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惠茹点点头,“原来如?此,我和玉珠今日?不?请自来,不?能?光吃。玉珠你也去吧,不?是总摆家家酒,这回试试。我倒是不?挑,总听玉珠说三房饭菜好吃,今儿就厚者脸皮吃一顿。”
陆云蓁道:“也好,那你们二人一块儿去小厨房看看,挑些想吃的菜。”
既然孙惠茹都说了,那就一起去,而且崔如?英又不?是丫鬟。
楚玉珠正好奇呢,她一直都想知道,到底是什么?小厨房才能?做出那样好吃的东西来,“好呀好呀!”
尽管是侯府,可牛肉也是可遇不?可求,今日?没大块大块的牛油,做红油火锅不?现实,而且经常有叫“热锅子?”的吃食,清汤只放葱蒜枸杞姜片,放羊肉、菜、粉条、豆皮等进?去煮。
不?过羊肉价贵,崔如?英以前闻着别?人家的,应该也好吃。
所以可以在这上头加一些东西,比方说做些更新奇简单的,例如?麻辣烫。各种菜和肉丸子?煮一锅,调个?好吃的油辣子?和二八酱。
热气腾腾,还黏糊。
若是在崔家,必然缺这少那的,但是在侯府不?会,就算缺了什么?东西,也有人去买。
下雨天热热乎乎吃一碗,肯定好吃。
从正屋出去的时?候,楚玉珠和她身后有丫鬟撑着伞。可楚玉珠偏嫌淋不?着雨,一会儿手伸出去,一会儿脚踩水。
丫鬟忙道:“三姑娘,慢些!”
楚玉珠也不?理,转头崔如?英:“我们到底做什么?呀?我也能?做吗?”
崔如?英道:“想做个?一锅煮,先看看厨房有没有熬好的汤。”
做麻辣烫肯定是用高汤煮最好,楚玉珠又问:“那我呢那我呢,我要做什么??”
崔如?英想,以楚玉珠的性子?,可以找个?小磨盘磨点花生酱和芝麻酱,二八酱就源于此。
第056章 第五十六章 麻辣烫
崔如英以前总奇怪, 为何自己调的芝麻酱没有外面?火锅店里?做的好吃,明明也放了许多调料,可味道就是不一样。
后来查了又查才知道,纯芝麻酱调出来的味道味苦, 要在其中加些花生酱中和掉苦味, 才能?出火锅店芝麻酱中的那股甜香味儿。
那味道和糖调出来的不一样, 甜中带香, 很是香醇。二八酱顾名思义,用八成芝麻酱、两?成花生酱来做,既不过甜, 也不会让花生酱喧宾夺主, 算是正正好好。
不过时间一长,卖这些的就有人以次充好,这二八酱的比例就倒了过来。
吃着过甜, 也不好吃。
崔如英对楚玉珠道:“你就磨芝麻酱吧, 我先问问有没有小一点儿的磨盘。”
楚玉珠这么?大年纪的孩子爱玩儿也爱干活, 说让她磨芝麻酱就磨芝麻酱,都不讨价还价的。
楚玉珠:“好呀好呀!除了这个呢?”
崔如英笑着道:“这个就够你磨的了。”
崔如英问赵大娘, 小厨房还真有小的磨盘,本是为了方便?磨些香料果?仁儿, 因为用得?不多,大的磨盘费劲儿,用小的正合适。
赵大娘把磨盘清理清理就给楚玉珠用了, 白芝麻和花生小厨房也有,不过得?炒熟了用。
这个倒是不费事儿, 不过楚玉珠看着也跃跃试试,王大娘可不敢, “三姑娘,这个热着呢,还是奴婢来吧。”
王大娘大铲子一挥,很快芝麻就炒好了。芝麻先给楚玉珠,小磨盘放上,她先慢慢磨着,王大娘又去炒花生了。
炒完花生还得?去皮,这个也马虎不得?。
炒熟做出来的酱更香,虽然?麻辣烫简单,可什么?都没有,头?一次做也不容易。好在人多,崔如英看了眼,楚玉珠小心翼翼地往磨盘的眼里?扫芝麻,然?后慢慢转着,神色极其认真。
磨芝麻酱这是功夫活,时间长了就累,等着楚玉珠的还有许多炒过剥了皮的花生。
崔如英对她道:“要是累了就喊我。”
楚玉珠笑了笑,“你放心,都交给我就是了,如英你快去忙别的吧。”
崔如英只记得?这种活该交给大学生,没想?到还能?交给小学生。看她玩得?不亦乐乎,她也就放心了。
然?后的活儿就简单了,要想?辣还得?炒个红油,用豆瓣酱和辣椒炒香,葱蒜姜片也不能?少。煮麻辣烫还需要用到牛乳,不过虽用这个,但?煮出来不会有奶味儿。
其他各种香料扎成一个香料包,这样麻辣烫的汤底才能?多一股香辛味儿。
王大娘擅长做炒菜,也熬得?一手好高汤。
小厨房平日做菜就能?用到高汤,所以总备着。
崔如英闻着不比以后的浓汤宝差,反而因为用的都是真材实料,汤底更香醇也更清澈。
加过牛乳之后再加高汤,味道立马就不一样了。颜色也不那么?白,尝上一口,咸香微辣。
崔如英没做太辣的,怕别人吃不惯。若觉得?不够辣,可以自己加些油辣子的。
然?后需要准备的就是菜了,煮麻辣烫菜多肉少,多用叶子菜和土豆红薯,这样才能?吸饱汤汁和麻酱。
麻辣烫最重要的是融合,别看菜多,每样味道也不一样,可煮在一起,都是汤味和辣味。
除此之外就得?用豆皮儿、炸的豆泡、木耳菌菇等,冬天有冻豆腐放进?去好吃。
面?条也少不了,赵大娘擅长拉面?,这个交给她就是。
她看小厨房还有羊肉,说道:“其实做丸子最好,不过费事儿,用羊肉也是能?成。”
听崔如英这么?说,王大娘道:“做丸子好说,我多做一些就行了,吃不完还能?煮丸子汤。今儿有虾有鱼,就做一些鱼丸虾丸,对了,羊肉也做丸子还是?”
崔如英道:“都做成丸子吧,我再炸些素萝卜丸子,一起放进?去才好吃呢。”
吃麻辣烫崔如英就爱吃各种丸子,王大娘做得?肯定比用面?和调料做成的海鲜丸子好吃。而素丸子在汤里?泡泡,会变得?外酥里?软,吃着尤其好吃。
这也是为何有人还爱往里?面?放油条,酥酥软软,香辣醇香,比起油条泡豆浆还要好吃。
赵大娘二人听着新?鲜,再加上崔如英做的陆云蓁都爱吃,就欣欣然?在旁边择菜帮忙了。
人多也热闹,分到每个人手里?就不剩什么?活了。
崔如英忙着备菜洗菜,洗干净之后一样一样放到小盘子里?,楚玉珠看了一眼,真觉得?这和过家家没两?样。
摆得?真整齐真好看。
楚玉珠觉得?,今儿不管好吃难吃,她中午肯定吃不少,自己做的,肯定全给吃完。
崔如英这边在做底汤,她以前都是用火锅底料炒,如今没有,就得?一边调一边试,颇有几分大厨的样子。
她觉得今儿做菜不一样,以往做菜要么?为了赚钱,要么?为了吃饱,今儿有楚玉珠在,她觉得?还怪好玩的。
尝着做菜也有好处,味道能?把控,不过做给别人吃,自然是尝一口换双筷子,这个肯定得?讲究。
锅一直煮着,崔如英还试着煮了点菜进?去,光这样吃味道已经?不错了,香香辣辣的,若放了麻酱味道肯定更好。
楚玉珠闻着香味,手已经?动不了了,站起来道:“如英,给我也尝尝吧。”
崔如英煮进?去一片儿土豆,煮熟喂给楚玉珠,“你试试。”
土豆放在麻辣烫里?也好吃,楚玉珠吃完眼睛一亮,“辣辣的,好香呀。”
崔如英看赵大娘她们丸子也差不多了,便?道:“等把花生酱磨好,就能?做了。”
楚玉珠使劲点点头?,芝麻酱磨好了,王大娘刷干净磨盘,她又开始磨花生酱,一小勺花生就能?出好酱,她闻着还怪香的。用筷子尝了一口,芝麻酱有些苦,但?花生酱微微甜。
也不知如英让她磨这些做什么??
磨得?差不多了,楚玉珠问如英:“你看这么?多够不够呀?”
