登,厢房也有不少,这回真得?让狗好好看门了,这么多?东西若是丢了,那可有的哭了。
二十两银子,这可是二十两银子。
崔大山也觉得?东西多?,看了半天,又检查门窗,最后依旧不放心,“不然我晚上留在铺子吧,也好看着点。”
崔如?英不赞成,她道:“那你让二姐他们在家住着,那也不好吧。”
二丫才多?大,又是姑娘家,六丫小,四郎五郎也不大呀,别晚上让人给偷了去。
李丰收搬了东西,一头?汗,他本来坐着歇着,这会儿抬头?说道:“崔老板,小娘子,我可以住在铺子里。”
李丰收如?今家里没人,原先是有个老娘的,不过病死了,还因着吃药欠了好些钱,如?今干活也是为了还钱。
反正家里也空,还住村里,他在铺子里看着就?行,还省着来回跑了,就?是得?在铺子吃早饭。
崔大山是不会让人饿着的,崔如?英也不在乎多?做几个包子,而且在这儿早上还能帮着干活。
崔如?英觉得?这样也好,等到下个月多?给开些工钱。
崔如?英觉得?李丰收人不错,就?是没读过什么书,不会算账,所以只能干些粗活。也是从?前被家里拖累,如?今就?自己一个人,怎么都不会被饿死,等还了债,还能攒些钱,到时候日子就?好过了。
崔大山点点头?,“那辛苦你了。”
崔如?英买的东西,等晚上一块带回去就?行了。
她明儿想做鱼吃,这会儿的鱼很肥,又有酸菜又有酸笋的,她尝过,很够味,做出?来味道肯定?不错。
至于鸡嘛,就?留着中秋再吃,没准儿还能喂胖两斤。
酸菜鱼就?白米饭,然后再用泡椒啥的炒个菜,家里院子菜挺多?的,家里鸡蛋多?,炒个鸡蛋或是蒸蛋羹,这就?四个菜了。
都是用坛子腌的,崔如?英虽然听那个人说只要不进水和油就?不会坏,但 是还是怕,想着快点给吃完。
崔如?英还想把家里院子的菜都摘了,剩下的东西等崔大山啥时候有空啥时候收拾。
晚上铺子打烊前,崔如?英还跟着说了一声,“赵叔,明儿记得?都来铺子,做好饭。”
赵掌柜出?去这一天也累得?慌,但一想明天要吃好饭,那点疲惫也就?烟消云散了。
他坚信今儿不白出?门,日后有啥事崔如?英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
他琢磨明儿吃啥,两只鸡可真是活蹦乱跳的,不过铺子里也常吃鸡,对他来说也没啥稀奇的。
反正崔如?英做啥,他就?吃啥得?了。
崔如?英一行人回到家,很快就?都睡下了。
崔大山记挂着铺子里的东西,睡得?不是那么踏实。等次日很早就?过去,铺子里安然无事。
崔大山在院子忙活,包子蒸到一半,李丰收也起?来了,在院子外头?帮忙。
虽然崔大山没让李丰收进厨房,但是可以在外面看着包子的火,也省了不少力?气?。
李丰收早起?吃了六个包子,吃完也没用崔大山去书院送,他自己去的,崔大山就?直接回家睡觉了。
崔如?英昨儿跑得?远,累得?慌,今天睡得?久,等醒来的时候二丫他们已经出?门了,崔大山就?在屋子里睡觉,鼾声如?雷。
崔如?英把动作放轻了些,梳洗之后就?出?门了,当时买节礼崔大山给她二两银子,当时还剩下小半,昨儿花了不少,就?剩一钱多?,正好今儿买菜用。
崔如?英是直奔鱼摊,挑了一条八斤重的胖鱼,除了鱼,崔如?英还看见一篓子虾,便试探着问了问价钱。
“河虾新鲜着呢,十文一斤。”
崔如?英摸摸鼻子,人多?,还是算了吧,酸菜鱼也挺好。
鱼收拾干净,崔如?英费劲儿提着去了别处,她又买了豆腐和猪肉,打算做一道猪肉酿豆腐,豆腐切片也能煮进酸菜鱼里面。
