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十事要说(1 / 2)

逐鹿大唐 十年卧雪 3934 字 8个月前
🎁美女直播

碧空如洗,春明门旁,游人如织。

裴宽一身崭新的红袍,站在城门边,抬头看着“春明门”三个字,心中很不是滋味。因为,他本以为自己这次赴任河东,会有些人来送行的,但怎知,却是一个都没有。

可能是因为,大家都看到,右相不喜欢这《榷盐铁》,故而生怕今天来送行,明天就会因此被打成逆党,革职抄家了吧。

正是乍暖还寒时候,又一阵风吹来,裴宽不自觉地打了个寒颤,他知晓,再在这等,也不会有人来送了,便挥了挥手对身后的一众人道:“走吧。”

“阿郎,河东道远,上车吧?”裴宽的管家,是家生子,所以也姓裴,名字是裴宽起的,叫克己。在过去的几十年间,裴宽正是通过这种方式,来时刻警醒自己,勿忘本心,所以朝野间,都在传颂他的贤名。

“不必了,先走走。”裴宽挥了挥手,迈步向前走,怎知,脚下却是一个踉跄,差点摔了。

“裴公,道路崎岖,拄个杖吧。”李缜恰合时宜地递来一支拐杖。

裴宽眉毛一挑,忽然觉得,李缜也并非完全不会当秘书。

“这会不会被人笑话说,老夫老了?”裴宽难得笑了笑。

“裴公,《礼记》曰: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乡。所以此举非但不会被人笑话老,还会被人夸赞,遵守礼法。”

“妖言惑众。”裴宽嘴上虽然这么说,但手已经接过了拐杖,这一撑,他又一皱眉,因为这拐杖若是高了一寸,手腕就会疼,矮了一寸,背也会疼。但李缜递来的这支,却是高度刚刚好,就像是给他度身定做的一般。

“李郎,你如何知晓老夫身高几何的?”裴宽问。

“裴公此话何意?”李缜心中一突,因为他确实知道裴宽的准确身高——他让九怀去查了右监门卫的典籍,找到裴宽的身高,而后再拿着这数据,花费重金,去西市雇佣巧匠,连夜把这拐杖造了出来。

“十事要说,背来听听?”裴宽又道。

李缜头大,因为这“十事要说”,乃是当年贤相姚崇在接受李隆基给的相位前,向圣人提出的十项要求。后世一般认为,就是这“十事要说”,缔造了辉煌的开元盛世。所以,它的名气很大,但问题是,李缜从来没留意过它的内容。

“唉,老夫希望,你铭记于心的,是这‘十事要说’,而不是老夫身高几尺几寸,喜欢吃什么。”裴宽说着,微微侧身,看了眼队伍中的周八郎。

“是。”李缜郑重地行礼,但心中,却不觉得有多么羞愧,因为,他想要挽狂澜于将倾,就得靠着这‘阿谀奉承’,来上进!当然,也可以这么说:所有的坏人,都会给自己的堕落找一个不得已的借口。

裴宽昂起头,只见终南巍峨,低下头,又见渭水涛涛,心中一伤,不禁朗声道:“

垂拱以来,以峻法绳下;臣愿政先仁恕,可乎?

朝廷覆师青海,未有牵复之悔;臣愿不幸边功,可乎?

比来壬佞冒触宪网,皆得以宠自解;臣愿法行自近,可乎?

后氏临朝,喉舌之任出阉人之口;臣愿宦竖不与政,可乎?

戚里贡献以自媚于上,公卿方镇浸亦为之;臣愿租赋外一绝之,可乎?

外戚贵主更相用事,班序荒杂;臣请戚属不任台省,可乎?

先朝亵狎大臣,亏君臣之严;臣愿陛下接之以礼,可乎?

燕钦融、韦月将以忠被罪,自是诤臣沮折;臣愿群臣皆得批逆鳞,犯忌讳,可乎?

武后造福先寺,上皇造金仙、玉真二观,费钜百万;臣请绝道佛营造,可乎?

汉以禄、莽、阎、梁乱天下,国家为甚;臣愿推此鉴戒为万代法,可!乎~!”

“好!气势雄壮,字字鞭辟入里,妙哉!妙哉!”平洌头一个击掌道。

“这人是谁?”裴宽不悦。

“一个书生,分担些文字工作的。”李缜道。

“嗯?”裴宽皱眉瞪眼。

李缜稍稍摇了摇头,又用身子挡着双手,然后摆了又摆双手。以表示,此事并非是自己能做主的。

“唉。”

“嘶!”突然响起的马嘶声,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众人抬头一看,只见两个眉目俊朗,英姿勃勃的少年郎各骑着一匹毛色纯白的马,挡在队伍之前。

“臣裴宽,惨见广平郡王、参见南阳郡王。”

原来,这俩少年郎,竟是李亨的长子李俶,次子李系!

“裴公,免礼,快请起!”李俶忙下马还礼。

李系的动作比李俶更快,李俶刚下马,他已经将裴宽扶起,还伸手象征性地替他拍了拍刚沾在官服上的尘土:“裴公,勿要行此大礼。”

“不知二位皇孙至此,是有何……”裴宽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形容词,用“旨意”,是作死,用“指教”,似乎又太不尊重了点。

“我们兄弟俩奉太子之命,在长乐驿,给裴公践行。”李俶拱手道,“太子还有几句话,要我们转告裴公。”

裴宽却是吓得腿都软了,因为现在正是李林甫大办特办韦坚余党的时候,所有官员都巴不得离太子越远越好,可太子现在,却让两个皇孙来给自己践行,这是将自己往死路上逼啊。

“裴公,我们兄弟自幼,便在太子的教导下,熟读‘十事要说’,皆知晓,此十条便是古今兴亡之礼。但如今……”李系说着,伸手抹了抹眼角,“诗曰: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何者,谓我何求?”

“《榷盐铁》,乃是能纠正和籴法和租庸调弊端,且是真正能从富者身上收税,而不是一味地搜刮贫者的良法。裴公正是看到了这点,才不顾年迈,上书圣人欲为国朝除一弊。可如此用心,竟还遭到右相的弹劾,乃至于赴任之时,百官竟无一人相送。这实在是令天下的有志之士心寒啊。”

李系说着,已经伸出手,来搀扶裴宽:“所以,我们兄弟豁出去了,今日无论如何,也要在此,给裴公践行。”

“对,给裴公壮行!”李俶也跟着道。

两位皇孙都是十多岁的少年,因此人们也不会在意他们的话,是否合适,是否说得圆滑,反而会为这两位皇孙敢于对抗索斗鸡,敢于为忠良抱不平的行为而感动。

队伍后方,裴冕用手肘捅了捅李缜:“看到了吗,既收买了人心,又能让右相和裴公继续的争斗。有高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