楚玉珠头?一回做这个,卯足了劲儿,一点懒都没偷,磨了许多。
崔如英一看还不少,最上层油润发?亮,下面?的酱粘稠。芝麻酱发?白,花生酱颜色偏黄。
崔如英点点头?,“差不多了。”
楚玉珠方向磨盘揉揉手腕,跟着崔如英过去看她要做什么?。
八勺芝麻酱,两?勺花生酱,按照这个比例放一起,然?后再调水放盐、酱油和其他调料。
用水调过的芝麻酱更细腻,加了盐糖等物?之后,味道不仅有果?仁儿的香气。
而花生酱正好中和掉了芝麻酱本身?的苦味,一大碗酱料摆在上头?,细腻好似绸缎,用筷子挑一下,也是慢慢从上头?流淌下来,楚玉珠又忍不住尝了尝。
这回味道不一样了,很香很好吃,楚玉珠觉得?这个她能?吃小半碗,比以前拌菜用的芝麻酱好吃多了。
王大娘也尝了尝,“这个是不错。”
从前小厨房做过芝麻酱烧饼,味道就不如这个酱好,二人对视一眼,不禁想?到,崔小娘子的确有主意。
王大娘做得?丸子也差不多做好了,这个靠案板功夫,不是剁碎的,而是拿刀背砸,还要砸上劲儿,否则肉丸子是散的,没有弹劲儿。
肉馅儿放在虎口,一挤勺子一舀就是一个。
崔如英炸了些萝卜丸子,用鸡蛋、萝卜丝、面?粉调的面?糊,热油炸一遍,怕不够酥又复炸一遍。
炸完丸子炸豆腐,倒也顺手。
小厨房油也不少,丸子也不大,就是油乱溅,崔如英人小,容易被溅到,不过后头?赵大娘把活儿接了过去。
崔小娘子会做是会做,但?毕竟年岁不大,热油容易伤人。
鱼丸虾丸差不多也好了,二人做的时候直接给煮了。
鱼丸白净,虾丸橙红,还有羊肉丸子,煮出来也带了些许红色,不过颜色很浅,这些丸子盛进?盘子里?还会弹起来。
剩下的就是做麻辣烫的最后一步,汤底烧开,丸子先下锅,扑通扑通全放进?去后慢慢煮着,本来就是熟的,很快就浮了起来。
然?后放面?条、土豆、豆片、菌菇这些,等煮得?七八分熟再放叶子菜。
叶子菜稍微烫一下就够了,崔如英看这就已经?一大锅了。
最后她放的素丸子,下锅一滚,也不用再开锅,热汤烫一烫也就行了。
麻酱淋上,再来一大勺油辣子,放少许醋和糖,淋上蒜水,一盆麻辣烫就做好了。
这个东西煮的时候就能?闻到香味儿,现在看香味儿更浓郁。王大娘看这里?面?有麻酱和油辣子,各种菜和丸子,虽然?中间也有面?条,可毕竟和平日里?做的汤面?有所不同。
味道闻着也不太一样。
二人在崔如英煮这个的时候还做了些炒菜,主子吃饭光吃麻辣烫不成,反正多准备没坏处,哪怕不吃呢,也能?她们这些下人吃。
外面?雨还下着,天并未放晴。
不过从小厨房到正屋并不远,丫鬟们一手打着伞,一手提着是盒鱼贯而入,还有丫鬟端了数个白瓷大碗过去。
孙惠茹在屋里?,心中满是好奇,连做针线活的心思都没了。
楚玉珠二人出去的时候,她还问陆云蓁崔如英到底要做些什么?。
陆云蓁也不知道呀,她笑着答道:“每回做的都不一样,只有看了才知道是什么?。”
孙惠茹道:“那我可更好奇了,说起来,这还我第一次吃玉珠做的吃食呢。”
虽然?楚玉珠本意是为了玩儿,也不是她一个人做的,可做母亲的,女儿忙活一点儿她也高兴。
陆云蓁道:“以后日子还长呢,二嫂还能?吃到别的。”
想?想?孙惠茹刚刚说的话,陆云蓁脸上的笑意黯淡了些。
二人说着话,丫鬟便?进?来传饭,白瓷盆端上桌,然?后又有人把麻辣烫盛到碗里?。
陆云蓁看着什么?都盛些,四碗很快摆好,她道:“吃饭吧。”
四人坐一桌,崔如英和楚玉珠也从外面?回来了。
楚玉珠蹦蹦跳跳的,“母亲,你快看看,上头?的酱是我磨的,快尝尝好不好吃!”
孙惠茹自然?捧场,“闻着就香,快坐下吧,这个不用尝就知道,肯定好吃得?不得?了。”
陆云蓁道:“你们也快坐下吧,累了吗。”
崔如英摇摇头?,“我俩做得?简单,倒是不累。”
二人去小厨房了有一个时辰,若非陆云蓁拦着,孙惠茹非得?去看看的。
崔如英尝来着,知道味道不错,道:“三娘子快些吃吧,这个若放久了,里?面?素丸子和面?就不好吃了。”
孙惠茹道:“快吃快吃。”
四人坐好,其他菜也摆好了,崔如英先喝了小口热汤。
再尝麻辣烫的汤已经?尝不到最开始高汤时的醇香了,反而是混合了醋、油辣子之后的味道,舌尖带着些许麻酱的香和花椒的麻,蒜的味道在其中并不重,尝一口,汤底香浓,勾人霸道得?很。
不过崔如英细细品尝,也能?尝出些许骨汤肉香来,若没这高汤,肯定没有现在这的味道。
说着简单,可想?想?这一锅麻辣烫耗费的东西,也很难难吃了去。
崔如英每次吃麻辣烫,都是先吃素丸子,这个在汤里?泡过,最外面?还脆着可是里?面?已经?吸足了汤汁,吃着酸酸辣辣,再裹一圈麻酱,比刚炸出来的时候还香。
然?后吃豆泡,咬一半,剩下一半再放汤里?浸浸,吃到嘴里?香辣多汁。
崔如英吃得?眼睛都眯了起来,外面?雨声阵阵,豆泡酸酸辣辣的,热汤入肚,她腿 忍不住晃了晃,好吃,这个天吃这些是真的好。
孙惠茹本来还想?这么?一锅,闻着倒是香,可是东西杂乱,味道都串一起了,不一定会好吃,尝了一口,没想?到比她想?得?好吃多了呢。
孙惠茹最先吃的菜,菜叶子软烂恰到好处,颜色是脆生生的绿色。那芝麻酱醇香浓厚,后头?的调味也不错,酸辣烫口,的确热乎。
又尝尝其他菜,那些丸子豆皮儿之类的,各种食材本身?味道不同,可吃起来除了本身?些许的差别外,都是一样的。
孙惠茹说道:“这个不错,如英,你是怎么?想?出做这个的?”
崔如英面?不改色地胡诌,“二娘子可见这一锅什么?都有,我家从前也吃过,但?是是因为从前家里?想?不出吃什么?,弄大骨头?汤煮一煮家中剩的菜,然?后拌上醋和油辣子,芝麻酱酱放得?也没现在这么?多,不过味道吃起来还不错。在家中简陋,可我还记着一家人坐在一块儿吃这个的时候。”
高汤煮菜,那不就是开水白菜。再加上油辣子等调味,能?不好吃吗。
崔如英再回家自己做,肯定也做不出这个味道来。
孙惠茹一脸赞赏,“家中团聚和睦,就是最难能?可贵的了。”
陆云蓁笑了笑,“二嫂说得?是。”
阴雨天就想?吃点热乎的,丸子不错,弹牙爽口,沾最上面?的麻酱和汤汁,更添风味。
倒也让人忘了许多烦心之事。
楚玉珠只顾着吃,什么?都没说。
孙惠茹看了也惊奇,虽然?这个年岁用不着丫鬟喂,可哄着总要的,今日却没有让人劝,自己吃得?极香。
弄嘴角了也会拿帕子擦擦嘴巴,孙惠茹都没见女儿何时这么?乖巧过。
楚玉珠从来没吃过这样口味的,吃时酸辣可口,喝着汤也香,那些不爱吃的菜一筷子一筷子全送进?嘴里?,丸子她最喜欢,而素丸子更是,吃着比肉的香。
再加上芝麻酱是自己磨的,楚玉珠觉得?她自己得?吃三碗,才对得?起上午辛苦劳作。
做这些可真有意思,她自己也能?做出这么?好吃的菜来。
虽说只帮了点小忙,但?如英都说了,她做的这步,用画龙点睛之用。
楚玉珠都不想?上学去了,她想?天天在小厨房做饭。不过她虽然?年纪小,但?也知道这话说不得?,若是她母亲知道了,怕是又要说骂她了。
一顿麻辣烫吃完,崔如英又被楚玉珠邀请去二房玩儿。
她从未去过,都是楚玉珠来燕归堂。
这种事她忍不住看陆云蓁,陆云蓁点点头?,“去吧,不过别回来太晚了。”
孩子嘛,多出去转转玩玩也好,但?下雨天,早些回来得?好。
陆云蓁在心里?算了算日子,今日五月初二,离大房母女被禁足已过去了半个多月。
钱夫人前两?日对她说,云小娘这几日总来正院请安,日日不落,偶尔也会当着钱氏的面?和安定侯说赵婉芝楚玉娴母女已经?知错了,这些日子赵婉芝在佛堂日日礼佛,而楚玉娴读书上进?。
能?知错就改,也该给个改过自新?的机会,而且本意就是让母女二人明白做错了什么?,不如早些放出来。
钱氏和陆云蓁说道:“我听人说,这些日子大房在朝堂很得?脸,大公子练字读书也不错。”
怕是真要放出来了。
第057章 第五十七章 解除禁足
陆云蓁自?然知道, 大房母女被解除禁足是早晚的事儿。
只不过才过了半个月,而当初借口让母女二人思过反省,如?今也成了解除禁足的理由。
听钱氏说,云小娘劝公爹, 说二人既然思过悔改了, 多关些日子又有何用?
早些出来, 对侯府也有益处, 不然传出去也不好听。
钱氏虽不愿意,可她身为嫡母,必然要?为侯府考虑。楚庚淳在圣上面前得脸, 如?果他的娘子被禁足在家不能出门赴宴, 对侯府没?什么好处。
外人只会觉得,是她这个嫡母偏心,看不得长房好。
钱氏对陆云蓁她们二人说, 赵婉芝这次如?果能改好, 放出来就放出来, 钱氏也希望一家能够和睦,兄弟之间可以相互帮衬。
楚庚淳好, 那也是安定侯府好,安定侯府好, 自?然就是二房三房也好。
所?谓同气连枝,就是如?此。
陆云蓁也只能盼着?她改好了,不然还能怎么办呢?公爹既有放人出来的意思, 那早晚都有这一日。
不过她也想着?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尤其是楚玉娴, 年纪尚小心性未定,千万别耽误了。
若是长歪了, 倒也可惜。
陆云蓁只能自?己劝自?己,能改好她还省心了呢,希望大房能够本分点儿。
孙惠茹今儿来燕归堂和陆云蓁说得也是这些事,说完之后心里?松快了些。
二爷没?什么大本事,她只能靠着?三房。
幸好现在楚玉珠懂事了不少,不然更得发愁了,说来,孙惠茹还挺感激崔如?英的。怎么别人家的孩子性子就这样好,不过自?己女儿也不差就是。
回燕辉堂后,孙惠茹笑着?对二人道:“去玩儿吧,累了就睡会儿,我让丫鬟找了床新被子,也备了新的枕头,晚上在这儿睡也成的。”
崔如?英:“多谢二娘子。”
楚玉珠笑着?说好,然后拉着?崔如?英飞快地回屋了,“如?英你随便坐,以后我的屋子就是你的屋子。”
楚玉珠的屋子极大,虽是厢房,可是很着?阳儿,布置得也精致可爱,帘子毯子靠枕垫子多是粉色,上面绣着?花花草草,正?屋到正?厅间的珠帘莹润发光,好看极了。
妆台上摆着?首饰,什么都有,还有好多布娃娃。
崔如?英见一个有些旧,还未问,楚玉珠拉着?她直奔娃娃,把那个抱了起来,“如?英,这是我最喜欢的娃娃,从小就跟着?我睡,给你抱一抱!”