剩下的豆腐带去铺子,下午试试香辣豆腐的包子。
回到家,崔大山还没醒,崔如?英开始忙活做饭。
片鱼片,捞酸菜和泡椒,腌过的颜色很好看,有点像玉,闻着酸酸辣辣的,崔如?英喜欢味道重的,直接切了小半盆。
这个不贵,吃完还能买。
鱼剩鱼头?和鱼骨,下锅煎煎,热锅烫油,鱼头?的鱼骨很快被煎得?金黄,崔如?英看着变成焦黄色,加了好些热水,这也算是鱼汤了。
另一旁铁锅架起?,崔如?英用猪油把泡椒啥的炝锅炒了炒,这样味道更香,这些全放鱼汤里去,奶白的鱼汤飘着黄绿的油花。
崔如?英闻了闻,是这个味儿。
第095章 第九十五章 新包子
鱼片崔如?英加了生粉和盐简单腌了腌, 等锅烧开,就把?鱼片滑了进去,这样会?更软些?,还不爱散, 崔如?英切得还算薄, 很快淡粉色的鱼片就变白了。
一大锅, 白白绿绿的。
厨房的香味越来越浓郁, 铁锅烧热,崔如?英烫了小勺油,在酸菜鱼上撒上辣椒和蒜末葱花, 热油一泼, 香味有些?呛人,家里都是酸菜鱼的味道。
崔大山梦中不住的揉鼻子,他梦见吃辣椒喝醋了, 醒来的时候闻着酸辣味儿, 一下子就不困了。
他从屋里出去, 见女儿在厨房忙活,厨房白烟升腾, 崔如?英在里面拿个铲子。
崔大山:“如?英。”
他想?把?铲子接过来,但崔如?英没给。
崔如?英:“爹, 你醒啦。”
她在调味儿呢,这么一大锅,盐都得放好多, 咸淡不宜把?控,最好尝着来。
崔大山咧嘴笑了笑, 他看着大锅里面,看了好一会?儿, 直到看到锅里鱼头?浮起?来,才道:“这是做鱼呢。”
不用他来他就烧火,他火烧得好。
崔如?英点点头?,找了个小碗盛出两片,“爹,你尝尝。”
崔大山愣了愣,看还有那么一大锅,就先?尝了一口,鱼片爽滑,酸辣直直冲到喉咙,呛得他赶紧转身咳嗽了两声。
吃了难受,但是就是很好吃,入口就是酸辣咸香,那个酸味又不是老陈醋的味道,和崔大山梦里的还不太一样,极其过瘾。
他感觉自己这辈子都没吃过这么好吃的鱼。
崔如?英看着她爹,语气带了点得意,“爹,味道怎么样?”
崔大山使劲点点头?,“爹就没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这也太好吃了。”
崔大山不会?说好听的话,只会?说好吃,但这也足够了。
崔如?英笑笑说道:“一会?儿我再煮点豆腐和生菜进去,铺子人多,多煮一点。”
别看鱼八斤,去了鳞和内脏之后没那么多,但铺子人多,所以得加配菜。
崔大山点点头?,起?身去院子里摘生菜了。
这会?儿时间还早,做酸菜鱼不费时间,可以先?在锅里温着,泡着也入味。
崔如?英一会?儿去看看,和崔大山把?院子里的菜薅一薅。
什?么东西都得费心经营才有回报,菜地也不例外。
崔大山除草没那么勤快,所以地里草多菜少,长得也不如?刘婶儿家的大,看过去也不剩多少菜。
萝卜拔拔,茄子豆角摘着,那些?老的菜叶直接扔鸡圈里喂鸡,也就差不多了。
崔大山摘了好些?生菜,还给洗了,洗净之后直接切了细条,连着切成薄片的豆腐全倒锅里,煮开之后就把?火停了。
白豆腐白鱼片,青色的生菜和黄绿色的酸菜,一锅看着极其有食欲。
这鱼估计可以装两大盆儿,崔如?英又开始做豆腐酿肉,就是把?猪肉剁成馅儿,按照家里做生煎包子馅儿的做法调味儿,豆腐切成小块,肉馅戳孔塞进去下锅煎,调个料汁就行了。
还有一个菜崔如?英是从院子里菜挑着做的,韭菜切段炒鸡蛋,闻着也是清香扑鼻,唯一美中不足的是,韭菜有点老。
