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现在,他依旧认为组织上让徐云入场的决定有些不保险。
或许正是因为这种绝对的冷静和谨慎,程开甲后来才会成为221基地防卫部门的负责人吧......
在介绍完程开甲后。
李觉又向徐云介绍了其他项目的负责人:
“这位是王淦昌同志.......”
“这位是朱光亚同志.......”
“这位是陈能宽同志.......”
“这位是周光召同志........”
一位位后世赫赫有名的功勋的名字...不,应该说是功勋真人,尽数出现在了徐云面前。
这些大老别说组团了,即便只是任选其一,都堪称妥妥的【镇国】级别的巨老。
例如王淦昌。
他所有的成就,只得其一,便足以留名青史。
王淦昌是江苏枫塘湾人,毕业于水木大学。
1930年。
王淦昌离开了水木大学,考取了江苏官费留学生,前往德国柏林大学深造。
当时负责带领他的导师来头可不小,是着名的原子物理学家迈特纳。
被爱因斯坦称赞为“我们的居里夫人”。
但也正因为她的偏执,王淦昌两次错失了诺奖——这可不是什么‘强行错失’,而是真正的憾事。
第一次是1931年的时候,约里奥·居里夫妇发现了一种能够穿透10厘米厚铅的能量,不少人认为是加马射线。
可王淦昌却敏锐地察觉不对劲,认为加马辐射没有这么强的贯穿力。
于是他立马跑去找导师迈特纳,向她提议说,用更先进的云雾室来重做实验,也许能够搞清楚真相。
迈特纳笑着拒绝了,觉得眼前这位年轻的学生,想法太过天真。
王淦昌并不死心,接连恳请了几次,迈特纳却始终不肯给机会。
还规劝他说:“你很聪明,但重复他人实验没有意义,自己开辟新路,才会达到另一座高峰。”
王淦昌最终只好暗然放弃。
结果仅仅过了两年。
英国物理学家查德威克,同样想到用“云雾室”重做当初的实验,结果发现了震惊世界的新粒子:
中子。
接着在1935年,查德威克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这还没完呢。
1941年。
王淦昌在海对面的