这是楚玉珠从小到大睡觉抱着?的,别的不喜欢了就丢了,唯独这个,每日都得抱,就算去钱夫人那儿住,也得拿着?,所?以看着?有点破旧。
崔如?英:“?”
古代的阿贝贝?
崔如?英也就愣了一会儿,笑了笑,伸手?抱过来,“很是可爱。”
楚玉珠一听娃娃被夸了,高兴得不得了,“我先带你转转。”
她的屋子好看,也有正?屋、待客的正?厅、玩闹用的偏间。各种?玩具,面具、竹蜻蜓、拨浪鼓、泥人儿……
崔如?英跟着?她看了看,心中?有几分羡慕,一个人住就是好,她不求屋子多大,只要?有间自?己的屋子就够了。
崔如?英在屋子里?看了看,楚玉珠给她塞了好些东西。什么小钗子、小发簪、各种?宝石、小珠子……简直是有什么就给什么。
小孩子就是这样,喜欢一个人便想把自?己喜欢的东西全?给出去。
楚玉珠:“你看这个也好看,我也分你一个。”
若是孙惠茹在,怕是要?大吃一惊了,她就楚玉珠一个女儿,可没?见楚玉珠给别人东西过。
不说大房的楚玉娴,就连她娘家的弟弟妹妹,也没?送给东西,还因为孙惠茹擅作主张送了,大闹一场。
崔如?英哪能要?这些东西,东西贵重不说,而且她也没?有可以回礼的,“你可别找了,我不缺什么的。”
楚玉珠自?小娇生惯养,都是别人围着?她转,也不懂得照顾别人的心思,直接问道:“可和你头上总戴着?一样钗子,我送你些别的,不就能戴别的了吗?”
崔如?英戴的还是陆云蓁送的呢,两只黄玉打的梨花钗子。
偶尔换朵绢花,实?在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
而楚玉珠每日穿得戴的都不一样,每日都换,还能十几日不重样呢。
崔如?英不禁笑了笑,都说楚玉珠娇蛮任性,可她却是最单纯的。心性简单至极,对人好就是对人好。
崔如?英索性选了个朵珠花,也好看,细小的珍珠攒的。这个匣子里有几个一样的,好看还不算太贵重。
崔如?英道:“我要?一个就成了,以后家里?赚钱了,我再让我娘给我买就是了。”
楚玉珠点点头,“那行吧。那咱们什么时候能出去玩呀?不然下回放假!”
这个事儿楚玉珠一直惦着?,可崔如?英不是舀回家就是要?看书?。
好不容易这次没回去,还下了雨,也不能出门。
但能和崔如英玩两日,楚玉珠已经很开心了。
崔如?英摇摇头,“下回恐怕不行,不过下次的下次应该可以,我这回没?回家,下次放假肯定得回家一趟呢。”
楚玉珠急着?道:“我知道,可是马上不是端午节了吗,你端午不回家吗,不然就端午回家,下次放两日假的时候我们出去玩!”
楚玉珠觉得这样最好,“如?英,好不好嘛!”
楚玉珠这样央人的时候还怪可爱的,崔如?英想着?自?己也不能回回放假都去铺子里?帮忙,她总有自?己的事儿要?做。
要?读书?,要?交朋友。
而且家里?请了帮工,估计她没?回去的几天,掌柜的都找到了。
那就更不用她帮忙了,出去转转也好,再拖天气就热了,也懒得出门。
若是找到掌柜的,大哥也该去读书?了,反正?崔如?英觉得能去读书?是好事儿,崔大郎向来刻苦,日后读成啥样全?看他自?己。
只要?家中?生意一直在,崔大山和许娘子就会一直供他读下去。
不过大哥都去读书?了,她和二丫总得谋些好处。
崔记包子旁边就是首饰铺子,楚玉珠说得也没?错,她没?啥好看的首饰,不管金的还是银的,从小攒着?时间长了东西就多了。
崔如?英也不跟别人比,她是要?嫁人的,得给自?己攒嫁妆,积少成多嘛。
这回赶上端午节,得求着?许娘子或者崔大山买一些东西。
今日初二明?日初三,还有明?日一日假,崔如?英也不打算回去了。若是端午节那日晴天,她回家一趟也成,下次放假可以少回一天或是不回去,跟楚玉珠出门玩儿。
崔如?英道:“那也行。”
楚玉珠高兴地倒在床上,“那我们可就约好了,不是端午的下次放假。如?英,你也来睡一会儿吧。”
外面雨声阵阵,二人在床上睡得香甜,期间孙惠茹来还进来看了看,见俩孩子睡得香又出去了。
崔如?英睡了半个多时辰,下午玩儿了会儿,又看书?,这一日也就过去了。
次日天放晴,还放着?假呢,崔如?英就在屋子里?看了会儿书?,许娘子白日睡着?,这马上节日,又要?轮她看白日了。
等?着?再换到夜里?看,许娘子还想回家一趟。孩子是娘的牵绊,回去一趟就想回去第二趟。
别的都好说,就是来回耽误时间太长了,许娘子也不敢真的在家待够一个时辰再回去,若是迟了就不好了。所?以都是提早那么一会儿,这样一来在家里?待的时间就更少了。
五月初四也没?下雨,不过学?堂里?多了个人。
说是被禁足一个月的楚玉娴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是赵婉芝给送过来的。
赵婉芝对先生只说病养好了,还问了问进度,半个月而已,想来进度不会太快,但一问才知,已经讲完《千字文》了,现在开始讲《孝经》了。
《孝经》讲了小半本书?了都。
启蒙认字靠《三字经》《千字文》,后面再读,就要?开始读《孝经》、《大学?》、《中?庸》几本了。
《三字经》楚玉娴是读过的,后头黄先生又教?了《千字文》,赵婉芝想着?把这个学?完也就够了,谁知都讲到《孝经》了。
从上个月上学?到今日,其实?也才一个月而已,竟然学?得这么快。
崔如?英读得快,而楚玉珠这些也学?过,进度也自?然快些。
赵婉芝这些日子,自?然也督促楚玉娴读书?的,还是慢了
见她犹豫了一会儿,黄先生就道:“也是进度快了些,四姑娘在病中?无法上课,大娘子放心吧,我再为她讲一遍就是。”
楚玉娴低着?头,鼻子已经有些酸了,而赵婉芝深思片刻后摇头道:“先生,不必了,倒也不好为他一人耽误两个人的进度,每日回去我督促她学?就是。”
只上半日课,追也追得上来。
楚玉珠学?过,赵婉芝是知道的,就是没?想到崔如?英会学?得这样快。赵婉芝还以为,禁足的这些日子读了书?,知道楚玉娴学?到哪儿了,先生会夸赞一二。
黄先生道:“这个还是有我看着?来吧,先检查她学?得如?何,然后再决定该怎么办。马上就要?上课了,大娘子还是请回吧。”
黄先生绝对不会不管楚玉娴的,都是学?生。
赵婉芝怔了怔,微微点头,“那好。”
崔如?英听着?他们说话,然后坐到自?己的位置上。
楚玉珠皱了皱眉,这才几天呀?怎么这就回来了,对楚玉珠来说,楚玉娴已是极讨厌的人。
本来和崔如?英高高兴兴来上课,这下楚玉娴来了,哪里?高兴得起来。
早饭都没?胃口吃了。
崔如?英现在还能回想起来,当日楚玉娴在正?院嚎啕大哭的样子。
这么大的孩子,就被母亲打了一巴掌,也是可怜。
楚玉娴回不回来读书?不关崔如?英的事,毕竟她也只是靠陆云蓁来借读的。如?果两边能相安无事最好,不过是不能,她也不怕事儿。
放好书?本坐下,崔如?英就把早饭拿了出来,如?今她和楚玉珠都是一起吃的,偶尔中?午写完,楚玉珠也会来三房吃。
楚玉娴也看了看二人,不知为何,她又有些想哭,鼻子特别酸。
那日回燕宁堂后,母亲狠狠地训斥了她,问她知没?知错。
楚玉娴从没?见过这样的阵仗,在祖母那儿被打了一巴掌,又被带了回来,她只会哭。后来赵婉芝冷冷问她,问了数遍,她才道:“知道错了,女儿知道错了。”
楚玉娴又惊又怕,只知道说知道错了。
赵婉芝别开眼,问:“错在哪儿了?”
楚玉娴还是哭着?说知错了,屋中?只有他们母女,也没?别人。母亲又是她最亲近的人,而且母亲向来对她和颜悦色,何曾这般过。
楚玉娴吸着?鼻子,摇摇晃晃上前,“女儿真的知错了,母亲你别生气了,别生气了,玉娴都知道错了。”
楚玉娴抱着?赵婉芝的腿,赵婉芝深吸了一口气。
今日之事对赵婉芝也算奇耻大辱,怎能不气。
自?己的女儿做出那等?事,两个妯娌当着?她的面说自?己教?女无方,尤其她还是长媳。
不仅如?此,还被一个小丫头呛声,辩无可辩,被禁足一个月不能出门……
这些事加在一起,让赵婉芝心里?好似有团火。
赵婉芝问:“你说你知错了,那你错在了哪儿?”
楚玉娴上气不接下气地道:“母亲,我不该去拿崔小娘子的字,我不该想让先生罚她,都是我的错。母亲我知错了,你别生气了好不好呀?”
