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7章 画家李唐(2 / 2)

🎁美女直播

李唐在《采薇图》中就用了一种很合适的技巧,他在相对高大的伯夷、相对矮小的叔齐之间,画了一个装野菜的篮子,从而在平面图上营造出了两人之间的距离以及方位感。

这说明画家们其实都明白以观察者的视角,人物或者物品远近会导致成像的比例并不完全符合实际,只是将这种视野内的图像投射到平面的纸张上时,画家往往会突出重要人物,让不那么重要的人物就变得十分矮小。

王伦于是特意召见了李唐,询问了许多问题,最后满意地表示,好了,你就继续留任新朝,仍旧在翰林院任职,先做个画学学士吧。

李唐就这么尴尬地升了职,而且很快他就有了新的任务,负责教导一批从京东路赶来的年轻学生,这些学生们将会任职军情司,负责对地形的详细绘制。

更让李唐尴尬的是,由于王伦也像赵佶那样推崇写实,甚至更追求类似于后世相片那样的写实,他的作品在东京城的艺术市场上突然就成了高价。

毕竟张择端已经沉迷于如何做一个好官,被新皇帝看重的画师本就不多,李唐就这么稀里糊涂地成为了洪武年间宫廷画派的代表。

李唐不是个忘旧的人,所以赵佶被软禁期间,一开始还有不少前宋官员前来拜访,意图试探赵佶的口风,只要赵佶说错一个字,他们就要告发,从而在新朝升官。

只是赵佶能够坐稳皇帝二十余年,他又不是傻子,口风一直都很紧,于是官员拜访渐渐地少了。

随着王伦对赵佶的逐渐宽容,便有许多民间画家们同这位和乐公成为了朋友,李唐也成为少有的在新朝任职仍旧前来拜见的人。

李唐不好再称呼赵佶为“官家”,便以“大家”相称,认可了他在画坛的地位,赵佶也就这么大大方方地认了。

两个人从来很有默契地不谈国事,只钻研画技,李唐曾经讨论过王伦对绘画,或者说绘图的要求,觉得这是将绘画的艺术向着工匠的方向指引,若长此以往,只怕画师、画家们免不了要沦为画匠了。

但赵佶听说王伦非常喜爱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将之视若国宝,并且请张择端、李唐等人,将他对立体感、层次感、方位感的要求形成绘画方面的理论时,赵佶沉默了许久。

赵佶看过不少“北海画派”的画师们的图画,他还记得第一次看到一一幅城池图时的那种震撼,那是一幅张择端以炭笔站在城外小山绘制的蓬莱县城图,那种图画的远近大小、各种细节,只看一眼就能够让人身临其境。

城中的街道走向、高阁连楼、居民区、集市区、军事区,甚至城外的官道、城头巡逻的官兵都一目了然。

这幅画是张择端按照王伦的要求精心绘制、作为军情司学员们学习练笔用的,赵佶自然看不到原图,他看到的是一幅学生们的临摹图。

那是赵佶第一次意识到,自己输给王伦真的不冤!这种细致的绘图若用来当作攻城时的情报,简直太适合领兵进攻的将领们当作参考了!

喜欢夺宋:水浒也称王请大家收藏:(www。aiquwx。com)夺宋:水浒也称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