米饭早就蒸上了,她看菜地里还有好些?菜,便又拌了个黄瓜,这也是凑足了四个菜。
崔大山走得早一点,去铺子帮忙了,崔如?英是算着时辰的,不能去太早了,不然过去还得等客人,没桌子。
未时三刻她才推车去铺子,今儿生意还不错,过去的时候还有四桌客人没吃完。
赵掌柜早早在门口迎着,把?车推进去之后,不用崔如?英说,就往角落里的桌子上摆菜。
不打开不知?道,一打开还吓了一跳,这么两大盆鱼还有别的菜,赵掌柜光闻着就不由自主咽口水,不是馋的,而?是被?酸辣味刺激的。
一旁客人也抬眼看了过来,常在铺子里吃,也算熟客,打趣着道:“这小娘子一回来,崔老板家里又吃好吃的了,这啥时候给铺子也上点新菜呀。”
赵掌柜笑着说道:“我们老板是有这个打算,这天冷了,想?做一些?辣口味的吃食,到时候也能暖暖身子。差不多中秋就上,到时候卤菜不要钱,可得来捧捧场。”
赵掌柜也是想?趁着有客人问,早早把?上新菜这事说出去。这之前?应该还会?做些?送给客人吃,如?果喜欢,没准中秋那天就来吃了。
这话一说,也没客人盯着桌上的菜了,倒是说起?新菜来。
赵掌柜应付了几句,客人就安心吃饭了。
崔如?英去后厨,招呼刘婶儿和二?丫过来吃饭,又跟周娘子说了一声,周娘子笑着道:“我把手里的活忙完就过去。”
她和当初的孙娘子不太一样,事儿少,基本上是让她做啥就做啥,让她吃就吃。
碗刷得也干净,做事麻利,不用别人盯着。
刘婶儿那还有两份生煎包子没做完,二?丫也没先?过来吃,等了一会?儿,一桌人才凑齐开饭,这忙活一上午肚子也饿了,四郎五郎挨着崔如?英坐的,就把?六丫放到推车里。
他们二?人也知?道,在铺子里吃饭的时候不要说菜多好吃,更不能说比包子还好吃,安静吃就行了。
就抿着唇巴巴等着赵掌柜盛饭。
赵掌柜给每个人盛的都差不多,剩下谁不够自己盛。
等崔如?英拿起?筷子,大家就不约而?同地去夹酸菜鱼了。酸辣最是开胃,不仅鱼好吃,那生菜和豆腐也是极其入味,这盆里就没有不好吃的。
甚至还有嫌不够辣的,专夹酸菜和泡椒吃,或是舀一勺鱼汤拌在米饭里,再加点豆腐捣碎,这样一口吃下去。
崔如?英就是这样,一块鱼肉细心挑了刺,一点酸汤鱼里面的豆腐,几片吸满汤的生菜叶子,再来上一块豆腐酿肉,夹点酸菜和泡椒,跟米饭拌匀,这一口下去,真是比什?么都好吃。
这样一来,以往被?崔家当做荤菜的炒鸡蛋,今日倒无人问津了。还是到了最后酸菜鱼不剩什?么,众人这才把?韭菜炒鸡蛋和拌黄瓜给吃了。
不过不剩菜,还有些?鱼汤,最后李丰收又拌了一碗饭,还有人兑了热水,喝了碗鱼汤。
这一桌吃得那叫一个干净,期间赵掌柜还起?身结了几次账,不过没耽误吃饭。
赵掌柜吃得肚子溜圆,李丰收也冒了汗,这是真的好吃,吃完浑身暖和,和大口吃肉不一样,就是觉得好吃,味道好。
像豆腐生菜这些?,家家户户常见到,但能做这样好吃的没有。
赵掌柜吃完跟着捡了碗,也没急着回去,私下跟崔如?英说:“咱们铺子现在就只有鸡蛋汤,不要钱是不要钱,可有的有钱宁愿吃要钱的好喝的汤,我觉得这酸汤鱼就不错。”
赵掌柜这话也在理,不要钱的固然是好,可是要钱的好吃的也有人喜欢。
有的客人并不差钱,这是实话。
崔如?英就见过不差钱的客人,菜点的多,但吃不了那么多,每样都尝尝,最后剩下好些?,也不乐意打包,吃得高?兴了还乐意给赏钱,大方得很。