赵婉芝重重叹了口气,这是她的女儿,前头只有兄长,自?然疼爱些。
费心教?导数年,还未启蒙就教?她读书?。今日她打了女儿一巴掌,又见女儿哭成这个样子,自?己怎会不心疼呢。
不过若不好好说,日后还有今日。
她把哭着?的楚玉娴搂到怀里?,拉着?女儿的手?,“你还小,很多事不懂。今日母亲和你说,你错不在此,你错就错在你是侯府的姑娘,崔小娘子只是个奶娘的女儿,你不喜欢她,不想跟她一起读书?,那有无数个法子,你错就错在偏选了个这么蠢的,被人一眼看了出来。”
若是大一点大可要?死不认,可楚玉娴年纪小,什么破字拿出来就吓住了。
赵婉芝:“你只要?好好读书?,日后有一日她顶撞你冲撞你,随便找个借口不就赶出侯府了,何必把自?己搭进去,平白让人笑话。”
“还有,你拿崔小娘子的字也就罢了,为何要?拿玉珠的字?”
这个女儿是二房千娇万宠的,连钱夫人也多宠爱几分,别说丢了个字,若是她自?己上心的,就是根普通的钗子,那也得把侯府的顶给翻出来。
赵婉芝自?然也看不惯二房,可是用这么蠢的法子,怎可能让二房摔跟头。
这下好了,偷鸡不成反蚀把米,她们母女俩被禁足一个月,就算能被早点解除禁足,也不可能太快。
赵婉芝说道:“这回也就罢了,禁足一个月也能长个记性,下回若有这样的事,你不能擅做决定,万事都得问过我,你那丫鬟给打发了就是,做出这样的事也丢人。”
灌了哑药送到庄子去,省着?乱说。
那丫鬟照顾楚玉娴已有几年,很是亲厚,年纪也不算大,楚玉娴心里?一紧,仰头看向赵婉芝,可她没?见过赵婉芝这样的神色,连求情的话都不敢说。
赵婉芝道:“我告诉过你,喜怒不形于色,讨厌一个人也不能被人看出来。这回回去,你要?和玉珠好好相处,你们才是亲姐妹。玉珠倒是喜欢崔小娘子,可玉珠的性子你也知道,她今日能为了一副字跟你闹,他日就会为了别的事跟崔小娘子闹。”
何必脏了自?己的手?呢。
赵婉芝觉得女儿太傻,否则也不会中?这样简单的计谋。
没?错,赵婉芝觉得这不全?是巧合,不然怎么能闹到钱氏那儿去,不过左思右想,楚玉珠蠢笨,崔家的那个……才七岁呀。
她也问过楚玉娴,扔字的细节,可楚玉娴只知道哭,什么都问不出来。
赵婉芝只能作罢。
这些日子赵婉芝时常仔细叮嘱楚玉娴,要?跟楚玉珠好好相处,从前的事忘了,自?己也别记着?,她们二人也不会计较。
回去上课时跟二人道个歉,尽量冰释前嫌。
她知错能改,楚玉珠就不能太小气了,不然传出去就是不顾姐妹之情。
赵婉芝觉得可以从这上头做文章,性子投缘无所?谓,可不能不顾着?亲姐妹,尤其楚玉娴没?做错什么的时候。
这事儿其实?也不怪楚玉娴,年纪太小,什么都不懂,哪里?怪得了她呢。
楚玉娴长这么大,只知道大事小事都该听母亲的。
等?赵婉芝走后,也不顾黄先生还在,就站起来走到二人面前。
还未说话,鼻尖却已红了,她道:“玉珠姐姐,崔小娘子,当日的事是我不对,还请你们原谅我。”
第058章 第五十八章 端午
虽然楚玉珠觉得楚玉娴拿了她和崔如英的字, 为人讨厌,看见她就烦,可是这样哭着,鼻尖微红向人道歉, 看着可怜巴巴的, 她也不忍心再?说重话了。
想一想自己若是被关半个月, 心里肯定难受死了。早知如此, 何必当初呢。
而且不争馒头也得争口气,当日楚玉娴没道歉,楚玉珠还耿耿于?怀呢, 今日先生还在?, 楚玉娴当着先生的面道歉了,再?不理人也不太好。
楚玉珠虽然心底不愿意,可是楚玉娴都道歉了, 她只能接受。
她心里的感?觉很奇怪, 有点不情?愿, 像是被逼的。
楚玉珠不禁看向崔如英,崔如英也看了眼楚玉珠。
崔如英点了点头, 她是长大过,但楚玉珠和楚玉娴都是真真正正的小孩子。小孩子嘛, 该快快乐乐地?少些烦恼,事情?都过去了,那就过去吧。
楚玉珠抿了抿唇, 不在?意地?挥了挥手,“好啦好啦, 你知道错了就行了,快坐回去看书吧。”
说完她笑了笑, 对崔如英招手:“如英我们吃饭吧。”
楚玉娴眉眼间露出几分喜色,又?看向了崔如英,头又?低了下来,“崔小娘子,当日真是对不住。”
崔如英对着楚玉娴点了点头,说道:“不是什么?大事,四姑娘快坐下吧。”
她刚看见赵婉芝送楚玉娴进来的,而且也知道道歉了,想必是改好了。
赵婉芝是大人,难道还不知道怎么?教好孩子吗。吃一堑长一智,那这十几日的禁足就不白挨。
世家?还是和市井不太一样,在?崔家?顶多为了吃肉耍些小聪明?。可是在?侯府,却是明?枪暗箭,虽然这箭的箭头对崔如英来说只是蜡头做的。
楚玉娴重重地?点了头,“多谢。”
她觉得这一步也没那么?难。母亲说得对,只是道个歉而已。
当着先生的面道歉,就算二人心里还有不满也会原谅她,既然面上原谅了,心里想什么?也不重要了,毕竟她心里也不喜欢楚玉珠和崔如英。
楚玉娴觉得两人也讨厌得很,若不是二人,她怎么?会受罚。
这法子可真好使,这事儿就过去了,她是因为生病才没办法来学堂读书的,不是因为别的。
楚玉娴笑了笑,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坐回自己的位置上。
她看了眼楚玉珠那边,二人准备吃饭了。从楚玉娴的角度,能看着两人说话谈笑,关系很是亲近。
母亲说要跟玉珠亲近,这样怎么?能亲近。
楚玉珠和崔如英已经用上早饭了,二人一起?吃,楚玉珠总能吃得多一点。
吃得饱就有力气,上课也不易走?神。
不过不易走?神也不是完全不会走?神,她上课偶尔还会走?神,但她知道走?神不对,若黄先生注意到她开小差,咳一声提醒,楚玉珠就会收收心思?。
虽然没有一直认真听课的,可相较于?从前已有改进。这性子都是一点点慢慢掰过来的,楚玉珠能有今日,黄先生心中?甚慰。
楚玉娴如今回来了,就和以往不太一样,以往前一节课检查作业顺带温故,后一节课知新然后练字。
现在?是多留了两刻钟为楚玉娴单独讲学,黄先生检查了检查楚玉娴背了《千字文》,倒也流利,便赞许道:“你在?家?中?养病,还能记得功课,很是不错。”
楚玉娴低头笑了笑,“虽在?病中?,但学生不敢懈怠。”
楚玉珠暗自吐了吐舌头,还病中?,骗谁呢。
一个上午过去,黄先生照例留了作业,给楚玉娴留的是从前的,有个五六日,估计也能追回来。
下课之后,崔如英和楚玉珠还如往日一般留在?学堂写作业,楚玉娴本都准备收拾了,看了看二人,说道:“玉珠姐姐,崔小娘子,我可不可以和你们一起?写?”
楚玉珠头也不抬道:“我们也是自己写自己的,学堂又?不是我们二人的,你想写就写呗,问我们作什么?。”
楚玉娴低着头道:“以前是我不懂事,姐姐别怪我就好,我是怕姐姐心里还怪我,既然这样,那我们就冰释前嫌啦!”
楚玉珠被她这副小心翼翼的样子弄得不得劲儿,就好像她欺负人了一样。可明?明?是楚玉娴自己先做错了事儿,还要这副样子。
她不耐道:“冰释前嫌,冰释前嫌了。如英,我们快写作业吧,写完还能早点回去。”
崔如英每日都写两张,楚玉珠偶尔写得快,但为了跟崔如英一起?回去,偶尔她也会写两张。这么大的孩子,楚玉珠又是跟崔如英关系最好的时候,做什么?都想着一起?。
写字时?学堂里分外安静,她们二人还没写完,楚玉娴已经把今日的作业写完了,她在?旁边等着,似乎想和她们一起?走?。
楚玉珠看了一眼,皱着眉道:“你怎么还不走呀?”
楚玉娴小声地?说道:“玉珠姐姐不是说可以一起?的吗,难道不让我和你们一起?走??”
楚玉珠何时说过要一起走的话,跟着一块儿上学还不够麻烦,现在?还要跟她一起?写作业回家?,这是什么?事儿?
从前怎么?不这样,怎么?禁足半个月性子还变了?
楚玉珠刚想说话,崔如英就道:“四姑娘,我们作业还得写一会儿,恐怕不会那么?早回去。”
楚玉珠性子急,说话也直来直去,真让她说没准儿又?把楚玉娴说哭鼻子了。
楚玉娴摇摇头道:“没事,玉珠姐姐,崔小娘子,我也可以多写一张。”
说着就又?拿出来一张纸。
崔如英愣了愣,心里想刚出了这样的事,楚玉娴想一起?也无可厚非,一起?就一起?吧,倒也算不得什么?大事。
崔如英低下头继续写字,明?儿就是端午节,崔如英打算写完作业就不在?侯府吃饭了,直接回铺子帮忙。
这两天天气晴好,铺子里估计人多事杂,早点回去家?里也能轻巧点儿。
崔如英是这么?想的,日后要回去就早点,不回去的话就安心在?府上待着,也别惦记铺子里的事儿。
外面太阳高挂,偶尔有鸟叫虫鸣从外面传来,倒是一阵岁月静好。
三人把作业写完,崔如英就直接回燕归堂了,她走?得急,直接跑回去的。楚玉珠要回燕辉堂,走?了一会儿发?觉不对劲儿,回头一看,楚玉娴也跟着。
燕宁堂和燕归堂并不顺路,可楚玉娴还是紧紧跟着楚玉珠,楚玉珠都有些烦了,问道:“你一直跟着我做什么??回你们大房呀!”
