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该恶意相待,强加于人的认为此刻责任全在做好事的人内心还不够坦诚。
而在他明白了大道,实实在在的去贯彻它以后,就不用对着考了九十分,乃至追求一百分的人说:“你考及格就行,考了满分也浪费力气。”
所以,论迹不论心是降低了论迹论心能否做到的一片迷雾,否定一个人取得更高分数的可能性。谁不想论迹也论心,可是论迹也论心的真正意义在于——你被埋在土壤里时,就应该明白,且考虑到自己将来会被风给吹走。可即便要白活一场,我仍旧破土而出。
所以,不管是论迹还是论心,接受自己的审视非常容易。
只要由始至终去做一个无名的侠客,这已可慰平生,死而无憾。
可要取得他人所说的论心也可以过关,不如还是祈祷不知道自己性格的人少骂几句吧。
或者说,倘若贪图虚名,想在他们那儿“心中过关”。这条论心之路就已经输了。
树在大风中苦苦支撑,正是论心无愧之所在,坚持是它自己的意志和行动所在。可是当它被风吹走,这不是它决定的,而是能力有限。
一棵树到了连自己都挽救不了的时候,它再也不能遮风挡雨了,即使论起心迹,再好再真也改变不了它的下场。更何况,此刻自己都保不住,还能帮别人什么?无非是倒去以后期望有人拾走,劈了当柴火发光发热。
论心之益,在于心中清醒,只要走上这条路,不管你失败了多少次,千难万苦也不会舍弃自己的努力。
可论心之害也在于那些不知真情的人看来,你永永远远是个有着更多缺点,而且仿佛很喜好面子,想冒充正人君子的人。
所以,这是两条不一样的路。
你想走的是论迹不论心的道路,兴许有乐无苦,或是有乐有苦。
你想走的是论迹也论心的道路,其中有乐有苦,或是有苦无乐。
古来有阴阳学说,将天地分为四种态势:太阳,少阳,少阴,太虚。
这也足可验证每个人的道路,无非是四种。
有乐无苦。(以自身而处于太阳)
有乐有苦。(以自身而处于少阳,少阴)
有苦无乐。(以自身而处于太虚)
这条路,真正走了上去,怎么样也很难冒充自己是另一条道路的人。
譬如春秋时介子推宁愿被山火烧死,保住自身的气节和人品,最后也不愿走出大火和晋文公过上有乐无苦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