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道题一道是圆锥曲线问题,另一道则是导数相关。
云飞镜在图书馆时已经感受到了,王老师在几何方面有特殊偏好,而且出题一向偏难。
他甚至都不屑设置多余的条件,一句话题干甚至绝不会超过一行,但已经足够把学生活活难为死在试卷面前。
做过这么多王老师的卷子,云飞镜已经很能摸准他的脉。
这道圆锥曲线虽然还是他一贯的简练风格,但云飞镜打眼一扫,就大概知道应该用后两个条件结合得出第三个条件,再用第三个条件里延伸出的基本定理,配合第一个条件往下推导。
那之后应该还有三到两个思考步骤,但顺着这个思路往下,就应该没什么问题。
倒是这位第一次见面的李老师……
他出题风格好诡诈!
这道题看起来非常简单,就是题干废话稍微多一点,仿佛难点都在读题上。
但云飞镜可以保证,当同学们自信满满地根据题干埋头运算时,如果没注意到那一句仿佛是在附和定义的先决条件,那大家就可以十拿九稳地……做错了。
只有真正读懂了题干,才会发现这道题弯弯绕绕,曲里拐弯,一转肠子生了十八个心眼。
有点意思。
云飞镜找到思路后就下笔如飞,她先是飞快把第一道胜券在握的圆锥曲线搞定。这道题她已经洞察了出题人的思路,因此唯一的工作就是在计算量上。
至于导数题,她一连换了三种解题思路,最终确定,这一是一道考察替换构造不等式、极值应用与根的分布的大题。
她思路已经够快,却没留神有人比她还快。只差最后一个不等式推论步骤,导数答案就水落石出之际,对面的林桓突然吊儿郎当地举起一只手:“解决了。”
他语气慢吞吞的,腔调被拖得很长,自带一种故意的气人感,眼神似乎还若有若无地瞟着这边。
云飞镜没有受到林桓的影响。在她身边,吴志宇和刘赟超听到对面这么说,速度都加快了一些。但云飞镜仍然保持着原先的频率,一直把这道题做完。
不远处的王老师和李老师收了声,他们好像交换了什么东西,然后朝自己心爱的学生们走来。
云飞镜的计算恰好在这时候收尾。
她把笔合回笔盖,不卑不亢地说:“老师,我也做完了。”
王老师拿起云飞镜的答案一看,心里立刻就喜欢上了——和那天联考时他透过窗户看的一样,云飞镜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