楚玉娴愣愣地?站在?原地?,身后是斑驳的树影,丫鬟站在?她不远处,她眼中?透着两分害怕委屈。
楚玉珠也懒得管她,反正都在?侯府又?丢不了,便跑回燕辉堂了。
回去之后楚玉珠忍不住把这些事添油加醋跟孙惠茹说了一遍,她说得极快,跟放炮仗似的,“跟屁虫一样,我大声说一句话,她就跟个小兔子似的看着我,烦都烦死了。下学了不回他们大房,还要跟着我!母亲,你说该怎么?办嘛,看她我饭都吃不下去了!”
楚玉珠偶尔也能听见孙惠茹和楚庚越说话,孙惠茹从前没少受大房气,自然什么?话都往外说话,所以楚玉珠对大房并不喜爱。
以前还总被安定侯比较,对楚玉娴更喜欢不起?来,只不过楚玉珠没什么?坏心思?,没想过害人。往日不喜欢也就躲着点儿,可今日她觉得烦的很。
孙惠茹听完只觉得头疼,她对女?儿说道:“玉娴是你妹妹,既然改好了,你对她总不能比对一个外人还差了。”
楚玉珠更不爱听了,“什么?外人不外人的?以前怎么?不见她对我多好,今儿紧紧跟着,啥都想跟着,平白恶心人!我看她就是不怀好意!”
孙惠茹看了一眼外面,外面阳光正好,丫鬟低着头在?门口守着,也没什么?人经过。
她皱着眉道:“这话可不能乱说,若传到你祖父耳朵里,又?要训斥你了。兄友弟恭,当初嘱咐你的话都忘了?她想跟着就跟着,你做好当姐姐的分内之事就够了。”
当姐姐的,这么?说妹妹,传出去像什么?话。
楚玉珠双手交叉抱着胸,气鼓鼓道:“还当姐姐,怎么?不说她这个妹妹做得对不对,哪儿有当妹妹的拿姐姐的字的?”
孙惠茹斥道:“这事儿过去了就是过去了,不许再?提!”
这事儿已经过去了,绝不能再?提。
楚玉珠年纪小,也不懂凭什么?做错的不是自己,怎么?她还要受委屈。
孙惠茹也不知该怎么?解释,做长辈的就这样,罚也罚了,改也改了,若还记着,那就是不够大度。
安定侯向来盼着一家?和乐,若楚玉珠总这样,不被训斥才怪。
不过孙惠茹灵光一现,突然想到了个主意,便问:“今儿如英那孩子对你四妹妹说了什么??态度如何?”
楚玉珠摇摇头:“没说什么?,对楚玉娴也挺好的。”
想起?这个,楚玉珠更烦了,不过今儿如英还是跟她更亲近些。
孙惠茹道:“那你跟着如英就是,她怎么?做你就怎么?做。”
那孩子不是侯府的人,但也正因为此做事才更有分寸,孙惠茹也放心。
楚玉珠耸了耸肩膀,“那好吧。”
另一头,崔如英已经在?回崔家?的路上了。
她今儿带了一包蛋黄酥、一包绿豆糕,还有几个蜜枣蛋黄馅儿的粽子,这是小厨房送来的,没吃完就带了回去。
赵大娘她们常做菜,知道做蛋黄酥,稍微变一变就知道做蛋黄粽子了。
崔如英尝着还挺好吃的,不过更好吃的是蜜枣的,这个吃习惯了,枣子放的还多,不蘸糖都特?别香甜。
明?儿是端午节,各家?各户都该包粽子吃,不过崔家?现在?做生意,从早忙到晚,怕也没时?间包粽子。
带回去尝尝就行了,做生意还是该以生意为主。
走?差不多半个时?辰,崔如英就到了崔记铺子。
已过正午,太阳高照,这会儿正是铺子生意最好的时?候,客人进进出出络绎不绝。
从这条街看过去,行人过往,门面最辉煌的首饰铺子进出的全是娘子小娘子们,旁边杂货铺子也都是客人,而中?间夹的崔记包子门面虽不显眼,可是隔很远都能闻到香味十足,总引着客人流连忘返。
真好。
崔如英进去的时?候,刘婶儿正给客人点菜呢,她头包着布巾,看着干净利落,手里拿着个草纸本,另一只手拿着炭笔,客人点了两盘水煎包、一份焖面、一壶酒,又?要了盘卤菜,总共两个人,这么?多也正好。
如今这个天儿已经不卖生煎包了,因为天气热,肉皮冻冻不成,估计得入秋之后才能再?做。
客人虽惋惜,可有水煎包也足够吃了。不过铺子里少了一样东西,菜单上头肯定得加上别的,不然时?间久了,有人专爱生煎包,客人看着菜样少,也就不怎么?来了。
这个时?辰铺子 客人是满座的,还有两位客人在?柜台旁边的长凳子坐着,看样子像是来等位置的。
若是别的铺子也不会等,但来崔记包子的多吃包子,吃得快走?得也快。
除了刘婶儿崔大郎客人,铺子还有一个面生的,穿着长直缀,头上戴了顶帽子,人偏瘦弱,看着文质彬彬,也在?传菜,想来是铺子里新找的掌柜。
崔如英进去之后跟崔大郎他们打了个招呼,然后就回厢房放东西了。
看前头人多用不着帮忙,崔如英就去了后头。
崔大山正在?做焖面,二丫忙着做生煎包,煎锅还滋滋冒着油,有十二个水煎包是正做着的。
两人动作熟稔,这个做熟悉了就很容易,闭着眼都能包个好看的包子。
崔如英去洗干净手,站在?二丫旁边跟着包包子。
崔大山看了眼崔如英,笑着道:“还以为你端午不回来呢。”
留在?侯府跟许娘子过节也成,省着许娘子孤单,但回家?更好,人多热闹。
崔如英道:“下回放假不打算回来了,正赶上端午放一日就回来了。”
明?儿侯府应该也热闹,毕竟过端午嘛,崔如英见今儿一早燕归堂的丫鬟就进进出出的,小厨房这两日也忙,说是准备端午节礼。
端午都吃粽子,燕归堂就包了不少粽子。
崔如英道:“爹,咱们家?明?天不包粽子了吧,我带回来了几个。”
“正好,家?里现在?也没空做,不过你刘婶儿也给了几个。”
刘婶儿不用忙一日,有点儿空就包了粽子。
崔大山焖面做好了,搅拌均匀盛到盘子里,喊了声大郎,崔大郎就过来端菜了。
等崔如英在?后厨忙活会儿再?出去看的时?候,那两个等位子的客人已经吃上了,又?有人坐在?长凳子上等着前面的人吃完。
崔如英是看哪边忙就去哪边帮忙,前头忙就去前头传菜收钱,后头忙就管做菜打酒。
客人也能看到,一个梳着双丫髻的小姑娘也就刚比人腰高,跑来跑去管帮忙。
新来的穿着长直缀的掌柜姓赵,还特?地?问了问,“这就是东家?的小娘子吧,常听东家?说,小娘子懂事聪慧,今日一见,果?然不同凡响。”
崔如英笑了笑,“掌柜的可千万别这么?说,老百姓的小本生意,哪里够得着什么?东家?。”
赵掌柜是这个月铺子里新招的,一个月月钱五百文,每个月全到的话还有五十文的全勤。除此之外还有别的钱,一个月八十文。
管饭但不管吃住,不过跟别的铺子一比,待遇已经很不错了。
赵掌柜吃了几日铺子里的饭菜,东家?做事儿地?道和善,都是东家?吃什么?他们吃什么?。包子焖面,的确好吃,不然铺子生意不会这么?红火。
来这几日,赵掌柜差不多把铺子摸清了,做菜的都是家?里人,帮工的是个姓刘的婶子,听说是崔家?的邻居。
既是邻居,肯定有情?分,他是外人,肯定不一样,所以和崔家?人相处中?都格外注意。
不过分亲近,也别太生疏了,赵掌柜更是个人精,对这个度把握得也精准。
崔如英见他,也没说两句话,只看两眼还觉得人还不错。至少记账招待客人还算熟练,不过有些精明?,可精明?点儿不全是坏处。
他管着收钱、每日记账,也跟着崔大山去买东西。
这上头也难作文章,毕竟每日买的东西是定数,而崔大山他们知道做包子用多少东西,若是后头的钱对不上,那账就是假的。
赵掌柜打算看看再?说,先好好干着。
未时?三刻,铺子里客人都走?得差不多了,崔大山他们也该准备吃饭了。
崔如英没在?侯府吃,走?回来又?帮忙,这会儿正饿着,一共六个人挤着坐了一张桌子。
赵掌柜啃了酱肉包子,这个大,他爱吃这个,卖得最便宜,多吃几个也没事儿。
不然像水煎包,吃多了东家?该有意见了。
崔如英也饿了,埋头吃饭,赵掌柜看着,崔如英穿得比在?铺子里帮忙的二丫好,不禁道:“听说小娘子跟着老板娘去了侯府?”
第059章 第五十九章 买首饰
崔如英在心里?斟酌了一番, 抬起?头笑了笑道?:“我过去是给我娘帮忙的,省着她一个人太累,那边没什么事儿?了我就回来。多个人也有个照应,像家里?有啥事, 我也能给我娘带个话。”
崔如英是想问问崔大山他?们赵掌柜的事, 可也不好当着赵掌柜的面问, 等人走了再说吧。
赵掌柜琢磨着, 这也不像是去帮忙的,穿得?这样好,模样也好看, 没准儿?还和侯府有关系。看人下菜, 若是崔家和侯府亲近,他?肯定也老实点儿?。
他?道?:“那是那是,多个人多出份力。不过在侯府当奶娘……都能带着自家孩子去吗?”
