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没有预料的事情,我本是预备折返回城里重新整顿再行出发的,运气不错,遇见了一行镖师,便与他们结伴安全到了州府。”
“信里没说,也是怕你和萧叔在家里担忧。”
萧元宝抿了抿嘴,只把祁北南抱得更紧了些。
乡试放榜得朝廷有律令,这般大比会在十五日内放榜。
不过县城上得到结果,寻常会比十五日还要晚上三日左右,也就是说最晚得等到九月初才能观榜。
其实昔年地方上赶考的学生出了考场,需得在州府上等到看了榜才能做去留的安排。
没中举的可自行离开,中了举的学生还得留下前去参加府公设的宴。
州府设宴,与院试中榜县公做宴一个道理。
明面上是慰劳一番读书人的辛苦,实则便是结交的一场宴。
但后头朝廷下令,为免读书人受恭贺之扰,便取消了州府设宴款待新举子。
实则也是朝廷不想州府任职的官员与举子相交过密,生出太多勾连来,营成一党。
为此进州府赶考的秀才,考罢即可返还,不必在州府等着看榜了。
祁北南一行人回来的晚,已在八月底,等不得几日就能放榜。
等榜的这几日间,祁北南先回了庄子一趟,与萧护报了平安。
又去了县学,与夫子学政谈了此次下场的感悟云云。
学政嘱咐了诸人,勿要声张路上的事情。
读书人赶考路上遇袭,这样非同小可的事传出去是要引起骚乱动荡的。
虽是州府管辖的疏漏,让读书人的安危受到了威胁。
但若他们大肆宣扬,传到了府公处,得罪了上头的人,小小秀才,便是中了举子,那往后也难得出路。
这些事情,州府乃至朝廷,定然不会坐视不理,会在暗中处置那些意图动摇安定的歹人。
诸人一一谨记在了心头。
“好了,你们且回去再歇息一番,这回赶考,确是不易。再两日便要出榜了,你们也不要太焦急。”
“是。”
诸人谢过了学政,便要离去。
“北南,你且先留下,我有话与你说。”
祁北南与赵光宗相携着要回去,却被学政突然叫住。
赵光宗见学政有话要与祁北南单独谈,便识趣儿的先行去了。
“学政。”
祁北南返还回去,又做了个礼。
杨学政问了两句无关紧要的话,路上可辛劳,在磷州那头可习惯的话。
祁北南做了答。
须臾,杨学政才问道关键处:“此次大比,你觉着题目应答得可还顺畅?”
“学生不敢妄自定论,只等放了榜才知晓结果。”
祁北南客气说道。
“县学中你历来是谦逊的,性子又稳。我这般问你,你定是不肯说老实话。”
杨学政看着祁北南此番,反倒是心中欢喜他这样的严谨,不急不躁,是为官的好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