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雁门关。
万里长城的重要关隘,素有天下九赛,雁门为首的说法。
雁门关的名称由来已久,有两种说法,其一是“雁门山东西两山对峙,其形如门,而蜚雁出于其间,故名雁门关”,其二是“雁门山者,雁飞出其间”而得名的雁门关,自古以来便被称为万里长城第一关。
它扼守着山西北部重要的战略通道,其得失对于中原王朝的存亡至关重要,被当之无愧地誉为“中华第一关”,上迄秦汉,下至明清,太多的故事发生在这里。
雁门关并非单一的一座关隘,而是由“双关四四口十八隘”和长城共同构成的军事防御体系,堪称古代冷兵器时代最为庞大完整、严密、复杂的军事防御工程。
随着时代进步,大多的城墙防卫壁垒都成为了象征性的防御工事,因为再强的防御工事也难以抵挡英灵的宝具,甚至无法抵御炮火的轰炸,最多只能阻拦寻常的军队进攻。
但长城则不然,它已经不再是精神上的象征,作为防御工事来使用也是绰绰有余,这当然与它的建造材质无关,而是它本身……就是巨大的圣遗物。
长城不仅仅是经过一代的修缮,从秦汉时期开始,再到步入神州帝国的多代历史之中都不断的修缮完善,它是防御工事,也是精神象征,是守护中原大地的一座不倒之壁,仿若盘踞在大地上的一头巨龙般望而生畏的同时,也由衷的感到安心感。
在民众们的精神祈愿之中,跨越漫长岁月的它也得到了文明之理的馈赠,化作巨大的圣遗物。
并且与圣剑咎瓦尤斯、风暴之枪、法老陵墓之类的圣遗物不同,它作为圣遗物是没有持有者的,或者说,持有这一件圣遗物的是这个国家。
任何神州帝国的英灵只要在长城之内进行据点守卫战,长城便会提供源源不断的地脉力量,并且兼具完美的对空防御,炮弹轰炸,远程攻势也根本无效,比起红A的菊花盾强数十倍不止。
长城不只是一座城墙,而是连绵不断。
当这件圣遗物彻底激活时,任何对手都不可能越过它入侵中原大地,成为牢牢庇护燕京要害之地的强力壁垒,也正因为它的存在,所以至今为止神州帝国才能保留火种。
为首雁门关号称天下第一关,是属于长城的一部分,这里如今也是交战的最前线,占据着天然的地利优势,以及长城的防卫机能,才至今都没有被攻克。
可,虽然没有被攻克,但究竟还能坚持多久呢?
李秀宁坐在城墙上方,目光一边凝视着雁门关之下血色弥漫的风景,一边就着山间吹来的风,小心且用力的磨着一把断剑。
这时,一名白衣中年儒生走上城墙,他给人一种无比温和的感觉,站在那里便像是一位教书育人楷模般的书生,而书生不该出现在这个战场上……实际上,他是一名上将。
“陈上将有事?”李秀宁头也不抬,继续磨着剑。
“方才的军事会议你只听了一半便出去了,我这是来与你说说情况。”陈庆之苦笑着说。
“只是听不下去,也没耐心听罢了,你知道我对行军打仗这方面的天赋只是一般,要做什么,由你们智将来决定便好,我只服从命令。”李秀宁给刀刃上撒上一层水,看了看后继续磨剑。
陈庆之闻言更加无奈苦笑,李秀宁哪里会不懂行军布阵,只是她心有不甘,这一场军事会议与其说是讨论如何对敌,倒不如说是分锅大会,以及商量接下来由谁来守关,由谁去送死罢了。
可谁都不想无谓的死去,谁都不想背负一辈子的骂名,所以商讨注定没有结果。
因为李诗冥中了天人道的一箭,如今陷入沉眠昏迷不醒……失去了领导者的现在,仿佛这一场战争早已败局已定,所有人只是消极的做着最后一点象征性的抵抗而已。
陈庆之不愿再想之后的事情,只是默默低下头思考如何能再多撑几日,他看向磨剑不语的李秀宁,作为唐皇的亲生姐姐,她本该愤怒,却在这时显得尤为冷静。
“秀宁殿下,你手中那把断剑是?”陈庆之还是开口问道:“是打算作为武器用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