崔如英甜甜一笑, “那自然不是了。叔, 你多吃点儿?, 今儿?辛苦了。”
狐假虎威,她也没说假话, 本来也不是都能带孩子进去。
她瞧着赵掌柜精明,先给唬住了, 肯定没坏处。
赵掌柜连连点头道?:“应当的,应当的。”
这些日子相处,他?发现崔家人都老实, 没想到?这个小娘子说话做事倒是机灵,不然也不会去侯府住着。不过也不常回来, 赵掌柜都来几日了,还是头一回见到?。
吃过饭, 崔大山他?们打?算去收拾碗筷,赵掌柜和刘婶儿?没活了,等着下午再过来就行。
赵掌柜走了,但刘婶儿?没立刻走,每回她都帮忙收拾收拾再走,给的月钱多,就想着多干点活儿?。
崔如英道?:“婶子早点回去吧,这儿?有我呢。”
刘婶儿?:“也不累,我把?地扫了拖了就回去。”
崔如英见刘婶儿?非要扫地,也没拦着,从?后厨装了几个包子,一会儿?留着刘婶儿?带回去。
东西都收拾好,已过了未时。
崔如英这才问起?赵掌柜的事儿?来,“爹,大哥,掌柜的啥时候招的?”
崔大山道?:“月初,他?揭了门口贴着的招人告示过来问的,我和你大哥看了,你刘婶儿?也看过,说管账没啥大问题,就给留下了。”
崔大山也着急,觉得?差不多,而?且这阵子就赵掌柜一个来问,“干了四?五日,管收账记账,也管传菜,还算利索。”
反正没用崔大山说过啥。
来干活儿?嘛,这点就够了。
崔如英点点头,“就算尽心那也是外人,若是大哥去书院了,爹你还得?多出来盯着点儿?。”
崔大山和二丫现在只管做菜,都不怎么出来的。
刘婶儿?虽然也在大堂,可都是干活的,估计也不好看着别人,就算管了也有各种顾虑,肯定没自家人放心。
崔大山点了点头,然后脸上带笑,说道?:“我知道?了,这两天是琢磨送你大哥去书院呢。”
崔大郎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崔大山已经答应他?了,等铺子生意稳当一点,过阵子就去书院,这事儿?也和许娘子说来着,许娘子也没什么意见。
而?且崔如英每回带给他?的书崔大郎也都看了,以前的东西都给捡起?来了,就等着忙几天铺子的事儿?,就去上学读书去。
不过再读书,同?窗都是比自己年岁小的,他?估计得?大个四?五岁,不过大郎也不在意。
崔大郎看看崔如英,说道?:“多亏了家里?,不然我肯定回不了书院。家里?到?时候还得?让二丫多照顾,明明我才是长兄。”
崔大郎心里?并不是很好受,做长兄的该为弟弟妹妹撑起?一片天,可他?呢,还要让妹妹们多分担家事。
崔大山拍拍长子的肩膀,说道?:“你是老大,日后光宗耀祖了,可不能忘记照顾弟妹。”
二丫点了点头,她眼睛跟月牙似的,一直在笑着,很是为崔大郎高兴。
崔如英看了看崔大郎,又看了看崔大山,“爹,别等日后了呗,有句话叫择日不如撞日,你都把?大哥送去书院了,也照顾照顾二姐呗。我倒好说,现在在侯府读书,说起?来也是花了家里?的钱,四?郎五郎日后应该也要送去读书的,六丫还小,倒是不急。
可二姐成日在家帮忙,什么也不图,等以后得?等到?什么时候去。”
这话说完,铺子里?安静得?落针可闻。
二丫张了张嘴,她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以前没这么想过这些事,但听如英一说,又好像不是那回事儿?了。
这些话在她脑子里?转来转去,她脑袋现在乱得?很。
她知道?干活供兄长读书是应该的,而?且也乐意干活,以前不让她做她心里?还不好受呢。
可是……妹妹说的话,好像也不无道?理。
大哥去读书,妹妹有新衣裳穿,还去了侯府。好像只有她,一直在干活。
就连新衣裳,也是妹妹有两三身之后才有她的。
也高兴,却又没那么高兴。
二丫是女儿?家,偶尔也会羡慕妹妹有漂亮的衣裳穿,有好看的首饰戴,也会高兴许娘子给她带回来新衣、妹妹送她绢花。
她也不知兄长去读书了,她就得?要别的东西。
但听崔如英这样说,她一时之间都不知说什么了,更不知脑子里?该想什么。
这样是对的吗,像是对的,又像错的。
崔大山也愣住了,他?心里?就没有想过这些事儿?。
什么叫把?大郎送去读书,二丫该怎么办,什么叫现在就照顾?
在崔大山心里?,这都是一家儿?女,理应互帮互助。他?自认为没过多的偏心哪个,崔大郎是长子,送他?去读书是他?一直以来的心愿。
只有男子可以科考,而?四?郎五郎还小,崔大山的期望只能落在崔大郎的肩膀上,有了钱,送儿?子去读书,盼着能改换门楣。
说实在的,崔大山都没想过偏心这事儿?,也没想过有啥好吃的,偷偷塞给哪一个,更没想过自己对孩子们公不公平,有没有偏向过哪个。
崔大山觉得?家里?也没缺了她吃喝呀。
崔大山又看看儿?子和女儿?们,崔如英穿得?最好看,衣裳上有绣花,头上戴着漂亮的绢花,而?二丫却没有。崔大郎马上去读书了,可二丫还要在厨房忙活,她比崔大郎还小呢。
想到?这儿?,再想到?崔如英说的话,崔大山脸上有几分热,他?嘴笨,不知该怎么回答崔如英这些话。
崔如英也不是乱说的,一家人相处几年,她能摸得?清崔大山的性子,老实本分,较为看重儿?子。
在这个时代这些算不上什么毛病,而?且崔如英也觉得?这个时代男子承担得?更多,家里?就是崔大山崔大郎干活多,什么重活累活都是他?们的。就连四?郎五郎,虽然年纪还小,可也管着家里?的事儿?。
崔如英和二丫那么大的时候,是不干活的。
平日做事,她和二丫做的算少的,崔大山和许娘子对几个孩子,也没太过偏心,正因?为如此,崔如英才没追求极致的公平。
就比如说给崔大郎交了多少束脩银子,就得?给她和二丫花多少,那大可不必。
也没想过有啥东西,自己在侯府得?了一份,就全带回去分给兄弟姐妹们。崔如英知道?一碗水是端不平的,但是不能倾斜太多,让别人连口水都没得?喝。
崔如英拉着崔大山的袖子,“好嘛好嘛,爹你看咱家赚钱了,二姐起?早贪黑功不可没,不该给她买点东西攒点嫁妆呀。”
崔大山没法儿?拒绝,因?为崔如英不是给自己要这些东西。
不过崔如英了解二丫的性子,对她越好,她就对自己越好。崔大山两个女儿?呢,肯定也少不了她的。
二丫本想说自己不要,可妹妹为她说话,她再不要,万一真不给了呢。再说了,万一以后妹妹不帮她说话了呢。
所以二丫只抿了抿唇,低着头什么都没说。
崔大郎愣了片刻,见崔大山又是挠头又是抿唇,笑了笑说道?:“爹,我觉得?如英说得?有道?理。家里?人多,认真做活儿?也是为了一家人的日子越来越好。可是想想刘婶儿?来铺子里?每个月全来还有五十文呢,若是生意好了另有嘉奖,这些东西到?咱们自家人怎么反而?没有了。”
崔大山支支吾吾道?:“那不是一家子吗,咋能计较这么多。”
崔大郎摇摇头,“爹,正是因?为是一家人,所以更不能亏待了。我觉得?如英说得?对,我去读书了,让家里?供养,还用着家里?的钱。不能让在铺子帮忙的,反而?啥都没有。”
崔如英心里?松了口气?,大哥现在长大了,家里?的事儿?也能说得?上话。
她读书时大哥就帮着说话来着,今儿?也是。
大哥真好。
不过本来就是这道?理,等崔大郎读了书考取功名?,且不说能不能考上,就算真能考上,那得?等到?何年何月去。
那时再照顾,那时二丫都多大了,估计都嫁人了。
吃什么大饼,想给什么直接给,难不成给了二丫和她还能说不要。
崔如英又加了一把?猛火,“爹,要是我娘在家的话肯定也愿意。过两年我二姐该议亲了,不能啥嫁妆都没有啊。”
二丫这才抬起?头,她脸颊酡红,跺着脚道?:“你胡说什么呢!”
崔大山看看女儿?,又看看儿?子,掌柜的才把?上个月的账理出来,上个月十九铺子开业,一个月也就干了十日,几日阴雨生意差些,平日里?生意还算红火,赚的钱不少。
利润算着有九两多,给崔大山交了束脩,还剩七两多,本来想攒着,但是孩子们都这么说了,是该给二丫攒攒嫁妆。
十岁的姑娘,十二三就得?议亲了,啥都没有传出去也不好听。
崔如英见崔大山还在犹豫,又道?:“爹,又不是天天买,这不赶上端午节了嘛。”
崔大山深吸一口气?,“那我拿一两银子出来,去首饰铺子看看。六丫还小,倒是不急,如英你……”
崔如英笑着道?:“先可着二姐来,我不急的。”
二丫急着说道?:“一两银子就够了,我可以跟妹妹一块儿?买!”
说完,她对着崔大山道?:“爹,你真好!”
往常崔如英说这些话只是为了夸人,但二丫真的感动,高兴妹妹大哥和爹都想着她,也高兴爹能舍得?一两银子。
那可是一两银子!竟然要拿出来给她买首饰。
她肯定用不完,能跟妹妹一起?买。
崔大山也爱听好话,他?笑着道?:“一家子说这话干啥,哎,赚钱不就是为了日子过好点,早该给你买的。你大哥去读书,铺子里?生意还得?你多帮忙。走,咱们现在就去。”
崔大山何时见二丫这样过,一两银子而?已,买啥都行。
崔大郎笑着道?:“那我去买肉准备晚上的包子,爹你们去吧!”