最后吃不完那些?包子都进了小黄小黑的肚子,这俩狗现在长得可大了,被?训得也好,李丰收训得多,有客人了也不叫,就在院子里趴着。
别人给的吃的也不吃。
而?且鱼肉便宜,就算少放一些?鱼,多放点酸菜和泡椒呢,这东西要是就着包子吃,那得多好吃。
崔如?英觉得赵掌柜说得有理,不过一下上三样有点多了,后厨就刘婶儿和二?丫俩人,崔大山是下午过去,可是如?今都是二?丫刘婶儿在厨房多。
方子肯定是不能外传,二?丫一个人能做得过来吗。
还是说试着把?哪样的方子告诉刘婶儿,邻里邻居,认识这么多年,只一样也没啥事儿。
就算不告诉,崔如?英觉着像麻辣豆腐和青椒茄子这两样,别人略微琢磨,也能做出来。
告诉一两样行,但不能全告诉了,防人之心不可无嘛。
崔如?英对赵掌柜笑了笑,“我试着做做,要是拿出来卖,肯定不像今儿这样,放这么多菜和肉。”
虽然这两大盆也不太贵,但是做生意嘛,要兼顾好吃和成本。
铺子里的确没像样的汤,这等天冷了,喝酸汤吃包子,肯定舒服。
崔如?英那会?儿还想?上酸辣粉的,但也就搁置了,现在铺子里包子焖面卖得都不错,上新菜没准儿生意更好了。
不过又要去村里收酸菜,每家的酸菜也不一样,实在不行,就还上包子。
崔如?英吃过饭后没回家,而?是在铺子准备包子馅儿。
豆腐都吃完,她拿着豆子出去换了一块儿。
试菜不必做太多,每种馅料多试几种口味,尝尝味道就行。
崔如?英一边做,一边记方子,每样还做了标记,她做这些?的时候,二?丫就在一旁看着,还看了崔如?英写的方子。
“这俩字是豆腐吗?”
崔如?英抬起?头?,她二?姐也能认字了?
崔如?英对照着方子给二?丫念,“一斤豆腐切小块开水下锅煮,煮开之后捞出来,放两大勺辣椒面,四两葱,两小勺酱油,一小勺盐,小半勺糖,不用拌匀,淋上热油。”
这还只是一个方子,香辣豆腐的包子崔如?英做了三样,就是不知?道二?丫能不能全记住。
二?丫皱着眉,重复了一遍,也是大差不差。
崔如?英就奇了怪了,这可真神?奇,书上的不会?念,方子上的就会?,她把?方子拿给二?丫看,“你先?看着认认字,不认识的字问我,这个以后要做的,得记住了。”
她还得做别的包子呢。
二?丫用力点点头?,从前?就两三样馅儿,卤菜都是崔如?英配好了,焖面也好做,她能背下来,但多了肯定得照着方子做。
这包子馅儿是崔如?英试着来的,只有些?调料份量不一样,包出来做个记号,让他们尝尝哪个最好吃。
青椒茄子的崔如?英也做了,二?丫活的面,做出来直接上锅蒸,不能耽误下午送书院的酱肉包子。
过了未时,包子也就蒸好了。
崔如?英接锅盖的时候,二?丫忍不住哇了一声。
崔家卖的包子汤多,总是能把?包子皮给浸透了,有人觉得丑,但也有人觉得这样的好看。
这回的豆腐包和青椒茄子包也是如?此,白净的包子皮儿透着黄澄澄的油,因为是辣的,所以颜色偏橙黄。
胖了不少的包子穿着橙色的衣裳,整整齐齐站在锅里,等着人吃的。
闻着是香浓的面味儿,还有热气,这会?儿的包子馅儿味道淡,可也香香辣辣的。
每个包子蒸得都不大,毕竟是试菜嘛,又不是往外卖。
中午吃得饱,崔如?英和二?丫都不太饿,捡了不同记号的三个,然后一分两半,姐妹俩就蹲在厨房尝的。
二?丫洗干净手,用手拿着吃,咬这个一口说好吃,咬那个一口也说好吃,吃哪个都觉得好吃。
崔如?英无奈道:“姐呀,你这都说好吃,到底哪个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