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那头既抓不住拿捏晋地的把柄, 又一时想不出对付的手段。着急的并不仅仅皇帝一个。
宋国公府里头的嫡出和旁支忧虑比皇帝只多不少。晋地倘若要反, 头一个遭殃的就是宋国公府。
从头上数,接谢琰入府的第一天起,宋国公就没看重过谢琰。起先两年因为未出嫡子, 稍还起了培养的心思。只是没多久,嫡子诞生, 谢琰自然就不算什么。
他出身本就低微,又因国公夫人厌弃, 宋国公不怜,早两年还幼时,在府中略微得势的下人都能欺他辱他。等长到少年, 也没有任何外露的才学, 除了一个国公府庶长子的身份,没有半点拿得出手的地方。
宋国公前后想想,总还是寻着些能用得上谢琰的地方, 主动将他送去晋地, 也只是将他当作了废物,用以奉承上意。怎么会料到,谢琰步步忍着, 藏拙这么些年。
早些年的事情,谢琰与他生母的遭遇,其实宋国公也清楚得很,只是未曾管过罢了。他笃定的是谢琰无用,只能依附国公府当个闲人, 自然也不会去在意谢琰的恨。
然而此时情况骤然转变,再想到谢琰对国公府恐怕只有恨,宋国公才后知后觉深感不妙。
立秋一过,皇帝虽然是赏了晋地,可心里头怎么看晋地那边,几个心腹大臣都清楚。宋国公原本在朝上很得脸,近来却因为皇帝起疑而逐渐被边缘化。
谢家嫡系一派树大根深,皇帝再不悦也不会直接动了他们。苦的是那些旁支小官,三五不时就要吃些排头,日子难过得很。
宋国公心知往下再走,影响到他们本家是迟早的事情。因而思虑几晚没有睡好,还是打算给谢琰去信一封,半是警告半是劝,最后还提了几句谢琰母亲,也是宋国公思来想去觉着谢琰唯一还有几分挂念的人。
这信在秋猎后到了谢琰的手上,片刻后就化作了烛火下燃剩的灰烬。
国公府让谢琰念着旧情,却不知“旧情”二字在谢琰这里才是可笑。
有东西舍不下的才会怕,会念,会有软肋。
他不需要这样的情绪,也永远不会容许自己有这样的情绪。
————
林淼翘着脚躺在床上,闭着眼睛想事情。
如果他不知道原著里面原主的下场,林淼都快觉得是谢琰看上自己了。可是有原主的遭遇摆在那里,林淼觉得事情就没有这么简单。
想来想去想不通,林淼翻过身去睡觉,一睡觉就进了梦乡做起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