旁边就是首饰铺子,也开了十几年,算是个老字号,平日来这买首饰的小娘子们很多,买完也有的会来包子铺吃包子。
以往二丫总看见首饰铺子有人进进出出,出来还拿着盒子匣子,这还是头一回自己进去。
首饰铺子崔如英也没进去看过,从?前给二丫买头绳,就是在摊贩那儿?买的。
崔大山带着两个女儿?进去之后才知道?像银饰、金饰的价钱,多是按重量称的,再加一些师傅打?首饰的工费。
所以说一两银子绝对买不到?一两重的首饰,崔大山本想说不然直接给二丫一两银子,可看两个女儿?站成一排,一脸好奇地看着柜台,这话就没说。
买就买吧,虽然不知道?有啥好看的。
崔大山这样想着,眼睛却也跟着往柜台望了望,他?瞧见了一支钗子,许娘子戴上应该好看。
二丫小心看着,柜台上摆了许多首饰,有绢花、珠花、银钗、银手镯、银耳饰。还有很多铜的铁的首饰,铜铁打?的,价钱便宜,很多上头还有宝石,看着也不错。
放眼看去,各种形状琳琅满目,看得?人眼花缭乱。
崔如英看着铺子大,更贵的应该在里?面。
铺子里?的伙计还来崔记包子吃过,笑着打?招呼,“崔老板怎么过来了,给小娘子买首饰啊。”
崔大山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过来看看,二丫如英,你们看看喜欢哪个。”
崔如英也扒在柜台上,她想着崔大山说给一两银子,那超出些许也没关系。
她看着有支银镯子,挺好看的,看着挺厚实,应该在一两左右,“二姐,你要不要试试这个?”
伙计赶忙道?:“小娘若是觉得?喜欢可以试试,这些首饰都是能试的,不试试怎么知道?好不好看,到?时不喜欢也不打?紧。”
可二丫摇了摇头,目光落向一只更小的钗子,要说重,肯定没那支镯子重,估计连一半都没有。
这个钗子打?成了桃花的样子,很是好看。
二丫指着对崔如英说道?:“你看那个好看不?”
崔如英点了点头,“好看,小哥,给拿出来试试。”
伙计把?钗子拿了出来,二丫捧着手接过,银钗子在手里?很有份量,不过她没试,问伙计,“这个……这个卖多少钱的?”
伙计看了眼后头的崔大山,崔大山没问也没说话,就点点头,“劳请等一会儿?,我先给算算。”
称着有六钱重,还有近一钱银子的工钱。
这些都是匠人亲手做的,也没个机器,所以工钱都不便宜。
伙计说道?:“小娘子何不试试,这个桃花簪子好看,很衬小娘子呢。”
二丫摇了摇头,她觉得?这个有点重,若是不到?五钱,算上工钱,就能跟妹妹买一个一模一样的,两人一人一个,这样多好。
崔如英看了二丫一眼,“就试试这个,若是合适就买着,姐,我看那边有耳珠,也挺好看的。”
越朝的小娘子自小就扎了耳洞,平日就用枣树上头的木针或是茶叶梗插着。
崔如英也有,那时可疼了呢。
耳珠打?成了丁香花的形状,后面的针弯成一个圆圈,省着掉了。形状很好看的,也不算太重。
二丫还在犹豫,崔如英已经把?桃花钗子拿过来,轻轻插二丫的发髻上了。
二丫像僵住了一样,小声喊着妹妹的名?字,“如英……”
看了片刻,崔如英重重地点了点头,“好看,跟花开在了头上似的。”
二丫小声道?:“有些重呢,而?且你选的太轻了。”
崔如英道?:“若以后家里?有钱了我要大的,到?时候你别生气?就行。”
二丫立刻道?:“怎么会!”
崔如英笑了笑,“那不就行了,我就要个耳珠。”
她回头看崔大山,“爹,你看行不,一个钗子一对耳珠,应该没超过一两银子。”
崔大山看俩闺女高兴,“那就这俩吧。”
超了就超了,应该也超不了多少。
伙计觉得?崔家人痛快,“成,那我称一称,给您装起?来!”
钗子六钱耳珠也就一钱多重,崔如英跟着讲了价钱,总共花了八钱六百文。
东西直接给包了个小的木盒子里?,里?面铺着层绒布,很是好看。
伙计刚想装进去,崔如英就道?:“二姐,不然给戴上吧。”
第060章 第六十章 端午
这首饰都买了, 肯定是?留着戴的。铺子?里正好还有铜镜,比崔家的还大呢。
二丫有些犹豫,这就要戴上吗,这可是?银子?呀。
崔大山在后头道:“喜欢就戴上, 买都买了, 不就是?留着戴的吗!”
二丫这才点了点头, 崔如英也把耳钉珠给换上了, 原来戴着的枣针直接给丢了。
戴好之后对着铜镜左右看了看,铜镜打磨得光滑,照着人显得柔和?, 小小的耳珠在铜镜里并不显眼, 反倒像个小星星,挺好看的。
二丫看了看妹妹,银色的丁香花开在耳垂上, 精致小巧, “妹妹这个也好看。”
崔如英:“二姐你?快戴上吧。”
二丫点点头, 把钗子?簪到了发?髻上,她梳的也是?双丫髻, 一边一个发?髻,虽说只戴了一根钗子?, 但她觉得自己戴发?钗的样子?好看。
崔大山痛快地给了钱,父女三人买的少,买完就回铺子?了。
瞧离得近就是?好, 买完回去也就几步路的功夫。
可偏就这几步路,二丫走两步就停下摸摸头上的钗子?还在不在, 生怕给弄丢了。
从首饰铺子?到崔记包子?这么一小会儿,二丫就摸了三四回, 她心里无比雀跃,除去妹妹给的珠花,这好像是?她长这么大家里给买的第?一样首饰。
银子?的值钱,样子?也是?二丫喜欢的。
二丫欢喜,不仅是?因为这是?崔大山给买的,也因为妹妹兄长都愿意给她买,这是?一家人的心意,都记着她认真?干活,所?以二丫才觉得分外珍贵。
戴在头上怕弄丢了,可收起?来又怕看不见。
而且戴这个总觉得别扭,感觉头上顶了个秤砣,脑袋都不敢动了。
僵直着站一会儿就觉得脖子?沉沉的。
这也太奇怪了。
崔如英瞧着二丫都同手同脚了,觉得有点儿好玩儿,这东西以后肯定还多着呢,明儿是?端午,这算端午给买的,中?秋肯定还得买,等到了过年那必然也要有,还有二丫过生日的时候……
慢慢攒着就多了,也省着日后议亲的时候,被哪家小子?用朵绢花就给哄了去。
怎么说家里也是?买过银钗的,这未婚夫婿的心意不能太轻了不是?。
崔如英心里明媚起?来,对她来说,有对耳珠也不错。苍蝇再小也是?肉呀,以后慢慢就多了。
说不准她还能哄着许娘子?给买一个更大的,而且崔如英自己还攒了二两五钱的银子?,还有钱夫人给的金钗,她不缺这个。
回到铺子?崔大郎过来看了看,使劲夸了两个妹妹的钗子?和?耳珠好看,“瞧着跟从前不一样,可真?好看。”
崔大山本来没那么高兴,但看着兄妹和?睦,心里就也就高兴了。一两银子?,一天?也就赚回来了,他?本来就是?个宠孩子?的,看着孩子?们这么高兴,觉得这钱花得值。
当爹的,还不是?盼着儿女好,他?大手一挥,说道:“等以后赚钱了,咱们再买大的,先小的凑合戴了。二丫,这在铺子?里……”
二丫立刻道:“爹,我知道的,铺子?忙来忙去,人也多,我不戴着。”
崔大山点点头,毕竟花了银子?买的,要是?弄丢了肯定心疼。
崔如英看大家也高兴了,等二丫美了一会儿不忘道:“行了行了,晚上还得做生意呢,都忙去呗。对了,给你?们带回来的点心记得吃。我下午看看,能不能做一些新菜样,明儿就端午节,咱们铺子?再送些卤菜吧,今儿晚上贴上告示,省着客人不知道。”
端午节是?团聚的日子?,家家户户都在家里过节,铺子?生意未见得什么样。这种时候就应该想一些法?子?,比方说送些东西、上些新菜,省着客人吃着吃着就腻了。
如今天?热,上点解腻清凉的鸡蛋汤,包子?馅儿可以多弄几样,只一样太过单调了。
现在铺子?里水煎包和?酱肉包子?的馅儿是?一样的,算着只有一样包子?,但做法?不同。
崔家是?卖包子?的,馅儿太少不合适。该多准备两样,有一样崔如英在侯府吃过,羊肉大葱,吃着特别香。
大户人家都爱吃羊肉,这个馅儿崔如英在别处没见过,羊肉价贵,做成包子?的价钱肯定也贵一点儿。
还有一样是?纯素馅儿,本来崔如英打算卖韭菜鸡蛋,但外头韭菜鸡蛋馅儿的包子?有好多家卖的,一个大包子?就卖一文钱,崔如英还尝过呢,也挺好吃的。
崔记包子再做这个馅儿还能翻出花不成,就算做成水煎包,可价钱贵了估计也没人乐意吃。
所?以崔如英打算再加一个胡萝卜鸡蛋馅儿的水煎包,素馅儿肯定比肉的便?宜,就卖两文一个。
这个馅儿崔如英以前在学校门口吃过,胡萝卜本身带一股甜味,用胡萝卜丝做馅儿,煎熟之后不会那样硬。
外面包子?底是?焦的,金黄酥脆,里面馅儿是?鲜甜的,颜色也比一般包子好看。
崔如英是?个不爱吃胡萝卜的人,不过这个馅儿的包子?能吃,还觉得怪好吃的。
崔大山他?们自然没什么意见,以往也不想这些事,但听崔如英说了,就觉得成。
也不怪他?们没主?意,这事儿只有崔如英能做,别人还做不来呢,让崔大山想做点啥放到铺子?里卖,他?只能想出炖白菜粉条。
