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乌英尚不知道宝玉一家已经殉国了,但他敬宝玉临危不退的勇气。此去一是救援宝玉,二来也是做好了最坏的收尸准备。
其实宝玉是可以不用死的。他知道他们能治理好一处城镇,也能富裕另一处城镇。他更知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道理。
明知道敌不过却要以卵击石,为的不过是心中的道义和肩上的责任。
哪怕这是一处废墟,那也应该属于朝廷的。他是朝廷的官员,他就有责任守好这片土地。
职责所在,不容后退。
也因此宝玉一边安排人死守城门,一边又组织百姓撤退。他特意让衙门里管理户籍的官员带上所有户籍资料,然后带着百姓从另一个方向出城。
而茗烟和袭人便夹在出城的百姓里一块逃了出去。
沿路并不安全,所以茗烟他们也只能一路步行跟着百姓出城。
茗烟是宝玉的小厮,贴身长随。宝玉是个平易近人的官老爷,时常会带着茗烟在街上转转。城镇能有今天这般富裕,宝玉居功至伟。也因此哪怕换了普通装束也有不少百姓认识他,看着他们护着的两三岁玉雪可爱的小童,眼珠子一转便知道这孩子是谁的。
于是这些百姓自发的将茗烟等人护在中间,没叫他们被路上埋伏的反贼发现。
茗烟与袭人原有一子一女,只可惜女儿普一出生便夭了,只有一个儿子活了下来。
茗烟原本是想将儿子放在宝玉长子身边做小厮的,但宝玉却没同意。先是给茗烟的祖父,父亲脱籍,让茗烟和他儿子都成为了良民。之后又在孩子七岁的时候写了名帖送到有名的书院去读书。
宝玉说不跟他家大哥儿在一处读书是为了孩子好,脱离这个环境不会让孩子再从心里感觉到低人一等。而且不在一处,你和袭人也不会见天的跟孩子说什么奴才理论。
送到外面,没人知道这是家生子的孩子,不会让人轻视他,对这个孩子的将来也有好处。
茗烟从小侍候宝玉,可以说他也是最了解宝玉的。见宝玉这般为他打算,心里越发感激。
宝玉还说等孩子考中举人,就让茗烟和袭人离开,也做一回老太爷,还笑着说了一回袭人也能得诰命,可见朝廷也不是全然无视女子生养之德。
如今宝玉生死未卜,茗烟更是抱紧了怀里的孩子,便是豁出性命去,他也得将这个孩子护住了。
……
四爷这边得了消息便打发弘辉过来看看,然后坐在书房里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