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而动,各自拿起背篓,踏上了前往田间的路。
来到宋家坡,尽管天色阴沉得仿佛能拧出水来,但这条通往田间的小路上依旧热闹非凡,来劳作的人们络绎不绝,谁也没有因为这天色而选择待在家中享受片刻的安逸。他们或肩扛秸秆,或背着背篓,脚步匆匆却又不失稳健。
“老李啊,你今天怎么这么早就出门了?这苞米地里的活儿都干完啦?”林老爷子擦着额头上的汗水,笑眯眯地问向对面走来的人。
“嘿,别提了,我这不是想着趁着还没下雨,多干点嘛。你家那几亩地的苞米长得咋样?听说今年雨水足,应该不错吧?”李老头停下脚步,两人并肩而行,边走边聊。
“是啊,今年雨水确实好,我那苞米长好,看着就喜人。”林老爷子笑着说道。
这时,旁边路过的小张也插话进来:“哟,两位叔伯聊得这么开心呢。我这刚从镇上回来,买了点新鲜的糕点,大家尝尝?”说着,他从篮子里拿出几块糕点,递给了林老爷子和李老头。
“小张啊,你这孩子真懂事,每次回来都不忘给我们带点好吃的。”李老头接过糕点,笑得合不拢嘴,随即又调侃道,“不过啊,你这糕点可得省着点吃,别到时候又没钱买种子了!”
这话一出,周围的人都笑了起来,小张也不恼,反而乐呵呵地说:“放心吧叔伯们,我这回赚了点小钱,够买种子了。”
就这样,一行人,有的询问对方今日的农活进展如何,有的则分享起自家田地里作物的长势。偶尔,也会有人开玩笑地调侃几句,逗得周围人哈哈大笑,仿佛连这沉闷的天气都被这份欢声笑语所感染,变得不再那么压抑。
随着时间推移,天色愈发暗沉,风也悄悄起了,带来了丝丝凉意,却迟迟不见雨滴落下。
“爹,娘,大郎、二郎已经安全到达社学了。”林学谨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带着一丝轻松的笑容,加入到收苞米的行列中。
又对林老爷子和林老太太说道,“不过,我到了社学才发现,杜娘子今天回娘家了,不在社学。我让大郎和二郎在老婶子那里等着,等杜娘子回来再交给她东西。”
林老太太闻言,眉头微蹙:“哎呀,社学现在岂不是没人照应?那大郎和二郎岂不是要在外面等上一整天?”
林学谨连忙安慰道:“娘,您别担心,社学里虽然杜娘子不在,但还有位老婶子在呢。她人很和好,我已经跟老婶子打了招呼,让她多留意些。”
“那就好,那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