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是图像里为什么没有二维同性振子生成?”
众所周知。
分子的振动模式有两种:
伸缩振动和弯曲振动。
而弯曲振动又包括了剪式振动、面内摇摆振动、面外摇摆振动、扭曲振动几种。
其中剪式振动的图像最为特殊。
以CH2为例。
在CH2中,1个碳原子键接2个氢原子,构成犄角式。
碳原子处于相对静止位置,两个氢原子则似剪刀剪物状,以相反方向左右往复振动。
不理解这种画面的同学可以脑补一下真人比心,双手从静止到绕到头顶的那个轨迹,差不多就和剪式振动有些相似。
而二维各向同性q变形振子,便是剪式振动很典型的一个特征。
面对林子明的疑惑,一旁的唐聘插话道:
“老黄,没有二维同性振子,不会是因为基团间的键力常数没有区别?”
“不可能。”
黄埔东来立刻否定了这个想法,他指着报告上的一个图像说道:
“首先明确一点,渡劫现场适用的是共轭体系。
你看这里,孤立的羰基键级为2,是典型的CO双键吸收峰。
而在共轭体系里,由于ππ共轭导致羰基的键级略小于2。
因而吸收峰会往CO单键方向移动,也就是吸收峰往低频方向移动。
正因如此,基团的键力常数一定存在区别!”
随后黄埔东来忽然想到了什么,转头对卓元新道:
“卓博士,麻烦你确认一下,Z轴方向是不是存在一个角动量?”
卓元新先是一愣,回过神后有些匆忙零乱的“哦”了一声。
旋即低下脑袋,在另一份计算用的文档中翻找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
他猛的抬起头,手中拿着一张发票大小的纸张:
“黄院士,找到了!
没错,Z轴方向确实有一个角动量!
虽然只有0000072kg·m2s,但它确实存在!”
“bingo!”
黄埔东来兴奋的打了个响指,长呼出一口气:
“我明白了,相位!一定是相位!
两个剪式振动之间有一个相位存在!
导致这个z轴的角动量被作为振动考虑,从而使得二维同性振子消失了!
现实中的乙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