偶尔崔如英也会想,既然做生意这么赚钱,为何不人人学做生意去。后来卖了这么久包子?,别人家做得酱肉包子?还是?没崔家的好吃,她就发?现做生意也不是?多简单的事。
若非她以前爱吃,爱琢磨这些,崔家现在也做不成这门生意。
做生意要方子?,更要本钱,还得胆子?大,这样一来只有少部分人敢做。
而且士农工商,有些人看做生意的低贱,还不如有个正经?营生呢。这是?崔如英听人说的,巷子?里有人不盼着崔家好,说崔大山从前做木工还在百工之列,赚得虽不多,可比如今卖东西体面。
体面有何用,崔如英还是?看重银子?。既然崔家遇上这富贵了,那就想法?子?接住,让崔大郎去读书,再供养四郎五郎,好改换门庭,日子?不就能过下去了。
一个下午崔如英都在厨房忙活,二丫和?崔大山在一边做晚上的包子?,和?面发?面、剁馅儿调馅儿,还得卤菜。
二丫比往日干劲儿更足,不时问崔如英用帮忙不。
崔如英道:“我先自己来,用帮忙了喊你?。”
她看了眼外头,这个时辰刘婶儿和?赵掌柜都没过来,铺子?就家里人在忙活。
崔大郎在棚子?的阴凉处劈柴,家里水缸也是?满的,他?现在不咋管厨房的事儿,就把重活给做了。
每日劈柴练了一把子?力气,崔大山总说不劈这么多,但崔大郎想着若是?自己去了书院,家里就少个人,自己多劈些柴,家里就能轻省些。
柴火天?天?用,还愁不够多吗。
这些活总得有人干,他?干了就不用崔大山和?妹妹们干了。二丫是?姑娘家,总做活儿手就粗糙了,他?多干点。
崔如英看着兄长额头出了汗,喊道:“大哥,进来歇会儿。”
崔大郎摇摇头,“马上就好了。”
崔如英见招呼不动,也专心做自己的事儿了。今儿二丫多活了些面,羊肉馅儿的好做,少了炒酱那一步,直接做了羊肉大葱馅儿的。
试馅儿的包子?包的小,多调两种,到时候看哪种最好吃。
馅儿就用到了肉和?葱,一种馅儿肉多点,一种少点,但把葱混进去也看不出什么来,肉馅儿拌好了,依旧是?分几次抓进去葱姜蒜水,这样做出来的包子?吃着水润多汁,蒸熟了汤汁能浸透包子?皮。
羊肉馅儿试了直接蒸和?水煎,因为羊肉价贵,外头买羊肉得二十文一斤,用料好,也还好吃,想要回本定钱自然得高。
崔如英自己尝着,直接蒸的好吃。
白面软,馅儿水嫩多汁,带着羊肉本身的味道,吃着比猪肉更嫩。
肉多肉少两种馅儿,她是?尝不太出来。
羊肉价钱比猪肉贵一倍,这个包子?要卖差不多就四文一个。跟酱肉包子?差不多大,崔大山他?们尝了也没尝出来,不过觉得味道不错。
唯一担心的就是?四文一个的包子?委实不便?宜,还不像水煎包那样十文多给一个,估计吃的人并不多。
崔大山:“好吃是?好吃,就是?太贵了,不然明儿就少做些羊肉的。”
崔如英点了点头,“做个两三斤肉馅儿就差不多了。”
而胡萝卜鸡蛋馅儿的微甜口,吃着多汁,鸡蛋碎跟胡萝卜混在一块儿,颜色金黄橙红,看着特别好看。
崔大山都没想着这个馅儿能多好吃,可尝了味道意外觉得不错。
是?咸甜口的,不过跟酱肉包子?的甜还不太一样,毕竟崔如英没放糖。素馅儿的包子?,馅儿多用料足。
直接蒸和?水煎崔如英都试了试,她尝着这个馅儿的没有做成水煎包好吃,反正做吃食生意嘛,肯定选卖的最合算最好吃的。
崔记包子?现在只有酱肉的,多加两样正好。
而鸡蛋汤崔如英想着就放在桶里,旁边放着碗,来铺子?吃的自己打汤喝。崔大山本来觉得鸡蛋汤是?用鸡蛋做的,不要钱给人喝多亏钱呀。
但看崔如英就用三个鸡蛋,只用了三个就熬了一大锅汤,撒点小白菜,调个淀粉水,再调个味儿,崔如英尝着也挺好吃的。
看着鸡蛋还挺多,薄薄的蛋花也不知怎么做得那么薄的,好像用了好多鸡蛋,到嘴边的话也咽了下去。
崔大山道:“我多练练,应该能做得差不多。”
崔如英点了点头,只要功夫到位,三个鸡蛋就能熬一大锅蛋花汤。
等下午刘婶儿和?赵掌柜过来了,崔如英把今儿晚上和?明儿该做的事儿给俩人交代了。
刘婶儿只管传菜,赵掌柜管传菜结账,铺子?里上新菜了,二人得记菜名和?价钱的。
羊肉包子?四文一个,水煎的胡萝卜鸡蛋馅儿两文一个,鸡蛋汤不要钱。
崔如英道:“明儿卤菜也送,不要钱,千万别记错了。”
赵掌柜点点头,“明儿端午,送些 菜也使得。”
崔如英:“晚上多提几句,就说明儿端午,正赶上铺子?开业半个月,感谢客人捧场,卤菜不要钱,还出了新菜,把新菜也提提。”
赵掌柜觉得这主?意好,他?以前也在吃食铺子?做过掌柜的,对这些还算熟,都是?招揽客人的法?子?嘛。
唯一诧异的就是?,这话竟然出自一个七岁大的小娘子?口中?。就算是?大人交代的,那也稀奇呀。
难不成去了侯府真?能长见识,赵掌柜想,估计就是?因为这个,加上崔如英聪明,不然也难解释崔大山老实巴交,却?会做这么多吃食。
那就是?从侯府学来的,能学这些,能证得跟侯府亲近,而且聪慧,还不咋好惹。
赵掌柜暗自点了点头,“小娘子?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做。”
太阳落山,崔家就开门做生意了。
晚上来的多是?男客,结伴过来,到铺子?先吆喝要一斤酒,一盘卤菜,再琢磨吃什么。
来这吃饭的多好这一口,水煎包子?觉得吃不饱,再要份焖面。
焖面是?真?好吃,拌着醋和?油辣子?,就着蒜吃,极其过瘾。不过铺子?里也就这几样,连着吃几顿会吃腻了,只适合两三个人下了职过来。
不过隔个五六日不来又想吃,能来铺子?里吃的都不差钱,也尝过南街早摊铺子?的酱肉包子?,跟崔家这个味道不一样。
有地方坐,有酒喝,就更乐意来这边,除此之外,还有东家和?善,做的吃食一直一个味儿,卤菜味道也不错……种种原因。
明儿端午,今晚上生意不错,都想明儿在家过节,谁知刚坐下,铺子?里就送上来包子?。
崔如英下午做得多,家里人尝了还剩些,就送给早过来的客人吃。
崔大郎给送来的,“这是?铺子?做的包子?,蒸包是?羊肉馅儿的,水煎包是?胡萝卜鸡蛋的,包子?小点儿,先尝尝合不合胃口,若上了菜单,是?和?别的包子?一样大的。”
一个客人送两个,送完为止,不要钱自然不在乎小不小。
而且包子?小,不至于吃了就不想吃别的,浅尝辄止,也不占肚子?,若觉得好吃,明儿肯定还过来。
客人眼中?透着几分惊喜,“好,好好。”
崔大郎还道:“明儿是?端午,铺子?里卤菜送一份,跟刚开业那日一样。”
卤菜五文一盘,送个卤菜也少花不少钱呢,是?划算。
不过过节还是?得在家里吃,客人想了想,问道:“晚上还送吗?”
中?午不过来,还有晚上呢。
崔大郎脸上带笑,“送,晚上也送。”
客人道:“成,那我们明儿晚上再过来。”
崔大郎给点了菜就离开了,客人尝了尝羊肉的,也就外面卖得小笼包大小,可吃着鲜嫩多汁,有人专爱羊肉的膻味儿,觉得这个包子?好吃。
而素馅儿的吃着新奇,味道也不错。
外面的天?色有些暗,每桌上都摆着一盏油灯,显着铺子?里有几分热闹。
刘婶儿赵掌柜他?们干活也麻溜,崔如英就在里面帮忙。
每个桌子?都记了号,菜单上记着是?哪桌,这样就不会弄混了。刘婶儿他?们记了单子?就给送到厨房来,崔如英看着单子?备菜。
酱肉包子?是?蒸好的,水煎包焖面都得现做,所?以都是?先上酱肉包子?、卤菜和?酒水,客人慢慢吃着,等酒喝得差不多了,水煎包和?焖面也就做好了。
客人在前堂吃饭,崔大山他?们就在后头忙碌,中?午吃饭晚,他?现在肚子?也不饿。
从下午买完首饰回来,也忙活大半天?。
一直过了戌时,一家人才把东西都收拾完。然后崔大郎把钱匣子?背着,铺子?门窗关好,这才一起?踏着月色回家。
忙活一天?,都一身疲惫,只有二丫手里握着桃花钗子?,眼里全是?光。她不觉得今儿累,只想多做些包子?,好把买钗子?的钱赚回来。
崔如英看看崔大山,又看看崔大郎他?们,“爹,若是?太累,就找时间歇一天?,身子?最要紧。”
崔大山道:“有人帮忙,不咋累。况且你?看那么多客人,都等着吃包子?呢,这已经?比摆早摊儿轻巧多了,赚得也多。”
赚钱哪儿有不累的。
多赚点钱,多攒点,怕女儿担心,崔大山说道:“也还好,煎包子?简单,别的都是?做好的,不那么累。”
崔如英看劝不动也不再劝了,一家人回到家里,梳洗睡下。
其实这会儿睡也正好,能睡到太阳升起?,也不用像以前那么早起?。
次日是?端午,天?气不错,崔如英觉得比起?昨日,似乎又多了几分热意。
崔大山和?崔大郎去买肉和?菜了,崔如英和?二丫先去铺子?里和?面,四郎五郎在厢房看着妹妹,家里得赶着午时开始做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